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代pb官网中国:韩德强:重新认识和发掘中国文化的美丽(中)——评柏杨“酱缸文化”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4:01:36
重新认识和发掘中国文化的美丽(中)
——评柏杨“酱缸文化”说
',1)">
首发大学网:http://www.haodaxue.net/html/88/n-7888.html
视频链接 :http://www.haodaxue.net/html/84/n-7884.html
内容提纲
3、荀子批判的“无师无法”的社会恰恰是一个自由主义社会
4、自由主义分科分层的教学理念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荀子批判的“无师无法”的社会恰恰是一个自由主义社会
主持人:其实,在中国文化里是特别强调老师的重要性的,比如说荀子就说过这样一段话:“故,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这里面他讲到了人在无师无法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盗、贼、乱、怪、诞这样一些情况。老师您怎么看待荀子的这样一种教育思想?
韩老师:首先,荀子讲的这个话我是相当认同的。问题的要害就是怎么定义“师”。其实按照荀子的定义法,我们今天大学、中学、小学里面是没有老师的,一个老师都没有,只有传递知识的工匠,没有传递“道”的老师。这就是说,知识是标准化可复制的,因此它传递起来就相对比较容易;那个“道”,则是“道可道,非常道”,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靠你通过实践、思考、读书、反复领悟才能体会到的,这是特别不容易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可能会批判说,“那这样的‘师’它就像神一样,他不可复制呀,它最后出来的学生很少;我们现在的老师他不懂‘道’,但是他懂数学、物理和化学就行了,这样就可以大批量地培养学生,是吧?”大批量确实是大批量的,但是大批量培养出来的就是“无师无法而知”的那些人,就是既没有能够引导他成长的老师,这个老师是可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又不懂法度,法度是什么?法度既是指社会秩序、社会规则,也是指礼义,也是说你要既懂得尊敬也懂得谦虚,这个叫法。就是说,今天我们培养出来一群既不懂道又不懂规律,又不懂基本的社会秩序和礼貌尊敬必要性的这么一个群体,但是他们有“知”,具体的“知”就是经验,容易复制,容易COPY的模块,这样的人必为盗,“盗”的意思是什么?我估计,盗其实就是见利忘义,见利忘义、取利舍义,就是破坏这个义,所以叫盗。可是我们今天从80年代以来,因为一场“义利之辩”把义给妖魔化了,把利给抬得高高的,说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结果就出来一群这样的人:如果当官见利忘义,就是贪官污吏;如果经商见利忘义,就是奸商,就是不法之徒,对吧?如果知识分子见利忘义呢?知识分子见利忘义其实就更糟糕。“士大夫之耻,是为国耻”,在知识分子都见利忘义的情况下,这个国家就没有羞耻感,就都会变成“有奶便是娘”的这么一群无赖,但是是有知识的无赖,这些其实都叫盗,所以“无师无法而知”就变成这么一个群体。这个大体是我们今天的现实。他大概还讲“无师无法而勇,则必为贼”:勇,就是说他很勇敢、有胆量则为贼,这里“贼”的意思大概就跟现代语“贼”的意思不太一样,现代语“贼”的意思是偷,但是勇敢的人他就不是偷,因为小偷其实是比较胆怯的,他是怕被别人抓住,所以荀子讲的贼,恐怕它恰恰接近我们现代语的那个“盗”字,强盗的盗,因为强盗是很勇敢的,上来抢完他就走了。也就是说如果无师无法,但是你又很勇敢,你这个人可能会抢劫掠夺。西方的资本主义就是这样,无师无法,到处抢劫掠夺。假如说“能”,这个人很能干,能干的人他会干什么?上房揭瓦、破坏秩序,是吧?它是这样的。当然,荀子的说法是如果无师无法而能,那么这个人必为乱,这个乱——我估计他那个时候是叫犯上作乱,当然这个“上”不好的时候,那个“乱”也可以叫革命,这是另当别论。再说无师无法,但是你察,察就是明察,其实说好听了就叫洞察秋毫,但是这个“察”的意思是什么?能够细分化、能够钻牛角尖,这两个词实际上是这个意思,就是说细分化的科学的实质,科学实际上是要细分化的,分解再分解……但是分解再分解的结果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以如果说你无师无法,没有整体、没有大道,你细分化下去之后就迷失在森林里面了,因此这种情况下的“察”则为怪,因为细分化之后失去了整体就非常怪。那么,最后一个就是“无师无法而辩则为诞”,“诞”是荒诞的意思,是善于辩论。如果这个人无师无法,但是特别善于辩论,这个辩论就很容易成为狡辩,这个狡辩很容易变成荒诞,甚至就变成了忽悠,于是白马非马的那一套东西就出来了。所以实际上就是说,荀子所批判的这个社会基本上就是我们今天的主流社会,它是为盗、为贼、为乱、为怪、为诞,可是这样一个无师无法的社会它恰恰是一个自由主义的社会,因为有师有法就不太自由,明白了道理之后你就不太自由了。它这个逻辑是这样的!所以,为什么中国古代的这些大思想家都容易被忘掉呢?他们的合理之处都容易被忘掉呢?因为这些大思想家就在批评像柏杨这样的人,柏杨在荀子的定义当中就是属于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就是辩——逻辑荒诞不经,后果是遗毒不浅!
主持人:荀子还有这样一段话:“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也就是说要是没有礼的话,人身上的动物性怎么约束呀?没有老师的话,又怎么知道什么是礼呢?这里强调的就是师和礼的重要性。
韩老师:对,当然,这么强调的时候柏杨肯定出来批判:你这个扼杀什么什么的!但是我是讲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我们现在讲点儿经世致用的,因为前面讲的是心路,下面讲一点儿经世致用的东西。假如说我们今天的政府官员都是有师有法懂礼的人,他们能够恪尽职守,能够为人民服务;假如说我们的政府是一个清廉、高效的政府,实际上中国社会的创新能力会极其强大。因为创新该是企业干的事情,如果企业向政府官员行贿而政府官员不要贿赂,你必须照章办事,那么企业就没有别的办法,它不可能通过权钱勾结的方法来挣钱。那它怎么办?只能通过搞发明、搞创造去挣钱。这一搞发明、搞创造,企业的创造活力就激发出来了。反之,假设我们这个官员是贪官污吏,那么我作为企业为什么要去搞发明创造?没有必要,权钱勾结比搞发明创造挣的钱多得多了。所以,荀子所讲的在“有师有法”的前提下逐渐培养出来的那些人,实际上应该成为社会的执政者,而这样一群为人民服务的人来执政,其实可以给社会上普通的追求资历的人提供一个创新的机制或者一个扩张、发展的机制。
自由主义分科分层的教学理念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主持人:那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今天的教育体制看起来是让学生很自由的一个状态,我们也不强调师承了,但是这个社会反倒还失去了创新能力,这种现象跟我们放弃了传统的师承理念,是不是也有关系呢?
韩老师:这个就稍微复杂一点。自由主义肯定会说:我们今天的大学、中学、小学的学生哪有什么自由?这个书包这么大,这么沉,课表排得这么紧,还有这个补习班、那个辅导班……我们的学生一点儿自由都没有,所以这个才会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假如说我们真的给学生以自由了,那么学生就会有创新能力。自由主义者会这么辩论。是,我们今天的教学实际上是按照自由主义知识教学的这个理念进行分层分科教学,这个核心理念是一个自由主义的理念。但是我们今天的教学的形式,它恰恰是一个专制主义的教学外形,实际上是比中国古代的私塾教学、书院教学要专制得多。因为私塾教学或者书院教学它其实很自由,比如说私塾里面既不分科也不分层,就一个老师在那儿上课,下面有一二三四年级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然后学生爱听不听各取所需。就是说,原来私塾教学其实是这么自由的。至于到了书院,书院就更自由了,比如说岳麓书院或者白鹿洞书院,因为书院教学说到底是有一个图书馆,然后有一群学生,自己去看书,不明白了去问老师,你说这个是多自由的教学!中国古代的教学是这样的。但是现在的教学不是这样:无论是中小学,先给你一张课表,45、50分钟一节课,到点就换科目,到点就上课下课,学生的作业也都是规定的。就是说,我们今天的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工业化的流水线的专制性的教学制度。所以,这个就非常搞笑:它的知识体系是自由主义的,但是它的教学形态实际上是一个专制主义的,甚至不但是专制主义的而且是集权主义的,所以我们才会拥有一个把大批优秀的人变成无数标准化的螺丝钉和垃圾的这么一个教学体制,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
所以这个教学体制从根本上讲不是培养人的,它实际上是为资本服务的,为工业化的大机器服务的,它需要得心应手的工具,而这个工具是专门化的工具。所以,现在的教学体制确实是扼杀人性的,但是源头在什么地方?源头恰恰是那个自由主义的分层分科的教学理念,只传授标准化、可复制的知识,这是根本问题;其次,这个教学体制又是服从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服从于资本主义的机器化、专业化分工的需要,因此要培养特定规格的死扳手。
主持人:但是,如果这样讲的话,这个师承确实对师的要求就比较高,而且如果这个师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师,他的水平也不是很高,那么落到他手里的学生就比较惨了。
韩老师:嗯,有这个问题。不过,就像中医一样,神医也许是比较少的,良医就比较多,普通医生可能更多一些,还有一批庸医。你撞到哪一批医生手里在这就有偶然性,你没准儿撞了一个神医,那么你的重病可能就得救了。对于教学也是这样:如果你撞到一个好老师手里,可能你的思路就打开了,头脑就灵活了,既能继承又能创新了;如果撞到一个庸师手里面,就是说那个老师他有师之名无师之实。不是有一个笑话讲古代一个只认识一个“川”字就去应聘做老师的人吗?我们古代社会有没有这种现象呢,恐怕还是有的,尽管这个现象是太夸张了。也就是说,在有良医、普通医生和神医组成的一个体系里,以及有得道之师、半得道之师或者一知半解之师和只识一字之师这么一个广泛分布的情况下,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就具有偶然性,撞对了就对了,撞不对就不对了,我认为恐怕是要承认这个偶然性的。反过头来讲,我们现在现代教学这种分层分科的标准化教学体系它倒是有必然性,但是把学生都培养成必然的垃圾了,或者是必然的标准工具了,有意思吗?不是还是一样没意思!就是说你在一个有得道之师、半得道之师或者一知半解之师以及完全不知之师这么一个教学体制下,至少还有一部分人可以传道,有一部分人可以解惑,有一部分人可以授业,这是我退一万步说是这样的;那么往好里说是什么?往好里说就形成一个正反馈:得道之师培养出来、带出来一批得道之生,这一批得道之生再去培养他的得道之生,这样就形成一个正反馈。但是,道的源头在哪里?道的源头严格讲来其实不在师,道的源头就是生活,就是自然——道法自然,大自然、生活本身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也不怕有些老师讲的不太好,只要我们的学生善于从生活和实践当中去学习,其实大体就差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