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康皮鞋官方网站查询:“五·四”运动之功过评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4:17:44

“五·四”运动之功过评说

[6717] (2009-05-07)

 

fieldset {width: 309px;border: 1px solid #990000;}legend {font-family: Arial,"宋体";font-size: 12px;font-weight: bold;color: #990000;}

  “五四”运动作为20世纪初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影响最大的一次政治运动,至今已经过去90年了。“日久见人心,实践验真理”,对于一个人、一件事物的评价,往往只有在经历了时间或实践的打磨之后才能更客观、更全面,政治活动也不例外。90年的岁月历练,足以让每一个有心了解“五四”运动的人对其有了自己的认识,这种认识,有官方的、学术界的、民间的,可谓“百花齐放”。

  “五四”运动之功——自由思想之表达、批判精神

  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官方对其进行了近年来最为隆重的纪念,并号召广大青年要弘扬“五四”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报效祖国。很明显,在官方的诠释中,五四运动留下的最主要的精神财富是“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而学术界与民间对“五四精神”又有着不同的解读。在五四运动时期,曾有“德”“赛”两位先生,仿佛两站灯塔指引着整个运动,因此,学术界认为,“五四”精神更应该是“德”“赛”之全名——民主、科学。同一个运动,出现了不同的精神解读,似乎是不太和谐。而笔者认为,恰恰是今天这不太和谐的局面,才是90年前那场伟大运动所留下的宝贵财富——思想自由之表达。

  众所周知,在五四运动之前的几千年中华文明中,皇家思想是指导全国发展建设的惟一思想,皇家信奉儒家,儒学就“唯我独尊”,皇家崇拜黄老,其他思想就会遭遇灭顶。每一种思想的转接与传承,都是来自与政治高层而非民间意愿。更可怕的是,这种思想的存在于统治阶级的独家控制下,非黑即白,其它任何思想不能与其共存。而“五四”运动,第一次让来自民间的思想与皇家思想有了正面交锋,并彻底改变了皇家思想一统天下的局面。尽管这种思想的表达并非完全自由,甚至一度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险些遭遇独裁思想的复辟。但最终,由“五四”运动所贡献出的思想自由表达的环境还是继承和延续下来。这就出现了今天对于“五四”精神不同解读的局面,官方的、学术界的、民间的,不管是出于政治环境需要还是个人的研究成果,但每一种思想都有相对自由的表达空间。尽管这种自由程度、空间开放度在90年的历程中有着不同的变化,并不能达到每个人的理想程度,但门一旦开了,就难以再关上,至少这个局面经过90年的打磨已经形成,这便是“五四”运动留下的大功劳之一。

  如果说“五四”运动的另一个功劳,那便是批判精神。中华民族是经历过历史沉淀、并根植着深厚文化的民族。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规律看,不管哪一种文化思想,一旦根植于某个民族,好的一方面,可以让这个民族的所有人约定俗成地有着自己的道德尺度、价值标准、追求目标。不好的一方面,随着时间的延续,会让整个民族在同一种文化思想引领下过于迷信、陷入极端,笔者认为,这便是文化畸形。

  而在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中,儒家思想统一全国的历史占据了大半个部分。不可否认,儒家文化本身有着其伟大的精神价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明思想之一。但就是这样一种伟大的思想,也难以违背历史的发展规律。我们看到,儒家文化经过多年传承,就成为了迷信,到了近代,更是让一个强大的帝国在世界之林中过于呆板、死气沉沉、缺乏活力,甚至一度遭遇民族浩劫。“五四”运动的重要贡献,就是对于儒家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产生了怀疑,打破了迷信,并敢于进行批判。也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社会上掀起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他们可以并立存在,可以相互怀疑、相互批判,民众也不再盲目迷信,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五四”运动之过——对传统思想批判过激

  如果说“五四”运动给中华民族留下遗憾的话,那便是对于儒家文化的过度批判。也许那一代中国人遭受畸形儒家文化的毒害太深,一旦有了机会,就想与之决裂。因此,在那个时期,整个民族从上到下,都开始摈弃自己原有的传统,任何关于儒家的道德、礼仪都被扣上腐朽、封建的帽子。这种批判几乎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一直到70年代末,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以至于今天,当我们再度追溯和回顾我们民族的思想文化时,感觉它们是那么生涩而遥远,很多经典的东西我们已经丢失了很久,重新捡起来是那么艰难。如果不是主宰着中国几千年的经典思想本身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话,那么今天,我们的民族精神将会完全断裂。

  也就是近几年,当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强大,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站稳脚跟,并有了较强的民族自信心的时候,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各种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在社会中慢慢热了起来,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到那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才发现,就是在我们批判传统、追求具有普世价值的人类文明时,我们言行中那高雅的部分都或多或少地夹带着中国的传统思想。原来,我们的传统思想,其中也承载着普世价值。

  从完全批判到重新捡起,用了90年的时间,其间更是波折不断。这可能也是一种成熟的文化思想需要打磨的历史过程,也许只有那些在不断批判中所流传下来的思想,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思想精髓、文化灵魂,才是真正具有普世价值的人类文明。

  媒体人:慕顺宗 《联合早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