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代高达制作视频:黄遵宪诗集前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3 20:44:21

  前言

  黄遵宪,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别署法时尚任斋主人、水苍雁红馆主人、观日道人、东海公、布袋和尚、公之它,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生于清宣宗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年),卒于清德宗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年)。
  黄遵宪出生前八年,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从此西方列强侵略势力进入中国,国家与社会形态发生巨大变化,社会生活剧烈动荡,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他一生经历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教案、日本吞并琉球侵略台湾、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庚子八国联军入侵等重大事件。目睹了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少数民族起义、义和团运动的斗争浪潮。
  综其一生,依照钱仲联先生的说法,可分四个时期。
  一、自出生至二十九岁(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一光绪二年1876年)
  这一时期先是在家乡读书学习,同治十一年考取拔贡生,游历广州、天津、北京各地,光绪二年参加顺天乡试中举入,入赀捐纳道。
  二、三十岁至四十七岁(光绪三年,1877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
  主要为任外交官时期,随何如璋出使日本,任使馆参赞,后调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解任回国,家居著《日本国志》,再出任驻英国使馆参赞,后调任新加坡总领事。
  三、四十八岁至五十一岁(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一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主要为维新变法时期。甲午战后,经两江总督张之洞奏调归国,委任江宁洋务局总办,办理江南五省积压的教案,与日本谈判苏州开埠事宜。在上海加入强学会,创办《时务报》宣传变法维新。奉召进京觐见光绪帝,陈述:“泰西之强,悉由变法。臣在伦敦,闻父老言,百年以前尚不如中华。”授命出使英国、德国,均受阻。出任湖南长宝盐法道,署理按察使,与巡抚陈宝箴策划维新,实行新政。授出使日本大臣,诏促进京,因病滞留上海。戊戌政变发生,去职还乡。
  四、五十二岁至五十八岁(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一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家居时期,构筑人境庐著述讲学,与梁启超、丘逢甲等书函往复,中间曾应李鸿章之召到广州,终在忧国忧民、衰病郁闷中逝世。
  从他阅历可知,黄遵宪未任显赫要职,任外交属僚多年,遍历亚、欧、美诸洲,勤于著文咏诗,但是,他建树的业绩却不寻常,堪称“近代英贤,出类拔萃”(陈槃《黄公度先生传稿序》)。甚至在有的方面,他的成就近代中国无人可以企及。
  一、卓越的外交才干
  其一,黄遵宪奉使日本之初,适值两国打破隔绝之始,他与日本士人广泛交流,留下中日文化交流的佳话。恰逢发生日本吞并琉球事件,与公使何如璋筹谋对策,上书总署,即著名的"琉球三策”,主张坚持强硬立场,力争保护琉球(关于琉球问题的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几次上书,温廷敬编辑《茶阳三家文钞》时收入《何如璋文钞》,此次编辑《黄遵宪集》不再收入)。对此日本人曾经评论:“黄某官职,不如李鸿章远甚;而鸿章识见,又不如黄某远甚,且料其未必能用之。”清廷主持外交者简弱畏葸,迁延不决,终失琉球。黄遵宪上书中曾说:“日本今日灭球矣,明日且将及朝鲜,欲未必厌也,其势且将及我。”其后五十年的历史证明,当年黄遵宪的判断果然不差。
  其二,西方称为"隐士之国"的朝鲜,在黄遵宪一册《朝鲜策略》的直接推动下,毅然改变闭关锁国政策,接受清政府的提议,“亲中国,结日本,联美国,以图自强”,走上对外开放、建交通商的道路。这份外交文书,郑海麟先生评价认为:“(是)对外国的历史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外交文书,在近代中国人著作中是十分罕见的。”
  其三,在美国开发西部的过程中,华入曾经做出巨大贡献,其后美国制定限禁华工条例,适值黄遵宪调任旧金山总领事,于是他尽其力之所能,维护华侨利益,迫使美国当局释放了以卫生为借口拘禁的华侨,抵制对华侨入境的种种限制。钱仲联先生在《黄遵宪年谱》中称他是“中国驻美外交官中,惟一能做保护华侨工作之人”。
  其四,回国后在办理江鄂五省积年教案纠纷时,他凭借丰富的外交经验,信守条约,坚持原则,维护主权,主持正义,“应予则予,应斥则斥,无赔偿,无谢罪,无牵涉正绅,无波及平民”,几十年悬而未结的教案一律结清,法国领事和主教为之折服。教案纠纷,在清朝末年是造成极大困扰的问题之一,在北方终于由此争端引发了义和团运动和庚子之乱,东南各省相对缓和,与黄遵宪妥善处理教案,消患于未萌,也有很大关系。
  另外,他曾经总结过外交斗争的策略和经验,他概括了外交家之能事,有挪展、渐摩、抵制诸法。进行这样的归纳总结,在清代外交文献中是罕见的。他的外交才干和外交艺术,值得我们关注和深入探讨。
  二、倡导维新 实行变法
  黄遵宪目睹了日本明治维新的成效,考察过美、英等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他的强烈爱国情感,以及政治理想,集中体现在戊戌维新运动前后。
  其一,光绪二十二年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宣传维新思想,号召改革,召梁启超主笔政,委汪康年为经理,使《时务报》风行海内。当时北有《国闻报》创办于天津,南方则为上海《时务报》,号称维新变法的两大喉舌,对中国的政治改革,唤起民众,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二,在湖南,黄遵宪与巡抚陈宝箴,以及梁启超、谭嗣同等人提倡新风,推行新政,举办时务学堂、南学会,刊行《湘报》;仿西方巡警制度成立保卫局,创办迁善所,改革刑事审判和监狱,禁止女子缠足,培育人材,推广民权思想,灌输地方自治观念。戊戌变法运动中,惟一将新政实施于社会的是湖南,引领全国思想新潮流的也是湖南,“未期年而湖南之治称天下”,变法维新的灵魂人物则是"政事才识、阅历经验,又为湘中诸公之冠"的黄遵宪。
  其三,政变后居乡期间,与避居日本的梁启超论学论政,继续呼吁变革,为救亡图存而殚精竭虑。讨论维新党人今后的任务,探讨政治理想和政体改革,评论孔子与孔教,评价曾国藩,论述教育。与严复讨论创新字,变文体,内容涉及多方面,“其中许多思想观念直接影响了梁启超”(郑海麟《黄遵宪与近代中国》序),且竟明显地超过了其师康有为。
  黄遵宪又是一位改革思想家和身体力行的政治家。
  三、革新诗境 别树一帜
  黄遵宪二十一岁时即谓“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有别创诗界之论”(见《年谱》)。在长期的诗歌创作过程中,他提出一系列独特之见和新主张,他说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今之世异于古,今之人亦何必与古人同。他提出诗作题材要广,"自经史诸子之书,诸家之注,与夫事名物名之切于今者,无论官书会典,方言俗谚,以及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凡耳目所历,皆笔而书之"。又述及创作方法及风格:“其练格则自曹鲍陶谢李杜韩苏,迄于晚近小家,不名一格,不专一体,要不失乎为我之诗。”他高擎诗境革新的旗帜,给中国诗坛吹入强劲的新风。
  他将新理想、新事物、新词语,融入传统格律中,达到新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梁启超称之为“能镕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推许其为“近世诗界三杰”之冠。高旭《愿无尽庐诗话》云:“世界日新,文界、诗界当造出一新天地,此一定公例也。黄公度诗独辟异境,不愧中国诗界之哥伦布矣,近世间无第二人。”
  黄遵宪是近代新风格诗的代表作家,是爱国主义诗人,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显著的地位。故钱钟书《谈艺录》称:“近人论诗界维新,必推黄公度。”
  四、潜心著史 诗文纪事
  黄遵宪在历史学上的成就,可以从两个方面叙述。
  其一,四十卷五十余万言的日本史巨著《日本国志》。黄遵宪在日本负有强烈的深入研究驻在国社会历史的使命感,他认为“今之参赞官即古之小行人,外氏史之职也”。根据儒家经典《周礼》,“小行人之职,使适四方,以其万民之利害为一书,礼俗、政事、刑禁之顺逆为一书,以反名于王”(见《秋官·小行人》)。又在《春官·外史氏》中说:“外史氏掌五帝三王之书,掌四方之志”他感到身为外交官员,对日本的古今变迁种种情况应当了解,应当记述。他惊异地发现,日本人和中国人对彼此的认识程度相差极其悬殊,日本人士“类能读中国之书,考中国之事”,记载研究中国的书籍不但数量可观,而且详实。反之,中国人士对近邻日本却知之甚少,甚或茫然无知,他感慨地说:“好谈古义,足己自封,于外事不屑措意,无论泰西,即日本与我仅隔一衣带水,击柝相闻,朝发可以夕至,亦视之若海外三神山,可望而不可即。若邹衍之谈九州,一似六合之外,荒诞不足论议也者。可不谓狭隘欤!”将真实的日本展现给国人,亟不可缓。
  另外,明治维新带给日本的重大变化,更加促使黄遵宪决心写作日本史,为此他刻意留心收集资料,详细考察日本社会诸多方面,他清楚地看到日本"进步之速,为古今万国所未有”,中国要自强御侮,“与其远法欧西,必多转折,曷若近法日本,速效可期”。他意在记述日本作为借鉴,警示国人。他参考了历史、野史、笔记、杂录等各种资料,据薛福成所作序言,"采书至二余种,费日力至八九年”,完成了内容丰富、体系完善的《日本国志》,在当时的时代,堪称是质量最上乘的日本史著作。
  《日本国志》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成书,稿本抄写四部,其一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送李鸿章、张之洞各一部,自存一部。令人叹息的是这部书既未引起执政的重视,也没有及时刊印流布,直到堂堂中华"天朝大国"被"蕞尔小岛"打败,人们震惊痛心之余才注意到它的价值。袁昶曾说:“此书稿本,送在总署,久束高阁,除余外,无人翻阅。”否则,割地赔款可免,二万万白银可省。甲午战后其书流传,“国人始知日本之可畏,与其谋我之亟”(吴天任《黄公度先生传稿》),维新变法时,光绪帝点名索要这部书,急切地希望从中有所借鉴。
  其二,梁启超评曰:公度之诗,诗史也。黄遵宪的诗作具有“史”的性质,很多作品记述了重要的历史事件。
  黄遵宪到日本后,为撰写《日本国志》收集素材,写作了《日本杂事诗》,在诗后附以注文,记述本事,记录了在日本所见所闻千姿百态的事物,他在自序中曾说:“拟草《日本国志》一书,网罗旧闻,参考新政,辄取其杂事衍为小注,串之以诗。”这两卷诗,既为《日本国志》打下了基础,也记录了有关社会学、民俗学诸方面的史料。他的诗集《入境庐诗草》,史事内容极为丰富。记述日本吞并琉球,作有《琉球歌》,详述了琉球的历史、与中国的关系、被吞并始末,“字字血泪”。《冯将军歌》歌颂了中法战争中抗敌老将冯子材英勇作战。中日战争期间,作有《悲平壤》、《东沟行》、《哀旅顺》、《哭威海》、《马关纪事》、《降将军歌》、《台湾行》、《度辽将军歌》等一系列作品,几乎涉及到战争的各个阶段。其他历史事件也是如此,如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庚子联军入侵,戊戌变法等,他都写有大量的诗篇纪事抒怀。
  因此,盛邦和先生谓:“研究黄遵宪不可不读他的诗,而读他的诗,又不可不研究其中的史学。”(见《黄遵宪史学思想研究》)黄遵宪也曾自云:“仆尝以为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入。”他的诗展现了晚清五十午的历史长卷,他的诗让千百人物跃然纸上。
  黄遵楷在《人境庐诗草辛亥初印本跋》中记述:“读先兄病笃之书,谓‘平生怀抱,一事无成,惟古近体诗能自立耳,然亦无用之物,到此已无可望矣’。”梁启超与黄遵宪的契合交谊非泛泛,黄遵宪曾对梁启超云:“国中知君者无若我,知我者无若君。”所以梁启超对黄遵宪的身世际遇亦深致感慨,谓:“以先生之明于识,练于事,忠于国,使稍得藉手,其所措施,岂可限量。”说明黄氏本人以及真正了解他的人,都不甘心其仅仅以“诗人”而限。如古人所云立德、立功、立言之论,中国人莫不受其影响,黄遵宪又何尝例外?当时的时代在客观上不能给他提供充分表演的舞台,以致他未能尽展所怀。后来的研究者同样怀有这种感受,“先生生当其时,抱经世才略,郁处下僚,不克展其救国救民之大志,故退而以诗自鸣”(吴天任《黄公度先生传稿·绪论》)。
  特别是在晚年,自经历戊戌政变,蜇居乡里,忧谗畏讥,闭塞隔绝,与外界少有接触,否则,他的思想认识有可能还会发生新的变化。即使是这样,他仍然热心公益事业和教育改革,室悬列强瓜分中华的《时局图》,无一刻忘记苦难深重的国家和民族。
  以上所述,只不过从外交经历、维新变法、历史著述、诗歌创作四个方面,简略介绍了黄遵宪,远未能展现他的事功和才华,更没有触及他深邃的思想。就目前海内外的研究状况而言,可以说方兴未艾,尚欠深入,远不如同时代的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章太炎诸人。
  造成这一未惬人意的现状原因之一,是“文献不足”的缘故,收藏于私人手里没有公之于世者有之,尘封于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没有开发利用者亦有之,我想,要推动黄遵宪的研究,应当从基础工作做起,尽可能收集黄氏散佚诗文,结集出版。
  此点我在研究中有切身体会。上世纪末编辑国家重点项目《清文海》,黄遵宪因无文集行世,收集他的文章颇费周折。前几年撰写《中朝关系史》,黄遵宪的《朝鲜策略》乃是研究近代史的重要文献,其全文却流传于国外。这次编辑黄遵宪诗文集,我们虽然尽了很大努力收集其诗文,仍会有散佚未收入集中者。再者,在“思成一家言”的《演孔篇》、《梅水诗传序》一文中他透露出的对客家文化以及文字音韵的研究文字,尚不知存于天壤间否。
  此次编辑黄氏著作,按体裁分三部分:一是诗,二是文,三是专著。首先我们将诗、文合编为集,并将必要的相关资料做为附录。兹说明如下:
  诗集:按专集编排,分三部分,一为《日本杂事诗》,二为《入境庐诗草》,三为补遗。补遗部分除收录《人境庐集外诗辑》(北京大学中文系近代诗研究小组编,中华书局1960年出版)大部分作品外,另新辑有诗联等作品。
  文集:按清人文集传统常用的形式编排,即依文体,分作赋、序跋,论说,书函,公牍,墓志、铭文、行述五类,按年代先后为序。
  附录:分作两类,其一是笔谈,包括与日本人笔谈,与朝鲜人笔谈。其二是关于黄遵宪的资料,包括《清史稿》本传、梁启超撰《墓志铭》、其弟黄遵楷撰《事实述略》。钱仲联先生编纂《年谱》虽详实精审,限于篇幅,只好割爱。
  黄遵宪逝世将及百年,他给我们留下了丰厚、宝贵的遗产,我们谨以此集表示对他的崇敬与纪念,期望在2005年百年祭之期,黄学研究呈现可喜的新气象。
  吴振清
  2002年末书于南开苑龙兴里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