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公历怎么换算:[作文素材多项运用]教师“偏科”比学生更严重??“缺乏通识”是关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1:13:34

教师“偏科”比学生更严重 “缺乏通识”是关键

【素材快线】

“现在语文教师的数学、外语素养不及高中生,数学教师的外语素养、外语教师的数学素养也大抵如此。”对当前教师的“基础”与“通识”现状,上海市跨学科课程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定一用“悲观”一词来形容。

他曾对区级“跨学科带头人”申报者进行学科知识测试,试题内容涵盖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外加计算机、音乐、逻辑,结果成绩最低的仅50分,最高也没有超过70分的。其实,试题涉及的都是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如给出一幅我国南海诸岛的暗射地图,要求在图上标出东、西、东南三个邻国的国名,不少人在本应是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的地方填的是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在给出的十个元素中找出五个卤族元素,很多人早把氟氯溴碘砹忘得精光;一段初中生都看得懂的英文笑话却没人读懂它的意思;而把一段C大调乐段译成简谱更是把老师们全都“打翻”在地……

有专家建议,教师培训有必要打破学科界限,加强通识教育。上海市虹口区已捷足先登开始培训“跨学科”教师,选拔“跨学科”学科带头人。

【多向运用】

俗话说,在学生眼里,教师是知识的化身。可今天,怎么教师“偏科”比学生更严重,问题到底出在哪?

一、从教师的角度,适用论题:①通识教育呼唤知识渊博的教师;②跛脚的教师难免不给学生留下遗憾;③教师要经常充电,更新知识;④教师要强化“终身学习”意识;⑤读书学习是丰富学识的必经之路;⑥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长流水;⑦教师偏科,很难要求学生全才。

二、从学生的角度,适用论题:①教师是知识的象征;②教师形象的高大是因为教师无所不通;③知识渊博的教师才能受学生尊敬与爱戴;④教师“偏科”的原因太多,学生也要理解和体谅;⑤语文教师精通数学,会令学生刮目相看;⑥学生偏科是因为教师知识的贫乏。

三、从社会的角度,适用论题:①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多给教师一点充实自我的机会;②功利化教育犹如一把利剑,不仅伤害学生,同时也伤害教师;③学校要让教师多开设选修课;④继续教育永远是教师的必修课;⑤高中阶段过早地文理分科是造成教师“偏科”的祸根;⑥国家要创造条件,让通识培训成为教师的福利待遇。

【论证示例】

高中阶段过早地文理分科是造成教师“偏科”的祸根

昔日,在人们心目中,教师几乎成了知识象征。可当今的教师,即使是大学教授,其知识面也仅仅是在本专业范围富有,除此之外,其知识视野往往令人大跌眼镜。究其原因,我认为,高中阶段过早地文理分科是造成教师严重“偏科”一个不可忽视的根源。如今高考竞争不断提前,不少学校高二就进行文理分班,这就有意无意中给学生误导,似乎必须重视的学科就是语数外这三门,外加理化生政史地六门学科中的一门。于是,高中九门公共知识课中至少有五门成了可读可不读的摆设。学生时代,就严重断奶,即使读了几年大学,也因为过早地偏食而无法“身强体壮”。在这种背景下,今天的教师,普遍“偏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例2  跨学科教育势在必行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多,见识广,知识渊博,是知识时代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作家、学者们大多知识广博,如作为教师的鲁迅不仅仅是作家也是翻译家;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因为在研究数学之余也重视文学修养,他写的诗词,令作家诗人们也折服不已;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同志,军事、哲学、诗词、书法、文学等无所不通,他在诸多领域中的斐然成就举世瞩目。

拥有渊博的知识固然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但“偏科”的教师是很难让学生的知识广博起来的。

 “缺乏通识”已严重阻遏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针对教师的“偏科”现象,有专家建议,教师培训有必要打破学科界限,加强通识教育。上海市虹口区已捷足先登开始培训“跨学科”教师,选拔“跨学科”学科带头人。

上海的做法已让我们看到了“教师全才”的曙光。如上海数学特级教师刘定一因为知识不仅仅限于本专业知识,主讲的《大学》和“经济学”课程,令学员们拍案叫绝。

例3  继续教育永远是教师的必修课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 。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加快,打破了教师专业知识终生管用的格局。作为以知识传授为主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强化继续教育意识,把继续教育视为教师职业的必修课。

为给教师继续教育创造条件,近年来,从教育部到各省市,出现了诸如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名教师培训,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等多种形式,使一大批教师得到了相应的培训学习。各地中小学也十分重视校本培训,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和更新专业知识,很多学校培养出了自己的教育教育专家。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教师终身的必修课,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不致于落伍于时代,也才能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人民教师。

例4  功利化教育犹如一把利剑,不仅伤害学生,同时也伤害教师。

功利化教育追求“瞬时的荣耀”,也成为造成教师“偏科”的根源。(起,引出话题)

急功近利的教育造成教师知识结构的不合理,“缺乏通识”已严重阻遏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引,简介概括)长此以往,教师完全有可能被异化为按输入程序机械运行的“机器”。这样的教师队伍如何承担得起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议,点出观点)“现在语文教师的数学、外语素养不及高中生,数学教师的外语素养、外语教师的数学素养也大抵如此。”对当前教师的“基础”与“通识”现状,上海市跨学科课程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定一用“悲观”一词来加以形容。(联,例子)继续教育永远是教师的必修课。同时,教师培训也要大胆创新,有必要打破学科界限,加强通识教育,只有如此,在人们的心目中教师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化身。(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