芭蕾仙子舞蹈教室:解放教师、解放学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4:37:21
高兰双: 解放教师、解放学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 2010-06-02 14:18:14 高兰双 养成教育总课题组 推荐

  【摘要】改革的实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大限度的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在学校教育这个大“工厂”中,有两个劳动主体,即教师和学生。产品也有两个也即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教师和学生。他们是教育发展最根本的因素。教师解放了我们的学生才能解放。教育的发展需要那些真正热爱教育的人,范曾老先生说:“生命不息,为我所好”。让我们的教师都爱上教育,而不是厌教。让我们的学生都热爱学习,而不是厌学。我们的教育改革才能算真正成功。
  众说周知:改革的实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大限度的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在学校教育这个大“工厂”中,有两个劳动主体,即教师和学生。产品也有两个也即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教师和学生。他们是教育发展最根本的因素(毛泽东同志指出,在众多的生产力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而不是物)。因此,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和实质在于解放教师和学生。从根本上调动教师和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和主管能动性,让他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共同成长和发展。让教师更“专业”,让学生更主动。

  一、在传统基础教育中,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建国以来中国基础教育路程,经过了建国初期的“知识”(专)教育,文革时期的“政治”教育和改革开放初期“精英”(又红又专)教育。它随着中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探索过程,而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追求,人们越来越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命运。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渴望越来越广泛。他们的这个愿望只能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才能实现。于是乎,我们的教育走上了“为民”教育,考试成绩成了唯一的评价标准,教育也从“为民”教育发展为“应试教育”。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几人欢笑,几人愁”,我想大家自有一本明白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各类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人们上学不在是问题。但是上好校上名牌高中上名牌大学成为更多人的追求。人们心目中的升学率是考入名牌学校的升学率。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受到挑战,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成为池塘里的蛤蟆一片叫声,叫的很响亮,但是在没有“人”惊动他们的时候他们是没有什么行动的。反之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为根本考察标准的“病态理念”和“残缺教育”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杀手。在急功近利的今天考试成绩好就是好教师、好学生。考入名校的学生多就是好学校,当然大家“业绩”就突出。为了“业绩”人们会寻找足够的时间,加班加点、延长在学时间、消弱非考试科目等,教师会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料。这样 ,教师在增加学生负担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加负。他们同时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很少有人看你是怎么做的。只要你的学生考试成绩好,你就是成功者。教师的压力自然会转嫁给学生,教师和学生都变成了考试的奴隶。
  因而教师心里变态的不乏其人,学生厌学的比比皆是。教师在奉献中逐渐萎缩成为没用的“老人”,现实中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师很少出现。学生在独木桥上知难而退者不在少数,随波逐流成为主流,而真正成为“精品”的寥寥无几,真可谓“一将成名万夫哭 ”。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学科偏废、个性泯灭,学校象一个牢笼,在“笼式教育”中想培养出“鲲鹏”难啊。

  二、人们试图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量化改变教育评价体系

  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从蒙昧走上开化的关键时期。智力的开发,思想的启蒙,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人格的形成,身体的发育成长,必要的基础知识等这些有关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最根本的工作。他关系到学生的人生前途和发展方向。作为一个义务教育工作者在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的同时还应认识到,在学校教育中有两个主体,一个是教师,另一个是学生。他们之间存在着很重要的辩证关系,既一个教师教着若干个学生,反过来一个学生又有多个教师向他施教。
  我们都知道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师面对多个学生可以因材施教。那么多个教师面对一个学生又该怎么办呢?多个教师面对全体学生又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所有的教师,甚至每一个有关的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在以人为本这个总前提下,开全开足课程、科学施教、合理调配时间、和谐施教,充分发挥每一门课程的特色和教育功能,以及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张扬个性。因此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施加地影响相互交织,而又应协调一致。
  如此看来,我们对教师、学生中的每一个体单独量化,应该是一个很复杂而又很难做到恰当的事情。我们于其用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做根本不可能准确、更不科学的事情,不如换一个思路。让我们去关注这个教育团队,让这个团队去关注他们的学生。让大家都去做该做的事情,让大家发自内心的去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样才能解放教师,解放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才能真正解放学生。才能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让学生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张扬个性。
  当我们试图砸掉“应试教育”这个“紧箍咒”的时候,不要再铸造一个“数字化”即“量化”的更坚硬的“紧箍咒”。

  三、解放教师、解放学生的关键是解放教育管理者的思想

  有很多人总在说,如果不去看分数又不去量化,怎样知道谁干的好坏呢?确实有很多现实性的问题难以解决。但是,我们不觉得很多问题都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吗?就拿评优来说吧,我们评优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调动人们的 积极性吗?可我们评来评去结果怎样呢?当我们限定指标给一部分人冠以“优秀”的时候,大部分人在想什么呢?当我们以分数或量化指标去选拔“优秀”的时候,他们会怎么做呢?常言说“干活不随主必定二百五”。因此,我们可想而知这样会调动他们那方面的积极性。
  作为一个教育管理者,盯人不如盯事。象“把头”一样是缺乏管理艺术的。利益诱导有悖于教师的神圣,权力压制有悖于时代。教师应该是一个高尚的人,他们应引领时代文明。他们比任何人更懂得民主、平等与自尊,他们应该有一个完整的人格。但是教师又不是“圣人”而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他们有悲欢离合、有喜怒哀乐,他们在各方面的压力中更需要关心。我们不要一方面要求他们做到高尚而神圣,而另一方面把他们看成“打工仔”、甚至奴隶。相信我们的每一个教师希望自己干的是神圣的事业,而不仅仅是只当一个职业者。当他们也认为自己是一个“打工仔”的时候,我看我们的教育是不可能真正成功的。
  当然,我们也承认教师是有差异的。一方面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另一方面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之分。能力上的差异,需要更多的人去理解去帮助,不能让他们孤军奋战。思想上的差异需要对落后者多加关心,去查找分析挖出病根,去掉包袱,让他们轻装上阵。不能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只看表面,轻下结论。甚至象前面那样不是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而是用利益诱导,权力压制,只会让人们急功近利,火烧眉毛先顾眼前,甚至人格错位。我们不要先把他们置于“贫穷”然后在给予“施舍”。畸形人格的教师不可能培育出健全人格的学生。我们不要轻言谁好谁优秀,常言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盖棺定论。
  毛泽东同志说:一个人做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真正的好教师应该是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工作在艰苦的第一线的教师。作为管理者如果能经常去换位思考,能够真正从人本主义出发。我们的教师才能得到解放,教师解放了我们的学生才能解放。教育的发展需要那些真正热爱教育的人,范曾老先生说:“生命不息,为我所好”。让我们的教师都爱上教育,而不是厌教。让我们的学生都热爱学习,而不是厌学。我们的教育改革才能算真正成功。

行唐县秦台中学 高兰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