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的小说片段多胎:鸡皮疙瘩:钱学森堂侄获诺贝尔化学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3 22:48:14
唐博士 

      一 打开我们的网络和报纸,这样的新闻标题赫然醒目,却让我浑身顿生鸡皮疙瘩:
 简单而厚脸皮的如“钱学森堂侄获诺贝尔化学奖”
 含蓄而露怯的如“钱学森堂侄与两位美国科学家共享诺贝尔化学奖”
     这些题目的共性是,重点强调“钱学森堂侄”的称呼,而对钱永健本人——钱学森堂侄——却显得过分轻慢,似乎得奖的是钱学森而不是钱永健。
     其实,钱永健得奖关钱学森什么事?钱永健是美国国籍,只因为他和钱学森沾亲带故,我们就不遗余力地突出他的“华裔”身份,似乎钱永健不是在美国成的才,倒像是在中国开会填表举国培养的大宝贝。
     二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于当地时间10月8日11时45分左右(北京时间10月8日17时45分左右)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日裔科学家下村修(Osamu Shimomura)、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Martin Chalfie),以及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他们三人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有突出成就。
     钱永健是华裔化学家,1952年出生于纽约,现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医学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化学及药理学两系教授。
     应该说,钱永健是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他生在美国,长在美国,学在美国,成在美国,跟他堂叔所在的中国一点都不搭界。不能说他曾经的祖先是中国人,我们这些没见过诺贝尔奖的大国小民就可以像阿Q一样拿爷爷说事,并把自己包装得光彩一些。
     如果硬要沾亲带故地套近乎,那英国人是不是世界第一骄傲呢?因为美国人大多是美籍英人的。
     三
     热衷于某某堂侄得奖的报导是一种可怕的堕落和意淫。
     想当年,咱大清的爱新觉罗氏多么天威至尊,可后来他们在北京郊区的广阔天地里扎堆种地了。
     网络有言,按照人口10倍的比例,中国要和日本持平,需要150人获奖。
     如今,中国终于奥运金牌第一了,可我们的庆典狂欢似乎掩盖着什么心虚的东东,原来我们是怕人家鄙视我们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是啊,能不被人家鄙视吗?人家钱永健是独立的科学家,他获奖靠的是自己的努力而不是我们的遗传。当然了,你也可以嘴硬说,要不是我大清的基因遗传,哪有你钱永健的今天呢?话说到这份上,我除了佩服我大清还能说什么呢?
    
     四
     对于能不能获得诺贝尔奖,我以为,个人努力和国家环境都是重要的。
     没有科学精神的科学只是一个虚幻的熬头。科学发展也会扭曲成科学专制。
     博士争官,教授项目,开会填表,评估造假,如此环境只能梦见大师。
     举国体制可以办大事,办形象工程,办金牌第一,却不配办大师办诺奖。
     仿造如自宫,独创得未来。科学创造离不开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可我们却习惯了把科学创造和精神文明演绎成轰轰烈烈的集体拔河比赛。
     大国崛起靠的是内功,可余含泪、王做鬼,还有黑色化学、三聚结石都会废了美好的内功。
     现实不是梦,梦也不能拯救现实。
 

责任编辑:刘诗雨         来源:猫眼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