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理亚:李翰卿伤寒一百一十三方临床使用经验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2:14:33

麻黄汤方第二十二'

  [方义]

  此散寒发汗,辛温解表之重剂。

  [主治]

  伤寒,太阳病,头项强痛,或身疼腰痛,或骨节痛,或单恶寒,或寒热并见,脉浮而紧,气喘无汗。但必须具有不喜冷性饮食,或不欲饮水,舌苔淡白而薄,或无苔而润,小便清白等。

  [药品]

  麻黄一至三钱 桂枝一钱至:二钱半 甘草一钱 杏仁一钱至二钱半

  [煎服法]

  水一茶杯半,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覆被取汁。

  按:旧日先煎麻黄去上沫的煎法,我试验去不去沫,在疗效上没有什么差别,故改之。

  [用药大意]

  麻桂以散风寒;杏仁以利肺气,并助麻黄以定喘;甘草和中以助汗源。并调和诸药。

  [禁忌证]

  (1)阴虚或有内热者,如口渴喜冷性饮食者,咽喉干燥者,淋家,疮家,衄家,亡血家,汗家,均不可服。

  (2)虚而兼寒者,如身重、心悸、脉微者,尺中迟者,有汗或多汗者,素有寒者,均不可服。

  按:以上各种病证,都指麻黄证兼见之证而言,深恐误发其汗,亡其津液,或热邪益甚。或亡阳厥逆,酿成种种事故.

  [类似方剂参考]     (1)桂枝汤:此治太阳病有汗之方。

  (2)麻杏甘石汤:此辛凉解表之方。

  (3)大青龙汤:此治表寒兼有内热之方。

  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方第二十三
  [方义]

  此治风热证,辛凉解表之方。

  [主治]

  风热气喘发热,或有汗,或无汗,但必须有内热喜冷之证。

  按:有汗是属于内热较盛之证,麻黄性温发汗宜少用,生石膏清热宜多用。

  [药品]l

  麻黄一至二钱 杏子一至二钱 生石膏二至五钱(研细) 炙甘草一钱至钱半

  [煎服法]

  用水一茶杯至一茶杯半,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

  [用药大意]

  麻黄、杏仁解表降气治喘,生石膏以清内热,炙甘草以和中。!u|=l

  [禁忌证]

  无表证之喘者忌之,无里热之喘证更忌之。

  [类似方剂参考]

  (1)麻黄汤:此为治表寒不兼内热喘证之方。

  (2)三拗汤:此为治表不甚寒、里无内热喘证之方。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第二十四
  [方义]

  此治寒邪直中少阴,表里皆寒,兼补中之方。

  [主治]

  寒邪直中少阴,表里皆寒,其症发热恶寒,脉沉微,不喜冷性饮食。但病程略长,病势稍缓,或没有头痛,且身体没有显著虚弱症状。j

  [药品]'

  麻黄一钱至钱半 附子一钱至钱半 炙草一.钱至钱半

  [煎服法]

  水一茶杯,煎至多半茶杯,去滓温服。

  [用药大意].

  麻黄散表寒,附子温里寒,炙草补中,对于表里皆寒证,时日稍缓者,用之相宜。

  按:此证甚急,虽二三日之间,也须注意虚弱方面。细辛、炙草之易正是为此,必要时还须酌加人参、熟地一类药品。

  [禁忌证]

  喜冷性饮食者,不可服,须防阴虚血虚兼受寒邪之病。

体有显著虚弱症状者,不可服,须防阳虚气虚兼受寒邪之病。

  [类似方剂参考]

  (1)麻黄附子细辛汤:此治寒邪直中少阴,表里皆寒,兼有头痛,病在开始时,体力没有显著衰弱之方。

  (2)理阴煎或大温中饮:此治阴虚血虚兼感寒邪之方。

  按:阳虚须加附子。

  (3)补阴益气煎:此治血虚气虚兼感寒邪之方。

  (4)麻黄汤(《千金翼方》卷十九方):此治风湿水疾,身体面目肿,不仁而重。皮水用之良。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第二十五
  [方义]

  此治表里皆寒之方。

  [主治]

  寒邪直中少阴,表里皆寒,发热恶寒,头痛,脉沉微。

不喜冷性饮食,从体质方面检查,没有显著可补的衰弱现象。

  [药品]

  麻黄一钱至钱半 附子一钱至钱半 细辛五分至一钱

  [煎服法]

  水一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

  [用药大意]

  麻黄散表寒,附子温里寒,细辛升内陷之阳气。对于表里皆寒始得之证最为相宜,或兼头痛者,用之也可。

  [禁忌证]

  喜冷性饮食者忌用,因此证须防阴虚血虚兼受风寒之病。体质有虚弱现象者忌用,因此证须防阳虚气虚兼受风寒

之病。

  [类似方剂参考]

  (1)麻黄附子甘草汤:此治表里皆寒,或体质较弱,或时间较长,或没有头痛之方。

  按:此证须加人参。

  (2)景岳理阴煎、大温中饮:此治阴虚血虚感受寒邪之方。

  (3)补阴益气煎:此治血虚气虚感受风寒之方。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第二十六;
  [方义]

  此解表清热、利湿退黄之方。

  [主治]

  身黄,发热,无汗,有表证者。

  [药品]

  麻黄一至二钱 连轺三至五钱 生姜一至三片 赤小豆三至五钱 杏仁一至二钱炙草一钱至钱半 大枣一至二枚生梓白皮二至三钱(

  按:生梓白皮可以桑白皮代之。 《千金翼方》 “轺”作“翘”。可从。

  [煎服法]

  水二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

  [用药大意]

  麻黄、杏仁、姜、枣以解表,连轺、赤小豆、生梓白皮清热利湿以退黄。旧用潦水,取其味薄不助湿气而利热也。

  [禁忌证]

  黄疸没有发热无汗之表证者忌之,有里寒者亦忌之。

  [类似方剂参考]

  (1)茵陈蒿汤:此治黄疸兼有里证之方。

  (2)栀子柏皮汤:此治黄疸没有表里证,单纯湿热郁滞之方。

  麻黄升麻汤方第二十七
  [方义]^

  此升散下陷之郁阳,治上热下寒、热多寒少证之方。

  [主治]

  伤寒误下后,咽喉不利,吐脓血,下利不止,手足厥逆,脉沉而迟,下部脉不至等证。但必须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得病久暂、治疗经过,以及饮食之喜冷、喜热,脉搏之有力、无力,全面细心分析,肯定属于上热下寒、热多寒少之证方可试用。

  整理者按:李翰卿有麻黄升麻汤治肺痿案。

  [药品]

  麻黄五分至一钱 升麻五分至一钱 当归一钱至钱半黄芩一钱至钱半葳蕤一钱至钱半 知母一钱至钱半 生石膏一钱至钱半 炙草一钱至钱半 桂枝一钱至钱半 生杭芍一钱至钱半 干姜一钱至钱半 白术一钱至钱半 茯苓一钱至钱半 天门冬一钱至钱半

  [煎服法]

  水三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汗出愈。i

  [用药大意]

  麻黄、升麻以升散内陷之阳邪;黄芩、石膏、知母以清郁积之内热;天冬、葳蕤滋阴;当归、芍药和血。合之以治咽喉不利、吐脓血之上热证。桂枝、干姜温中去寒,苓、术、炙草补脾利湿,一方面助升阳之品以止泄,一方面防止清热滋阴之品有伤肠胃也。这是治上热下寒的一种方法。

  [禁忌证]..

  此方寒药较多,对于亡阳真寒假热之证,回阳救脱尚恐不及,何敢重用升散清凉之品,故忌之。

  [类似方剂参考]

  乌梅丸:此方热药较多,且重点在于酸收。治消渴、蛔厥、久利之证属寒热夹杂或上热下寒而寒证较多之方。

发表于:2010-08-22 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