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场交通攻略:听成尚荣谈《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6:50:43
听成尚荣谈《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作者:刘金堂 来源:环县一中信息网  点击:1937  更新:2010-8-1

  从教至今,直接或者间接的听过大大小小无数次讲座,这其中有教育大家的讲座,有政府显贵的讲座,也有成功人士作的讲座……林林总总间,听后或多或少总能获得些许启示。
 
  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不是很多。

  2010年7月21日至23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南京大学举办的“2010年全国(南京)新课程教学研讨会”,国家级督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成尚荣先生所作的“新课程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讲座却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初见成尚荣先生,就觉得此人鹤发童颜,面色红晕,绝非等闲之辈。听完讲座,可谓名不虚传,两个多小时的讲座,竟然都是“脱口秀”,更让人惊叹的是:成老师思路之清晰,话语之精辟,谈吐间有如信手拈来,又如闲庭信步般从容,实在让人叹服!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现将成尚荣先生的讲座内容抄录于此,由于成先生的讲座没有讲稿,此稿由我们几人所记笔记整理而来,所以内容遗漏较多,敬请包涵。


国家级督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成尚荣先生


与成尚荣先生合影

  南京大学百年校庆,定校歌,有人要用80年前南高师曾用过的校歌,有了争议。相当多的师生认为这首老校歌远离了时代精神,更有悖于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宗旨,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革命传统格格不入,不同意将它作为现行校歌。校庆办公室将几十首候选校歌和几首老校歌放在一起,约请有关专家进行审看评比。专家们认为,南高师时期创作的校歌清澈透明,意境深远,曲调明快清新,歌词气势磅礴,内涵丰富,无论是曲谱还是歌词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充分反映了南京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后来决定沿用老校歌作为自己的校歌。“大哉一诚天下动,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下开万代旁万方兮,一趋兮同。踵海西上兮,江东;巍巍北极兮,金城之中。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吾愿无穷兮,如日方暾。”这首歌的作曲为弘一法师李叔同,唱起此歌令人安静。传统不仅属于过去,而且也属于现在和未来,此话题的目的在于是不是让我们静下心来。

  我今天要讲的是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程的发展说到底是教师的发展,是教师的专业发展。课程改革说到底是人的改革,是人的发展。课程的改革包含技术问题、方法问题、操作问题,但光有技术、方法、操作还不够,非得谈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可。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命题。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教师专业发展处在一个“被”发展的地位。09年网络四大流行词“变、起、民生、被”,“变”显示了社会在变,人也在变;“起”显示了中国崛起,中国的力量西方很害怕,认为是暴力。“民生”要求我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第四个是“被”,“被”是一种状态。人需要不需要“被”?“被”是一种动力,一种打造。因为人是有惰性的,传统习惯常常捆绑人的行为。“被”是“打造”的同意,“打造”是一种组织行为,人在打造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但只靠打造是不够的,打造只是一种外部动力。人的发展还需要内部力量来发挥作用,即要有“内驱力”,“被”是外因,“内驱力”就是内因。教师的专业发展要从“被”发展转化到主动发展上来。

  第二,对教师专业的狭隘理解(曲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还有不少值得探讨的空间。有三份材料常常触发我的思考。一是《钱伟长六十余年的报国路》。物理学家钱伟长,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家、理论家,上海大学校长。有人说,钱伟长太全面了,他在科学、政治、教育每个领域取得的成就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当有人问钱伟长的专业究竟是什么时,他总是强调他不变的那句话:“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二是《章培恒以“人性”修文学》。近来,章培恒的洋洋l70万言的三卷本《中国文学史新著》,引起了学界和读者的极大关注,被誉为“石破天惊”之作。他曾回忆自己求学和学术生涯中老师对他的教诲。其中,蒋天枢先生教他怎样打基础:学文学不能光学文学,应该对文学周边的一些学科也好好地下工夫,甚至开始的几年,根本不要读文学,而读语言文字和历史。三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史馆里,一张上世纪30年代教师进修课程表。学校规定,教师每年都得到大学里进修,进修的课程顺序是,首先选修与所教学科不同的学科,其次选修与任教学科相邻的学科,最后才选修自己所任教的学科。以上三份材料,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究竟应在哪里着眼,应在何处着力。钱伟长不是没有自己的专业,章培恒的文学史专业肯定很有功力,当年的南京师大附中老师的学科专业也肯定相当出色,为什么却说“没有专业”。抑或先选修其他的专业或学科?这既说明,专业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更说明专业的发展应当有一个更广阔的背景和更深厚的基础。如果说学科专业是一株绿苗的话.那么它只有在丰富的文化土壤里才能生长得茁壮。一个文化背景单薄、知识结构单一的教师,视野不可能开阔,底气不可能很足,专业也不可能很强。教师的专业要超越自己的学科专业。

  教师的知识结构:一是学科知识,即专业知识,你的知识是否前瞻,决定着个人的发展。二是学科教学知识,通过教学如何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是一种实践知识,是个性化的,情景化的知识。两个班级组成不同,教法也应该不同。课程改革要解决的就是学科教学知识。三是条件性知识,即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方法论等),具有教学艺术的老师是懂得学生心理的老师。四是文化性知识,文化性知识是超越学科的,即所谓的文化背景、文化底蕴。教师应该是一个文化人,是一个读书人,文化是从书中来的,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狭隘,要超越自己的专业,构建起自己的文化知识。

  人的发展的三重境界也可以用王国维艺术三境界之词。季羡林对王国维先生这个三重境界做一个最直接的解释,季先生认为王国维先生的三重境界提的好,他有他的道理,但是如果对于个人的成长来讲,他又认为王国维讲的是不完整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季先生理解为什么,理解为人要有希望,人要瞭望,要瞭望未来,人不能没有希望,所以期待,对未来的向往、憧憬和追求这是第一重境界,这是人成功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第二个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说明什么,说明人成长是需要付出的,他是需要刻苦的,这很多很多的付出,以至于使人憔悴,为伊憔悴,告诉我们你到底为谁而憔悴,你到底为谁而刻苦而勤奋,季先生认为这第二重境界是非常重要的,不刻苦不勤奋,名师不能成功,特级教师不能自己来到你的面前,是需要争取的。第三重境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什么,这是发现,你最后终于发现了,也就是你有收获了,于是你有新的成功了,于是你又开始新的出发了。每一次出发以前就有收获,发现了又出发,在发现的过程中,人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季先生认为这种期待,认为这种付出的刻苦,认为这最后的收获,都非常重要。但是还有一个机遇与秉赋。人都需要有天分,你们都需要有天赋,说了你们不要泄气,有些教师他最终成不了功。但是天赋好,你不抓住机遇,你永远不能成功。机遇垂青有准备的人。没有付出,哪有成功,成功者永远找方法,失败者永远找借口,害怕困难的是懦弱者。人的成长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课程改革对我们每个人的机遇是一样的,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寻找发展的途径,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要有追求,即解决发展的“内驱力”的问题。“内驱力”即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方式。要追求人生的意义,世界上最重要的学问是关于人的学问。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说,哲学就是智慧,爱哲学就是爱智慧,哲学家就是智者。但他常感到苦闷:什么是智慧,智慧的本质在哪里?对此他访问了许多人,没人能解决。他说:“我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有智慧的人总是承认自己是无知的,承认无知是增长智慧的第一步。“还是认识自己。”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要重新认识自己,自己要显得伟大,要有一个又一个的跨越,保持积极的、永远向上的状态。

  人生是什么?人是一个秘密,人生是人生之旅,我们看到不好的人,他对人生之旅总是糊涂的,他不知道、不清楚自己的人生是什么,这让我们想起了古希腊的一个神话故事,是斯芬克斯女妖,斯芬克斯女妖长的是人的头、狮子的身子。她总是把守着十字路口,每个走过的人都要回答她的谜语,这个谜语叫斯芬克斯谜,这个谜语是有种动物早上的时候是四条腿、中午的时候是两条腿、晚上的时候是三条腿,而且这个动物的脚越多,它走的越慢,脚越多,行走的力量就越小,这个动物是什么?当然了,这个动物就是人,他小的时候身子弱,不会走路,用四只脚走路,当他长大了、健壮了,于是用两只脚走路,当老了以后,晚年了,用脚走路不方便了,用拐杖了,于是用三只脚走路,后来躺在病床上了四只脚,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这是必然的趋势,他小的时候力量弱,走得慢,他最后老了,当然就走不动了,腿越多,他用的力量就越小,但是,那么多人为什么面对自己的谜语都不能解答这个谜语呢?因为人不认识自己,这是人的一种悲哀,这是一种遗憾,很多人不能回答斯芬克斯这个谜,于是被斯芬克斯女妖给吃掉了,当智者破解了斯芬克斯女妖的这个谜,斯芬克斯女妖觉得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于是跳崖自杀了,不要以为斯芬克斯女妖她死去了。但实际上她的灵魂还在,她还在把守着人生的十字路口,好多年轻人,到现在为止,实际上还是没法回答,你知道你是个人,但你不知道人的特征,也不知道人的文化。

  人是什么,人是悬在意义之网上的动物,你对这个意义之网有多了解,于是我们要破解人的意义,破解人的意义又有几个人做得比较好,有一个人,是美国的,叫赫舍尔,他有一本著作叫做《人是谁》,他对人作了研究,说人是什么,一定要作比较,人和谁作比较,人和动物作比较,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你就由这种非常丰富的内心世界所产生的这种巨大的创造的潜能,这潜能动物是没有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是什么,人是一种可能性,可能性是人的最伟大的力量。然后赫舍尔把人和其他的物体再做比较。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存在,这个桌子是存在的,这个房子是存在的,你的课本是存在的,这些存在物和人的区别在哪里?也在于人是有丰富的内心世界的,他是能改造世界的。世界上其他的存在物人是能改造他,改变这些存在物的。所以,人生之谜的谜底是什么?人生之谜的谜底不在于你现在是什么,而在于将来能够成为什么。也就是说,人生之谜的谜底不在于现在是什么。

  你是一个教师,你是一个没有名气的教师,但是你的人生在于你将来能够成为什么,这就是人的最伟大之处,人的可能性。人的可能性是有两种可能性的,一种向积极的方向去发展,一种向消极的方向去发展,你有两种可能性去发展。这是第一个解释对人的理解非常好。第二个解释黎巴嫩的诗人纪伯伦,纪伯伦认为人是队伍。你只有在队伍里走,你才能感受到积极行走的一种特有的精力。这种精神的力量带着集体的步伐,让你走的更快,走得更踏实更安全。但是纪伯伦又说人总是要离开队伍的,不过人离开队伍情况是不同的,人是不同的。第一个因为队伍走得太快,我跟不上,于是我决定离开队伍,这样离开你是一个弱者。第二种你嫌队伍走得太慢,你自己要走的快点,于是你也离开队伍,这样离开队伍你是一个领导者。在座的各位老师,你们也在队伍,你们在哪支队伍呢?我希望你们离开队伍,骨干教师你怎么在大众教师当中领先,你要离开队伍,但是我希望不是队伍走得慢,是你自己走的快一点你才离开队伍,是吧?你要做一个领导者。就像纪伯伦说,人在路上行走的时候,一定要有什么感觉,一定要有一种被追求的感觉,后面总有人要追求你,后面总有人要追赶你,后面总有人要超越你,如果在路上行走你没有这种感觉,你感觉非常的安全,你感到很坦然,你感到没有任何的一种挑战性,那你永远是这种步伐,你永远不能超越,你最后又回到队伍里,甚至你会落伍,所以你在路上行走,一定要有一种被追求感。别人追求你是假的,你自己追求自己才是真的,你内心自己要有一种被追求的感觉,希望在座的各位有一种被追求的感觉。这种被追求的感觉让我们走向哪里,走向新的地方。

  就像尼采说的那样,尼采说你们的辉煌之处,不在于你们走来之处,而在于你们将要前往的地方。我们已经走过这么多年了,你们在教学当中,在学校当中,你们已经发挥了很大作用,你们开始成为一个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了,但是你们的价值不在于你们走来的那个地方,而在将要前往的地方。名师他应该永远有种状态的,这个状态呢是一种将要前往的状态。这种将要前往的状态才是个不断发展的状态,不断前进的一个状态。这是第二个讲得非常好的,人,人的意义,人的状态。第三个讲得非常好的,是罗曼罗兰的,罗曼罗兰是个伟大的作家,给一个伟大的画家《米开朗基罗传》写了个序言,序言的最后一段话说,伟人啊,都是有伟大的心魄的,这个伟大的心魄像什么呢?伟大的心魄像高山峻岭,这个高山峻岭不怕云雾的包围,不怕雨水的推荡,它是坚强的。他说,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伟大的心魄的,不是每一个人都成为伟大的人的。但是,他说,我建议每一个普通的人每年至少有一次要登上高山峻岭去做一次体验,这个体验就是高峰体验,到达高山峻岭之间的时候,人就会发生变化。什么变化,你血管里的血液被换掉了,你肺中的呼吸被换掉了,换掉了肺中的呼吸,换掉了脉管中的血流,你再一次回到广袤的平原大地上的时候,你就会获得一种新的力量,这个时候你就会迫近永恒。讲得怎么样,讲得非常非常好,所以在座的每一位老师要读透文学,读透哲学,专业发展,专业发展,只读你的学科专业是不可的。对于人生具体的理解。我们在座的老师每年都要到高山峻岭去体验,高山峻岭是什么,高山峻岭也许是你今年做一项非常有深刻意义的研究,也许这次高山峻岭的体验你会和大家作一次交流,你的体验展现了。所以,这个地平线是关于人的意义的,如果人的意义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了,那么地平线就会清晰的摆放在你的心中的,这个地平线就存活在你的心中。

  这个地平线实际上还有一个关于幸福的认识。怎么理解,幸福的问题是很难界定的,幸福的定义是很难界定的。因为幸福、快乐都是个人心中的体验,当你体验到快乐,就是快乐,当你我不认为是快乐的时候,那你就是体验不快乐,痛苦,你就是痛苦的。所以个人的体验是不同的,你的快乐和我的快乐是不同的。你对幸福的认识和我对幸福的定义是不同的。幸福、快乐几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吧。但是,是不是意味着幸福这个概念就没有基本的规律性,基本的规定性呢?幸福旨在有基本的规定义,对于基本的规定义,我们每一位老师要去理解,要去把握。你们的理解,幸福就是金钱。是的,幸福和金钱是有关系的,但是,金钱它要转化为幸福,金钱不等于幸福,金钱要成为幸福,它要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的环节,其中某一个环节被强调到不恰当的定位的时候,幸福就变味了,幸福的彼岸就达不到了,那就是过重的金钱意识,过重的商品意识,金钱就不会转化为幸福。

  江苏电视台《非诚勿扰》非常火,有一个姑娘“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骑在自行车里笑”,这是她的幸福观。广西壮族自治区有个成克杰,你看,他有多有钱啊,你知道他有多少钱吗?但是他被关进监狱后,他这个钱太不重要了,什么最重要?他对监狱管理员说,第一个,我睡觉的时候外面灯太多,灯太亮,我睡不好觉。钱少没什么,我们可以随时去关灯的,他连关灯的自由都没有。第二,我去上厕所的时候你们总是跟着我,我方便也好,不方便也好,能不能不要跟着我。连自己方便的私密空间都没有。第三,每次放风的时候都是在一个狭小的天井里,那个温暖的太阳刚刚晒到我的身上,马上就转移到别人身上去了,能不能减少一个人,让我感受一下太阳,多晒一会太阳,太阳多宝贵啊,太阳比金钱宝贵。最后说,不要杀我,我愿意到西北最穷困的农村去造一间草房,做一介草民,经过慎重研究,管理员郑重其事的告诉他,第一个要求可以答应,其他要求都不能答应。他很有钱,他幸福吗?没有自由,自由是人存在的本质,失去自由,人就不存在了,你就不是人了。所以我们现在很多人要把学生的自由剥夺掉,对不起,我告诉你,这是剥夺学生的生命。儿童已经不是儿童,他已经不是人了,他已经被你消退掉了。自由是人创造的堡垒,没有自由他怎么去创造。

  所以,有人说,幸福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讲得非常好,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是一种有德性的实现活动。你要获得幸福,你就要去劳动,行动。但是你这个行动,这个工作也必须是充满道德的,是具有伦理价值的,你这种行动才是具有幸福的。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个心理学教授做了一个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只有一个题目,什么题目呢?你认为影响幸福的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几万份的问卷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影响幸福的关键因素两个,第一,你有没有目标。第二,你有没有不断向目标推进的过程中展开自己的创造。你想想,美国的哈佛大学,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学,资本主义国家大学的教授还得出社会主义的结论来,有没有目标,有没有不断向目标不断推进,在推进目标的过程中来展开自己的创造性。他认为这是影响、决定人幸福的两个最关键的因素。如何对待幸福,关于幸福问题还有很多很多解释,如果幸福的问题不解决,那么那条地平线在你的心中是不存在的,那条地平线在你心中是不存活的。

  这条地平线还意味着什么?还意味着对教育的理想,对教育的乌托邦,教育应该是有人的,现在好多人认为我们讲理想讲得太多了,理念讲得太多了,好像距离他们太远了。是的,理论、理想和现实、实践总是有距离的,理想和现实之间它不是等距离的,理论和实践之间它也不是等距离的,它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持一段距离,它才有一种张力,让你不断地去追寻它,是吧。如果把理想完全的变成现实,把理论完全变成实践了,那么你还有什么追求啊?我们现在说理想,我们说得过多,但是我们对理想的认识实际上是非常非常不够的,所以,我想,心中的那条地平线是关于人类,关于自己,是关于幸福的认识,这条地平线是关于教育理想,关于教育乌托邦的认识的问题。这条地平线怎么有,我知道,非常重要,用文学化的语言来讲,在座的各位应该是生活在田野上,要仰望田野的上空,仰望星空。我们生活在田野上,什么意思?田野就是我们教育现场,我们生活在田野上,就是生活在教育现场中,但是,也是当然的,你总是在仰望着星空,星空的仰望,给你带来巨大的动力,这是我讲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应当明晰、建构自己的专业身份。明晰自己的专业身份,建构自己的专业身份。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已经很多了,研究的角度很多了,最近有人从教师的专业身份这个角度来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我觉得这个角度非常好,因为专业身份这个概念可以包含很多很多的内容,可以说,成长得好的名师,他的专业身份他是非常明晰的,他建构得是非常好的,我建议,我们在座的各位对自己的专业做一个追问。首先,找到自己的身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而身份是多种多样的,你在家里为人母,女儿、儿子,为人父,为人母,父亲母亲是你的身份。为人师,老师是你的身份。你在社会上还有自己的身份,所以人的身份是多种多样的,也就可以说人的身份是非常复杂的,正因为人的身份非常复杂,所以有的人的身份是模糊的,它是不清晰的。

  身份问题不仅是一个社会性的概念,它还是一个文化性概念。理解身份就是理解意义,就是理解其文化意义,对教师自己身份的解释就是对文化意义的阐释,通过身份来解释身份的文化意义。你不要看身份是个具体的概念、名称,实际上它的文化内涵是非常非常丰富的,可以通过提问来认识它的文化意义。自己认识“人是谁”基础上提出的问题“我是谁”?说我是谁的时候,说你是谁的时候,就是我对自己意义的理解,是他人对你的意义的一个理解、认同和接纳。因此,你要不断地问我是谁,所以教师专业发展,身份是很重要的,文化意义是重要的。教师的专业身份当然是教学,因为教师是一种专业,不然我们提“教师专业发展”干什么呢?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因为教师是有专业身份,所以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个问题、命题才一直存在,我们必须理解教师的专业身份,尤其理解教师的意义。

  我举个例子,马斯洛是研究需要层次说的,马斯洛讲如果人的手里拿着一把锤子的话,那么他就会怎样?我来一个现场的考试,请在座老师回答我的问题,猜想一下马斯洛的后半句是怎么说的?如果人的手里拿着一把锤子的话,那么他就会将他眼前的一切东西都当作钉子来钉,于是教师手里拿着锤子,他就会把课程当作钉子来钉,他就会把学生钉死了。眼前的钉子,不知道拿锤子来干什么,锤子就是要拿来钉的。教师的专业身份它的意义不在于他手里拿锤子,他应该是手里拿着锤子的人,那么,它的意义在哪里?他的手里应该拿什么?有一个农村老师告诉我,他手里应该拿老虎钳,你说为什么,为什么拿老虎钳,拿老虎钳把钉子给拔出来,这个意思是拯救我们的学生,但是,手里拿着老虎钳多可怕。那么,老师手中应该那什么?哪位老师说?“指挥棒”,老师是一个指挥者。“导航灯”,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打水壶”,给他以滋养。“一颗糖”,很好,你可以引诱他。“站在他的角度和他一起分享”很好,还有呢?其实很多。

  教育是需要鼓励的,也就是教育引育,引育是哲学上的一个概念,对教育进行引育,进行比喻的话,实际上标志着你对教师身份的一种深刻的理解,个性化的理解。在座的各位不管哪一次对教师专业胜任的想象,实际上做得都很好,不过有一个人做得最好,那就是陶行知,捧着一颗心,不带有半分名号、私心,他是捧着一颗心来的。卢梭,在对待时间有两种想法,一种是浪费时间,浪费这个词就是虚掷时间,第二个是错误地利用时间。这两种哪一个更不好,为什么。“误用更可怕”(师)为什么?卢梭认为误用时间比浪费时间更可怕。因为错误地利用时间表面上看是把时间抓得很紧,但是你用得没有智慧啊,你错误地用时间,你沾满了学生所有的时空,你剥夺了学生所有的空间和时间,学生还能发展吗?而虚掷时间看上去是浪费的,实际上是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时间。所以教师不应该是一个误用时间的人,他可以虚掷时间,但他绝不能误用时间。国家严格规定解放学生,好像时间不多了,虚掷了,但是它的效果更好了。还有人讲,教师不应该是跪着教书的人,你是怎么理解的?“你站着的话,看到的东西比较多,但是如果你跪着的话,看到的东西就会比较少。”(师)“跪着教书不应该是求着教书,而是让他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或自主去学习。跪着得话你是求着的心态,那么可能自己这方面发展得不太好。”(师)跪着教书实际上是教师的专业人格的尊严。教师人格的尊严实际上来自教师专业的尊严,来自专业的价值,他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他不依附于哪一个方面的。从严格意义上讲,这种人才是知识分子。你不要以为教师他有知识,就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毕竟是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一定具有独立的人格,教师是知识分子,他最不应该是跪着教书的人,如此等等,教师的专业身份它是教师对这种专业身份的文化意义的理解、教育意义的理解、价值的理解与教育身份的理解。

  但是我们回答教师他的专业身份是不够的,你们的教师专业还应该是道德教师。

  说道德教师,绝不是说你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教师,你是教思想品德、生活品德、社会品德,而是说你是具有道德的,而是说你是利用道德方式来进行教育的,而是说你在教育过程中是充满着道德意义的,这样的教师叫做道德教师。为什么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教师是道德教师呢,道德太重要了。赫尔巴特讲,道德是人类的最高目的,是人类的最后目的,那么它当然也应该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也应该是教育的最后目的。什么叫做教育,教育是一个过程,教育是一种活动,这个过程,这个活动是一个人,一群人对另外一个人,一群人传授最有价值的知识,但是,这是对教育的不完全解释,不完整的定义。在传授最有价值的知识的时候,你必须以道德的方式来进行传授,以道德的方式将最有价值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个过程和活动才叫做教育。因此,我们很多老师往往在传授最有价值的知识,但是忽略了道德的方式。所以,教师他首先应该是一个有道德的教师,不管是语文、数学、科学教师,你首先应是一个有道德的教师。请问,什么是道德的方式?你是如何理解道德的方式?道德的方式实际上是人和人之间的方式,人互相之间交往的方式才是有道德的方式,这种道德的方式表现在尊重,尊重的方式是人之间的方式,尊重是人性的体验,是人性的一种。没有尊重,无所谓人性,无所谓以人为本,尊重也是道德的体现,当然也是教育的体现,没有尊重,谈不上道德,谈不上教育。尊重是多么重要,所以教育应从什么开始,教育应从尊重开始。我们的教师,特别是名教师,骨干教师,你们的专业很好,但是你缺少道德,你就是失败的,你的教授是不好的,所以马卡连柯讲我们只有更多的尊重学生才能更严格地要求学生。我们的教师用心良苦,对学生很负责,要求很严格,但是这种动机能够很好的严格要求,但是学生往往不能接受,根源是什么?根源是你根本没有尊重他,你只有更多地尊重学生你才能更严格地要求学生,所以很多名教师对学生何其严格啊,对学生是何其尊重啊,因为他首先尊重了学生,没有尊重学生的教育是没效的,传授知识的效果也是不好的。所谓有效教学,有效课堂,我们研究这个技术,你不研究课堂中的人、教学过程中的人,你这叫有效?你这叫有效、但是在这个有效教学中根本没有研究好,说到底,其实还是没效教育。所以教师的专业教育更多的是道德教育。

  季羡林是一个大师,但是季羡林首先是道德家,06年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季羡林没有到场,但是他的颁奖词他听到了,“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他构成了大地美丽的风景,把文化汇成了传统,把心留给了东方。”这段词写得怎么样?写得非常好吧,心有良知璞玉,良是什么?良是社会的良心,道德之心,他的良心像一块美玉,没有经过雕琢,它是一块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你要文章好,还要道德好。你只有道德好,你文章才可能好,你道德不好,文章肯定不好,我们应该做一个道德文章都好的人,有物,还有品性,说话是不空洞的。行有格,行为是规范的。这样的人,贫贱是不改变和影响他的意志的。在北大校园里行走的时候,只要所有北大校园里的学子们,骑着自行车的人,看到前面有一位老者,好像是季羡林在走,都会放下自行车,推着自行车向前走,到一定的时候,季羡林突然回过头来,回首一望,哎呀,他身后有长长的自行车队,人人都在推着自行车走。对季羡林如此的尊重,所尊重的是道德文章,他文章好,道德也好,他首先是道德好。05年有一位高中毕业生考取北大,到校园报到的时候,带了很多行李,他找到一位老人看着,他去食堂吃饭,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过去了,这位老师傅还在忠心耿耿的给他看着行李,第二天开学典礼,居然发现坐在主席台上的给他看行李的长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季羡林,这位学生在毕业时说,我们毕业了,离开北大校园了,季先生也走了,但是他好像在冥冥之中还要送我们。季羡林,他虽然走了,但是他的心是留在此地的,他的文化是汇集传统的,他的学问之大是北大最美丽的风景。他刻苦,他用功,所以北大校园里常常说一句话,季先生不是闻鸡起舞,而是北大校园闻季先生起舞。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该追求道德的课程,道德的课堂。生活充满着精神的意义,而不只是生存。陶行知说:“我们不仅需要面包,而且需要水仙花。”活得像一个人,活得像自己,以人为本,坚持学生的个性,才能有创新精神。课程改革是高峰体验,是人不断读书、阅读、提高的过程。

  课程改革必须放在课堂中去。课改就是改课,课程改革就是教学改革,最主要的环节就是“课程实施”,这是最基本的途径,课程改革有无限巨大的发展空间。每个教师都要成为课程的引领者,参与决策,每个教师都应增强课程开发能力。校本课程是全员参与的课程,是需要每个人再创造的过程,校本课程不在是否形成学校特色,而在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发展状况、追求的了解,是开发校本课程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校本课程与兴趣活动、社团活动有联系,更有区别。教师的发展最终要在课程中完成,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是课堂改革的一个目标,要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教育教学必须关注过程的科学,过程好,结果不会太坏。方法、技术、途径、手段、操作的后面应该是理念的问题。教育教学不仅是艺术,而且是一种科学。有效学习的核心首先是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是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享受学习。甲骨文中的“教”和“学”,“学”字出现得早,即说明学在先,教在后,我们不能把“学校”变成“教校”,学校更应该关注学而不是教,但教比学难。把学习还给学生就像把土地还给农民。

  学习过程正在逐步取代教学过程,这是有效教学的根本、核心,先学后教,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适应学生。高中课改——放在学生的学习上,倡导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师教育专业怎样去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求几篇“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体会”的文章~~!~!~~!急!~!!!! 请问《教育过程》《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新教育之梦》是什么? 谈谈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看法 如何理解改革与发展,发展与稳定,改革与稳定三方面的关系? 求: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专业成长 请问《教育过程》《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新教育之梦》的下载地址是什么? 请问《教育过程》《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新教育之梦》的下载地址是什么? 课程三维目标改革与学习结果分类的关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中国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谈预算会计的改革发展问题 河北尚村皮草市场的发展与现状!? 河北尚村皮草市场的发展与现状!? 如何进一步推进国企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 复旦大学林尚立<<走向现代化国家:对改革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一种解读>> 怎样处理好教师与课程的关系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 教师知识的专业发展应该有那些变化? 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应当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 安徽小企业改革与发展情况 谁可以提供一些有关建构主义与课程改革方面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