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点乐队 生命的云彩:农广天地 果树优质综合农艺节水新技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35:57
农广天地  果树优质综合农艺节水新技术
http://www.56.com/u60/v_NjE2NzA2MjU.html
水是果树生命活动的重要原料和因素,在果树光合作用中,果树需要水分作为重要原料,而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出的碳水化合物,又必须借助水分输送到树体的各部。果树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都是在水的参与下才能正常进行,因此,果树的生长离不开水。
但是,果树对水分的需求也是有限度的。水分过多或不足,不仅影响当年的果树产量与品质,也影响来年的果树结果状态,甚至还会影响到果树的寿命,缩短结果年限。
另外,果树在一年中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需水量也不同,如果在不需要浇水的时候浇水,或者在需水量较小的时候大水漫灌,不但起不到促进果树生长发育的作用,还有可能适得其反,抑制果树的生长,降低果实的品质,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采访:有时明明看着要下雨,可就是下不下来;有时刚浇完水,这雨又来了。)
那怎样才能恰到好处的浇水,既保证产量和品质,又能避免浪费,节约水资源呢?
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果树专家的努力下,这种方法已经出现了。
它就是果树优质综合农艺节水新技术。
这项技术是在充分掌握果树需水特点和自然降水规律基础上,把土壤局部改良、起垄覆盖、小沟交替灌溉、行间自然生草、合理整形修剪等多项技术集成到一块,从而形成了一个综合农艺节水技术体系;
土壤是果园积蓄水分的载体,因此,要想实现节水的目的,首先要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增加土壤蓄水和保水的能力。
土壤局部改良
因为土壤的理化特性和肥力水平直接影响到水分在土壤中的贮藏、运动以及根系吸收和水分蒸发。
传统的果园肥水管理往往是大水漫灌和使用化肥,时间一长,很容易造成土壤板结,酸化、碱化,供水和保水的能力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上层水分蒸发快,下部根系呼吸困难。另外,肥料中的部分营养元素被土壤固定,无法到达果树的根系,也就不能被果树吸收。再加上随水流失的部分,最后真正起到作用的肥水资源就要大打折扣了。
土壤局部改良就是在树冠投影范围内局部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从而发挥土壤蓄水、保水和供水的能力,提高果树的耐旱能力。
1、挖施肥坑:
挖坑施肥可结合施基肥进行,中熟品种在果实采收后,晚熟品种果实采收前;春季在土壤解冻后至开花前进行。
从树的延长枝垂直向下,再向里二、三十厘米,这个地方是果树吸收根最为集中的地方,在这里挖施肥坑,能让根系更容易吸收到肥料中的养分。
施肥坑的长、宽为40厘米,由于果树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吸收根大多分布在地下20-40厘米土层,所以施肥坑的深度最好也把握在40厘米左右。
土壤局部改良一般要求一年挖四个施肥坑。进行局部改良,达到集中营养供应,一次把局部土壤有机质提高的目的,这样既满足了果树的生长需要,又节省了肥料。
以后环绕每株果树,逐年进行挖坑施肥改良土壤。
第一年,在果树周边的四个角上挖坑施肥,第二年,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再挖四个坑并施肥。第三年如法炮制。就这样,三年之后,基本上就能把树冠投影处的施肥坑打通了。
到了第四年和第五年,可以挖梯形沟改良树盘内的土壤。
梯形沟距离果树主干20~30 厘米, 靠近果树的地方要挖的窄一些、浅一些, 然后逐渐往外加宽、加深, 最后与先挖的环状施肥沟打通。
挖施肥坑时可能会挖断树盘内部的根系, 不过,如果上面光照解决, 马上又会长出新根,既改良了土壤,培肥了地力, 又达到了复壮树盘内部根系的目的。
2、配制肥料:
肥料一般采用有机肥和壤土混合配制,按1/2或1/1的比例充分拌匀,然后施入坑内。像这样每亩果园一年只需要2-4吨有机肥就能够达到局部改良土壤的效果。如果选用农家肥,则必须充分腐熟,因为鲜鸡粪猪粪埋到地下会产生氨气和甲烷,容易发生烧根现象。
这样,五年时间,果树周围的土壤就基本改良完了。以后,可根据树冠的长势,重新确定施肥坑的位置。
改良后的土壤孔隙度增加,毛管持水量提高,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也得到显著增强。这时只用小沟灌溉就基本能够满足果树的需水要求。
开沟:
填平施肥坑后,在施肥穴外顺行向或灌水方向,挖宽、深分别为20~30厘米的水沟。
灌水沟的内壁一定要紧贴着施肥坑的外壁,这是因为坑施有机肥后, 整个土壤比较疏松了, 在灌水的过程中, 这个坑既是一个施肥坑, 还是一个积蓄水分的储水坑, 当水流经过时,透过薄薄一层土壤渗透到施肥坑,而施肥坑的土壤非常疏松,就像海绵一样,将水分大量吸收和保存起来,使水和肥在坑内相融在一起,供给根系吸收,从而也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水沟不仅仅起到灌水沟的作用,当雨季到来时还可以充当排水沟使用,相对于不开沟的果园,还能预防雨季积水过多造成涝害。
开沟挖出的土壤覆盖在靠近果树的行内,做起垄备用。
经过改良后的土壤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大大增强,从而减少了一定的水资源浪费。但要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还得保住这些水分才行。
为了避免水分蒸发散失,接下来我们可以在果树行内起垄覆膜,这样,水能从旁边的沟里渗进来,但却因为薄膜的遮挡蒸发不出去,这就起到了较好的保水作用。
起垄覆膜
根据树体大小,在树干1-1.5米处起垄。垄要整成坡状,垄的高度为十五至二十厘米,最终达到行间低、行内高的形状。
起垄过程应注意: 在树干周围根颈处千万不要把根颈埋了, 一般留3~5 厘米的空间, 因为根颈是反映特别敏感的部位, 如果埋土过深, 它的透气性比较差, 对树体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树龄、株行距越大,起垄和覆膜的宽度也越宽。
哎,这里铺的地膜怎么是黑色的啊?通常铺的不都是白色地膜吗?
专家说了:这黑有黑的好处。
第一:早春温度低,铺上黑地膜以后,土壤温度提高比较快,能促进果树生长。
第二:铺了黑地膜以后,树下不生杂草,省去了锄草的工序。
原来,在白膜下面,小草能接受到阳光,依然可以生长,而黑膜下不见光,杂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不能生长了。
除此之外,起垄覆膜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排涝功能。
在我国北方,春季往往干旱,夏季雨水较多,干湿交替,水分供应不均衡,就容易出现裂果、烂果。现在铺上地膜就好多了,下再大的雨,也不必担心了,雨水顺着这个斜坡式的垄,流到水沟里,多余的水排出果园。这样一来,就解决了自然降水和果树需水不协调的矛盾,避免出现干湿交替现象,再结合合理浇水,使水分供应均衡,就能够杜绝裂果、烂果现象,提高果实的品质。
那怎样才能算合理浇水呢?
以前咱们给果树灌溉的时候,生怕给果树浇不透水,果实个头长不大,所以总是大水漫灌,非得把田里浇得水都要流出来了才肯罢休。这种做法,不仅浪费了水资源,多掏了水电费,弄不好还会好心办坏事,水浇的太多,造成果树光长枝叶不结果。
现在,咱得把这个习惯给改改,采用新型浇灌法,那就是交替灌溉。
交替灌溉:
交替灌溉就是在果树需水旺盛的时候两条沟都灌,而在不太干旱的情况下,采取隔一行浇一行,轮流交替灌溉。
这隔一行,浇一行能行吗?万一浇不透水、果实长不好怎么办呢?
这您就不用担心了,其实果树对于水分的需求也是有限度的。
果树的生长离不开水,但对于果树来讲,主要还是确保多结果、结好果。水分充足时,果树树体就长得好,枝繁叶茂,但有可能结果少,甚至不结果。
这是因为并不是所有根系都需要水,保持局部根系的干燥往往更有利于果树开花结果。
这是怎么回事呢?咱们来看看专家做的实验就清楚了。
您瞧,这就是专家们用来进行交替灌溉实验的地方。他们把果树的根平均分种在花盆的四个方格里,分别让果树的四分之一根系湿润、四分之二根系湿润、四分之三根系湿润和全部根系湿润。经过跟踪实验,结果是,3/4和全部根系灌水处理的,虽然枝条长得很旺盛,但开花株率都在20%以下,而1/4、2/4根系灌水处理的开花株率几乎是100%。坐果率以2/4根系交替灌水处理的效果最好。
这就说明,让根系全部湿润,能促进枝梢旺长,而让根系局部干燥,更有利于果树开花结果。
这是因为,根系干燥容易产生一种叫做脱落酸的物质, 而脱落酸有抑制新梢生长、控制枝条旺长、增加果实含糖量、提高果实品质的作用。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来控制浇水。就拿北方来说,从早春到5月中下旬,这段时间是果树的营养生长期,需要促进果树枝条的生长,所以就把树垄两边的浇水沟都灌满水,让根系全部湿润。
而6月份果树叶幕形成之后,重点就不在长枝梢了,而是需要它们早日开花结果,根据这个要求,我们实行交替灌溉,每次只浇一行, 两条水沟轮流浇。
花后3-4周,果实处于细胞分裂期,这时要根据土壤墒情,适时交替灌溉,保持水分稳定,使细胞分裂的数量增多,含糖量增加,从而提高果实品质。
通过土壤改良和交替灌溉,再结合自然降水,水分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与畦灌相比能省水70%,与大水漫灌相比省水80%,而果实的产量几乎没有变化。交替灌溉还有效的控制了树体旺长,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0.8%~1.6%,果实的口感和品质都有所提高。
另外,采用这种灌溉方式,浇水的速度也明显加快。
(采访)
既节省时间又减少了浪费,覆盖黑色地膜还避免了树盘下滋生杂草,与果树争水争肥,因此,人工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
但咱也不能得寸进尺啊!您看!这个果园的主人竟然连行间的草都懒得除!
人家果园的地里,大都是干干净净的,一点儿草也没有,可是这片果园杂草长得还这么旺盛。
这您可就误会了,这些行间的杂草是专门留着的!
行间自然生草
果树行间自然生草不但能起到节水的效果,还能让果实的品质再提升一个档次。在很多发达国家行间自然生草已经被作为一种先进的果园管理模式而普遍采用。有的甚至还专门在果园里种草。
那么,行间自然生草,是如何实现节水的呢?
果树行间长上草之后,避免了土壤直接曝晒在阳光下,减少了水分蒸发,生草覆盖的果园,可以减少土壤蒸发量达70%左右,实施三年自然生草的果园,25厘米土层含水量可提高17%,10厘米土层含水量提高26.9%;另外,果园生草还延缓了雨水的流失速度,增加雨水下渗,进一步提高土壤的含水率,从而也起到了节水的效果。
行间自然生草,还能改良土壤,改善果园的小气候,为果树生长创造有利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果实的品质。
果园生草在春天能够提高地温,促使根系较清耕园进入生长期提早15-30天;
在炎热的夏季降低地表温度,保证果树根系旺盛生长;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日灼病的发生。生草果园由于空气湿度和昼夜温差增加,果实着色率提高,含糖量大,果实硬度及耐贮性也有明显改善。尤其是套袋果园,果实摘袋后容易受到高温和干燥的影响,果面容易发生日灼和干裂纹,通过果园生草措施能有效的避免以上现象发生,提高果实外观品质。
绿色作物地上部分含有大量丰富的有机质,当行间的杂草自然生长到50厘米左右时,就可以刈割了。一般每年刈割2到3次。刈割后直接覆盖在行间地表,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加蓄水保水的能力。
进入晚秋后,增加土壤温度,延长根系活动1个月左右,对增加树体贮存养分,充实花芽有十分良好的作用。
冬季草被覆盖在地表,可以减轻冻土层的厚度,提高地温,减轻和预防根系的冻害。
也许有人会问了,这些杂草不会和果树争水争肥吗?
这您不用担心,因为草的根系比较浅,只分布在距地表10厘米深的表层,也就是这么一拃深;果树的根系则比较深,大多分布在地下20~40厘米的地方,所以,二者之间没有太多的矛盾。
既起到了蓄水和保水的作用,又提高了果品的质量,果园的主人还乐得个逍遥自在,您说这草还用得着除吗?
合理整形修剪
合理整形修剪可以减少叶面蒸腾,提高光合效率,促进根系生长,从而更容易吸收到土壤下层的水分,在水分利用上,从开源节流两方面起到调节作用。
常用的方法有严格整形和合理修剪。
1、严格整形:
采用上稀下密,外稀内密、大枝稀小枝密的小冠疏层形、纺锤形等树形,这些树形可减小蒸腾面积,减少风速和蒸腾速度。
2、合理修剪:
冬剪稍重,减小树冠,减少水分蒸发,夏季通过摘心、疏枝等措施,减少叶面蒸腾,同时注意疏花疏果,减少养分和水分的消耗,促进根系发育。
好了,说了这么多,到底应用情况怎么样呢?别因为省了水却影响到一年的收成。
这你就不用担心了!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在北京、山东、河北、陕西、四川等省市推广应用了100多万亩,在应用的过程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表现出三大突出优点。
优点一:节水省肥
应用这项技术,果园全年灌溉次数减少2~3次,与传统地面灌溉相比综合节约用水70%以上,比设施灌溉节约用水3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30%以上;
优点二:简单省工成本低
这项技术的操作很简单,果农朋友们只需要结合施用有机肥就可以实现,一年可以减少2次以上锄草和果树的夏季修剪。每亩只需要投入30~50元的地膜成本就可以了。
优点三:果实好收益高
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基础上,又控制了树体旺长,减少裂果。最重要的是,还能提高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个头大、品质好。另外,这项技术在苹果、梨、桃、樱桃等北方多种果树上都适合应用,已经给不少果农朋友们带来了收益。
果树优质综合农艺节水新技术把土壤局部改良、起垄覆盖、小沟交替灌溉、行间自然生草等多项技术集成到一块,把果树的需水特点与自然降水有机结合,实现了果树水旱互补,雨水集蓄节灌,使土壤的供水与果树发育周期的需水尽可能协调一致,避免了盲目性的灌水造成的果树供水过多、水资源浪费等问题,达到了既节水、保肥,又控制了树体旺长、提高果实品质,降低果园投入的效果。对农民增收节资、改善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