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德黑兰类似电影:福州仓山洋楼 留下几座有多难?(海峡都市报 2004-4-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6:11:05


石厝教堂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他洋楼呢?
绿树掩映的汇丰银行办公楼
老洋行要被拆了远处是中洲岛新建的仿欧式建筑  散落在福州仓山街巷中的近现代西洋建筑,凝固着城市的记忆,也使仓山有着与福州其他区不同的异国情调。然而,随着仓山旧屋区改造的脚步越来越快,这些风格各异的欧式老建筑将被大批拆除。
今年仓山旧屋区改造,在福州市五区中的力度最大。在这项规模浩大的工程启动时,曾经见证福州历史的仓山洋楼正面临危机。
闽 海关办公楼旧址即将在南江滨路建设中被拆除,随后许多洋楼将面临同样的命运。它们不属于文物保护单位,却也积淀了相当的历史内涵。在仓山的开发脚步愈发加紧的时候,它们该何去何从。省政协委员陈辉庚在今年省“两会”上发出呼吁:要保护仓山区近代西洋建筑,为福州留下近代史!
仓山洋楼面临危机
没有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洋楼,在此次仓山旧屋改造中面临的威胁最大。
天航洋行是福州清末最大的贸易商行,目前的洋楼重建于1938年。天航洋行在观井路上,藏身于闹市之中,仓山区文管办的林津告诉记者,这个洋行有10000多平方米,是当时福州最大的洋行,由美国人开办,主要经营水泥、茶叶、粮食、纺织品等。中国的产品从这里输出,洋货也是从这里流进了中国市场。
进入洋行是个很明显的由石块铺成的下坡路,路的尽头就是闽江。这个红砖砌成的三层的洋行办公楼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闲置了,现在是一个粮站。南江滨路即将从这里通过,这个洋行的命运将和闽海关办公楼旧址一样。
汇丰银行
塔亭路,一个挺清静的小路,人们安静地行走、做事,没有都市的喧哗。谁能想到这里在100多年前是个十分繁华的地方,因为这里有个至今在世界都知名的银行——汇丰银行。
这栋两层的西洋式红楼已经十分陈旧了,保留至今的百叶窗有些都已经朽掉了。仓山区文管办的林津指着门口的石阶说这还是当时的台阶,石头拱门也保存了下来。从拱门里望进去,黑漆漆的看不清楚。走进拱门,脚下是100多年前的木头地板,每踏上一步都传来“咚咚”的声音。老林说,地板下是空的,当时的建筑都在地板下留有足够的空间,防楼板潮湿,也防白蚁侵蚀。楼梯的扶手从二楼伸下来,在末端转了个很花哨的圈,扶手上已经落满灰尘。台阶也在我们的脚步下“咯吱吱”地响着。一楼是人们往来的厅堂,二楼才是银行办公的地方。现在两层楼都成了人们的住家,每间房门口都贴着对联或大红的“福”字,给这个西洋建筑倒添了几分中国的气息。
老林说自从“五口通商”后,英国领事馆在这里设立了汇丰银行,各国领事都通过这里办理经济业务,一些中国的商人也与这里有银钱往来,因此这里也是个商贾云集、名流进出的地方,而银行旁边的巷子就被称为“汇丰巷”。
乐群路与石厝教堂
之所以叫乐群路是因为这里云集了当时列强的诸多领事馆,而且还有个洋人聚会玩乐的俱乐部。行进在乐群路上,老林时不时地向我们指点道,这里是英国领事馆、这里是美国领事馆、这里是日本领事馆……这些现在仿佛进入颓唐老境的洋楼如今大都移作他用,以前曾经见证列强侵略中国历史的楼房都掩映在围墙和树木之中,偶尔露出个屋角或尖顶。
我们最后停在石厝教堂前。这个仿哥特式的建筑目前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860年英国圣公会建造,整个教堂全是用石头砌成,拙朴中透出稳重,仿佛欧洲古代的城堡一般,青灰的石块经历了百年风雨侵蚀依然坚固。
记者了解到,在整个仓山区,像天航洋行、汇丰银行这样的西洋建筑大约有40个,除了7个列为省、市、区的文物保护单位以外,其他的是区文管办登记在册的文物保护点。它们风格各异,或多或少地记录着福州近现代史的发展路程。如今,这些楼都可能在今后的旧城改造中消失掉,仓山区文管办表示会尽量争取保护更多的建筑,但是有时候也力不从心。
政协委员:推土机且慢推进
省政协委员陈辉庚在今年的省“两会”上提出了“仓山区近现代西洋建筑亟待保护”的提案。
他认为对这些建筑的保护不仅是因为它已构成福州城市建筑的一个独特的风格,更可以在保护中了解福州曾经有过的殖民地屈辱历史,以史为鉴教育后代。
对此他提出了一些保护意见:首先对仓山现有的西式老建筑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并登记造册,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评审,对有保护价值的,实行挂牌保护。同时挖掘“老洋房”的历史内涵,并与旅游业结合,加以开发利用。福州市应该在考虑仓山区规划中要充分利用这些不可多得的资源,将其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进行新建筑时尽可能与老建筑风格协调和谐,以形成区域建筑风格。
陈辉庚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对于保护这些建筑,有关部门首先要摸清“家底”,了解现状,不仅是比较集中的仓山区,对福州全市都要进行必要的普查。然后分类制定保护措施,哪些是必须保护的,哪些可以迁移保护。保护中存在困难的,如经费、规划等,政府要给予支持。陈辉庚说:“我们不怕慢,就怕不动,就怕有一天这些建筑都消失掉。”
省文物局:这些洋楼受文物法保护
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国珍告诉我们,仓山的这些建筑凝聚了许多难得的价值:本身的价值。由于福州作为一个“五口通商”的口岸城市,保存了一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建筑。
这些建筑可以分成几个类型:一个是类似闽海关那样的,属于国家职能范围,但是由于丧权辱国的条约,而成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一个是洋人办的教会学堂和教堂等,它们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一个是洋人在这里办的洋行、茶厂,从经济上进行侵略。还有一类是华侨、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人建造的房子,他们在与西方的交流中大量吸收西方文化内涵,因此建造了一批具有西方特色的建筑,当时很多人以能住这样的房子为荣耀。
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建筑都打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过去只保护具有革命性的东西,很多像这样的东西没有被列为文保单位。“但是,仓山的建筑作为文物,到了今天已经成为一个历史的物质载体,全然失去了当时的阶级性,是现代人们共享的物质财产,变成一种财富。”
郑国珍表示,即使在现代社会,在福州的城市建设中也要留下它们的印记,告诉后人中国的近代史从这里走过来。它们将成为人们的第二个课堂,将与书本一起印证历史。
对于在旧城改造中这些西式建筑的命运,郑国珍表示,国家文物法保护的不仅仅是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登记在册的文物点同样享受文物法的保护。
根据文物法第20条的规定,在城市基本建设中要尽量避开文物,无法避开的,要尽可能就地保护。实在没办法避开的要报省级有关部门批准。
郑国珍建议在今后的开发中,先要进行文物普查,专家论证,市民公示,协调处理好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的关系。
编辑手记
留下记忆留下情调
许多福州人有仓山情结。
小时候我曾住在仓山,那些掩映在老树的浓荫中的欧式老屋,常令我流连。现在再到仓山,发现它与福州其他的区越来越像了。每次去厦门,我都爱到鼓浪屿,走在幽静的深巷,我就想到仓山。鼓浪屿把那些旧洋楼当作鼓浪屿的特征保留下来了。而仓山呢?没有那些富有情调的欧式老建筑,仓山还是仓山吗?
城市是有记忆的,建筑就是凝固的记忆。
城市应该有点情调,那些有特色的建筑不能不说是情调的一笔。
如今的地产商,很爱以“欧陆风情”作为楼盘卖点。还是个洋风东渐的时代,君不见仿西洋建筑一幢幢拔起。
但有一点我不明白,与其大造伪洋楼文化,为什么不能留下几幢原汁原味的真洋楼。
其实,我们不应该把老屋当作包袱,它是可以生钱的。比如鼓浪屿,它的老建筑成了旅游资源。真希望能保留仓山的特点,让人们在福州,除了感受三坊七巷的人文气息,再到仓山看看老建筑,不也是仓山旅游业的一个卖点吗?
几年前,福建师大校部的那座百年欧式建筑,在道路拓宽中差点被一劈两半,在有识之士的呼吁下得以保留。
所以,在城市改造和历史文化发生矛盾时,相信政府有关部门会有正确判断。
本报记者 李坚/吴旭东/文/游庆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