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儿 bt:【新提醒】《闲话钓鱼》之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19:02:02
第二章
钓鱼识然

第一节
知鱼追源

鱼类,是远古最老的一类脊椎动物。延续至今犹存了4·7亿年。生活在水中。体呈流线型,通常体扁覆有鳞片和长有鳍,通过鳃吸取水中分解出的氧气。鱼类也属冷血动物,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即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亦属变温动物。其种类繁多,分布极广,也可以说“有水就有鱼”。
淡水野生鱼类的来源:如不可能存在串水通鱼的高山湖泊与平原孤海独湾死塘等的鱼类生成之源?本人认为,其中之一的原因是机械物理因素,是借自然之力的飞来之鱼籽、鱼仔而生成繁衍的!是老天用风力卷起如土的鱼籽、草籽以及龙卷风卷起水和幼小的鱼仔等传播于地球各处水域,是遇适宜的自然环境而发育出各种鱼类、草木植物等,因动物鱼籽的生命力较植物草籽的生命力要强得多,据有关资料记载,鱼籽在不遇水的情况下能存活五千年左右,而草籽则能存活五百年左右。其二原因就是自然生物进化而生成的等等第二节
鱼性分析


鱼,都有它一定的生态特性即生活习性爱好及活动规律。鱼所共有的或多有的特征习性是:变温特性、隐匿特性、迁徙特性、区域属性、节气变性、时间段性、趋温随性、逐氧适性、气压适性、随水变性、潜遁存性等等,进行分析介绍,使钓者尽可能多的了解和掌握,以达理想钓获钓趣之目的。

(一)
变温特性

鱼类属于变温性动物。鱼类也属于冷血动物。鱼类的体温是能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季候天象的气温制约着水温,而水温的变化又影响着鱼的体温,由于鱼体温的变化而决定着鱼摄食习性的变化,所以表现出在各个不同的季节所具不同摄食反应。但是,鱼在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七十二候三百六十五天都进行摄食活动,因而全年均可以进行垂钓活动。

(二)
隐匿特性

鱼,天性胆小,故具有隐蔽躲藏的特性,也是鱼大多共有的特性。专找遮荫处栖息,游憩藏匿于草丛乱木树根之中,如有的鱼爱倚偎乱石堆,还有的鱼专卧悬崖坎壁凹槽之处等。
鱼,特惧惊响,震响惊吓,仓惶逃窜,一遇惊扰,即刻潜逃遁匿。

(三)
迁徙特性

鱼有几种情形的迁徙特性。
一、回游迁徙:某种鱼类,在到一定的年限年度和季度月份的时日里,都具有成群顶流上溯,回游迁徙到原生地进行交配产卵,完成一个循环轮回的生命周期。像大马哈鱼、黄河鱽鱼、梭鱼等鱼类,此时是对某种鱼的垂钓盛期。
二、随流迁徙:多为嬉戏、新鲜和觅食。故随波逐流或顶流上跃。像鲫、鲤、鲢、鳙、鳟、嘎、黑鱼等。
三、觅场迁徙:寻觅新场生存。遇有水净草丰、浮游生物多、泥中腐殖质和水虫丰富等理想的繁衍生息场所而定居。
四、群分迁徙:因一域鱼满为患,故而群分迁徙另居。
(四)
区域属性

一、在稳定水系 —— 水相对的稳定时,鱼分群、分区域地相对的定居,一般是水肥草丰质多的地方,此时鱼的流动范围较小,大约在6~7米左右。尽管如此,但尚有部分仍为游动的觅食状态,也是最易上钩的群体。
二、活水水系 —— 活水期间,在尚未稳定以前的阶段里,是鱼的迁徙游弋动态过程中,就在此时鱼的多数游动进入生草长芦苇的河汊沟渠及水塘港湾等新的适宜环境觅食找地造窝定居下来,多为小群状态。随水逐渐稳定而逐多类聚。再遇水情变化和又因鱼满争食而为患的情形下,又形成了新的一轮分群迁徙的循续更替变化找新区域定居的过程。

(五) 节气变性
因鱼类属变温动物,所以一年四季均可以垂钓。但吃食的表现不一,一般规律是:“春天吃食稳,夏天吃食狠,秋天吃食快,冬天吃食慢”。
四季的划分:在天文学上四季的划分是春分到夏至为春季;从夏至到秋分为夏季;从秋分到冬至为秋季;从冬至到春分为冬季。在时间上要比我国推迟一个半月。我国传统上的四季划分,则是立春到谷雨为春季;从立夏到大暑为夏季;从立秋到霜降为秋季;从立冬到大寒为冬季。在气候学上,四季的划分,则是以侯温(指五天为一候的每候平均气温)<10℃为冬季;候温≥22℃为夏季;候温≥10℃、<22℃为春季或秋季。
钓鱼的四季:根据地域的不同,其季节有错位的现象存在,所以,钓鱼的季节性的依照参考的标准是按当地的地理区位来灵活掌握。象本文所介绍的是位于东经114°45′~118°24′、北纬35°45′~ 39°12′的地处华北平原东南部的冀鲁平原,在钓鱼的季节上,为简便明了地掌握,一般是按气象学上的阳历345月划分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四季钓鱼的一般概律与特点分述如下:

一、春季钓:
1、春钓全天 —— 因鱼为恢复体力和储存脂质备产卵,因而摄食量较大而且不分时候早与晚,所以春钓全天候。
2、春钓岸边 —— 天气渐暖鱼也随之靠边觅食,因而春钓边。
3、早春钓滩 —— 鱼游弋浅滩取暖。
4、冷春钓浮—— 因水寒,鲫鱼等中午上浮水面晒阳取暖。
二、夏季钓:
1、热躲午间 —— 鱼因天气炎热,气温≥30℃,故天中的午时和未时(即11~15点),多躲在草丛中草盖下和卧深潭底水凉处避暑憩息,俗称鱼歇晌,在这个时间段里,一般的情况下的鱼是不吃不动,就是饵食逗在鱼嘴边它也懒得理会,不过偶尔也能钓上,特别是静水塘湾更是如此。故而在炎夏:
① 宜钓早晚 —— 既宜钓早晨与午后下晚。
② 湾钓草盖 —— 或密草中间。
③ 午钓深潭 —— 或甩钓深水坑洞黑渊。
2、河钓活流 —— 在活水有流的河道则因溶氧足而鱼欢快活跃、游动而摄食。
3、夏钓应变 —— 夏天的天气,阴晴雨风多变,尤其是热伏天更是一日三变,所以要及时应变,采启相应的钓策技艺。象换点易位(方位)、选择深浅、调整底悬、钓近甩远等。
4、夜钓 ——手竿钓用夜光棒漂或射光灯。还可进行插竿钓、圈式钓、海竿钓等等。

三、秋季钓:
金秋时节,也是钓鱼的黄金时节。特吟诗舒意:“天高云淡,碧水蓝映”和“金风送爽,适温宜人”,“秋风凉嗖细雨寒,叶落草枯籽粒满。鱼靠边滩觅食欢,钓不满护不回还”。
该段所指的秋季钓,是天文历法和传统的季节,指立秋~霜降时段。天气由热向冷的转换阶段,气温变化幅度较大,所以,又大体上分为3个阶段来阐述钓事。
1、立秋~处暑 —— 暑气未退,热浪仍逼,仍续夏钓。
2、白露~秋分 —— 早晚凉意中午暖,岸边草间昆虫嬉闹和水中的浮游生物出现,与而逐渐靠有草的岸边或浅滩摄食,再就是深水因地温低而水冷,相比较草岸边与浅滩处水暖。所以,是秋钓滩的有利时机。
3、寒露~霜降 ——此时,气温大降,鱼儿摄食量大以备越冬半眠,是垂钓的黄金时节,而且也是大鱼频繁出没活动的时机,往往会钓到同类鱼中的重量级,往后至深秋初冬时节,越冷则钓得鱼平均就越大。
四、冬季钓:

在黄河流域以北的北方地区,冬钓一般都指的是冰钓。因“天寒地冻,雪皑冰封,万籁寂静,鱼亦不动”。所以,冬钓时诀窍,是人找鱼钓,开冰洞选点,找区域深处并有草的空间,此时鱼懒游动缓而吃食慢,下钩送食到窝内鱼的嘴边,轻提轻放轻移微动逗鱼。冬天冰钓如选中鱼群洞点是幸运的,绝对会有理想的收获,只要不是在底层脱钩跑鱼会造成鱼群移位的话,恐怕就能一直会把鱼钓到鱼净为止的!。这在某种意义上讲冬钓有时会优于它季钓鱼。


(六)
时间段性

鱼吃食,都有其一定的规律性,即时间与阶段的特性。这大概与气压、气温和水温及溶氧有关,但说不很清楚,弄不真明白。
所以,只是凭一般的经验谈:
1、涨后钓 —— 鱼经活水迁徙后,在稳定状态下的头两天时间内,也是鱼的食欲最强烈之时,此时垂钓上鱼率高,随着水的逐渐稳定而食欲逐渐减弱。
2、日间钓 —— “一日三迁,早晚钓边”,“早钓近,午钓远”,“夕阳西下,钓鱼最佳”。在一天当中,各种鱼都有一定的觅食和栖息地点,根据所钓鱼不同的活动范围和摄食规律,来选择合适的最佳钓位。
一般要掌握,大多数鱼吃食都有其断续的特征。一般规律是:早晨鱼靠边觅食,而且吃食猛快牢,为一天的第一个上鱼的高潮时机;出阳后随温渐高而渐缓慢内迁,并且摄食趋于稳重,到半晌午时大约10.30分左右,就基本上停止进食了;在正中午时分又会出现一阵吃食高峰,为一天的第二个高潮时机,约持续40多分钟;大约在12.30分左右就有停止进食,名谓鱼歇晌,实际上是鱼已开始上浮,是水底没鱼而似不动不吃;后半晌一般吃食大约到了3.30分~4点以后了;到黄昏,是鱼儿在一天中进食最为强烈的时段(亦叫忙食),又开始靠边觅食,所以,亦为一天中的第三个钓获高潮时机,上鱼快而大,可一直钓到黑天看不见,一般此时是鲫鱼、嘎鱼(黄颡)、泥鳅、噘嘴鲢(噘头鲌)、鲇鱼、黑鱼等上钩频繁。
3、活水钓 —— 全天候均可垂钓,一般不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4、夜间钓 —— 一般肉食性鱼类在夜间也是大量摄食的时段。特别是从将近黑天到半夜,可以说也是钓鲶鱼、镢头鲌、嘎鱼等的黄金时段。

(七) 趋温随性
可根据鱼的变温性和适温性特点,掌握和针对鱼随季节气候变化而变化的特殊规律,而采取相应的施钓举措与方法,能收到很理想的效果。
适宜的水温:在暖季,水温在5℃以下时,鱼(指鲫鱼)处于半冬眠状态,游动缓慢,摄食量小而微,食放不到嘴边也不吃;当水温升至7~10℃的时候,鱼始游动,但摄食较弱,仍表现出不积极不主动来;水温在12~20℃的时段,鱼儿活跃,游动频繁,消化摄食能力较强,最佳摄食最适宜的水温是14~16℃,为垂钓之黄金时段;但到水温升至25℃时,鱼则懒得活动,食欲减退,始不咬钩。再到水温升高达30℃以上,会出现的第一个情况是鱼躲到水草下和深水中以避暑;其二就是鱼上浮遁入中上层的水草中,休息不动以躲高温;一般此时不爱吃食,有时会持续数小时。所以钓鱼相对适宜的气温是在10 ~30℃之间。
温水性鱼类,一般水温≤8℃时,将不吃不动。像罗非鱼、草鱼、黑鱼等。
到冷季,根据“一般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的原理,有它在特定的条件下的规律性,也就是鱼的温变随遇特性决定了的,所以隆冬冰封也能照常施钓,仅是垂钓举措与工艺有所不同,同样冰钓也存在着温变的差异,白天的中间温高时段里相对地就是好钓。

(八)
逐氧适性

鱼在生活在水里,是在水中有一定的含氧量的状态下而生存的。而水中的含氧(溶氧)量有与水的温度和水情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因势利导,灵活掌握优钓时机。
· 钓金早晨:早晨,经过一夜的降温到凌晨是低的极限,因上层水的变冷而密度增大、质量加重而下沉,便形成了向下流动。底层水温相对的要高、密度小、质量轻而会上浮。于是,这就形成了上、下层水的对流的现象,对流使上层含氧丰富的水补充到底层,而促成了鱼的舒适游动觅食故而好钓,故而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律性。所以,大都知道是早晨好钓鱼。
· 活水、涨水溶氧足,所以鱼儿吃食欢。
· 水草密而溶氧多,因而鱼吃食好钓。
· 污染水多为富营养化,因而溶氧量少,鱼一般懒居中层,多不吃食。

(九)
气压适性

气压,地球外围的大气由于受地球引力的作用而是具有重量的。地球表面单位面积上所承受大气柱的重量,叫做大气压力,简称气压。

气压的量度单位有两种:① 由于大气柱的重量不能直接量得,所以实际上气压是用的与大气柱的重量相平衡的水银柱高度来度量的。气象学中将纬度45℃的海平面上,水银温度为0℃时,大气压力为760毫米水银柱高度,叫做一个标准大气压。 ② 因为气压实际上是大气压强,因此还可以将毫米换算成压强单位(达因/厘米2)来表示。若将一个标准大气压用压强单位表示,则可根据公式P =βgh(P是大气压,β是水银的密度13.595克/厘米3,g是重力加速度980厘米/秒2,h是水银柱的高度76厘米)换算。结果:760 毫米=1013.25毫巴。即:1毫米=1.33毫巴(4/3毫巴),1毫巴=0.75毫米(3/4毫米)。

 

气压的分布规律:① 垂直分布是海拔越高则大气的密度越小,而且大气层就越薄,所以气压也就越低。② 水平分布是由于热力和动力条件的不同,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均而形成了不同的高或低的气压区,而且气压形势还是在时刻变化着的。
一般气压值(cm·Hg)在水银柱≥76厘米时为气压高的天气,如≤76厘米时则为气压低的天气(低气压)。气压高则标示着多是晴空天高、风通气爽、水温适中的天气,水的溶氧量大,因而鱼欢摄食强,是垂钓的好日子。
当处于低压区和低压槽的阴蒙云低闷热潮湿雾霾无风的天气里,一般水银柱高度在75厘米时,是甭想好钓鱼的。由于气压低而影响到水中溶氧量少而呈现出缺氧状态,鱼则呼吸急促、乱游不稳、浮上移浅,再严重时则仰头呱唧嘴充氧、昏迷呆板、行动迟缓、命悬一线,此时此情,鱼儿只求保命,那顾美餐。轻一点的时候,几个小时以后太阳一出、风起云开、雾散天晴,气压升高,这叫气压“锋面”过境的气象现象,待鱼下潜,钓鱼准大获,因鱼已饿了多半天一旦缓过气来就会大量进食补亏,而且是吃的极欢。所以:
一、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好晴天、西北东风天、天高云淡天、凉风气爽天等天气里,都是绝对的极好的利于钓鱼的好天。
二、如见早晨或上午见鱼浮头呱哒嘴时,一跺脚鱼能惊散,尔后很快又聚合浮头,再试仍循环如此,此为假泛塘,先不要施钓,记住了,等天开在钓,准丰收。
三、泛塘(即泛海子,鱼因缺氧而浮头呱唧嘴)后,鱼下潜两个小时左右,一般会大量摄食。也就是在凌晨时鱼浮头,一般随太阳升高而逐渐缓解,鱼会陆续下潜,有时会持续到近中午浮头现象才全部消除,凡遇这种早浮午消鱼返欢的现象,于下午垂钓必有大获。原因是,鱼在晚上与早晨的摄食高峰时,因缺氧误餐而亏体,必然会进食补欠。

(十)
时批量性

鱼随水情、生理上的变化而形成了有规律的批量上鱼的特性。
一、随水情 —— 俗话说“涨水鱼,落水虾”是指鱼随水的涨落而又有不同的变化。一般涨水鱼欢,吃食猛快狠,吞钩过嗓喉。水少出虾,虾偎鱼窝胡乱腾。
二、产卵期 —— 象农历的四月份是鲫鱼的产卵(俗称鳋仔)期,雌鱼吃食较狠,进食量大,一般钓上来的绝大多数是母的。但到农历九月份,雄鱼开始猛吃食,钓上来的又多为公的。


(十一)

潜遁存性

鱼还有能遁匿于泥土之中生存的本能特性。像季节性的湖泊或间歇性的河流等,会经常出现渗干及断水现象,像泥鳅、黑鱼、鲶鱼、鲤鱼等,均能潜盾在泥土之中生存半年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