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鸟主演:论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27:19

论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

 

2009-03-14 14:48:26 来自: syo

  哈贝马斯 曹卫东选译

  席勒从1793年夏天开始写作《审美教育书简》,并于1795年把它发表在《季节女神》(Horen )上。这些书简成为了现代性的审美批判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席勒用康德哲学的概念来分析自身内部已经发生分裂的现代性,并设计了一套审美乌托邦,赋予艺术一种全面的社会——革命作用。由此看来,较之于在图宾根结为挚友的谢林、黑格尔和荷尔德林在法兰克福对未来的憧憬,席勒的这部作品已经领先了一步。艺术应当能够代替宗教,发挥出统一的力量,因为艺术被看作是一种深入到人的主体间性关系当中的“中介形式”(Form der Mittei lung)。席勒把艺术理解成了一种交往理性,将在未来的“审美王国”里付诸实现。

  席勒在第二封信中提出这样的问题,即让美在自由之前先行一步,是否不合时宜,“因为,当今,道德世界的事务有着更切身的利害关系,时代的状况迫切要求哲学精神探讨所有艺术作品中最完美的作品,即研究如何建立真正的政治自由”①。

  席勒所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暗含着这样的答案,即艺术本身就是通过教化使人达到真正的政治自由的中介。教化过程与个体无关,涉及到的是民族的集体生活语境:“只有在有能力和有资格把强制国家变换成自由国家的民族那里才能找到性格的整体性”②。艺术要想能够完成使分析的现代性统一起来的历史使命,就不应死抓住个体不放,而必须对个体参与其中的生活形式加以转化。所以,席勒强调艺术应发挥交往、建立同感和团结的力量,即强调艺术的“公共特征”(der Offentliche Charakter)。席勒对现实的分析结果是,在现代生活关系中,个别的力要想彼此分离和得到发展,就必定会以牺牲它们的整体性为代价。这样一来,古今之争又成了现代性进行批判性自我确证的出发点。古希腊的诗歌和艺术“虽然也分解人的天性,把它放大以后再分散到壮丽的诸神身上,但是。它不把人的天性撕裂成碎片,而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混合,因为每个单独的神都不缺少完整的人性。这同我们现代人完全不同!在我们这里,类属的图像也是放大以后分散在个体身上——但是,是分成了碎片,而不是千变万化的混合体因而要想汇集出类属的整体性就不得不一个挨一个地去询问个体”③。席勒批判资产阶级社会是“利己主义的制度”。他的措辞使人想到青年马克思。席勒认为,不仅物化的经济过程像一架精巧的钟表,使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报酬彼此脱节④;独立的国家机器也是像钟表一样机械的运转,它使公民成为异己,并通过“划分等级”把公民视为统治对象而纳入冷漠的法则⑤。批判完异化劳动和官僚政治之后,席勒随即转向远离日常问题的理智化和过于专门化的科学:“当思考的精神在观念世界里追求不可丧失的占有物时,它在感官世界里必然成为一个异己者,为了形式而丧失了物质。当务实的精神被关闭在由各种客体所组成的单调的圈子里,而且在这个圈子里又被各种程式所束缚,它必然会看到自由的整体在他眼前消逝,同时它的范围变得越来越贫乏。……因此,抽象的思想家常常有一颗冷漠的心,因为他的任务是分析印象,而印象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时才会触动灵魂;务实的人常常有颗狭隘的心,因为他们的想象力被关闭在他职业的单调的圈子里,而不可能扩展到别人的意向方式之中”⑥。

  不过,席勒只是把这种异化现象看作是进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作用,人类无法摆脱它而阔步向前。对此,席勒和批判的历史哲学一样深信不疑。他甚至毫无保留地使用康德先验哲学的目的论的思维框架:“只是由于人身上的各种单独的力都彼此隔离,并都妄想独自立法,这些单独的力才与事物的真理进行抗争。并强使平常由于怠惰和自满自足而停止在外部现象上的共同感也去探究事物的深邃”⑦。和社会领域中的工作精神一样,精神王国中的思考精神也各自为政。这样,在社会和哲学中便形成了两种对立的立法。感性和知性,物质冲动和形式冲动之间的这种抽象的对立使被启蒙了的主体承受双重强制:即自然的物质强制和自由的道德强制。主体越是毫无顾忌地力图控制外部自然及其内在自然,这两种强制也就越是明显。因而,自发的动力国家和理性的伦理国家最终彼此隔膜;两者只有在压制同感的效果上是一致的,因为“动力国家只能使社会成为可能,因为它是以自然来抑制自然;伦理国家只能使社会成为(道德的)必然,因为它使个别意志服从于普遍意志”⑧。

  由于这个原因,席勒把理性的实现想象成为遭到破坏的同感的复兴;它不能单独从自然和自由任意一个中形成,而只应出现在教化过程中。为了终止立法机构的斗争,教化过程必须一方面使物质性格摆脱外部自然的任意性,另一方面使道德性格摆脱自由意志⑨。教化过程的中介是艺术,因为艺术产生一种“中和心境”(einemittere Stimmung),“在这种中和心境中,心绪既不受物质的也不受道德的强制,但却以这两种方式进行活动”10。随着理性的进步,现代性越来越卷入到强大的需求系统和抽象的道德准则中;然而,艺术却能赋予这种分裂的整体性以“一种社会特征”,因为艺术参与了这两项立法:“在力的可怕王国和法则的神圣王国之间,审美的创造活动不知不觉地建立起第三个王国,即游戏和假象的王国。在这个王国里,审美的创造冲动给人卸去了一切关系的枷锁,使人摆脱了一切称之为强制的东西,不论这些东西是物质的,还是道德的”11。

  对黑格尔和马克思来说,甚至对直到卢卡奇和马尔库塞的整个黑格尔派马克思主义传统来说,审美乌托邦一直都是探讨的关键12。凭着这个审美乌托邦,席勒把艺术理解为交往理性的真正体现。当然,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也促成了它进入一种沉思的唯心主义,但这种唯心主义对知性和感性、自由和必然、精神和自然之间康德式的分化并不满意,因为它从中窥见到了有关现代生活关系的分裂的表达。而在黑格尔和谢林看来,反思判断力的中介能力只是通向应当取得绝对统一性同意的知性观念的桥梁。席勒则相对节制,他坚持审美判断力的有限意义,以便从历史哲学的角度对它加以使用。这里,他悄悄地把康德的判断力概念和传统的判断力概念混为一谈。传统的判断力概念在亚里士多德传统上(直到哈娜·阿伦特)从未完全失去与同感的政治概念的联系。因此,席勒能够从根本上把艺术视为一种“中介”形式,并指望艺术能“为社会带来和谐”:“一切其他的表象形式都会分裂社会,因为它们不是完全和个别成员的私人感受发生关系,就是完全和个别成员的私人本领发生关系,因而也就同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发生关系,唯独美的中介能够使社会统一起来,因为它同所有成员的共同点发生关系”14。

  接着,席勒在主体间性的两种对立的变形,即个人化和大众化的背景下确立主体间性的理想形式。离群索居者,其私人生活方式失去了与社会的联系,社会也就成了外在于他的客观之物;混迹人群者,其表面化的存在也不可能寻找到其自我。这样两种陌生化和融合化的极端形式同样都对整体性构成了威胁。席勒对两者的平衡比较浪漫,他认为,用审美统一起来的社会必须产生一种交往结构,“每个人只是当他在自己的小屋里才静静地同自己交谈,一旦走出小屋,就同所有的人交谈”15。

  但是,席勒建立审美乌托邦,其目的并不在于使生活关系审美化,而是要革交往关系的命。超现实主义者在其纲领中要求艺术溶解到生命中去,达达主义者及其追随者也充满挑衅地这样强调;相反,席勒则坚持纯粹假象的自律。他同时期望审美假象所带来的愉悦能导致“整个感受方式”的“彻底革命”。但是,只要缺少现实的支持,假象就永远是一种纯粹的审美假象。和席勒一样,马尔库塞后来也是这样确定艺术和革命的关系的。由于社会不仅在人的意识中,而且也在人的感官中进行再生产,因此,意识的解放必须以感官的解放为基础——必须“放弃对给定的客观世界的强制性亲近”。尽管如此,艺术仍然不能完成超现实主义者的指令,艺术不应放弃其崇高特性而转向生活:“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想象‘艺术的终结’,即人们不再能够区分真和假、善与恶、美与丑。这也许是文明达到极点时所导致的彻底的野蛮状态”16。后期马尔库塞重复了席勒有关生活直接审美化的警告:审美假象作为发挥统一的力量,仅限于这样一种情况,即“人在理论上认真地抑制自己不去肯定假象就是实际存在,在实践中也不借助假象来施舍实际存在”17。

  这种警告早在席勒那里就隐藏着这样一种观念,即科学、道德和艺术等文化价值领域都有其本身固有的规律,这一点后来被拉斯克(Emil Lask)和韦伯大力张扬。这些领域似乎已经获得了解放,它们“为自己享有绝对的豁免权,不受人的专断而欣慰。政治立法者可以封闭这些领域,但不可能在其中进行统治”18。我们如果不考虑文化的特性,而试图打破审美假象容器,那么,其内涵势必会模糊不定——失去了崇高特性的意义和散了架的形式也就无法发挥出解放的力量。对席勒来说,只有当艺术作为一种中介形式,一种中介——在这个中介里,分散的部分重新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发挥催化作用,生活世界的审美化才是合法的。只有当艺术把在现代已分裂的一切——膨胀的需求体系、官僚国家、抽象的理性道德和专家化的科学,带出到同感的开放天空下”,美和趣味的社会特征才能表现出来。

  ①席勒:《全集》(Saemtliche Werke),第五卷,页571ff。

  ②同上,页579。

  ③同上,页582。

  ④同上,页584。

  ⑤同上,页585。

  ⑥同上,页585ff。

  ⑦同上,页587。

  ⑧同上,页667。

  ⑨同上,页576。

  10同上,页633。

  11同上,页667。

  12马尔库塞:《精神分析角度的进步》(Fortschritt im Lichte der Psychoanal yse),载《弗洛伊德在当代——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学文选》(Freud in der Gegenwart,Frankfu rter Beitraege zur Soziologie),第六卷,1957年,页438。

  13阿伦特:《论康德》(Lectures on Kant),芝加哥,1982年;德文版,慕尼黑,1985年。

  14席勒:《全集》,第五卷,页667。

  15同上,页665。

  16马尔库塞:《反革命和造反》(Konterrevolution und Revolte),1973年,页140ff。

  17席勒:《全集》,第五卷,页658。

  18同上,页593。
--------------------------------------------------------------------------------------------------------------------------------------------- 

【作者简介】: 

      德国剧作家,诗人 ,文艺理论家 。1759 年11月10日出生于符腾堡公国的马尔巴赫一 个外科医生家庭 ,卒于 1805年5月9日 。席勒 13 岁被符腾堡公爵送入他创办的斯图加特卡尔军事学校学习法律 、医学 , 在这个被称为" 奴隶养成所"的地方,席勒与世隔绝,被禁锢了8 年 。在这里他通过进步教师阿贝尔接触了莎士比亚、卢梭、歌德等人的作品  ,在狂飙突进运动影响下,开始文学创作。

      1776 年 席勒发表《赠劳拉》、《夜晚》等抒情诗作。1778 年秘密创作了剧本《强盗》,以卡尔和弗兰茨兄弟的矛盾为主线,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恶行,被恩格斯誉为"对于一个敢于向全社会公开宣战的胸襟豁达的青年人的赞美"。剧本于 1782 年在曼海姆剧院公演后 ,引起强烈反响 ,席勒因此触怒公爵,被关禁闭两周。这时席勒又着手创作《斐爱斯柯在热那亚的谋叛》。

      为了反抗公爵的暴政 ,席勒于1782年9月偕友人逃离斯图加特,经曼海姆去迈宁根附近的鲍尔巴赫居住,在这里他完成了市民悲剧《阴谋与爱情》。该剧描写德国某公国宰相之子斐迪南爱上市民女子露易丝,宰相为了让儿子同公爵情妇结合,达到自己政治上往上爬的目的,与秘书合谋破坏儿子的爱情,斐迪南中计,毒死露易丝后自杀。作品揭露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展示了市民阶级的政治理想。恩格斯称它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1783年7月 ,席勒应剧院经理达尔贝格之邀,回曼海姆剧院任编剧,并创办《莱茵塔莉亚》杂志。这期间《阴谋与爱情》于1784 年4月在曼海姆剧院公演成功 ,席勒在达姆施塔特初次会见魏玛公爵卡尔·奥古斯特,并同卡尔普夫人发生恋情 。1785 年 4 月 ,席勒应朋友克尔纳之邀前往莱比锡,住在一农户家里,创作名诗《欢乐颂》,贝多芬以这首气势磅礴的颂诗作合唱曲,谱写了《第九交响乐》。

     1787年7月 ,席勒应卡尔普夫人之邀,来到诗人荟集的魏玛,在这里进行长时间的历史、哲学和古希腊文化艺术研究 ,撰写了《尼德兰独立史》和《 三十年战争史 》。1788年由卡尔·奥古斯特和歌德推荐,被任命为耶那大学历史学教授 ,1790年与夏洛蒂 · 沃尔措根结婚。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 ,席勒表示热烈拥护 ,1792 年获法国国民议会颁发的荣誉公民证书。雅各宾专政以后,席勒表示反对暴力革命,遂沉浸在康德哲学的研究中。

      此后数年他完成了许多美学论著,如《论人的审美教育书简》、《论朴素的诗与伤感的诗》等。前者宣扬通过审美教育实现人的公民权自由,即市民阶级的个人解放;后者概括地总结了欧洲文艺的发展,对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艺术做了初步区分。这期间席勒还创作了《希腊诸神》、《美的宗教》、《艺术家》等诗作。
    

      从1794年开始,席勒与歌德在文学创作中开始合作,10年之中 ,硕果累累 ,文学史家称这 10年为古典文学时期 。席勒在歌德影响下,摆脱了康德哲学影响,焕发了文学创作热情,先后创作了历史剧《华伦斯坦》三部曲、《奥尔良的姑娘》、《玛丽娅·斯图亚特》、《墨西拿的新娘》和《威廉· 退尔》等,还创作了《潜水者》、《 手套 》、《大钟歌》等叙事诗。
     

【内容提要】:

      本书是作者的一部经典名著。作者鉴于他所处的时代"上层腐朽,下层粗野"的状况,认为当时的人是不完整的分裂的人。这种分裂的人身上存在着两种冲动和理性冲动。前者的对象是生活,它占有、享受,被官能所控制,是被动的,处于这种状态的人是自然人;后者的对象是形象,它要的是秩序和法则,受思想和意志的支配,是主动的,处于这种状态是理性人。但二者各有强制性,不能直接结合,故要是二者结合,人从自然人走向理性人,中间必须要有一座桥梁,这便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能使人恢复健康、赋予人美的心灵、充当人性的教师,它尤其能唤起人身上的第三种冲动--游戏冲动。这种冲动是自由的同义语,它使得感性与理性、物质与形式等对立都结合起来,从而克服人的分裂状态。

【书评】:席勒和《审美教育书简》

      “可以看到,《审美教育书简》中的席勒受到卢梭的很大影响。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只存在公民教育,而不存在《爱弥儿》中的自然人。席勒发展了康德的学说(康德是他的理论出发点之一),并同时沿着卢梭的路线对启蒙运动进行了反思。在他看来,现代人是分裂和不整全的。


       首先,自然的人(物质的人)与国家的人(理性的人)之间存在着矛盾。一个自然的人是野人,而一个只有理性的人是蛮人。自然的人如何放置到国家之中去而不对群体构成危害?而如何又避免康德的理性观念对人的自然的一面构成侵蚀?人一生下来就是放置在社会与国家之中的。现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与希腊的城邦完全不同了。在《法篇》的五千多人的城邦之中,人人彼此相识,是友爱的共同体。在古典的观念之中,政治不是恶的(看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向《政治学》的过渡),人们热情地参与政治却并不以牺牲人性为代价,反而参与政治是公民灵魂整全和健康人性的表现。近代意义上的利维坦在席勒看来完全压制了个人的自由与天性。人们争先恐后地参与和关心政治,这种关心和参与是以将自己让渡出去为前提的。在席勒看来,现代社会之中的个人自由与政治自由之间充满了矛盾。个人为了服从国家,用康德的启蒙理性将自己塑造成理性纯粹的人,而国家由此对个人施行压制。但个人如果离开了国家,则成为没有教化的怪物。如何统一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并达到和谐,是席勒所要关注的。


     其次,工具理性的发达,功利主义至上,效率优先技术第一的时代风气令艺术的理想主义黯然失色,人们不再关注自身灵魂的可能性。可以引申出来,近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技术是以康德牛顿等人奠定的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在古典视野里(无论是亚里士多德还是托勒密)科学与哲学是水乳交融彼此不分的,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脱离了哲学,由此引发了诸多现代性的问题(可以看海德格尔对此的关注和论述)。
    

     再次,技术分工使人的灵魂被割裂成碎片。在希腊时代,人是身兼数职并且灵活更换职务的,而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对分工的经典论述)是以劳动分工为基本条件之一的。这可以看涂尔干对于两种分工的区分。再可以看中学文理分科,大学分专业等。而这种分工大大缩小了人的可能性并破坏了人的整全。所谓文艺复兴式的学者不复存在。


     最后,现代的艺术创作牺牲了人的自然本性,而在希腊那里,人的自然本性与艺术创作是完全合一的。
     席勒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受康德影响(比如对于人的三个阶段的划分,感性,知性,理性,但康德是将其作为人的机能,而席勒将其作为人的生存状态,是必不可少,不断上升的三部曲),但他同时像卢梭一般,一方面接受了自然的人的观念,另一方面也对启蒙理性话语展开了批判。而这种批判是以希腊人为例外的最高典范为蓝本的。恢复人的整全,必须通过审美教育来完成。这种审美教育是自我陶冶自我修炼。而最终的目的就是自由。在席勒的视野里,所谓自由就是指人的整全性。”(雷思温)


-------------------------------------------------------------------------------------------------------------------------------- 

美育书简

  【《美育书简》】 又译《审美教育书简》,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的代表作。是1793—1794年作者写给丹麦王子克里斯谦公爵的27封信,1795年经整理出版。追求人类本性的完善,提倡理性的自由是席勒美育思想的核心。
  书中认为资本主义现代文明是造成人性分裂的根源,它割断了人性内在的联系,由于“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报酬都彼此脱节,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碎片上”,必然造成人性的分裂。席勒认为,人性既受来自“感性冲动”,即来自自然必然性方面强加给人的物质性的限制,也受来自“理性冲动(形式冲动)”,即来自精神必然性方面强加给人的意志性的限制。从而造成了人性的分裂。要使分裂的人性得以复归,“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能达到自由”。暴力革命和国家政权解决不了人性分裂问题。完善的人性应该是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二者的和谐统一,只有通过“第三冲动”(即游戏冲动)为中介,才能实现之。原因之一是,人只有在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和谐统一的游戏冲动,即在审美境界中,才能实现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受动与自由的统一,成为具有完善人格的人;其二,感性的人只有通过审美状态才能进入道德状态,成为理性的人,美是人的第二创造者;其三,自然的片面性和全面立法的理性的限制,人被剥夺了人性的自由,只有在审美状态中的人才能摆脱任何限制,使失落的人性得以复归。书中还讨论了不同性质的美,即存在着溶炼性的美和振奋性的美,前者使人松弛,后者使人紧张。
  书中最后讨论了游戏的意义和最高社会理想。认为审美游戏到了高级阶段,美本身就成为人追求的对象,这时就会建立起审美外观的王国,但它“只能在少数卓越出众的人当中找到。”
  该书中关于人性的自我分裂,关于游戏冲动和审美游戏的观点对后来的艺术理论和美学影响深远。-------------------------------------------------------------------------------------------------------------------------------- 
    席勒的<美育书简>是"审美现代性"创生的划时代文献.它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出发,深刻批判了启蒙理性的弊端,提出恢复感性的合法性,解除理性对感性的粗暴专制,
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具有现代性意义的美和美育范畴.弘扬人的感性本质、揭示和批判现代社会人性的分裂和异化、赋予美和美育鲜明的现世性和此岸性、把美和审美作为
人的生存范畴来理解,构成了席勒美育理论现代性的基本特征.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阐释,这是第一部系统的美育著作。席勒认为,正因为审美活动是自由的,所以审美
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唯一途径。席勒认为审美教育可以恢复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造就完整人性,使人进入自由王国。 

参考资料:中国招生考试论坛 --------------------------------------------------------------------------------------------------------------------------------

基本信息

书名:《美育书简》导读
作者:徐恒醇 著
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0838072
页码:16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出版日:2002-12-1
原价:11.00元

内容简介

       本丛书将包括西方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各个主要领域,选题以近代以前的名著为主,适当选入若干已有学术界评的当代学术名著。导读的内容力求客观、准确、深入浅出,注重可读性。每本导读除了介绍原著者的时候背景、生平、活动和思想外,着重对原著本身的基本内容主和主要论点作简明扼要的叙述,并对该著作的历史价值和理论意义进行评价。为了使读者能直接领略原著的风貌,还摘录了其中一些最精彩的重要段落。这样,通过导读的介绍,读者们将能对原著有一个较全面的概括的了解。当然,导读绝不能代表替原著,它的作用只是帮助读者去阅读和理解原著。在学习和学术研究上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如果这套导读丛书的出版能提高广大读者对西方学术名著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去深入钻研原著,那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席勒的《美育书简》是德古典美学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仅成为从康德美学到黑格尔美学的中介和转折点,而且成为从古典美学到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座桥梁。在康德主体性哲学的基础上,它进一步提出了审美现代性的问题。它是一部美育的历史性宣言,针对现代社会劳动分工造性分裂和异化的现实,从历史的高度提出了确立感性在人性构成中的基础地位、培养全面发展的完美人性的理论,由此突破了从现有资产阶级文化范围进行人的素质教育的局限,在历史上第一次把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并列起来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作者简介

        徐恒醇,1938年4月生,籍贯北京市。原为工程师,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习美学。毕业后留哲学所从事外国美学研究。1984年调入天津社会科学院任技术美学研究中心主任。1989年至1993年两次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研究进修。现为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STS中心特约研究员,天津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兼研究生导师。著有《科技美学》、《生态美学》、《艺术设计学》(合作)等,译有席勒《美育书简》、卢卡契《审美特性》、本泽《广义符号学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等。

目录

席勒及其学术思相评介
席勒的生产及其思想历程
《美育书简》的理论背景和美学观
《美育书简》的现代性主题及马克思对它的扬弃
《美育书简》梗概
第一封信
第二封信
第三封信
第四封信
第五封信
第六封信
第七封信
第八封信
第九封信
第十封信
第十一封信
第十二封信
第十三封信
第十四封信
第十五封信
第十六封信
第十七封信
第十八封信
第十九封信
第二十封信
第二十一封信
第二十二封信
第二十三封信
第二十四封信
第二十五封信
第二十六封信
第二十七封信
《美育书简》核心片断
问题的提出
国家的变革与人格的完善
对时代劣根性的批判
人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艺术的清泉与审美鉴赏力
对美与人性的概念分析
论审美教育
精神自由即美的规律
审美外观与游戏冲动
参考文献

@import url("/css/pop_login4.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