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地区剧情:慈溪沈师桥宗谱之卷三(下) - SHENRONGEN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3:23:53

慈溪沈师桥宗谱之卷三(下)

师桥 沈荣恩 整理批注 2010-07-10 13:21:02 

 

儒士亮一公传

公讳谞,字訒斋,明五府君之长子,师桥第十二世祖也。奋志读书,抗怀经济(1)。年甫逾壮,为家政所覊,废儒者业,敦伦淑身(2),善处宗族乡党。不以科名遂志,而以信义著闻,亦人中之迥出者也(3)。常谓家之有谱,如国之有史,师桥宗谱年久未修,势将废弛,无以联宗支而重一本也。爰会约文儒,清釐合族,就所传旧谱而续纂之。又念宗祠自火灾而后,权宜草创,聊以棲神。因多历年所,榱桷渐于欹倾(4),阶砌蚀于苔藓,尚未能重建鼎新,永图完固,岂子孙所以尊祖宗乎?乃任劳任力,遍告长老,征诸贤达,谆谆焉屡劝以搆材敛费,诹日兴工(5),奈以人事不齐,有志未伸而卒,识者怜之。

 

【注】

(1)             抗怀:谓坚守高尚的情怀。宋曾巩 《过高士坊》诗:“一亩萧然絶世喧,抗怀那肯就笼樊。”

(2)             敦伦:谓敦睦人伦。《明史·职官志二》:“务各期以敦伦善行,敬业乐羣,以修举古乐正,成均之师道。”淑身:以善修身。清唐甄《潜书·无助》:“今世亦有正直之人,言不妄,行不苟,但能淑身而不能明心,下学而不能上达,吾岂不见而敬之,然非学之竟事也。”

(1)         迥出:亦作“逈出”。突出;超群。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下:“子阳诗奇句清拔,谢朓常嗟颂之。洪虽无多,亦能自迥出。”高出;超过。宋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梅之清香玉色,迥出桃李之上。”

(2)         (4)榱桷:屋椽。《孔子家语·五仪解》:“君子入庙,如右,登自阼阶,仰视榱桷,俯察几筵。”

(3)         诹日:诹吉。选择吉日。

 

逸士亮二公传*

公讳说,字失传,明一府君之长子,师桥第十二世之大宗也。气度从容,襟期洒落(1)。置世事于不问,听家政于自然。待人宽和与物无忤,或有叹世路之艰难者,公曰:“世路之夷险在心,心平则步履尽康荘,心侧斯道途多荆棘。自我观之,到处桃花源里耳。”性嗜酒,多置佳醖于陶甕,为甲乙款识。乐与相得世交者剧饮沉醉。故人有烂齑之谑(2)。然其超远尘俗,固有不可及者。足不履市廛,身不入讼庭,优游自适,以终天年,人号曰“旷仙”。

 

【注】

(1)   襟期:襟怀、志趣。清王晫《今世说·容止》:“梁苍巖襟期瀟洒,意度廓落,大类坡仙。”

(2)   齑:碎、细。亦指捣碎的姜、蒜、韮菜。

 

亮三公传*

公讳诒,字有谷,明五府君之次子也。为人谨饬(1),遵父祖之训,守忠厚之风。接人处事,恪持中道,乡里咸诵其公平。长子福二潼膚敏能为(2),举常山邑掾,宏治十年丁巳以考绩,将至京都,奄疾而卒(3)。越数日,德配余孺人以罹病之身,因丧子悲哀增剧而逝。时公年已老矣,遽痛丧明(4),复梦炊臼(5),变故沓至。乃以命自慰。抚幼子、童孙,长养之、冠婚之,朝夕训诫严笃(6),务就规矩,克绍箕裘(7)。以旧居命曰:“太和堂”,欲子孙顾名而思义,有太和铭记存焉。

 

【注】

(1)   谨饬 jǐnchì:同“谨慎”。

(2)   肤美:优美敏捷。《诗·大雅·文王》:“殷士肤敏,祼将于京。” 毛传:“肤,美;敏,疾也。”

(3)   奄:突然。

(4)   丧明:眼睛失明。语出《礼记·檀弓上》:“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曾子弔之,曰:‘吾闻之也,朋友丧明则哭之。’”

(5)   炊臼:喻丧妻。明李东阳 《与顾天锡书》:“令兄太守公行,不及躬送,闻有炊臼之戚。”

(6)   笃:笃教,竭诚于教化。

(7)   箕裘:《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孔颖达疏:“积世善冶之家,其子弟见其父兄世业鋾铸金铁,使之柔合以补治破器,皆令全好,故此子弟仍能学为袍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善为弓之家,使干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覩其父兄世业,仍学取柳和软挠之成箕也。”良冶、良弓,指善于冶金、造弓的人。意谓子弟由于耳濡目染,往往继承父兄之业。后因以“箕裘”比喻祖上的事业。

 

寿官亮四公传*

公讳谨,字慎斋,号常坡,明一府君之次子也。读书循理,安分守业,为人敦厚朴素,不喜繁华,虽粟红贯朽,不以自满。其于乡党也恂恂彬彬(1),有儒雅之风,无骄矜之气。应事接物,近情惬理(2),权量出入之微,亦无不慎。而于亲朋之艰苦者,则常加周恤焉。厥配郑孺人,淑慎慈良,德亦相称。公年至八旬,郡守邑侯皆重公耆德,奉诏授官带为寿官以荣其身,寿至八十二岁而终。郑儒人寿至八十三岁而终。

 

【注】

(1)    恂恂彬彬:小心谨慎,文雅有礼。

(2)    惬理:适当,合理。

 

逸士亮六公传*

公讳记,字失传,明五府君之三子也。品格端妍,丰神翛远(1),衣冠言动文质彬彬。以读书为乐,博览词章,尤工于诗,宗王孟风派。当花天月下,每与士夫赓詠流连(2),暇则焚香鼓琴,怡养性情。匾其轩曰:“琴清”。其所著诗集亦名:《琴清轩诗草》,一时词人骚客,葩章藻句(3),赠者成帙,皆因未付剞劂(4),渐至遗散,惜哉!综公一生,不覊尘宂(5),不趋荣禄。寄怀吟咏,恬淡自如,清高士也。

 

【注】

(1)    翛远:超脱,潇洒。

(2)    赓咏:相继咏和。宋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上:“君臣会遇,形於賡咏,此与唐虞賡载,事虽异而意同也。”

(3)    葩章藻句:华丽、华美的词章。明沈德符《野获编·词林·词林知制诰》:“自史臣分领以来,各以葩藻见长,其辞采日盛一日。”

(4)    剞劂:雕板;刻印。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一:“ 明末海虞毛氏,始取《花菴》《尊前》诸前,及宋人词稿,尽付剞劂。”

(5)    不覊尘宂:不受世俗杂务的拘束。

 

寿官亮十三公传*

公讳谥,字立诚,明五府君之五子也。孩幼聪明,唯俞从顺(1)。苦于生不逢辰,甫及髫而丧父(2)。时长兄亮一等早成人有室,且已各爨分居。又因公母虞太孺人系簉室也(3),故自厥考逝世,不特佽比顾怜(4),未能周至,且视公母子若有鄙夷不屑者。当其时母早寡、子早孤,煢煢在疚,狼狈相依。凡家务之巨细,皆公母躬自榰梧(5),可谓辛苦艰难备尝之矣。幸公虽年少,即能知此情节,比长而克岐克嶷(6),循分操劳,以孝事母,以悌事兄,勤俭持家,耕读教子。及母氏捐寝,丧葬尽礼,乡里咸称愿然。且基业渐丰,较之厥长兄等亦未遑多让。人皆谓其克自树立焉。嘉靖丙午岁,公年踰八旬,恭逢万寿恩典,受冠带为寿官。至九十二岁以寿考终。

 

【注】

(1)    唯俞从顺:顺从地应答、应诺。

(2)    髫:童年、幼年。

(3)    簉室:旧时称妾。清俞正燮 《癸巳类稿·释小补楚语笄内则总角义》:“小妻曰妾,曰嬬,曰姬,曰侧室,曰簉室。”

(4)    佽比:比佽:辅助。语出《诗·唐风·杕杜》:“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朱熹 集传:“比,辅;佽,助也。” 宋叶适《祭陈同甫文》:“以智开物,以机动事;学而得之,又相比佽。”

(5)    榰梧:支持,支撑。

(6)    岐嶷:《诗·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 朱熹集传:“岐嶷,峻茂之状。”后多以“岐嶷”形容幼年聪慧。

 

邑庠昭一公传*

公讳谅,字美卿,号孚斋,明十公之长子也。明十以饱学茂才教授多术,生徒每百里賷粮而至。而公力学好问,为塾中领袖。故同笔砚者咸相劝勉,多成就。入庠,每提学试,榜不虚发。人称其书垫为小黉门(1)。公年甫舞象(2),而艺学胜于成材,逾冠即游泮宫为邑庠名士,逾壮而屡梦炊臼,竟以室家之累,阻其鹏程,士林惜之。

共生四子,虽异母而友爱之笃,一如同胞,亦可见公之义方有教矣。少子仁十六锺和,质敏冠于诸兄,公督课独严,亦以弱冠游庠(3)。一家祖孙父子,虽未登甲第(4),然三代为诸生(5),乡党咸羡之。

 

【注】

(1) 黉门 hóngmén:学校校门,古时对学校的称谓。

(2) 舞象:学象舞。象舞,武舞。古代成童所学。《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 郑玄注:“先学勺,后学象,文武之次也。成童,十五以上。”

(3) 游庠:就读于府或州县的学宫。庠,原是周代的乡学,后泛称学校。明清时,儒生经考试取入府、州、县学为生员,谓之“游庠”。《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他年十二岁上就游庠的,养成一肚皮的学问。”

(4)甲第:科举考试第一等。

(5)诸生: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

 

昭六公传*

公讳谌,字信中,号草庵,明三府君之次子也。容貌俊美,天资雋逸。读书交友,尔雅温文。其性极介直,拘迂私曲之士疾之若仇,而襟度又极坦夷。德怨屏之不闻,丰约付之倘来(1)。工诗嗜酒,广订金兰,一时缙绅士夫,皆乐与之游。常见其车马填门,宾朋满座。有酒则醑,无酒则沽。赓和迭爵,不醉无归。又旁精音律,无故不废丝竹,值东作西成之候(2),乡村男妇操作不遑,独公家弦管之声彻于街巷。故人或以逍遥客目之。

 

【注】

(1)    倘来:不应得而得或无意中得到。 宋辛弃疾《念奴娇》词:“倘来轩冕,问还是、今古人间何物?”

(2)    东作西成:犹言春种秋熟。明沈榜《宛署杂记·宣谕》:“慨自唐虞成周之际,爰宅四时,东作西成,岁月时日,水火土穀,歷世不易。”

 

昭七公传*

公讳诠,字得元,明三府君之三子也。天性刚果,耿直自持。甫逾龆龀(1),遭其考丧(2),即以失怙自伤(3)。留心事务,朝夕艰苦习练,为人勤慎而惕厉(4)。比及中年,昆季咸逝,公独任家政,操干有方,最善养母,始终尽礼。居朱隘之西,搆堂宇,辟田畴,教子姓以诗礼。以兄子锺仁,天姿英敏,授以儒业,早游邑庠,宗门子弟有志功名者,靡不奋扬。尤善处公事,一乡之利病,洞悉于寸衷,郡县尝诣以商確焉,邑侯和公鹏尤优礼待之。然公惟风月襟怀,和平气度,故胸无宿怨,人无宿仇。享寿七十岁而卒。

 

【注】

(1)    龆龀:垂髫换齿之时。指童年。齠,通“ 髫 ”。《东观汉记·伏湛传》:“齠齔励志,白首不衰。” 唐 白居易《欢儿戏》诗:“齠齓七八岁,綺紈三四儿。”

(2)    考妣:父母的别称。《书·舜典》:“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孔传:“考妣,父母。”《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嬪。”

(3)    失怙:死了父亲。

(4)    惕厉,惕励 :警惕,戒惧。

 

 

昭八公传*

公讳证,字占魁,号梅峰,明十府君之三子也。敦淳朴茂,孝友肫诚(1)。因厥考厥兄皆著名庠序,公亦有心济美,努力诗书,奈限于天资,将冠即废制举业,以勤厉自矢(2)。深耕易耨之暇,渔于新浦、樵于岐山,皆躬为之。长子仁六锺杰,姿材灵敏,公已令就儒,以图远继祖业,因人事不齐,举为掾史。余悉因其材而笃焉。公善于持家,俾内外无旷废,男事农商、妇操织絍,生之者众,货财殖焉。以旧居人地稠窄,遂卜宅于旧桥之西,建立堂宇,广拓基业,子孙蛰蛰矣(3)。

 

【注】

(1)   肫诚:诚挚。清吴定《答金理函书》:“辱足下赐书垂问,度僕必有説,意气肫诚,读之感泣。”

(2)   勤厉:亦作“ 勤励 ”。勤劳奋勉。《荀子·富国》:“诛而不赏,则勤厉之民不劝。”

(3)   蛰蛰:众多貌。《诗·周南·螽斯》:“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朱熹集传:“蛰蛰,亦多意。”

 

职方昭九公传*

公讳咏,字失纪,号吟庵,明六府君之三子也。天姿英迈,博览群书,尤精明于律令,常变经权,卓有才干。初举为都阃掾(1),秩满入京考绩,拨隶兵部职方司(2)。时朝廷方修军旅,惟车驾、职方两司机务疲繁更剧,寮寀治事者(3),皆苦于纷纭旁午(4),独公劳勚数年无旷脞也(5),故部内郎中主事等悉器重之。大臣西厓、李东阳(木斋)、谢迁亦知其名,皆拟俟效满擢用之。惜乎历事未官,遘病而殁(6)。人咸痛其贤而不寿。无子,以昭五公次子仁七承祀焉。

 

【注】

(1)    都阃(都閫):指统兵在外的将帅。清方还 《旧边诗·大同》:“绕镇卫城分十五,沿边都閫辖西东。”自注:“明初设山西行都司,管辖东西二路一十五卫。”

(2)    职方司:古官名。《周礼》夏官所属有职方氏。唐宋至明清皆于兵部设职方司。清魏源《圣武记》卷十一:“职方添一郎中,使之廵边,以知阨塞夷险,及将领之优劣,军情之利弊。”

(3)    寮寀:亦作“ 寮采 ”。1.官舍。引申为官的代称。《文选·张华<答何劭>诗》:“自昔同寮寀,於今比园庐。”吕向注:“同寮寀,同官也。”2.指僚属或同僚。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孝元初出会稽,精选寮寀。”

(4)    旁午:亦作“ 旁迕 ”。交错;纷繁。汉王褒 《洞箫赋》:“气旁迕以飞射兮,驰散涣以逫律。”

(5)    劳勚:劳苦。清郑鉽《送族弟瀛州之官安县七十韵》:“既已身许国,安可避劳勩。”旷脞:无丝毫荒废、失职。

(6)    历事:明代官吏实习制度。 明初定制,国子监生学习至一定年限,分拨到政府各部门实习吏事,称“历事”。实习凡三月,经考核,上等者报吏部候补,但须回监再学习一年,始正式授官。

 

掾史昭十一公传*

公讳諆,字亦谋,明三府君之四子也。资稟敏异,自幼勉力攻书,旦暮不辍。初习举业,即能远胜同人。治《礼记》,侍坐姚江诸养忠先生之席,大得其传。旋游黉序,以学行闻于一时。赴试秋闱,踯躅至再,遂应有司举为嘉兴府掾史。复以丁艰服阕,改迁为本府掾史。理烦治剧,咸著能名。公云:“孔子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1),安在小试者不可由之大用哉!吾姑托此以进身,位匹萧曹、功俦伊傅(2),时至自可为耳”。及秩满言旋,将入京考绩谒选,适罹暴病而终,时人皆为之惋惜。

 

【注】

(1)    乘田:春秋时鲁国主管畜牧的小吏。《孟子·万章下》:“﹝孔子﹞尝为乘田矣。”赵岐注:“乘田,苑囿之吏也,主六畜之芻牧者也。”后用以指小吏。

(2)    萧曹(蕭曹):萧何和曹参 。伊傅:伊尹和傅说的合称。均为商代的贤相。宋陆游《读书至夜分感叹有赋》诗:“正如志士才不称,心慕伊傅终何施。”

 

儒士昭十二公传*

公讳諹,字失纪,明三十一府君之长子也。天姿明敏,丰标俊秀。恒以远大自期,读书能揭大义,作文不尚巧丽,英词伟议,畅达通明。喜阅史鉴,于古名人大事,著有《论断》数十篇,皆发前人所未发者,儒林谓才学如公,其程途正未可限量。乃以数奇不偶,屡踬于试场,且天嗇其年,逾壮而殁(1)。为学未成名,创业未如意,惜哉!

厥配柳孺人者,祝家渡人也,淑慎幽娴,宜家贤妇。及公既逝世,上奉皤发之翁,下抚髫龄之子,以养、以教,俾至于成人,且得亲见曾孙焉。人咸称闺壸令范(2),寿至八十三岁而终。

 

【注】

(1)   壮:男子三十为壮。后泛指成年。

(2)   闺壸:泛指女子所处的内室。亦借指女子。《旧唐书·列女传序》:“末代风靡,贞行寂寥、聊播椒兰,以貽闺壼。”令范: 1.可为楷模的美德。唐韩愈《顺宗实录五》:“自服勤苹藻,祗奉宗祧,令范益彰,母仪斯著,宜正长秋之位,以明继躰之尊。”2.指良好的典范。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夹钟二月》:“敬想足下优游泉石,放旷烟霞。寻五柳之先生,琴尊雅兴;謁孤松之君子,鸞凤腾翩。成万世之良规,实百年之令范。”

 

昭十三公传*

公讳誴,字失传,明廿五府君之子也。纯粹端谨,质有其文。生九龄丧父,母教婉顺听从,遣入里塾,无顽惰习。师云:“训蒙多载,不用夏楚者(1),惟此一儿”。及长常自念身系单丁,幼年失怙,孤苦堪怜,故惟谦恭勤慎,仁厚周详,竟终身如一焉。

德配童孺人,理学杜洲先生之女也,恭良淑惠。生子六人,长子锺敏,业儒为邑庠生。四子锺明,由掾史任扬州宝庆县尉。余皆耕读,贻谋家风克绍及再传(2),而后子孙繁衍,簪缨鹊起,皆公与孺人忠厚之报也。“为善必昌”,亶其然乎(3)!

 

【注】

(1)    夏楚:古代学校两种体罚越礼犯规者的用具。后亦泛指体罚学童的工具。《礼记·学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郑玄注:“夏,槄也;楚,荆也。二者所以扑挞犯礼者。”

(2)    贻谋:《诗·大雅·文王有声》:“詒厥孙谋,以燕翼子。”后以“貽谋”指父祖对子孙的训诲。清秋瑾《失题》诗:“膝下貽谋晚,堂前慰藉先。”

(3)    亶:诚,信。

 

昭十四公传*

公讳誧,字德言,明六寿官之四子也。人品清雅,好阅儒书,善鼓琴。筑室桥边,座间多悬书画,墙阴徧栽花木,虽属农圃之家,而门庭整洁。朝出耕,夜归读;或歌《南薰》,舒畅情怀;或呼子侄,考稽功课;优游自适,不求闻达;尘中隐者也。其治生传家以农业为重,勤东作之功,享西成之利(1)。匾其堂曰:“耕乐”,一时名人姚津、王景辈皆有赠诗,以彰其美云。

 

【注】

(1) 东作西成:犹言春种秋熟。明沈榜《宛署杂记·宣谕》:“慨自唐虞成周之际,爰宅四时,东作西成,岁月时日,水火土穀,歷世不易。”

 

杲一公传*

公讳谦,字牧亭,明四廩膳之长子也。笃于伦常,厚于乡里。乐与人为善,常成人之美。父母称其孝,兄弟悦其友,宗党感其诚。喜淳朴、厌浮华。与居与游皆老成长者,无裙屐少年伍也。平生不饮无名酒,不作无益事。故里巷游戏、征逐、摴蒲、博奕之场皆绝公之跡。与人无戏言,惟谈人情物理,则孳孳忘倦。遇亲旧婚丧,必肃衣冠,躬往为礼,不以委子侄也。诸凡立身行事,举有隆古遗风。因亮一訒斋续纂宗谱未成,公遂举其稿本重加考订,绘图述传,手写成编,以完其美。享寿七十五而卒。

 

邑庠杲四公传*

公讳谊,字公义,号迪庵,明四廩膳之次子也。渊源家学,读兼人书,颖悟殊众。于经史子集,皆能触类旁通。操觚作文(1),洋洋洒洒,一日数千言。年甫及冠即标名邑庠。九试秋闱,三膺鹗荐(2),以微疵被黜者一,以额满见遗者再,遂绝意科名,专心教授。因谚有:“四书熟,秀才足”之语。故公之督课生徒,讲解诵习于经传外,尤严于四子之书,又时搜先儒偶遗之意义,或于章节,或于字句,旁参别注,年久成集,名曰《四书剩义》,惜今已散轶矣。及老,人皆尊为乡先生,门徒游上下庠、应有司试者不胜牧举焉。寿至八十五岁而终。

 

【注】

(1)    操觚:执简。谓写作。《文选·陆机<文赋>》:“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李善注:“觚,木之方者,古人用之以书,犹今之简也。”

(2)    鹗荐:汉孔融《荐祢衡表》:“鷙鸟累百,不如一鶚,使衡立朝,必有可观。”后用“鶚荐”谓举荐贤才。宋苏轼《次韵王定国谢韩子华过饮》:“亲嫌妨鶚荐,相对发微泚。”

 

杲六公传*

公讳?,字乐轩,明四廩膳之三子也。雄姿倜傥,精明强干,见义必为。成化间冬旱,越明春淫雨二旬,海堤多崩坏。乡人狃于怠荒(1),久未修筑。适公游余杭而归,驚曰:“此捍海之要塘也,岂可因循玩歇乎?”乃催促乡里,尅日兴工修筑、培补完成(2)。是年秋,风潮大作,海地多湮没,惟塘内得保全无恙。又尝装官盐上鸣鹤盐仓,时仓胥惰于巡逻,仓板木栅未完固,屡遭附仓居民为偷儿鼠窃,总催赔纳,苦甚。公鸣于本场大吏及司院道府,按词勦治如法,警迹于门以示惩戒,合乡灶户咸称快焉。大抵公之为人豪爽忠直,敢言敢为,无媕婀委靡之习(3),或称为畏友,名称为直友,诚乡党不可少之人也。寿终七十有三岁。

 

【注】

(1)    狃于怠荒:贪图和实惯于懒惰放荡。《礼记·曲礼上》:“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 郑玄注:“怠荒,放散身体也。” 孔颖达 疏:“谓身体放纵,不自拘敛也。”

(2)    尅日:严格限定日期。

(3)    媕婀:亦作“媕阿”。亦作“媕妸”。依违阿曲,无主见。唐韩愈《石鼓歌》:“中朝大官老於事,詎肯感激徒媕娿。” 钱仲联集释引祝充曰:“媕娿,《广韵》:‘不决也。’”委靡:困顿不振;意志消沉。

 

杲九公传*

公讳譝,字失纪,明二十儒士之子也。生而远禄,襁褓失怙,遵奉母氏诲言,每事循蹈规矩。及长抱《蓼莪》之痛(1),深《杕杜》之悲(2)。留心事理,练达人情,凡公私庶务,皆较若划一,虽词色不假借于人。鸣鹤旧有盐仓,附场居民方某者,勾党屡窃官盐及仓栅板片,族以有干灶户,与之角斗,反被方党欧败,公乃挺身告发,本场及上官按律明正其罪,余党悉畏惮远遁,并附近侵占仓基者,亦同时清复,此实公之力也。公尤严于课子,故长子鸾得为饱学宿儒,而未能腾达云衢(3)、显扬父教,乡里咸惜之。

 

【注】

(1)   蓼莪:《诗·小雅》篇名。此诗表达了子女追慕双亲抚养之德的情思。后因以“蓼莪”指对亡亲的悼念。

(2)   杕杜:《诗经·小雅·鹿鸣之什》有杕之杜,有睆其实。王事靡盬,继嗣我日。日月阳止,女之伤止,征夫遑止。有杕之杜,其叶萋萋。王事靡盬,我心伤悲。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王事靡盬,忧我父母。檀车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远。匪载匪来,忧心孔疚。期逝不至,而多为恤。卜筮偕止,会言近止,征夫迩止。

(3)   云衢:1.比喻朝廷。晋左思《白发赋》:“英英终贾,高论云衢。”2.喻高位。宋梅尧臣《刘运使因按拜省》诗:“于兹亦未几,用直升云衢。” 清寒食生 《乘龙佳话·下第》:“看他们早名登蕊榜,一个个腾向云衢。”

 

邑庠贞一公传*

公讳譓,字惠言,号云庐,明二府君之长子也。秀外惠中,雅志儒业,尊师亲友,以集益博学多能以成名。逮入泮而后恋重庆之欢(1),息四方之志,渐亦淡怀名利,衡泌棲迟(2)。待乡族以和厚,处家庭以孝友,课子孙以诗书。有时钓于浦,则鲜可食也;有时锄于园圃,则蔬可茹也。或引一壸以自酌,或手一编以自娱。皞皞乎无怀氏之遗(3),熙熙乎葛天氏之风(4)。盖后世之陶征士也(5)。

 

【注】

(1)         重庆:祖父母、父母都健在。

(2)         衡泌:谓隐居之地。语本《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飢。” 朱熹 集传:“此隐居自乐而无求者之词。言衡门虽浅陋,然亦可以游息;泌水虽不可饱,然亦可以玩乐而忘飢也。”

(3)         无怀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管子·封禅》:“昔无怀氏封泰山 。” 尹知章注:“﹝无怀氏﹞古之王者,在伏羲前。”晋陶潜《五柳先生传》:“衔觴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4)         葛天氏:传说中的远古帝名。一说为远古时期的部落名。《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掺牛尾,投足以歌八闋。”

(5)         陶征士:隐士陶渊明,东晋文学家、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曾为江州祭酒、镇江参军,后任彭泽令。因不满当时官员的腐败而去职,归隐田园,至死不仕。其诗以《归去来兮辞》、《饮酒》、《桃花源诗》、《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为代表,今存《陶渊明集》

 

勇士槐八公传*

公讳栗,字嘉材,明十九府君之三子也。矫捷多力,善拳勇。复游北社钱元亮之门,武艺超群。时少林寺僧拳勇之名震天下,公往执事数年,悉悟其秘。遂历江湖,罕逢敌手。尝游瓜州,有力士与公角而败,其党数十人閧围捕之,适有大梧树,公跃起悬身如猿猱,视其所攀,仅二指夹一叶耳,于是党皆慑服,力士愧去。后公以疯疾敛迹家居。正德间,武宗南巡,大帅江彬谓北兵胜南,司马乔宇谓南不亚北,遂会南北兵,校艺演武场。时金华绵章、慈邑边澄,皆以拳勇名师应募,大夺北兵之气。公闻之叹曰:“使吾不病,当更使北兵愧恧无地耳(1)”,然公之居,恒曾不以术自炫,恂恂如无能者(2),俗人戏侮之不较也。大智若愚、大勇若怯,其斯之谓欤。

 

【注】

(1)         愧恧:恧亦愧,自愧。

(2)         恂恂:小心谨慎的样子。吾恂恂而起。——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术士德六公传*

公讳讚,字序之,明廿二府君之次子也。初习儒业,博学多闻,为文独出机杼,不屑人云亦云。其应试之作,穿经穴史,识见高明。然每贪发议论,小题大做,不守绳墨,故屡见摈于有司,及壮未售。遂弃儒就轩岐术,古今医籍,简练揣摩,皆貯腹便便也。疗人疾多奇验,尤善治险异之症,众医惘然莫措者,公诊视之,起死回生犹反手也。求治者多自远方来,尝有一老翁、一少妇踵门,公遍望其色,切其脉曰:“汝二人必同床九旬,方可施治”,旁人笑曰:“此非翁媳,则父女也,胡出此言?”,公曰:“予诊其色脉,血气相通,实夫妻耳。”究而询之,盖少妇为老翁庶妾,因老病,异房三年矣。于是咸叹其术之神。凡公疗治之法,有时人莫能识,有时又极简明,且不必拘于方药,无论一草一物,皆如仙丹。人称为扁鹊复生、仓公再世(1)”。

 

【注】

(1)         仓公(约前205—?),西汉初齐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姓淳于,名意。淳于意曾任齐太仓令,故又称仓公。精医道,辨证审脉,治病多验。与扁鹊齐名,《史记》有扁鹊仓公列传。

 

 

寿官福二十四公传*

公讳瀚,字浩如,亮八府君之四子也。天性诚实,喜朴素,厌浮奢。处世忠厚,语言谨饬(1)。昆弟共六人,壎箎应和(2),雍雍如也。以勤俭为常,以田园为乐。足不履街市,身不入讼庭。虽长为村农,而有清高之节。恕思待物,修身治家,耕读以课外,纺绩以课内。动履可法,齿德兼隆。嘉靖四十年,有司重其耆德,奉诏授冠带为寿官,加赐粟帛以养。享寿八十一岁而终。

 

【注】

(1)         谨饬:同谨慎。

(2)         壎箎:亦作“壎箎”。亦作“塤篪”。亦作“塤箎”。亦作“塤竾”。壎、篪皆古代乐器,二者合奏时声音相应和。因常以“壎篪”比喻兄弟亲密和睦、互相呼应和配合。《诗·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壎,仲氏吹篪。”毛传:“土曰壎,竹曰篪。” 郑玄笺:“伯仲,喻兄弟也。我与女恩如兄弟,其相应和如壎篪,以言俱为王臣,宜相亲爱。”

 

寿官三十一公传*

公讳泮,字采芹,亮十三府君之长子也。言止端详,动履诚实。凡巨细事务与之商確,无不中理惬情,合族咸信任之。晚年以高年,齿长一族,尊居异席。伤宗祠圯废,非所以安先灵也。乃鸠族中子侄,富贵者捐赀,力者任役,能者督工,文者记事。告竣落成,迄今左居土谷,右列梵像,后建大堂以奉祖祐。春秋祭祀,俎豆衣冠、灿然文物者,皆嘉公能修葺祠事云。万历已卯,公年九秩,县主钦公耆德,奉恩诏授冠带为寿官,并给送“熙朝人瑞”匾额。享寿九十有五而终。

 

耆儒仁九公传*

公讳锺正,字端人,昭六府君之长子也。好古博学,文艺疏通。屡应提学试,数奇辄蹶。晚年安分家居,教授敦行,使乡里之人皆有所矜式。尤雅意宗族之事,念自芳六员外公修谱后,年代久远,世系几于湮废,行谊亦多失传。公乃慨然以家乘为己任,起自元至正乙巳,迄大明嘉靖乙巳,总一百八十年,敘述其源流,特纪其德业。凡勲名庆赏以及配氏后嗣,生卒墓葬之所,皆彰彰可考,有序文一篇载入谱中。享年八十岁以寿考终。

 

【注】

(1)         数奇:指命运不好,遇事多不利未能考中。

(2)         矜式:1).敬重和取法。《孟子·公孙丑下》:“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 赵岐注:“矜,敬也;式,法也。欲使诸大夫、国人皆敬法其道。”2).犹示范。 宋司马光《与吕公著同举程颐札子》:“伏望圣慈,特加召命,擢以不次,足以矜式士类,裨益风化。”

 

荣禄大夫义五一公传*

忠孝节义聚于一门,古今罕有也,义五一公者殆其人乎。公讳祚,号小山,昭五公之孙,仁二十公之三子也。由藩掾为江西临川县宰。明嘉靖间,草寇猖獗,公竭力守禦,寇益张,遂呑金以殉。百姓感之,送柩归里。后以孙贵,追赠荣禄大夫。

德配章孺人,于嘉靖丙辰四月,值倭寇逼族,倡率群妇,声言:“男子死斗,妇人当死义,辱甚于死也”,遂赴河尽节。至隆庆五年,旌表贞烈,沈氏倭难六节,孺人为首,详载县志。

公之次子乾廿四循,字心庭,任辽海卫经历,值倭乱,死之。四子乾五三,复号念山,初任南宁卫知事,陞福宁卫经历,以葬亲觅地,七载寒暑,未得。誓祷于崇寿宫,梦神指示大石为记,断石为向,遂定计葬亲于中,兄弟四人分祔。及营兆域,尚缺一塋。乃毅然让兄等附葬,己另卜地造墓,人皆称其孝义。

公之孙兑五五廷兰,号岳门。兑八八廷夔,号九华,皆乾五三之子也。廷兰少聪敏,天性笃孝,八岁时因母金孺人患心痛,医药久无效,闻邻里云,指肉可疗,乃屈指数之,惟第四指无碍执笔,遂暗断寸许,煎汤送母服之。母见而大驚,汗流浃体,病即愈。后以天启间贡举,历任儒学训导,陞池州府教授,年老致仕。廷夔以三捷武举人,成崇祯十年武进士,授锦衣卫镇抚指挥,历职三载,于甲申年七月廿八日遇国难,自思利可捐,义不可弃;颈可断,发不可薙。遂自缢以殉在京邸之西山。有门生周中翰哭其屍而殓之。今其墓在黄狗山北半腰间。

统观前事,洵为忠孝节义聚于一门,古今罕有也。

 

郡佐义七六公传,即义七六通公*

公讳思亨,字南桥,昭十三公之孙,廿九公之次子也。身长而伟,面目开张,声音洪亮,额有双骨插顶。识者云:“此即所谓万里封侯之相也”。公素以奇杰自负,初由太学生举任藩司通公(1)。时倭寇猖狂,军政旁午(2),公筹画办理,具多才略。大帅胡梅林檄置诸幕,数月复居本职。公尝曰:“汉之班定远,亦起迹刀笔吏耳,古今人岂不相及乎”,逮秩满以卓异授知县事,历任有声,考绩屡居最。擢陞江西南昌府同知,亦多政绩,阖郡感之。于嘉靖四十年有“佐郡宣猷”匾额悬其第。元配氏傅、再配李,又娶娄、又娶侧室,二氏共生十一子。墓在盘圈田家漕之原、黄家桥之左,俱详见世谱中。其子多散居外土,有在杭州者、有在山东者、有在陕西者,皆因任所分处焉。兹以道远难稽,姑阙俟会谱。

 

【注】

(1)         藩司:1).官名。 南北朝时州刺史的别称。 南朝梁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并求入奉灵櫬,藩司抑而不许。”2). 明清时布政使的别称。主管一省民政与财务的官员。通公:藩司之吏属。

(2)         旁午:亦作“ 旁迕 ”。交错;纷繁。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本军政府当军事旁午之际,势不能并谋兼顾,为吾乡僻同胞尽完全保护之责。”

 

 

少郡别驾义八十公传*

公讳愚,字允聪,号磊山,行义八十,仁四府君之第五子也。面黑而身白,相者以“银瓶铁盖”目之。性倜傥,多材略。起家臬掾(1),历事兵部职方司(2)。适边城报急,公从容指画,上之大司马。大司马如言调度,寇不能为患。时以公晓晰边事,任秦州签判,复分税凉州,即古之威武郡也。值番虏出没之际,公殚力柔怀,边墙无恙。以性刚忤总戎,谢事。盖当事者不能尽用公长,公曰:“吾不得施之国,暂且用诸家”。遂计盈缩、较丰荒,家颇饶给。年已老,营兆于白沙之阳,山原宏敞,旁可置数百家,垣周千武,松本千株,兆穴为一乡之冠。复搆宅于河西,栋甍轮奂,甫落成妬于融风。即搆宅于河东,制度如前,为师桥甲第。公规模阔大,多类此也。

生一子,讳天民,字汝先,好学能文章,举明经高第。磊山公性严重,色或不和,公即阖门匐伏谢罪,乡里皆多其孝谨云。

 

【注】

(1)         臬掾,从事司法一类工作的官员。

(2)         兵部职方司:是明清兵部四司之一。掌理各省之舆图(地图)、武职官之叙功、核过、赏罚、抚恤及军旅之检阅、考验等事。

 

孝子义八一公传*

公讳元顺,字失纪,仁廿五公之子也。父早世,母虞孺人抚公于襁褓之余,长育成人。公伤母子二人孤寡相依,曲意承颜,备极甘旨。母抱沉疴不起,医药吁求,万端无效。公曰:“世以割股非纯孝,然用是救其亲者十居八九。余非好名而以股疗也,今计无复之,亦岂恶名而不以股疗欤?”竟刲股肉作羹以进,母病寻愈。隆庆三年,县令吴道迩嘉其母之矢志自守,妻道也;嘉公之殚力全亲,子道也。为旌其门曰:“节孝”。万历初,鹤皋公女适岑,刲股疗姑;鹤滨公女年十四,刲股疗父。此皆视庵公之嫡姑、与其从姑也。妇人女子天资笃孝,又出自同祖,知化所从来者远矣。

 

【注】

(1)甘旨:美味的食品。鼻欲嗅芬香,口欲嗜甘旨。——《韩诗外传》。这里指曲尽孝道。

 

署丞安十二公传*

公讳宏,字含光,明五公之裔,寿三公之三子也。膂力绝人,见义辄奋往,无所顾避。嘉靖三十五年四月,岛夷倭寇扬帆齐浪,登岸肆掠。公纠族人,豫谋设备,斩木编竹,树籓以为城,倚河以为池。东西各一籓,籓周一里。约曰:“寇攻东籓,西出锐师以救之;寇攻西籓,东出锐师以救之”。故夷寇遍掠吾乡,独畏师桥族大、人勇,不敢遽犯。而吾族之雄悍者,屡率党救援他处,多取夷宼首级以献功,且时探遮道路,夺其所掠,寇益恣怒。遂于是月十二日,合多寇夜犯师桥,会我东籓之稍北,有竹数千竿,丛荟(1),不设备,为乡奸之导寇者所窥,竟于此抉籓、潛师以进。进即肆杀,呼声震天地。公偕胞侄康九,率族人先登陷阵,手格杀数贼,皆力斗而死。吾族之老弱男妇死者以数百计,而雄悍子弟亦杀贼数百人。上功幕府,白衣者赐资格出身,庶人在官者予两考,其不愿出身者,给予五十金。公以掾史赴难,特赠光禄寺署丞,立祠赐祭,荫一子入胄监(2)。其侄康九,至隆庆六年,郡宪申闻于朝,奉敕旌表忠义,追赠府经历,有穆宗皇帝敕命一道,录存旧谱(康九公讳惟明,安四公之承嗣子)。

 

【注】

(1)         丛荟:丛生、茂盛的竹木。 晋郭璞《客傲》:“拔文秀於丛薈,荫弱根於庆云。”

(2)         胄监:即国子监。亦指国子监的生员。 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二·北场口语之多》:“然向来被议者,主试皆南人,举子皆胄监,岂畿辅子衿,皆曾史耶?”

 

县大夫安百四十公传*

公讳道全,字凝之,号鹏海,寿六三公之次子也。幼即颖异,甫就外塾,嬉戏不类群儿,稍长从即峰公受毛《诗》。即峰公,公適长兄也,极意督课,尊如父师,曰:“知吾弟必有成也,故益励之耳”。公亦不惮寒暑,诵声达昼夜。因尽传其兄学,于经史百家之说悉能记忆。即峰公宦游京邸,以疾闻于家,公甫弱冠,即薄装数千里问起居。即峰公病逝,公择能者厚赆之(1),附丧使持归。公亦以家世孱弱,辄思立名冀北,且材兼文武,夙娴骑射,操翰不得志(2),亦复挽强登第耳。既亦落落无所遇,归补文学内舍(3)。戊子荐于乡,为两浙名魁。盖公所得于兄学者多矣,累试礼部不第,授赤城县博士。后两任江西会昌县、湖广通城县知县。以性刚不善事上官,故十余年位不过邑宰,且终于降调而殒矣。

 

【注】

(1)         赆:赆赙之仪:赠送给上路或办丧事用的钱物。

(2)         操翰:执笔为文。《新唐书·吕温传》:“ 温操翰精富,一时流辈推尚。”明张居正《<锦冰集>叙》:“夫士操翰掞藻欲有施於世者,何可胜道。”

(3)         内舍:宋代太学三舍之一。初学者入外舍,由外舍升内舍,由内舍升上舍。 宋赵昇《朝野类要·内舍》:“入上庠中学者,皆外舍生……如公试中等,即依例陛补内舍。”《宋史·选举志三》:“及三舍法行,则太学始定置外舍生二千人,内舍生三百人,上舍生百人。”

 

宗老宁四十公传*

公讳勉,字失纪,号穆斋,靖廿六公之长子也。博涉群书,经史靡不成诵。天性刚稜,遇强禦持平,无所回挠。即贫弱必多方护惜之,至有捐租而焚劵者。嘉靖年间,湖豪侵占杜、白两湖以佃以渔,公与礼九公、永十一公挺身而出,为万家争蓄泄之利。遂以公事谪戍,缘能习天文家言,故获交中宪释归(1)。复拮据持家,拓先贤以裕后。晚年齿居异席,因族大怙侈(2),立宗法以整齐之,子弟无几微抗颜面争,胜者亦不敢护曲直以欺。公享年九十六岁而卒。厥弟讳善,号泽山,公极意督课,为诸生有声,与袁相国共笔砚。后元峰公著述皆资其钜手(3)。从弟讳明道,号鄮南,博学能文,补邑弟子员,晚主宗约,持平一如穆斋公。冡子恭早逝世(4),孀居范氏,公善抚之以成其节。次子庄,号仰斋,善排难解纷,刚稜有父风。历任泰安黄岡宰。孙怀仁,字惺吾,倜傥不群,由臬掾任青城四尹。次孙守仁,字纯吾,邑庠生,乐易好施,能控于当事,请旨竖碑以承先志。四世孙镇,字宿也,郡庠生,忠孝自矢,笃学励操,值监国南巡乃老。

 

【注】

(1):中宪:唐代中丞的别称。中宪大夫:金代为吏部文官正五品的封阶,明清则为文职正四品封阶。清曾国藩《翰林院侍读学士丁君墓志铭》:“曾祖某、祖某、父某,皆赠中宪大夫。”

(2)怙侈:放纵奢欲。《书?毕命》:“怙侈灭义,服美于人。”清顾炎武《<朱子斗诗>序》:“故其不肖者怙侈放辟,以为民害。”

(3)钜手:高手,才华出众者。汪辟疆《唐人小说?<传奇>叙录》:“《太平广记》所録诸条观之,文奇事奇,藻丽之中,出以绵渺,则固一时鉅手也。”

(4)冡子:长子。

 

乡进士敬行丹如公传*

公讳宸葵,字丹如,昭十三公之五世孙,邑庠肃六一公之长子也。博古力学,每操翰治制举业,必澄目凝思,务作驚人语。一字夷猶(1),辄复弃去,濡毫易稿,使一座辟易(2),然后止。由是冠诸生弟子员。而初年艰于童子试,亦以肆意奇放故也。至性谐和,好为嗤语侵人(3),其容仰,似不能俯躬屈己者。与之骤处,皆以为傲戾难亲(4),而不知习久之易狎也。盖搆艺逼子云,雅谑类贡父。虽累试不第,貌与年颓,而一以文章意气自豪,少年场不能及也,今人遇荣辱辄见颜面,莫不窄视其器局。公遇试,少得失,皆喜怒易形,然而嬉笑涕洟(5),多有诙谐肆志之状,非若世之好好而草草者,徒以不驯之气,取戾当时也。宏光初,中明经副榜,特授贡举。乙酉秋七月以病终(6)。中丞彤庵者,公之从祖弟也,少年成进士,公多师授云。

 

【注】

(1)         夷猶:文词平常或其义不夠确切。

(2)         辟易:拜服;倾倒。 唐杜甫《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诵诗浑游衍,四座皆辟易。”

(3)         嗤语:含讥笑、嘲笑义。

(4)         傲戾:骄傲乖戾。明唐顺之《重修宜兴县学记》:“故其器之备也,则自简廉直温,刚塞恭愿,至於中和孝友,皆能尽其微妙,而无有粗疏傲戾之气。”

(5)         涕洟:眼泪和鼻涕。《礼记·檀弓上》:“将军文子之丧,既除丧,而后越人来弔。主人深衣练冠,待於庙,垂涕洟。” 陆德明释文:“自目曰涕,自鼻曰洟。”

(6)         宏光又作弘光,弘光初即乙酉年初,公元1645年。

 

县尉孝廿七公传*

公讳岳,字海山,杲四公谊之孙,玉廿六公昂之长子也。值倭寇之乱,力歼一酋,以功授迪功郎、官县尉,生平事实失传。然公之子孙相继仕宦或领乡荐、或充岁贡、或为郡邑庠生者延及七世,非有德曷由致此?

公初无画像,公之第三子怀山公,号泣思慕。久之,梦公曰:“尔无苦也,吾像在杭之鼓楼前某画铺”。醒即买舟往迹之,见一福星图,修髯伟貌,俨然公也。购而传写之,为更其衣冠,奉以归。当时见者皆以为俨然公也。室尝遭火,他画像无不毁,而公之像独存,非天之呵护有德欤?

考:友行八十怀山公,县丞。睦行七六公,县佐。姻行六十公讳志道,宿迁知县。参行二公,讳玄、旭举人、知县。赞行瑞玉公知县。位行十三公,字维周,龙岩县尉。位行十九公讳扆裳,岁贡生。

 

郡博士泰四公传

公讳文焕,字左城,伦四公之裔,宁十四公之长子也。天资颖悟,博极群书,所过目辄能成诵。累试冠诸生,补县学上舍。应闱试者十余,以数奇落落不偶。卒举明经高第,授台州府学训导。时宪府陈公以“赤城师表”匾额颜其闾门。藩臬、郡县以公能文,多屈己礼宾之。每有大制作,即持厚币邀公手笔,记其事。弟子员执经问难,不辍昼夜,师道尊严,多所成就。至今族子弟之能文学者,渊源所自,皆公之私淑门人也。有文集若干卷存于家,因未付剞劂(1),渐次散轶,至今士林咸惜之。

 

【注】

(1)         剞劂:雕板;刻印。《蕙风词话续编》卷一:“明末海虞毛氏 ,始取《花菴》《尊前》诸前,及宋人词稿,尽付剞劂。”

 

 

太仆卿视庵公传(此篇系原本录存,之所以珍先达之手笔也)

公讳履祥,字其旋,号视庵,四明之勾章人也。天启丁卯登乡荐(1),崇祯丁丑成进士(2)。筮仕侯官县令(3)。宏光初拟行取部吏,未赴京,皇帝北狩(4)。监国时官御史,转太仆寺少卿。

公少颖异,年十一辄能取数艺,冠塾中弟子。总角补博士员(5),累试高等。然天性谦逊,恂恂若不胜衣,未尝以多材睚视侪辈(6)。即登第,愈益恭谨。两任闽中县大夫,为民兴利除害,惠声遍城邑,尤多冰蘖操(7)。

宏光初使臣交荐,天子嘉赖,行将大用公,而留都沦陷矣。王师深入,壘逼钱江,公佐同人兴兵越地,迎监国主开邸分曹(8),拜御史。公见诸公碌碌行间,事已无可奈何,度时宜最急者,以太仆寺少卿出任霞城转曹给饷(9)。

丙戍五月(10),王师渡江狥越(11),鲁王幸台州。公扈从至海门,鲁王航海去,而公被执。遂赋诗数章寄家诀别,有:“堪怜耄眼长翘望,千里羁魂何日归。”及“河山破碎怀长恨,家室漂零任去尘。路杳魂迷归不得,临危犹喜性难移”等语。是时国帅以公旧任闽,闽人爱之,欲以原官委公,招降福建。公从容谢曰:“己不能出死力复尺寸地,反教人叛降耶?”强之再三,坚辞不允。帅复迫公薙发,冀受抚以全宥公也。公又从容谢曰:“我头可断,我发不可落也”,同时被执者,委曲譬引,公终不听,怡然受刃,亦未尝以怒色詈言指斥国帅。

及归命,家人闻变。其兄谷祥往求屍于原隰之间,遍访不能得。还宿逆旅,适市饮者两人谈公临刑始末,且详骸骨所在。因得收殓,持公丧以归。公遇害在六月二十四日,及往返号复,已两逾月矣,而面目如生。又市饮者志公之屍处,皆公之忠灵所感也。公事亲备极温醇、曲意顺指而孝名不著。即在海门时,或劝之逊野,公恐按图搜索,累及家人,遂决意殉难。是公不独以身全忠于国,而并全孝于其父也。

公天性友爱,所得俸禄悉分瞻其昆季。内行端饬(12),伉俪虽多契阔,皆有分辨而不眤于私,自等夷至舆隶,未尝见其疾言遽色。市贩耕傭,俱爱其和易以相与也。自奉简扑,有妾不衣帛,食不重味之遗风焉。子三人皆幼,呜呼!公之忠孝大节,昭昭在人耳目,然人知之而不能传之、后之。辑史者亦当有取于斯文云。

房弟芦槎逸士潛顿首拜撰

【注】

(1)         天启丁卯:1627年。

(2)         崇祯丁丑:1637年。

(3)         筮仕:1).古人将出做官,卜问吉凶。《左传·闵公元年》:“初,毕万筮仕於晋,遇屯之比。”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端详筮仕蓍,磨拭穿杨鏃。” 苏仲翔 注:“筮仕,卜作官的命运。”2).指初出做官。宋王禹偁 《感流亡》诗:“因思筮仕来,倐忽过十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梦狼》:“长子甲,筮仕南服,三年无耗。” 何垠注:“初官曰筮仕。”

(4)         北狩:皇帝被掳到北方去的婉词。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四:“逮二圣(宋徽宗 、钦宗)北狩,彭以无名位,独得留内庭。” 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二·内官子弟登第》:“又二年而敬殁, 英宗北狩不返, 徐埕辈议南迁, 于谦等争之不能得。”此指北京沦,陷崇祯帝自缢煤山。

(5)         总角: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指童年时期,幼年。博士员:博士弟子。古代博士所教授的学生。唐以后也称生员为博士弟子。《史记·酷吏列传》:“是时上方乡文学,汤决大狱,欲傅古义,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补廷尉史,亭疑法。”

(6)         恂恂句:谦虚谨慎、不因自己才高而瞧不起同辈。

(7)         冰蘖:喻寒苦而有操守。唐刘言史 《初下东周赠孟郊》诗:“素坚冰蘖心,洁持保贤贞。”一本作“冰蘖”。宋苏轼《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十年冰蘖战膏粱,万里烟波濯紈綺。”

(8)         开邸分曹:创建国家行政机关、分立各种机构。

(9)         转曹:曹通漕。漕,水转谷也。一曰人之所乘及船也。——《说文》。按,车运谷曰转,水运谷曰漕。

(10)      丙戍年:1646年。

(11)      狥同徇:清军抵越。

(12)      端饬:庄重谨慎。

 

赠太仆寺卿节愍公传(此篇系增删本)

公讳履祥,字其旋,号视庵,亮四公六世孙,文学镜元公之仲子,明经茂周公之胞弟也。生而颖异,家学渊源,年十一辄能课数艺,冠塾中弟子。总角补博士员,屡试高等。天启丁卯登乡荐,崇祯丁丑成进士。然天性谦退,惟矢“忠孝”二字,初未尝以多才睚视侪辈,既登第益恭谨。筮仕侯官县令,以丁艰去职。服阕,任瓯宁县令。前后居官六载,为民兴利除害,惠声遍城邑,尤多冰蘖掺,闽之人至今尸祝焉(1)。

宏光初,使臣交荐,拟行取吏部,将赴而行都已陷矣。时越兴义旅,公佐同人迎鲁藩国开邸分曹,拜御史、晋太仆寺少卿,奉敕往霞城转漕给运,效关中法。迨丙戍夏大清兵渡浙江,戍兵皆溃。鲁王幸台州,公扈从至海门,鲁王航海而公被执,遂赋诗数章寄家诀别。本朝以公旧任闽中,欲以原官委公,招降福建。公从容谢曰:“己不能出死力复尺寸土,反教人降耶?”强之再三,坚辞不允,因令之薙法。公又从容谢曰:“头可断,发不可薙也”。时同被执者委曲譬引以劝之,公终不应,怡然受刃。但赋诗曰:“路杳魂迷归不得,临危犹喜性难移”云云。

家人闻变,其兄茂周公求屍于原隰之间,徧访不得,含悲还宿逆旅,适有市饮者二人,谈公临刑始末云:“解粮官真忠臣也。”询之,且详其骸骨所在,因得收殓扶丧以归。公殉难在六月廿四日,及往返号复已两逾月矣,而肤体如生,谓非天佑忠孝乎?此市饮者之若或使之也,载在《明史》。

至康熙乙丑,大学士王掞督学浙江,题有:“慈惠居官、忠贞植性”等语,崇祀乡贤,与兵部左郎彤庵公同称双忠。内阁大学士华亭王文恪公(讳琐龄)为撰二忠传,刊行于世。

至乾隆四十一年(2),钦奉恩诏,赐谥“节愍”。

 

【注】

(1)         尸祝:崇拜。清钱谦益《赵叙州六十序》:“﹝赵君﹞中蜚语,掛冠以归,蜀人迄今尸祝之。” 梁启超 《<法国革命史论>跋》:“此彼辈所日日謳歌尸祝者也。”

(2)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兵部左侍郎彤庵公传(此篇系原本)

公讳宸荃,字葵衷,一字友荪,号彤庵。四明慈溪人也。祖午峰公,讳东鲁,邑增广生。父景欧公,讳茂修,邑庠生,皆博学鸿才,为世师表。

公生而颖异,器宇不凡,入孝出弟,余力学文,总角应童子试,即入黉宫(1),再试即补廪膳生。年二十四岁,乙卯举于乡,庚辰成进士(2)。是岁授职为行人,奉差闽中兼事采风,行李萧然。及复命,囊中装无陆贾之金,惟古书数卷,名流所赠诗文而已。公以道义为文章,为声气所崇。故士林景赴(3),揖然明于郑阶,接仲宣于蔡席(4),殆无虚日。石斋黄先生(讳道周)重公名特招致门下,相得甚欢。壬午为北场同考试官(5),公所得皆知名士,如刘君敷仁、谭君贞良、梁君清远、姜君图南、徐君孚远、艾君元复尤一时之选也。

甲申岁,遭先帝怀宗之变(6),公奉使在浙,哀毁为位而哭,适宏光帝建国于南都,以公为山西道监察御史。巡视中城,介直敢言,数陈中兴之策,李纲、赵鼎不能过也,而为奸相马瑶章(即马士英)所阻,不见施行。公曰欺君误国之贼,蠱惑君心,已失中兴之本,何图恢复为?乃以白简纠之(7),直声震朝宁而帝反賷怒,欲置之辟以快宠臣心。赖言官交章申救得免,外谪苏松兵备道。将之任而南都已陷,公闻变为位临哭如怀宗先帝礼。

会鲁藩以监国起兵于越。奔赴行在,国主嘉其忠,授兵部左侍郎兼副都御史,领兵与诸将划钱塘江而守之。公御兵有纪律,尝奉命守瓜沥,号令严肃,兵民安堵,瓜沥之人至今尸祝焉。次年六月,王师渡钱塘,而江上戍兵皆溃,公时在瓜沥,闻之抚膺恸曰:“事已去矣,今将焉往?”乃见监国主,仓猝定计航海而保舟山,坚守七年,拜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与肯堂张公(即张国维)同心戮力,国主倚重。

庚寅八月(8),王师破舟山,公奉鲁国主航海而至闽,又适粤、适黔,往来飘泊,大风覆舟而亡,时壬辰正月二日也(9)。呜呼!缱绻从君(10),有死无贰,虽忠义激发,不能回已去之天心;虽师旅之行成,不能振积弱之国势。但一日尚存,行一日君臣之大义;一代已尽,作一代忠孝之完人。如是而已,成败之数,非所论也。

公正室叶氏封夫人,无子。侧室陈氏亦无子。立弟祖臣之子楷、同持夏公之子机为嗣,皆勤学善属文,无忝为名臣之后云。

壬午举人、任三原县知县、侄崧日观氏顿首拜撰

【注】

(1)         黉宫:古代的学校。农事既毕,乃令弟子群居,还就黉学。——《后汉书·仇览传》。又如:黉序(古代的学校。序:学校);黉门(学校);黉宫(学校);黉校(学校)。

(2)         乙卯年:1615年;据后文乙卯当为已卯之误,即1639年。庚辰年:1640年。

(3)         景赴:景,仰慕。景赴:慕名而往。

(4)         全句意为分庭让士,虚席礼贤。“片善经心,揖仲宣於蔡席;一言合道,接然明於郑阶。”语出<全唐文.骆宾王>

(5)         壬午年:1642年。

(6)         甲申岁:1644年。李自成陷京师,崇祯帝自缢煤山。是为怀宗之变。

(7)         白简:古时弹劾官员的奏章。《晋书·傅玄传》:“ 玄天性峻急,不能有所容;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

(8)         庚寅年:1650年。一说1651年清兵陷舟山,鲁王遁入海。

(9)         壬辰年:1662年。

(10)      缱绻:与君王牢固相守而不离分。

 

赠大学士忠节公传*

公讳宸荃,字友荪,号彤庵,昭十三公之六世孙也。

祖午公讳东鲁,七岁能文,九龄应试以神童入泮;父景欧公讳茂修,母病割股,时称孝子。三代俱为诸生,传至公,生而颖异,年十七岁游郡庠,十九岁食廪饩(1)。二十三年中崇祯已卯举人(2),明年庚辰连捷南宫,授行人司。癸未会试,分房同考,所得皆知名士,如刘君敷仁、谭君贞良、梁君清远、姜君图南、徐君孚远、艾君元复尤一时之选也。甲申春奉命福建采风,大为宗伯黄石斋先生(讳道周)所器(3)。

及北旋,北平兵变,亟欲殉难,适宏光开邸南畿,擢山西道监察御史。在官未几,封事日上,纠弹枢辅马士英。履虎几蛭,幸得科道交章救免,例谪苏松兵备,方抵任,而南都迭陷(4)。遂与兵部尚书张国维等迎立鲁藩监国,整师江干、晋少司马。其族兄昭公寄诗勉之。丙夏大清兵渡浙江,戍兵皆溃,公护监国航海,与仲弟翰林待诏讳宸荩者,哭别于杜湖岭,曰:“人生忠孝安能两全,吾尽其忠,弟尽其孝可乎”,洒涙而去,时丁亥之元日也。

公奉监国出定海驻舟山,累擢至大司马,内阁大学士。庚寅八月,大清兵破舟山,公奉监国泛海至闽、又适粤、适黔,往来飘泊,大风覆舟而亡,时壬辰正月二日也,载在明史。呜呼!公之忠节炳若日星,虽不能如文文山柴市从容,亦可与陆秀夫岸?并列(5)。

至康熙乙丑,大学士王掞提督学政,时以“清风亮节、纯孝孤忠”等语疏题崇祀,与太仆视庵公称双忠云。松江王相国(讳顼龄)为之传,刊行于世。雍正元年,钦奉恩诏,建坊立祠、春秋致祭。乾隆四十一年丙申岁,钦奉恩诏,赐谥“忠节”。

 

【注】

(1)         廪饩:俸禄米。这里当指廪生:明清两代称由公家给以膳食的生员。又称廪膳生。明初生员有定额,皆食廪。其后名额增多,因谓初设食廪者为廪膳生员,省称“廩生”,增多者谓之“增广生员”,省称“增生”。又于额外增取,附于诸生之末,谓之“附学生员”,省称“附生”。后凡初入学者皆谓之附生,其岁、科两试等第高者可补为增生、廪生。廪生中食廪年深者可充岁贡。清制略同。参阅《明史·选举志一》、《清史稿·选举志一》。

(2)         二十三年:年龄二十三岁。

(3)         宗伯:称文章学问受人尊崇的大师。黄道周(1585~1646)字幼玄(或幼平),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明代福建漳浦铜山(现东山县)人,明末著名的学者、书画家、民族英雄。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明亡后抗清,被俘殉国,谥忠烈。其与我沈氏过往甚密、详黄道周先生〈师桥沈氏宗谱卷之二·沈维时先生义学记〉等。

(4)         事见〈明史〉卷二百七十六〈沈宸荃传〉。

(5)         文文山:即文天袢。

 

慈溪沈氏二忠传*

丙戍夏(1),王师济浙江,明鲁王奔台州入海。六月二十四日,知瓯宁县、沈履祥死之。庚寅破舟山城(2),明行人沈宸荃以鲁王奔闽粤,壬辰春正月二日(3),飓风作,死之。

宁波之慈溪族望沈师桥履祥系宸荃从兄,天启丁卯举于乡(4),崇祯丁丑进士(5);而宸荃乡举已卯、成庚辰进士、官行人(6)。壬午同考顺天(7),试得刘敷仁、谭贞良、梁清远、姜图南。旋遣祭部臣蔡思允于漳浦,喜语人曰:“少詹事黄公,邑人也。吾今得师矣”!甲申蒇使事(8),而三月十九日变闻,福王署山西道监察御史,巡视中城,疏言归汝青海死守,绅士土民团结寨堡,宜差授官以收拾河北。又言,当今大势,宜居重金陵,振险彝陵(9),如陆逊以拒汉遏川蜀。丸封潼武,戍守大河。西如东魏之拒西魏,北如宋之拒辽,以为第一重籓篱。其次自襄樊、蕲黄彻宿楚,如南宋之守淮东,西以为第二重门户。而江楚运军江北,北上班军胥宜练以实伍(10)。又今岁入银六百余万两,淮徐四镇暨督师饷业已二百四十万。楚一藩四镇二督二抚江,一督二抚三镇,团营操江守陵,浦口、京口费复不减淮徐。国初下金陵,康茂才充营田使,今宜酌举屯政。又箴王(11),间关河北(12),备尝艰苦,原无忘芜蒌麦饭(13)。至敘功滥而将领胥横金曳玉,监纪多而破甑胥崇阶显秩(14),请乞(疑有缺误)赠荫盛,而羽林胄监无驻足地(15),原割恩裁靳(16)。又请趣黄道周涖礼部尚书正詹事任,而并荐词臣徐汧、吴伟业、吴太冲、刘同升,葛世振,沈延嘉。又以岁久旱,覈陈五行变沴之应(17),中言今有好作福威、多指欺炫、谋犹回遹(18)、营心贪黩者,胥不合天心。最后乃直劾署大学士马士英,蛊罔误国状(19)。福王怒,议辟之,给事中御史交章救。乙酉转苏松兵备道,而五月一日变旋闻(20)。亟诣越,鲁王署兵部左侍郎兼副都御史,令偕诸将划江守辖沥海所壘、三江黄家堰间,御军整饬(21)、廛閈亡铢毫扰(22),瓜沥人德之。比濒江戍溃,亟南见王,恸曰:“事迫矣,昔宋高宗由大浃口出海,仍引而南,展转牡蛎滩、金鳌间,请循剡山道诣海门,庶天获悔祸,复协金鳌。”吉签,乃定趋台。

而是时,履祥亦以太仆寺少卿转台饷,同走海门。宸荃与兵部尚书张国维航定海中中左所。而履祥执于李氏,遂不屈。先时履祥铨知侯官县(23),复知欧宁县,胥有惠政,福王时咨行取吏部。鲁王署监察御史、晋太仆,比走海门,或曰:“盍遁乎?”履祥泣曰:“死,吾分也。且按册索捕吾父若何?”乃赋六诗以诀。而麾女弟夫童某之蕲偕死者(24),曰:“亟去,若奚庸尔”!遂就执。帅议还职往抚闽,谢曰:“文信国有言,吾不能捍父母,而反教人叛父母乎”,然则且薙发?曰:“头可断,发不可薙也”,引领就刃,旁睨者胥掩涕。

当是时福建继溃,道周殉故都,宸荃设位翁山螺峰间,合履祥哭酹之。而日偕国维暨鄞邑壬午举人张煌言即(苍水公)练舟山水师,修慕千户成许指挥友所(25),筑城新谭;尚书纶增筑敲楼。列巨舶东南水门外,又联络玉环、金塘、沈家门以储谷秸,蕲固倚角势。晋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凡抗守六年而破。国维赴水死,宸荃护王航闽之风櫃、南日山、粤之屯虎头、峡崖寨、五门间,由龙州、泗城走黔。

时永明王众已溃且竄哀牢、朱波。鬱咽复走海,望浪白外洋,叹曰:“此吾一片干净土也”,遂以舶殉。呜呼!明之亡,忠烈士众矣。即如崇祯丁丑、庚辰牓,浙东西进士凡九十人、钱太仓肃乐、陆行人培、吴长安从义、金临清堡、孙职方嘉绩胥用节显,独履祥偕庚辰特奏、名应安定,昌士奋髯殊脰(26)、死国尤烈。且度越诸公,而埒邑先正刘鄢陵振之,宸荃班行后进士,遂克撐闢碙州厓山,于距威远二百六十余里之近洋以对峙。张兵部比其胥继少詹而死也,兵部类陆丞相,宸荃类张枢密。丞相、枢密雅偕信国,号大忠,而宸荃并合君社稷而胥重之。呜呼,使天无遽用殄绝,飓不作,舶不坏,吾又未知陆真腊(27)、大古喇之洲嶴门,其经昼且奚似也。昔宋二王海外事,以鄧光荐亡故,元至正修史多漏略,正统时张毅斋亦勾章人,殉土木难,后百余年至晋江道思王氏始克表之。今宸荃书明史草,而蹟尠,详覈履祥并不书省志,然则当世之为晋江王氏者,庸得不蕲有以光阐之乎。当履祥殉台时,兄谷祥往求胔不获(28),越二月间止逆旅,市饮者遽诧涕曰:“督饷官真忠臣。”亟覈之,具获就刃状。暨尸,面如生,盖犹賷啼麟哀凤、悲吟激啸之志云尔。宸荃工文,疏议法宋叶文定公,弆草十六篇(29)。盖蹈海后八年,而煌言亦引决于江皖之间,讫以波臣殉。

康熙乙丑浙江督学使者华亭王顼龄顿首拜撰。

宜兴后学储大文较订。

家有二忠,久阙表章,适(楷)承乏虞部(30),自公之暇,发潛阐幽,得邀华亭太夫子如椽之笔,因寿梓以永其传,庶作史者有所考云。

翰林院庶吉士侄李楷谨识。

【注】

(1)         丙戍夏:1646年夏。

(2)         庚寅:1650年。

(3)         壬辰年:1652年。正月二日,属1653年。

(4)         天启丁卯:1627年。

(5)         崇祯丁丑:1637年。

(6)         已卯、庚辰:1639、1640年联捷。

(7)         壬午年:1642年。

(8)         蒇:完成使事。

(9)         彝:清代因避讳以“彝”代“夷”。彝险:平地和高地。

(10)      胥:都、皆。

(11)      箴:规劝、告诫。

(12)      间关:像声词,意为匆忙、急剧地奔走于河北。

(13)      芜蒌:杂草。以杂草充饥。

(14)      监纪:监察统理。《明史·丘禾嘉传》:“﹝崇禎﹞三年正月,蓟辽总督 梁廷栋入主中枢,衔总理 马世龙违节制,命禾嘉监纪其军。” 清汪琬《江天一传》:“﹝顺治二年﹞六月, 唐藩自立於福州,闻天一名,授监纪推官。”意指官员多,才能极差者都能得到高职、高薪。

(15)      羽林:禁军。胄监:即国子监。亦指国子监的生员。

(16)      裁靳:靳:令。裁令。

(17)      覈:同核。实。按实上陈。

(18)      谋犹:计谋,谋略。犹,通“猷”。《诗·小雅·小旻》:“谋犹回遹,何日斯沮?”朱熹集传:“犹,谋”。回遹:邪僻;曲折。毛传:“回,邪;遹,僻。” 宋李纲 《闻山东盗感而赋诗》:“人谋自回遹,天意詎不仁。”章炳麟《排满平议》:“至其言展转相杀復仇无已者,斯尤回遹之辞。”亦用以指奸邪之人。 宋曾巩《祭欧阳少师文》:“諫垣抗议,气震回遹。”

(19)      蛊罔:迷惑、欺骗。

(20)      乙酉:1645年。陷南京,执福王。下辫发令。

(21)      整饬:饬亦整,严格整治军队。

(22)      廛閈:里巷、民居。亡铢毫扰:秋毫无犯。

(23)      铨:根据资格条件授以官职。

(24)      蕲:蕲求。对请求同死的人说:“快去吧,你们哪里用这样!”

(25)      修慕:整治、习练。

(26)      奋髯: 清魏源 《陕西按察使赠布政使严公神道碑铭》:“及其驰骋上下,奋髯哆颐,沙聚数千里,龟灼数百世。”殊脰:杀身以成仁。殊,断。“脰”假借为“头”,头颅。

(27)      陆真腊:地名。

(28)      胔:腐烂的肉。掩胳埋胔。——《礼记》。郑玄注:“骨枯曰胳,肉腐曰胔。”

(29)      弆,jǔ:收藏。亦喜画水墨芭蕉、怪石、花竹及芦雁汀凫…人得之,争藏弆以为重。——邵长蘅《八大山人传》

(30)      承乏:暂任某职的谦称。虞部:古职官名。《周礼·地官》有山虞、泽虞。虞部盖古虞人之遗职。

 

明史列传藁*

沈宸荃,慈溪人,崇祯十三年进士(1),授行人,奉使旋里。福王时复命擢御史,疏陈五事,皆切时病。已,论君臣丑正、党邪,请王卧薪尝胆,报君父大雠。且言西北风尘,尚有东南托足,倘东南复烽火,更税驾何地?因以节俭之说进。寻荐词臣黄道周、刘同升、葛世俊、徐汧、吴伟业等。又言今经略山东、河南者,王永吉、张缙彦也。永吉失机,先帝拔为总督,拥兵近甸不救国危。缙彦官部曹,先帝骤擢典中枢,乃率先从贼,即加二人极刑不为过。陛下屈法用之,而永吉观望逗遛,缙彦狼狈南竄,死何以对先帝,生何以对陛下!昌平巡抚何谦失陷诸陵,罪亦当按。至都城既陷,先帝宾天,守土臣皆宜砺兵秣马,候新君复仇,乃贼尘未扬,顾先去,为民望如?河道总督黄希宪、山东巡抚邱祖德,尚可容偃卧家园乎?疏入,谦、祖德及登莱巡抚曾化龙皆命逮治,永吉、缙彦不罪。俄陈御敌实策,下所司议行。时朝政大乱,宸荃独持正,要人多嫉之。

明年以年例出为苏松兵备佥事,未赴任而南都破,宸荃举兵邑中,鲁王监国擢右签都御史。已而事败,宸荃弃家从王海外,王次长坦,连擢至大学士,从王至舟山,又从泛海,抵厦门、金门,后檥舟南日山(2),遭风没于海。

宸荃邑子沈履祥(宸荃与履祥同族异房之兄弟也)尝为知县,监国时以御史督饷台州,城破,避山中,被获死之。

光禄大夫经筵讲官明史总裁、户部尚书加七级臣王鸿绪奉敕编撰。

 

【注】

(1)         崇祯十三年:1640年。

(2)         檥舟:停泊船只;或指泛舟。《明史·王思传》:“家人后至,闻歌声乃檥舟以济。”清薛福成《书昆明何帅失陷苏常事》:“ 翰退避,乃怒马絶尘驰去,从者待十里外,檥舟运河之麋。”

 

 

宁波府志忠节传*

沈履祥,字其旋;宸荃,字友荪,从兄弟也,慈溪人。履祥登崇祯十年进士,授侯官知县,以循良称丁内艰(1),归。服阕补欧宁,值明亡弃官遁之台州山中,兵至被执,劝之降,不屈死。

初履祥生时,其父梦文信国至其家。及弃官之台,兄教以易服为僧,履祥不可,因寄《诀父》、《诀兄》、《诀妻》、《诀子》诸诗,而书其尾曰:“裤裆蜜蜡,异日见予真性”。谷祥知其必死,顾不解蜜蜡云何也。一日其父坐堂上,见履祥白昼衣绯入(2),急呼曰:“吾儿死矣!”命谷祥往求其屍。谷祥崎岖兵间,一月始抵台,时盛暑胔皆糜烂,独履祥面如生,第身已异处不可觅,谷祥方徬徨,忽忆蜜蜡语,乃尽发诸屍裤,得一,蜜腊宛然在焉,遂合于首,殓以归。盖其志早拚一死者,所谓信国再来,良然矣。

宸荃后履祥三年成进士,授行人。考选山西道御史,马、阮乱政,宸荃连十余疏,论时政安危得失,持议侃侃,最后直纠士英招权纳贿、蠹国殃民十二大罪,士英怒,必欲杀之,台省合疏救,得免。遂出为苏松兵备道,宸荃益不得行其志。未几,陷海死。宸荃性慷慨激烈,与履祥皆以名节自任。至是兄弟并死国难,人称二忠焉。同时沈崇埨,字宇昆,亦履祥族兄弟也,崇埨成进士,又后宸荃三年,授金坛知县。其父手书:“忠君爱民,弗玷清白家声” 十字付之。履祥、宸荃死,崇埨亦弃官耕于野。王尔禄为巡海道,以同年生,屏车骑,至海滨访之,崇埨称疾不起。尔禄徘徊门外,久之长叹而去。

 

【注】

(1)         内艰:旧时遭母丧称“内艰”。 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君年十一,丁内艰。” 宋陆游《曾文清公墓志铭》:“公丁内艰,服除,主管内外宗室财用。” 清江藩 《汉学师承记·王鸣盛》:“寻丁内艰归,遂不復出。”

(2)         绯衣:古代朝官的红色品服。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二》:“未几,除祕书少监,赐緋衣、银鱼、象笏。”亦指红色衣服:明顾大典《青衫记·蛮素至江》:“有一个緋衣仙子来相访。他挟青衫掷还阮郎 。”

 

义士礼九公传*(礼九公即诚一公,盖始而合行则为礼九,继而分行则为诚一也)

偷生免死,古今同情,为巳丧躯,伊谁云僧(1)。若无罪而就戮,为合族而亡身,非惟惜死者不肯出,即轻生者亦不为。惜哉,诚一公乃义五公之长子,系仁三公之长孙,上有祖父承欢,下有妻儿侍养,岂肯昂然就义,视死如归乎?所因湖永灌溉,一乡五都均沾其利。而宓人不恭,敢违其制。障湖田则水少,凿湖池则水滞,穿湖洞则水泄。海滨诸族莫能伸其大义者,惟我沈氏不辞责任,始谕之以理,而彼也负固,继震之以威,而彼也伤人。大纠众而斗斃者,多坐首祸,而罪益难宥,狱讼延绵,积岁不断。从巡抚潘公训:“非典刑,不能止”(2)。爰集宗支,议谁甘罪?祠内英豪尽皆愕然而寂然。惟公独挺然而欣然,勇莫大焉;劝其族而忘其私,仁莫大焉;明知自古皆有死而竟死重于泰山,知莫大焉。夫为君者忠,为亲者孝。公之死义也,与为君、为亲者等,彼古来之以忠孝传者,亦不过是。且世之贤哲辈,即寻常举动间,尚有始终异念,趋避为怀,而况生死相关,其事非细者乎。诚一公之死,诺于前而后不易,揆之势而事必然,其节义之昭昭,诚千古而不晦,所以凡有宗祠之祭,而公得以饗祀也宜矣。

又查其长子正一者,于纠众复湖之初,与宓人格斗受伤,归即殒命,亦以义死于湖事者也。

公于明嘉靖二十四年临刑,迄今一百八十三年而莫之表著。(会)生也晚,幸得闻于父老,恐世远年深,湮没而无传,故特遡其往迹以垂奕禩(3),谨志。

雍正五年岁次丁未黄锺月(4)      二十世孙(会侯)拜撰(会侯公昭四房人)

 

【注】

(1)         僧:通憎。

(2)         从:听从。

(3)         奕禩:世代,代代。清胡鸣玉 《订讹杂录·奕禩》:“禩同祀,商谓年为祀。奕禩,犹奕世也。” 清曾国藩 《送周荇农南归序》:“国家承平奕禩,列圣修礼右文。” 清林则徐 《密陈夷务不能歇手片》:“仰见圣主内本外末,不言有无,诚足昭垂奕禩。” 清雷昭性 《名说》:“旷观数千年歷史,横览五大洲人物,其中有享鸿名而喧传于奕祀者,必能宣扬其国威。”

(4)         黄锺月:正月。古代按一年12个月,将春夏前6个月称为“律”。分别叫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秋冬后6个月成为“品”。分别叫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总称一年为“律品”。

师桥原题杜白二湖死事传*

吾乡有杜白二湖,乡田之所资以灌溉者也。日者放湖,余见水至,曰:“美哉,汤汤乎此湖水也”!一父老蹙然曰:“此非直湖水,此我先人一腔热血也”。余驚问之,曰:“子不闻我先人之一斩、三绞、九流、十八徒乎?我且言其略:乡田十万八千亩,而乡近海,海斥卤不可灌,又去江远,无从引以为渠。天不时雨则苗槁,而我民无以为生。故田曰:‘靠天’。汉有杜、白二将军者,捐田五千四百余亩,浚以为湖,计一亩溉田三十亩,有毫不可缺者。前明,宓氏土豪佔湖为田,吾先人虑一乡之人胥为涸辙之鲋(1),而将索诸枯鱼之肆也。于是聚族而谋,持锄而往,必尽去其田而后已。宓人来拒,相与格斗,毙其数名,而我族人亦死伤相藉也。宓富而狡,谓我死者为自杀,以图诬而贿我族匪为之证,遂重得罪,拟斩、绞、军徒。则此汤汤者,非我先人之一腔热血乎!”余叩其详而不可得,即索《二湖全书》读之。知盗湖者为奸民宓荣廿五,其倡义复湖而被戮者,则我先人礼九公也。鸣呼,以一乡民命所系,奋不顾身而卒陷于理,有司者不深原其情,而直绳之以法,吾恐有宓荣其人,谁复敢过而问之也?果不数年,而奸民踵起也。宓荣之事在嘉靖之二十四年,至三十七年而即有已问徒之宓小八四,四十五年而复有支浩十二等。万历五年则有余明十一等,十九年则有童应龙,二十二年则有朱维廿一等,三十八年则有解小八,四十二年则有朱七。甚至崇祯十六年而楼德枢、项敬且灭旨佔湖焉。奸民辈出,湖将尽废,乡之人有私忧窃叹而已。其得高不为稻田,卑不为鱼荡,旋侵旋复,两湖犹留遗至今者,伊谁之力哉?盖我之族,念先人之多死于是也,既敢不攘臂而争,亦不敢束手而视。乃率众而鸣之于官,声宓小八之罪,则吾族讳殿者也。声王浩之罪,则吾族讳元者也。讳安华者,声余明。讳乾恩者,声解小八。讳彦者,声朱七。而声童应龙、声朱维廿一、声楼德枢、项敬,再三身任其劳怨者,则讳安。夫礼九诸公既获重谴矣,元与乾恩二公亦复先后拟徒,虽事终得直,而箠楚囹圄之苦,不可胜言矣。其他三、四公即不罹罪责(2),而历告院司道府,长途奔走,公庭蒲伏,倾家赀以给费用,亦岂为一身一家计哉。是我族之大有造于我乡,而杜、白二将军之泽,所赖以不墜也。虽然一斩,固我礼九公,而宓荣绞,宓小八徒,安必绞三人、流九人、徒十八人之尽为我族者?爰有好为诞谩者曰(3):“当宓荣佔湖为田也,吾礼九公一呼,五都之怀公愤者,皆扶义而起。公以倡首诛,其绞、军徒之三十人,固不数宓人,而亦不尽我族人也。抑亦统计前后数十年间,纷争叠讼,以身殉湖而不悔者也。”识者呵之曰:“甚矣,其好诞也。吾闻之故老,我族之徒者十八人,多究心天文之学,塗遇旧邑侯于海,谓之曰:‘夜当有大风,舟不碇且复。’时备倭寇侯参戎政,以其言验,引与语,知皆慷慨有抱负,遂檄而致之于幕。后皆以军功称官人,归为宗族光宠。方发遣时,梦文昌神投以剌,醒而述之,有同梦焉。于是归而为之会以报,享之,至于今不衰。是固一时事,而徒十八人之皆我族也。又安知绞三人、流九人之不皆为我族?又安知所谓一斩、三绞、九流、十八徒之不专为我族言也,特名不尽传耳。”余窃思舆诵里碑(4),赫赫在人耳目,方与二湖并永,又岂其湮没。而何烦余之呶呶为?顾余有不能己于言者,痛前人捐躯赴之,而后人隔膜置之。穴塘盗水,即家远于湖,不能朝夕侦伺,亦何不可巡视而得。至有闸无板、有板无土,则春秋启闭时,固我族旧所董督者也,何至闸夫之舞弊若此。我族日贫矣,然二、三家富、家,实祖宗以来所未有。膄田各数十顷(5),一任湖水滤泄,临放无几,曾不遣一介周防之,而惟知收租敛税之期,苦责佃人之盈额。噫!若此者,其不见绝于礼九诸公也哉!

时道光十年孟秋之月(6),师桥二十二世孙启宇尔大氏拜撰(号二埭,府庠生,杲房燕喜堂人)

 

【注】

(1)鲋: 鲫鱼。详《庄子·外物篇》。

(2)罹:遭。

(3)诞谩:荒诞虚妄。宋王安石《推命对》:“而屑屑焉甘意於诞谩虚怪之説,不已溺哉!”

(4)舆诵:众人的议论。《晋书·郭璞传》:“方闢四门以亮采,访舆诵於羣心。”

(5)膄同瘦。瘦田:瘠薄之田。

(6)道光十年孟秋之月:1830年7月。

 

 

义士永十一公传*

公讳邦奇,字失传,伦三公之裔,槐三公之少子也。性迳直而寡笑谈,处事接人一于诚朴。遇儒者必让途,在俦类中略无所异,故不知者但以庸人目之。乃其闻义而起、奋不顾身,为人所不能为。殆名奇而实亦称者也。

吾乡杜、白二湖共五千四百余亩,蓄永防旱,乡之粮田十万八千余亩,亟赖以灌溉也。前明嘉靖间,近湖豪奸宓荣廿五等侵公肥己,傍山障田以佈种,就窪掘荡以蓄鱼,私置堤穴,偷泄水利。至亢旱而沿海多田禾苗枯槁(1),几于点滴不沾。于是乡人倡议复湖,哄然持锄锸以往。宓人纠党相格斗,互有杀伤,吾族尤甚。互控公庭,久而罔决。夫二湖为乡之公物,杀人为乡之公事。湖则平之,罪则偿之,此按情而易断者,胡当日有司之愦愦乎?族有不肖名思轩者,与公有宿隙,自献于宓,宓亦买之。遂妄首宓屍为公与同族礼九所杀,且证吾屍为自杀。吾族因坐诬而狱以败。斯时也,族众洶洶大会议而莫措,而公与礼九者挺身于众人之前,认兇于公堂之上,三拷六问,甘罪不移。议谳既定,遂置典刑,礼九斩,永十一绞,先后戮于市曹。而宓荣则坐霸佔、伤人之罪,亦绞之。狱遂以清,湖遂以复。嗟夫,人之尽节亦视其位矣,显达之士杀身以安天下者有之、捐躯以保君父者有之。公直村氓耳,而能为一乡一族,捨其生而不憾,谓非卓卓奇杰矣哉!方公之认罪而就狱也,妻若子牵裾以泣,公悍然挥而呵之曰:“人谁不死,吾死义耳。百年之后公议在人,不愈于庸庸病故及自经沟渎而莫知者乎”。顾公于礼九同死,礼九则奉主宗祠,春秋享祀,而公不与焉。同功而异报,不亦吾族之缺典乎?且载之旧谱者寥寥数语,或且未之前闻。是公之湮没,迄今将三百年,余将遍告族人,设公主于宗祊(2),食千秋之俎豆,宜也,非幸也。兹因检阅旧谱,怅然抒此,俾乡族知功在二湖,又有永十一公者。抑余更有言焉,二湖之田,奸民牟利而屡佔,吾族倡义而屡复。永、礼二公之事在嘉靖之二十四年,而三十七年宓小八佔之,吾族讳殿者复之。四十五年王浩十二佔之,吾族讳元者复之。万历五年余明佔之,吾族讳安华者复之。十九年童应龙佔之、二十二年朱维佔之,皆吾族讳安者复之。三十八年解小八佔之,吾族讳乾恩者复之。四十二年朱七佔之,吾族讳彦者复之。崇祯十六年楼德枢、项敬佔之,又吾族讳安者复之。此皆载湖书可考,是我先人力保此湖以甦一乡者(3),事多而绩伟矣。乃至今百余年来,土豪之阴谋而渐佔者又将至千亩矣。前邑侯王公(讳有龄,福建人)蒞询及此,恐复酿成争杀巨案也,不卹任劳任怨,躬勘者数次,示谕者数次。且屡属绅耆殷户,劝以早为清复。即现任段公(讳光清安徽人)频来我乡,亦尝谆谆言之。顾乡之他姓,惟束手而私忧,而吾族之人亦皆萎靡不振,且若恝置罔闻(4),则更安有永、礼二公其人哉?又安有殿、元、安、彦诸公其人哉?噫!

时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季夏月,二十一世孙伴云氏凌帆拜撰

 

【注】

(1)         亢:干旱。如:亢阳(指旱灾);亢厉(旱灾);亢叹(旱灾)。

(2)         祊bēng:古代称宗庙之门。亦指庙门内设祭之处。为祊乎外。——《礼记·祀器》。祝祭于祊。——《诗·小雅·楚茨》。傳:“门内也。”按,祭于庙门曰祊,故庙门曰祊。

(3)         甦:同苏。更生为苏。

(4)         恝置:淡然置之,置之不理。

(5)         道光二十八年:1648年。

芦槎逸士传*

公讳潛,字乾初,别号芦槎逸士,亮三公六世富行孙也,(或作亮三公次子者,误。盖亮三公之次子福十五亦名潛,嘉靖丙辰死于倭难,而公系生于明末,卒于清初)。英姿力学,舞象勺时即抗怀经济(1),弗屑为章句之儒。视庵、彤庵者,公之房族昆弟也。皆素以奇杰自负,公与之声气最合,而二人实皆深器夫公,故方同游黉序,每试,迭相夺帜。公之豪迈,视庵之醇奇,彤庵之雄爽,庠中称“沈家三杰”云。其后视庵以天启丁卯登乡荐,崇祯丁丑成进士,任知县事。彤庵于崇祯已卯登乡荐,明年连捷成进士,授行人司。而公棘闱屡踬,未老心颓,遂专情著述以传后,亦閒尝寓意于诗。会学政王公(讳玉藻,维扬人)案蒞慈邑(向例学院案临,考棚设于郡城。嘉靖间学宪薛应旗设于慈城,后任多因之)。遵科试令典,搜拔人才,是时腊日寒促,公于风簷寸晷中(2),合四书五经共七艺,立就数千言。王公览而心异之,叹为古奥奇畅,特置超等以式多士(3)。无何,王公为礼科给事中。时当干戈扰攘,公携《御览五经大义》、《救时四务书》走谒王公于越邸,趣令奏上。王公即日疏请特拔公贡举,且须时官以博士(4),公坚辞不就而归。公之为诗也,不喜为风云月露之词,多出以慷慨深沉之气。如《咏蟹》云:“有胆凭螯壮,无肠託眼明”。《过故人斋》云:“青灯旧知己,白发老相亲”,风格不减唐人古意。一首云:“少妇不知愁,少女不识羞。少妇莫漫上粧楼,上粧楼,长堤古陌起离忧。少女休教发覆额,发覆额,懒出堂前怕见客。到了知愁时,翠颦急。相思到了识羞年,红晕可人怜。可怜几过可怜秋,又是相思无尽头。”亦饶有趣味。甲申变后,彤庵以兵备随鲁王整师江干,晋少司马。公寄诗以勉之,词气英烈激昂,犹可想其伏枥千里之志。视庵以太仆卿督饷,有《台州殉难》一律,公诸其翰墨淋漓,血诚愤忧,不觉涕泪交零,遂次韻十章以表痛哭。及闻彤庵舟山之变,亦赋诗以恸之,此皆沥血摧肝,令人不堪卒读,非直悲歌感慨之音也。有芦槎诗集数卷,余少时曾见之,惜未抄存,今己渐渐散失,其所著书有《四书五经尊王录》二十卷、《四书尊圣录》一卷、《五经尊圣录》五卷、《九经开卷大义》一卷、《御览五经大义》五卷、《五经详节》十四卷、《四书制义》一卷、《五经试牍》一卷、《五经制义》五卷、《诸史人物第一》四卷、《诸史详节》十卷、《名臣录》四卷、《历朝政务》六卷、《大学衍义参略》八卷、《四部合选》十六卷、《四部奇文第一》十卷、《诸子颔文》四卷、《十子名家诗选第一》四卷、《历代名篇诗选第一》四卷、《名诗补选第一》四卷、《芦槎文集》廿卷、《芦槎四谱》四卷、《私议官制》一卷,皆全体大用之书也。惜以无赀,未付剞劂,继守无人,残毁殆尽,曷胜浩叹乎。公虽阨忧终身,赍志以没,而吾族之鸿儒至今犹必推公,殆与视庵、彤庵以双忠传者并垂不朽矣。其配嗣生卒葬所,旧谱亦失检,姑阙之以俟考。

时道光十八年戊戍仲夏月,二十一世孙凌帆伴云氏拜撰

 

【注】

(1)         舞象:古代十五岁以上成童所学的一种武舞,用竿象征干戈。后来用舞象作成童的代称。舞勺:古代十三岁儿童所学的一种乐舞,勺是一种像箫的管乐器。后来用舞勺作童年的代称。抗怀:谓坚守高尚的情怀。宋曾巩《过高士坊》诗:“一亩萧然絶世喧,抗怀那肯就笼樊。”

(2)         风簷寸晷即寸晷风檐:喻考场应试。寸晷,时间短暂;风檐,挡风的屋檐。旧时应考,各居简陋小屋,故云。清李玉《眉山秀·婚试》:“难道我中了进士还脱不得做秀才的苦,偿不尽、寸晷风檐苦拈题?”

(3)         式:楷模、榜样。

(4)         须时:片刻,很快。

(5)         道光十八年:1838年。

翰林院待诏祖臣公传*

   公讳宸荩,字祖臣,彤庵公之胞弟也。公生而神奇,涉目成诵。比搦管为文,洋洋洒洒千言立就,瑰奇磊落,得大家体裁。暑扇寒炉,伯仲相与劘切,年十八受知许文衡豸(1),充郡博士弟子员,再试即补增广生(2)。壬午入闱,时典试浙江者,闽中黄石斋先生,获公卷,击节称赏,以经义小疵被放。公益下帷攻苦,必思得当以遂显扬。奈时际沧桑,阅岁甲申而北都报陷矣,越明年南都复陷,鲁王起师监国,需用乏财,公以例拔贡,授翰林院待诏,历兵部武选司。丙戍六月钱塘失守,公与彤庵公奉监国航海,诀别于杜湖巅上。彤庵公曰:“人生忠孝安能两全,吾受先帝知遇,义当以鱼腹正首邱耳。念堂上二人春秋高,晨昏定省,惟汝之责。吾一生宦橐,仅有图书数十卷,弟其善守以待后之能读者”。公闻言悲咽,势难共殉。嗣后其父景欧公每思彤庵公殉国之忠,涕泗交流,公长跪相慰曰:“伯氏幸为纯臣,无忝所生(3),虽死其瞑目泉下矣。大人何不自爱而过伤也”。然家人窃视公枕畔,泪痕沾渍,友于之谊不觉其笃于寤寐耳(4)。皇清定鼎,恩诏宽大,咸与维新。茂才贡举膺行,在封爵者仍得复学与选,公息心恬退。兵燹之后,修葺数椽,聊蔽风雨,衡门泌水(5),日手一编,自若也。或遇风清月白、鸟啼花落之辰,寄诸咏歌以见志焉。

 

【注】

(1)文衡:科举制时的主考官。许豸时任主考官。

(2)增广生:即增生。《明史·选举志一》:“一等前列者,视廪膳生有缺,依次充补,其次补增广生。”清俞正燮《癸巳存稿·释社》:“学生有五等:学生亦曰廪生,一也;增广生,二也。”

(3)忝,辱也。——《说文》。无忝祖考。——《书·君牙》

(4)友于:《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后割裂用典,以“友于”代“兄弟”。

(5)衡门泌水:谓隐居之地。清王韬《原才》:“乱世而人才亦盛:或躬耕於陇亩之中,或诵读於草野之内。上虽弗之用,而衡门泌水,固有以自乐其天也。”

 

刑部司李珠庵公传

公讳日章,字蔚九,号珠庵,行敬百七八,昭十三公之六世孙、仁四五公之五世孙也。明崇祯壬午经魁(1)。国朝顺治辛丑进士(2),刑部观政,授司李推官(3)。将掣签赴任,暴疾而卒。其生平始末失传,今幸有从孙梅和氏《诔词》一首,尚可识其大概,其略曰:“令望夙彰,贤名早著。经笥淹贯,安世之三箧无遗;艺苑纵横,孝瑜之十行俱下。爰是驰芳声于黉序,国士无双;树赤帜于棘闱,高文罕侣;龙渊出治,薛烛羡其腾辉;神骏行空,造父驚其翻羽。无如公车六上,屡抑数奇。烛烬三条,徒作洛阳之太息;目迷五色,空嗟苏子之知人。”既而寄迹武林(公元配生二子;复于杭娶金氏生三子,即冒外姓居杭,庠生金经、金纶皆其曾孙也)旋或往来吴会,抑且长安贳酒,都市题扉。所至迎门,讵止一人,下榻相逢,投紵何须千里賷粮。卒之,太史冯公深加器异。句胪高唱(4),方抒鸾凤之奇(5);铨序早颁(6),预厕爽鸠之列(7)。奈何北斗辉沉,骑箕倏往长沙(8),赋鵩湘江之弔(9),无闻中散绝弦(10)、广陵之传遂杳(11)。云云。按公所著诗文甚富,有《苕游三十草》,大为漳州黄石斋先生赏鉴(先生讳道周,公之座师也),余皆因志在四方,宦游京师,家无存稿,惜哉。

梅和氏朗,行名字未详,亦昭十三房人,仁三十七公之裔

 

【注】

(1)         经魁:明清科举考试分五经取士,每科乡试及会试的前五名即分别于五经中各取其第一名,称为经魁。

(2)         顺治辛丑:1661年。

(3)         司李:官名。即司理。 清周亮工《理信存稿序》:“且天下知司李一官,係於国家之宪纪,生民之利害,彰彰如是。”推官:审判官。

(4)         句胪:陈述;传语。宋王安石《贺鲁国大长公主出降表》:“虽句臚中絶於九宾,然呼舞外均於百兽。”

(5)         鸾凤:比喻贤俊之士。《楚辞·贾谊<惜誓>》:“独不见夫鸞凤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壄。” 王逸 注:“以言贤者亦宜处山泽之中,周流观望,见高明之君,乃当仕也。”

(6)         铨序:评定次序。

(7)         爽鸠:借指掌刑狱之官。清吴伟业《送詹司理之官济南》诗:“匹马指营丘,风清肃爽鳩。”

(8)         骑箕:这里指去世。清赵翼《题黄陶庵手书诗册》诗:“呜呼公已骑箕去,故纸残零亦何有。”

(9)         赋鵩:汉贾谊《鵩鸟赋》序:“谊为长沙王傅。三年,有鵩鸟飞入谊舍,止於坐隅。鵩似鴞,不祥鸟也。谊既以讁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廼为赋以自广。”后遂用“赋鵩”指仕途失意。

(10)      中散:三国魏嵇康曾任中散大夫,世以“中散”称之。清孔尚任《桃花扇·闹榭》:“龟年喧笛管,中散闹筝琶。”

(11)      广陵之传遂杳:《广陵散》已失传,常比喻优良传统断绝或后继无人。

 

倭难六节传*

沈师桥界观海、鸣鹤之间,族众数千人,多尚义好勇。自嘉靖以来,海上多事,倭寇上乌山、毁鸣鹤、掠观海等处,纵横蹂躏。沈氏不惟自卫,且时出而歼其渠魁、夺其所掠,寇甚恨之。嘉靖三十五年丙辰夏四月十二日(1),贼乃大至。沈氏宗誓于众曰:“无出妇女,无辇货财(2),誓以死守,不然者先戮之”。有章氏者誓于内,曰:“男子死斗,女当死义,辱甚于死也”,众妇女皆耸听(3)。既而贼围,合众妇聚于一楼。贼入户,章氏遂出投于河,周氏、冯氏继之。柴氏方为夫砺刃,即以刃斫贼,旋自刃。孟氏、孙氏娣姒为贼所得,相抱持不放,共詈贼,夺刀自刺,皆歼焉。时沈宗妇女死者三十余人,而尤烈者此六人也。章氏,沈祚妻;周氏,沈希曾妻;冯氏,沈信魁妻;柴氏,沈惟瑞妻;孟氏,沈宏量妻;孙氏,沈琳妻。有司以闻,赐旌“贞烈”,载在郡志。

 

【注】

附:《明史·卷三百十二·列传第一百九十·列女二》清·张廷玉等

“慈谿沈氏六节妇。章氏,祚妻。周氏,希曾妻。冯氏,信魁妻。柴氏,惟瑞妻。孟氏,弘量妻。孙氏,琳妻。所居名沈师桥,近海。族众二千人,多骁黠善斗。嘉靖中,倭贼入犯,屡歼其魁,夺还虏掠。贼深仇之。一日,贼大至,沈氏豪誓于众曰:“无出妇女,无辇货财,共以死守,违者诛。”章亦集族中妇女誓曰:“男子死斗,妇人死义,无为贼辱。”众竦息听命。贼围合,群妇聚一楼以待。既而贼入,章先出投于河,周与冯从之。紫方为夫砺刃,即以刃斫贼,旋自刃。孟与孙为贼所得,夺贼刃自刺死。时宗妇死者三十余人,而此六人尤烈。”

(1)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1556年。

(2)         辇:古时用人拉或推的车动。这里用如动词,指运走资产。

(3)         耸听:郑重其辞,使人震惊而听从。

 

一门三节传*

夫为妇人易,而为节妇则难。为贫节妇则更难。为贫节妇而能孝先、成后则愈难。其荣旌绰楔(1),芳流奕祀,宜也,非幸也。况一门而三节,尤为绝无仅有者哉。吾族礼七纯臣,号海门,礼九缙臣号南溪(此非死湖事之礼九,彼系昭四房人,此系昭一房人),礼十三绅臣,号后山。皆义三十公之子也,同胞笃爱,一岁之内相继病亡。纯臣配方氏孺人,缙臣配杨氏孺人,绅臣配范氏孺人,时年俱未愈三十。厥翁恐年青家窘,矢志难坚,劝令他适。而三氏者惟愿终身苦守,援冰霜以励节,恃织纺以赡生。上养迈翁,下抚孤子,三寡相依,淒凉满目,乃竟以协心勤俭,家道日渐充敷(2),丧葬其翁以尽礼,教育其子以成人。一门共著,坚贞三节,咸臻老寿。万历二十二年(3),纯臣之少子承恩为武骧卫经历司,具奏恳旨旌表门闾。其长孙祖述,时已膺乡荐,后官至知府,天之报施节孝,殆不爽乎。余阅旧县志,见载其事实,因稍为增润,俾略似传记,以附家乘中。

 

【注】

(1)         绰楔:亦作“绰削”。亦作“绰屑”。古时树于正门两旁,用以表彰孝义的木柱。《新五代史·李自伦传》:“其量地之宜,高其外门,门安绰楔,左右建臺,高一丈二尺,广狭方正称焉,圬以白而赤其四角,使不孝不义者见之,可以悛心而易行焉。”《元典章新集·户部·义仓》:“门首竪立绰屑,大书雕刊‘义仓’二字以表眉目。”

(2)         充敷:家道丰饶。

(3)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

 

 

双节传*

    妇女而以节烈著,亦天地正气所锺也。故每读古昔纪传,见所载节妇、烈妇,心辄肃然钦之。今阅新县志,有吾族之双节者,与古昔贞节相掩映,实与族之六节、三节相继美也。志曰:岑氏孺人,沈大鼎之配也。方氏孺人,沈懋琏之配也。大鼎、懋琏为昆弟(1)。大鼎逝世,岑氏年甫二十一岁。懋琏逝世,方氏年甫二十岁,娣姒二人,妙年猝寡(2),守志抚孤,共相励节。虽饥寒困迫,而日以纺织供饔(3),时以画荻尽义(4),方茹荼饮蘗(5),历五十余年,备尝艰苦,誓死完贞冰玉之操,垂老俱励,青年矢志于阃中,白首从夫于地下,咸称为双节云。

 

【注】

(1)         昆弟:兄和弟。

(2)         娣姒:妯娌。兄妻为姒,弟妻为娣。

(3)         饔yōng:熟食。酒车酌礼,方驾授饔。——张衡《西京赋》。又如:饔餐(饭食)。

(4)         画荻:宋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母郑氏以荻管画地写字,教其读书。见《宋史·欧阳修传》。后以“画荻”为称颂母教之典。荻: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天开紫花。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荻画:用荻杆在地上画画写字。

(5)         方通仿:比拟。茹荼:比喻受尽苦难。荼,苦菜。唐骆宾王《畴昔篇》:“茹荼空有嘆,怀橘独伤心。”饮蘗:檗,木名。即黄檗。也称“黄柏”。芸香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开黄绿色小花,木材坚硬,茎可制黄色染料,树皮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