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长滩旅游危险吗:手工业发展概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5:28:59

手工业发展概况

作者:博学人    更新:2012-1-11 21:11:23    热度:

人口的增加,农业的发展,战争的需要,促进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概况如下:(1)纺织业颜之推说:"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⑦一个吃饭,一个穿衣,是人生活中的最重要的两件大事。吃饭问题前面已经讲过,这里再讲穿衣问题。东晋南朝时期,纺织业还是比较发达,原因除了它是人生所必需外,还因为政府征收调要丝、绵、麻、布、绢;有的地区以谷帛作货币,也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布的原料是麻、葛、蕉等。南方的布很早就有名,柔软细密,凉快舒适。东汉时,吴人陆续穿越布单衣,光武帝很喜欢,从此越布成为贡品。养蚕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豫章(今江西南昌市)等地,"一年蚕四五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一年可出"八辈蚕"。这"八辈蚕",并不是同一种蚕相继产卵、成虫、吐丝八代,而是数个品种的蚕,经过不同的技术处理,在不同的时间成虫、吐丝、产卵。其中包括■蚕二代,爱蚕二代,寒蚕二代,外加柘蚕和四出蚕共"八辈",在三至十月间分七批(■蚕第二代与柘蚕同时》吐丝。即或如此,也反映养蚕技术的进步①。当时

①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

② 《宋书》卷三《武帝纪下》。

③ 《宋书》卷十八《礼志五》。

④ 《南齐书》卷六《明帝纪》。

⑤ 《梁书》卷三十八《贺琛传》。

⑥ 《陈书》卷五《宣帝纪》。

⑦ 《颜氏家训》卷一《治家》。

① 《太平御览》卷八百二十五引《永嘉郡纪》。

的中央政府鼓励农民种桑养蚕,宋文帝多次下诏:"蚕桑麻纻","耕蚕树艺",都要"各尽其力"。梁朝的沈瑀作建德县(今浙江建德县)令时,规定每个成年男人要种十五株桑,四株柿或梨、栗,妇女减半。

自从马钧改进织机之后,生产率也提高了一步。豫章勤于纺织的妇女,"亦有夜浣纱而旦成布者,俗呼为鸡鸣布。"②有一首《古艳歌》说:"为君作妻,心常恻悲,夜夜织作,不得下机,三日载匹,尚言吾迟。"③这个妇女很勤快,三天织成一匹,丈夫还嫌她织得慢。一匹四丈,三日成匹,则一日一丈三尺余,可能是当时效率较高的了。丝麻之外,还有一种吉贝,即木棉,也可以用来织布。但当时的木棉布在国内还很少生产,只在今云南的少数民族("哀牢夷")地区有生产,其余则来自林邑和扶南。

在这一时期,在南方的大部分地区,丝织品生产都不及麻布那样普遍。

在西晋以前,江南的丝织业还比较落后,高级丝织品的生产,只有益州比较发达。宋山谦之说:"江东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而吴亦资西道。"①当时,无论南北,纺织巧手都比较缺乏,争夺工匠的斗争也比较激烈。早在汉末,孙策袭击袁术的皖城,得术"百工"等,皆迁往江南。晋灭吴后,宣布吴国"百工"等愿渡江北迁者,免徭役20 年,刘裕灭后秦,又"迁其百工"于建康,于斗场设织锦署,从此江南才有了正式的织锦机构。这种对工匠的从北到南,又从南到北的反复迁掠,反映了工匠的紧缺。不仅对立政权之间互相争夺,而且在国内也禁止私藏工匠。宋朝廷讨伐刘诞叛乱,把"名工细巧,悉匿私第"列为罪状之一。当时,官府库存丝织品比较多。就以军服来说,原来军服多著铠,后来便改穿绢绵作成的袍袄和。。裆(背心)。站岗巡逻,防卫迎送,白天御寒,晚上睡眠,都穿绢绵制的袍袄,不到一年便破坏不堪,其用量之大,可以想见。侯景将叛,从寿春上书"启求锦万匹,为军人袍。"梁武帝听亲信朱异的话,说御府所藏之锦,是作赏赐之用,不用作边城军服,因而拒绝了侯景的请求,加速了侯景叛乱的爆发。官府库藏大量绢布,主要是调自民间。宋沈怀文说:少府仓库里的绢,"年调钜万匹,绵亦称此(即与调绢数相当)"。百姓为了输调,"买绢一匹至二三千,绵一两亦三四百。"贫者买不起,则"卖妻儿",甚至"自经死"②。因为绵绢贵,所以种桑养蚕,纺织绢帛的也越来越多;但是,即或加倍努力生产,绢价始终居高不下。布则不同,自东晋以来,不断下降。据南齐的萧子良说:宋初,布匹值一千,元嘉时降至六百;至齐,"匹裁三百",最低时,"入官好布,匹堪百余。"①南齐时布价减降,除了因货币少,"钱贵物贱"的因素外,产量增加也是原因之一。齐武帝时,因为丰收,命中央和各州共出钱10060 万,购买米谷布帛纹绢丝绵等,反映当时纺织业之盛。就整个南方来说,荆、扬、益三州最盛。沈约说:荆扬二州,"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②。益州"人多工巧,绫锦雕镂之妙,殆侔于上国。"③② 《隋书》卷三十一《地理志下》。

③ 《太平御览》卷八百二十六引。

① 《太平御览》卷八百十五引《丹阳记》。

② 《宋书》卷八十二《沈怀文传》。

① 《南齐书》卷二十六《王敬则传》。

② 《宋书》卷五十四史臣曰。

③ 《隋书》卷三十一《地理志下》。

(2)冶铸和煮盐冶铸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生产部门。铸钱用的铜,铸造武器和生产工具的钢铁,服饰器玩用的金、银,都离不开冶铸。如前所述,西晋时卫尉领冶令39,冶工5350 户,主要集中在江北。东晋南朝时,没有完整的统计数字,但从记载看,冶址似乎也不少。京师建康有东、西二冶,宋、齐时省西冶置南冶。《宋书·王弘传》还提到"留铜官大冶及都邑小冶",也在京师城内。丹阳自古就是铜的产地。京南的永世县南百里有铁岘山,周广近二百里,出铁,为扬州重要冶铁基地④。石头城附近有冶城寺;寺以冶城命名,当是冶铸集中之地⑤。剡(shàn,音善)县(今浙江嵊县西南)三白山"出铁,常供戎器。"⑥晋、宋两朝曾在吴县(今苏州市)光福山附近采铜⑦;梁朝曾在今江苏溧水县东南的芦塘山开采铜、锡。总之,扬州境内的矿址还比较集中。扬州之外,冶铸矿址较多的便是益州了。据《续汉书·郡国志》记载,后汉时,巴蜀产铁者7 处,产银、铜各4 处,锡3 处,铅2 处,金1 处。蜀汉时,设司金中郎将,专主冶铸。东晋南朝时,宋益州刺史刘道济,在蜀立冶。"一断民私鼓铸,而贵卖铁器"①。齐武帝时,一度派人到益州严道县(今四川荣经县)蒙山下采铜铸钱,得钱千万②。梁天监年间,张齐作巴西太守,"立台传,兴冶铸,以应赡南梁(州)。"③萧纪在蜀十七年,"内修工商盐铁之功,外通商贾远方之利,故能殖其财用,器甲殷积。"他从益州回建康船上的货物是黄金万斤,白银五万斤,还有同样价值的锦、缯、罽(ji,音记,毛料)、采(同綵,有颜色的丝织品)"等④。刘悛作益州刺史,"在蜀作金浴盆",还有与作金浴盆用金一样多的各种金器。他们在蜀获得如此之多的金银和金银制品,说明益州的金银开采一定可观。

荆州武昌大冶白雉山有铜矿,南朝历届政府都曾在此采铜⑤。江夏郡(今湖北武昌)的北济湖本是一个冶塘湖,宋元嘉初曾在此以水力鼓风冶铁。在广州,东晋邓■作广州刺史,"大开鼓铸,诸夷因此知造兵器。"⑥这是说,冶铸技术在岭南的少数民族地区也推广了。始兴郡(今广东韶关市)银矿有银民三百户,专门从事采银。南朝的货币,在大部分地区用铜钱或谷帛,只有岭南地区用金银。这也反映了交、广地区采金银业的发展。

当时,铜的产量不高,钢、铁产量似乎可观。南齐时"钱贵",梁武帝罢铜钱、铸铁钱,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铜原料不足。反之,钢、铁产量似乎较高。孙权在武昌山冶铸,"作千口剑,万口刀";梁武帝罢铜钱用铁钱后,因为"铁贱易得",故盗铸者众,以至"所在铁钱,遂如丘山";梁武帝修浮山堰,以数千万斤铁截流;这些都说明铁的产量较高。从冶炼技术来④ 《太平御览》卷四十六引山谦之《丹阳记》载《永世记》。

⑤ 《陈书》卷十二《徐度传》。

⑥ 《太平御览》卷四十六引《南徐州记》。

⑦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四。

① 《宋书》卷四十五《刘道济传》。

② 《南齐书》卷三十七《刘悛传》。

③ 《梁书》卷十七《张齐传》。

④ 《南史》卷五十三《武陵王纪传》。

⑤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十二。

⑥ 《晋书》卷七十三《庾翼传》。

说,自后汉、三国以来的水力鼓风(水排)冶铸技术,已在推广。武昌附近最大的冶铸基地--冶塘便是用水力鼓风。史书上都说,用水排比用人排或马排效率提高三倍。炼钢术有新的进步。梁陶弘景说当时有一种"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以作"钢铁"的方法,即将生铁和熟铁放在一起冶炼,生铁熔点低,先化,渗入到熟铁中,经过生熟交熔,取出锤炼,如此反复多次,把铁中的杂质去掉,便可成为作刀、镰的钢铁。近代是用化学方法去掉铁中杂质,而古代则是用物理的,即锤炼的方法。好的钢铁都是经过反复锤炼。梁朝"公家(官冶)自作百炼",百炼钢大概就是经过反复锤、炼而形成的钢。当时,还有一种灌钢法。大致将生铁熔液浇灌在熟铁中,经过技术处理,即可成钢。炼钢技术的另一个进步是"淬(热处理)"的改进。用什么液体淬,淬多少时间,怎样淬法,对钢的质量影响甚大,而这些全靠经验的积累。经过长期的实践,出现了一批能工巧匠,上虞(今浙江上虞县)的谢平,右尚方师黄文庆都是炼钢、制剑的"中国绝手"。

煮盐是中国一个古老的手工业部门。东晋南朝时,南兖州的盐城(今江苏盐城县),有盐亭123 所,"县人以鱼盐为业,略不耕种。"①吴郡的海盐(今浙江海盐县),"滨海广斥,盐田相望"②,益州盛产井盐。据《华阳国志》记载,临江、朐■、汉发,南充各县都有盐井。"巴西充国县有盐井数十"。蜀郡各县,一县之内的盐井,少则十余,多则至百;有的地方甚至是"家家有焉"。巴郡临江县,"其豪门亦家有盐井"。左思在《蜀都赋》中说蜀地"家有盐泉之井",虽有夸张,但巴蜀大地盐井甚多,则是事实。(3)造船业我国南方河流纵横。水路特别方便,以船为主要运输工具是很自然的事。南方的造船业自来就比较发达。三国时,吴国已能建造上下五层、船长20余丈的大船。西晋为了灭吴,在蜀建造大船连舫,方120 步(每步6 尺),可载2000 余人。舫上建木城,开4 门,可以骑马在船上驰骋①。东晋末年,卢循率水军攻建康,"戎卒十万,舳舮千计"②。其中,"八槽大舰九枚,起四层,高十余丈。"③梁末,侯景叛乱,也有鸼■千艘,每船160 人操棹,每边8O 人,迅捷如风电④。孙吴时,每艘大船可载万斛,到南朝时可载二万斛,不仅船的数量增多了,载重量也加大了。南方河流多,常打水战,因此修建战船成为造船业的一项重要任务。那时,战船的名目繁多,有飞龙、翔凤、金翅、青雀,艨衝、舴艋等大小战斗船舰。大的战舰,一般都装有拍击敌船的"拍"。其法,在船上装一个或数个拍竿,竿头装上可投掷火球、重石的装置,与敌舰接近时施拍,或令敌舰起火,或将敌船击沉。这些,在本书军事卷中将有具体叙述。

(4)制瓷业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汉代的釉陶,南方的印文硬陶,都可以发展为瓷器。在江、浙、闽、赣、两广和湖南等广大地区出土的印纹硬陶,胎质细,

①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四引《南兖州记》。

② 《初学记》卷八《江南道》。

① 《晋书》卷四十二《王濬传》。

② 《晋书》卷一百《卢循传》。

③ 《北堂书钞》卷一百三十六引《义熙起居注》。

④ 《梁书》卷四十五《王僧辩传》。

烧制温度高,质地坚硬,施釉烧制便可成为瓷器。

瓷器是魏晋南北朝的新兴工业。南方的瓷器以青瓷为代表。青瓷胎质灰白细密,釉呈青色或缥色(淡青),有的杂有深浅不一的绿或微黄,东晋以后的器物上往往加有酱色釉彩斑。但是,它主要特点是釉呈青色,故曰青瓷。青瓷大致在三国、西晋时渐渐成熟起来。三国时,吴国的青瓷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在前面已经讲过。西晋的青瓷,在江苏宜兴的周处墓中发现42 件之多,其中的熏炉非常精巧;它们的胎和釉,经过分析,已同南宋官窑瓷器的化学成分接近。青瓷的产地,孙吴时主要在浙江绍兴、上虞一带。东晋以后,重要的产地有萧山的上董,德清的戴家山,余姚的鳌唇山,以及金华、鄞县、永嘉等地。其他如江苏宜兴的丁蜀镇、江西丰城等也是江南青瓷产地。已经发现的青瓷,品类繁多,有钵、盂、壶、罐、盘、碗、灯、熏炉、虎子等,反映瓷器在人们生活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此外,发现作为随葬用的仿生活用品(明器),有人俑、动物俑、仓、灶、猪圈、鸡舍、井、杵臼、米筛、畚箕、扫帚、木桶等,应有尽有。此外,根据近年来的考古发掘,江南各地的制瓷技术都有进步,并各有自己的特点。从釉色看,武昌的翠碧,福州的深脛(深油白),广东的闪黄,都和浙江的青莹一样有特色。

(5)造纸业自汉代发明造纸术以后,经过一段简牍、缣帛与纸张并用的时期以后,纸张逐渐有取代简、帛之势。这从当时人关于用纸的记录中可见一斑。东晋王羲之作会稽太守,谢安向他要纸,他便将库存的九万张纸全部给了谢安①。东晋末桓玄曾下令:"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①此后,用纸更加普遍。梁萧纲为太子时给人写信说:"特送四色纸三万枚。"萧绎为湘东王、出为荆州刺史,曾"上武帝纸万幅。又奉简文(萧纲)红笺五千番。"又说:"特送五色(纸)三万枚。"②我们对这里作为量词单位使用的幅、番、枚究竟有何不同,虽然还不清楚,但动辄数千数万,其产量之高,使用之普遍,是可想而知了。

这时,不仅纸的产量提高了,造纸技术和纸的质量也提高了。本来,麻、楮(chǔ,音褚,树名,叶似桑,皮可造纸)皮、桑皮、藤皮皆可造纸,但最好的还是藤纸,又称"藤角纸"。东晋的范宁就认为土纸不可以作文书,只能用藤皮造的藤角纸。藤纸的著名产地,一是剡溪,二是余杭县的由拳村(今杭州市西由拳山下)。造纸技术进步还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压光。原来的纸凸凹不平,且多有网眼,后来经过压平,纸面平整光滑,白纸则洁白精美。当时人作诗赞美说:"皎白犹霜雪,方正若布棋。宣情且记事,宁同鱼网时。"③二是染色。前面谈到纸有"四色"、"五色",这早在东晋末已经能制作了。桓玄曾"命平准作青、红、缥、绿、桃花纸,使极精。"三是"染潢"。即为了防虫蛀,将造好的白纸在黄蘗制成的药液中浸过,便成了黄纸。黄纸是抄写书籍、经卷和其他重要文书的书写材料,这在东晋土断一节中已经讲过,此处不再赘述。

① 《太平御览》卷六百零五引《语林》。

① 同上,引《桓玄伪事》。

② 元鲜于枢《笺纸谱》。转引自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年第一版,上册,第485页。

③ 萧詧:《咏纸诗》。

此外,漆器、制茶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从以上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手工业虽然在总体上还不及两汉,但就某些部门如造船、造纸、制瓷,以及冶铸中武器的制造等,都超过了汉代,为隋唐时期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