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奖励用军衔:高考语数外最后90天抢分高招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8:28:38
  1、重视基础,全面复习。

  我们在考前最后90天要根据2008《考试大纲》解读考纲从字音到写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既关注“热点”,也留心“冷点”(如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甚至“冰点”(如文学常识的识记),决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现在各地试卷题量和文字书写量都有减少趋势,因而个别考点在高考试卷中轮空,比如2007年全国卷两套卷中对语基知识的考查,没有出现标点题,卷Ⅰ有字形题,天字音题;卷Ⅱ却相反,有字音题,无字形题。所以上一年来,考的考点并不意味着不重要,更不意味2008年仍然不出题。又如2005年江西卷的第一大题出了6个小题,分别考查了字音、字形、近义词比较、成语使用、标点符号和语病识别等考点,2006年压缩了题量,没有出成语题,但2007年高考江西卷又考了成语。其实,过去一些“冷点”完全可能变成后来的“热点”,比如说全国卷在2005年之前没有单独考察“语段压缩和扩展语句”,在2006年、2007年全国两套试卷中语文综合表达题的板块里“压缩语段,扩展语句”卷土重来,成为“热点”考题,不管是概括二胡的特点还是仿照朱自清先生的名作扩展成三句话,都是对这个考点的检查。所以,我们一定要全面复习,要兼顾“热点”与“冷点”,不放过任何一个考点。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同时,要注意回归教材,查缺补漏。认真分析一下高考试题,几乎都可以用中学教材里的知识来解决。教材提供给我们词语注音和解释、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写作素材与范例等。尤其是文言文,试卷上的每个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每种句式的特点等,都能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知识点。特别是近几年高考,有相当多的课文中现成的句子直接搬上了试卷。试想,如不熟悉教材,这些题目又怎么能答好?

  2、突出重点,主攻读写。

  最后备考阶段,应突出阅读鉴赏和作文训练。这两大方面占分多,一招不慎将满盘皆输。

  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需要循序渐进,先要准确理解有关鉴赏术语的含义,然后阅读一些鉴赏文章,再尝试答题,总结答题思路,做到有观点有分析,这样就可以尽量避免方向性的错误,保证得分率。

  作文方面,要全面训练各种常见文体,广泛阅读各类文章,大量积累写作素材,从而写出构思新颖、材料新鲜、用语贴切、有表现力、见解独特的好文章。同学们作文,现存在一种较普遍的不良现象:一味追求选材、手法和语言的新奇,而忽略对文章立意的推敲、斟酌和提炼。对此,我们要在立意上下功夫,做到“袖手于前,疾书于后”,也就是说要认真研读、品味原材料或话题,仔细揣摩、领会出题人的意图,准确把握材料话题或标题的内涵,结合自己熟悉的素材,从而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立意不仅要符合题意,还要健康,深刻,要在文中自然、真切地表现爱国心、父母恩、师生情、同学谊、奋斗志、英雄气,弘扬真、善、美,学会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其内在的因果关系。

  3、研究题型,把握信息。

  《考纲》附录的一些高考例题年年会有些变化,我们就要分析这些例题以及它们变化的情况,掌握高考动向,了解常见题型,从而总结答题技巧,提高得分效率。就2008年的《考纲》来看,比如古诗鉴赏选择了两首诗,一首是2006年的《南柯子》,一首是《雨后池上》。为什么不选别的诗呢?恐怕这两首诗里面代表了两个问题,比如王炎的《南柯子》强调总体阅读,下阕农民的希望是五谷丰登,作者怎么看农民,人间辛苦是“三农”,也就是作者对农民持怜悯的态度。所以对一个点的理解离不开对作品的整体把握,《考试大纲》上把这个题目作为例题是有它的想法的。《雨后池上》这里面的句子哪些是写动景的,哪些是写静景的,这里面也牵涉到了学生整体阅读的能力。这两个题反映出来的整体阅读精神,2007年全国卷Ⅰ的古诗鉴赏题就体现了这种命题思想。因此,我们同学结合大纲很好地去领会。认真分析这些从这么多年高考命题中筛选出来的有代表的题目,把它们用好。

  高考命题的依据是“两纲”,因此,考生在语文复习过程中要认真学习。研究最新出版的教学大纲和今年的《考纲》以及《试题调研》第6辑解读考纲,以明确复习和训练的具体内容与范围,避免走弯路、费时间。同时还必须研究近三年高考题,找准高考的演变轨迹和发展趋向,以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4、规范答题,提高技能。

  最后阶段还应加强答题规范性、技能性训练。高考阅卷时,我们发现在语言运用和语言表达题中,有的考生因超过字数而扣分,有的因遗漏要点而丢分,有的因作文不写标题而扣分,有的因字数不足而失分,等等。究其原因,都是答题欠规范,缺乏必要的技能所致。很多考生把时间花在难题上,反而丢了容易题的分数,得不偿失,这也是答题不懂技巧的表现。

  一般说来,拿到试卷要先总体浏览,大致了解其难易程度,然后从易到难逐步解答。文字简答题可在草稿上写一下,再修改誊抄,从而避免出现错字与病句,并做“准确”“全面”“简明”。“准确”是指紧扣题干要求做答,不旁逸斜出,不游离中心;“全面”是指概括到位,不遗漏内容要点;“简明”是指措辞精练,不啰嗦重复。此外,有的题目答案表述还要注意连贯和得体,以及文采。开放性的题目,则要尽量做到有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色彩,切忌人云亦云。  2008年《考试大纲•语文》,跟2007年比,没有什么变化,但并不等于命题的考点不变。从发展来看,为将来新课程高考的省份的增多,命题向新课程高考过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这过渡时期,高考命题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稳中求变,变中创新。但不管怎样变,只要我们逐点训练,有效落实,我们就一定能在2008年高考中夺取语文科的辉煌成绩!

  田祥高湖北省中学数学特级教师《试题调研》特约名师

  对照考纲、研究考题回归课本探源

  复习过程中,相当一部分考生会抛开课本、脱离老师进行所谓的“自主式”复习. 由于缺乏系统性、缺少针对性,很可能徒劳无功,得不偿失.

  我们通过研究考纲和高考试题,可以发现所有的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规律:教材是高考命题的发源地. 历年来高考命题的一个不变的原则就是“取材于课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 课本中每一个例题、习题的设置都有其目的和作用,许多高考题都能在课本上找到“根源”,不少高考题就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形、改造及综合.

  同时通过研究《考试大纲》和研读《试题调研》第6辑,可以发现,考纲对中学数学教材所讲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没有偏废,只不过其具体要求有所不同而已;再研究高考试题,可以发现,对中学数学教材所讲的每一个知识点,但从一套试卷来看,可能会遗漏某些知识点(“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但从纵向来看,在不同的年份则会注意知识的覆盖面,而某些辅导资料可能会遗漏某些知识点. 因此在冲刺阶段的备考中,我们必须回归课本,研究知识的形成、发展、拓展,探索课本上例题和习题的背景、拓展、变式,通过课本落实双基,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对照考纲查漏补缺优化复习进程

  现在的高考为有效地考查创新能力的需要,肯定要命制出背景新颖的试题,对于这类试题其实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但若你基础知识牢固、解题方法熟练、在考场上冷静,就容易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现在的高考解答题一般“入口宽、深入难”,因而高考解答题有“得七、八分易,得满分难”之说,那么如何在2008年高考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呢?其秘诀是“把该得的分数一分不落地全部得到”. 这就需要你查漏补缺,同错误作斗争. 本书是对高考的全面解读,因此,你可以以本书的样题为主线进行查漏补缺,先把“样题”的解析用白纸盖住,看了样题的题干后,自己做一做,对做不出来的题目,看了解析后再反思:自己为何做不出来?在哪个地方被卡住?哪个知识点未联想到?哪个方法未想到?……即使你做对了也要认真研读“点评”,点评中所讲到的考试要求掌握了没有?所归纳的思想方法是否会用?……上述掌握得不好的地方便是你知识网络的缺陷和漏洞,做上记号,再经常复习即可。

高利平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从事英语教学20余年,现为湖南省育贤中学高中英语教师。湖南省英语专业委员会会员。湖南省首届高中英语骨干教师,天星教育《试题调研》特约专家,湖南省首届外语教师“园丁奖”获得者。

  一、做到劳逸结合,保持良好心态

  高考将至,有些考生倍感时间的宝贵,通常会通过加班加点,增加学习时间来提高成绩,但效果往往是适得其反。这对于高考备考是极为不利的。考生要学会忙里偷闲。平时要抓紧一些可能的机会多进行一些体育锻炼,也可以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与同学们交谈,以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饮食的平衡也是很重要的。

  在高考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心态是基础。越到高考,心理调节越重要。我们应以一种平常心来看待高考。只有保持平静安宁的心境才能在高考中考出自己的水平,甚至超水平发挥。特别是要提高自控能力,可以用自我暗示法消除紧张情绪。同时对自己要充满自信。信心是高考成功的精神支柱,对智力的发挥起调节作用。日常生活中,考生应抬头挺胸、步伐适当加快,通过内心体验与外部姿势、动作相一致原理,树立信心。学习中,可以攻克自己知识最薄弱环节来增强信心。

  二、扩大积极词汇,坚持限时阅读

  湖北省《2008年高考考试大纲补充说明》中新增加了230个单词,对考生的词汇量有了更大的要求,而且,一个考生英语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他的阅读水平。阅读在高考英语试题中“重中之重”的地位今后也不会改变。与阅读直接相关的一个问题是考生的词汇量。同学们在最后关头应该采取一些强化措施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词汇量,比如强记突击《试题调研》整理的“2008高考高频词汇”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当然孤立地去记忆词汇效果是不会太好的,应当通过一定的语境来达到记忆单词意义的目的。这就有必要增加阅读量,培养语感。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阅读时应做到精泛并举,持之以恒。同时为了适应高考节奏,避免阅读速度偏慢的问题,很有必要在这一阶段进行一定量的限时阅读训练。建议同学们在每一次阅读训练中要设下时限,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阅读,高效地完成阅读任务。通常每五篇阅读材料为一组,在35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完成。这样既可以充沛的阅读精力,又可以营造考试的氛围,还提高了阅读速度。

  三、把握高考命题规律,形成有效学习策略

  首先,考生应对高考英语考什么,是怎么考的等问题要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这样在备考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有的放夭。其次,要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努力探索学习规律,掌握有效的学习技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英语学习策略主要包括:记忆单词方法、阅读方法、英语写作方法、预习方法、听课方法、笔记方法、复习方法、知识归纳方法、翻译造句方法等。
  如解阅读理解题可以用到以下策略:

  1.主旨题寻读策略。:主旨大意题(大意和标题题)属归纳概括题。找准文章的主题句是关键。“主题句定位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你往往可以在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找到答案。

  2. 标题选择题“三性”策略。选择标题要看选项是否具有“概括性、针对性和醒目性”。

  3. 排序题“首尾定位”策略。如题目要求你对事件排序,最有效最简捷的办法是找到事件发生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通常经过这一步就可以确定答案。

  4. 功能阅读题的“题干定位”策略。快速寻找信息题一般为功能阅读,如查字典,广告,公告,演出信息,航班时间表等就属于这一类。做这类题时没有必要阅读全文,宜采用“题干定位法”。可以先读题目,然后有的放矢去读相关的段落。这样做可有效地节约时间,大大提高做题的准确性。

  5. 细节题近义表达定位策略。近年来高考中细节理解测试题已由过去简单的对号入座直接答题转向通过语句的同义或反义转换来考查同学们对英语语言的理解能力。寻找相关的同义或反义表述,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6. 长句简化策略。阅读中,遇到较长的、结构复杂的句子时,可以考虑将其简化,以便更好地理解句意。最常用的方法是“主干成份分析法”。即理清主句的基本结构(主谓宾成份),理解就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就能快速掌握句子大意。

  四、熟悉写作套路,提高表达水平

  书面表达题属于主观性试题,也是冲刺阶段最容易提高分数的题型。同学们对此要重点训练。经过一、两个月的有效训练,提高五分以上是有可能的。指导考生进行书面表达时,不仅要求表意准确,同时也要在用词及使用句式方面提高要求,做到意思准确、语言流畅、表达多样,提高考生综合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同学们做书面表达题时常犯语言知识方面的错误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时态运用混乱。二是句子结构不全。三是短文要点欠缺。四是词性分辨不清。五是词语用法不准。六是汉语式表达普遍。大多数同学英语语感不强,写出来的英语不地道。针对这些问题,要有意识地进行一些重点专项纠正训练。

  五、了解题型变化,加强新题训练

  完成句子是湖北新增的高考题型,2007年湖北高考英语科的《补充说明》指出完成句子填空题“测试的重点为英语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故此题重在考查词汇在语法中的应用。分析2007年高考湖北英语卷该部分的试题可知,完成句子部分考查了独立主格结构,宾语从句,主语从句,时态语态等十几项高中必须掌握的语法知识,考查面广,有些试题考查多个语法知识点。值得注意的是有三题给出的汉语提示不是一个而是两个提示单词,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考生的答题方向,引导考生按照题干的语境限定作出正确的解答。作为湖北创新使用的新题型,该部分保持了一定的难度,是考生丢分较多的一个部分。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吃透教材。这一题型源于课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把课本上的内容弄懂吃透,包括教材中的单词、固定短语及学过的句型和语法,这是提高该部分得分率的最有效的办法。

  2.构建体系。词汇和语法是高考英语的两大主线,建立完整的语法框架有助于英语学习各项能力的提高。完成句子考的不仅仅是词汇,还包括各种语法。

  3.掌握重点。如名词的固定搭配,名词与动词、介词、冠词等的联系;动词的习惯搭配,以及时态、语态、人称及数的一致等;非谓语动词的运用;情态动词和虚拟语气的运用;从句、倒装句、感叹句以及其他特殊句式的运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