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花大教堂:年夜饭品的就是一种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33:50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凡是流传下来的民俗事理都有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代代相传也就成了民俗学家们研究的风俗习惯了。元旦、春节、清明、端阳节、七-七鹊桥会、重阳这样一些民间节日,其中的多数国家都规定为法定节日了。有人还主张把“七七”作为中国的“情人节”呢。如果加上各民族自己的节日,据说我们中国有好几千个节日呢!

单说春节,也叫“过年”。相传远古时候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体型庞大,眼睛发光,头上长角;还有一张血盆大嘴足可以吞食一个小孩。这种怪兽的名字叫做“年”。每到腊月三十,这个叫“年”的怪兽就进村伺机寻吃小孩。有二个胆大的放牛娃在腊月三十那天赶着牛群回家的路上,牛群突然受惊吓,他们看见那个怪兽“年”向牛群奔跑过来;那个叫阿水的放牛娃急得把手里的鞭子不停的甩得啪啪直响,那个怪兽闻声就跑得无影无踪了。阿水回到家里,把这事告诉了村里的族长;族长叫人燃放火药的爆炸声来驱赶“年”,为村里祈求平安。此后,一传十,十传百,为了驱赶“年”鞭炮也就这样问世了。咱老百姓就把这叫做“过年”。

新旧年之交叫“辞岁”。“辞岁”之风盛行于西晋。当夜骨肉团聚,儿孙绕膝,灯红酒绿,共话团圆。接着就是“守岁”(俗称“熬夜”)。 西晋周处的《风土志》上说:“除夕夜,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许多诗人都有吟咏守岁的诗句。孟浩然的“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杜甫的“守岁阿戎家,椒盘以颂花。”,把“守岁”的乐趣写得活龙活现。宋人刘辰翁的《摸鱼儿-守岁》从京城除夕“户户银花树”想到自己“闲看五星聚”,真是感慨万千:

是疑他、春来忽,是疑岁别人去。古今守岁无言说,长是酒阑情绪。堪恨处。曾亲见都人,户户银花树。星河未曙。听朝马笼街,火城簇仗,御笔已题露。

人间事,空忆桃符旧句。三茅钟自朝暮。严城夜禁故如鬼,况敢凭陵大呼。冬冬鼓。但画角声残,已是新人故。休思前度。叹五十加三,明朝领取,闲看五星聚。

最脍炙人口的除夕诗词,当属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以婉约之笔,写除夕之热闹盛况和诗人的心胸抱负,古往今来,鲜有出其右者。刘辰翁和辛弃疾的词都是从所见转到所思;同时也都是二种情绪、二种境界;只是辛弃疾的更略胜一筹罢了。

年夜饭,是过年各项活动中的重中之重。 “年”被驱赶了,腊月三十那天晚上,家家户户就能够安安心心坐下来吃饭了,这就是“年夜饭”。吃“年夜饭”也有讲究:吃“年夜饭”也叫“辞年”,,就是在除夕晚上,都得 准备一桌丰盛的晚餐,俗话叫做“年夜饭”;有的地方叫做“团年饭”、“合家欢”、“分岁酒”、“守岁酒”、“辞岁酒”。仅仅从这些各地不同的美称,“年夜饭”的文化品格也可见一斑。

我家的 “年夜饭”仍然保持了传统的习俗:一是在家里团聚,二是不赶时髦,所有主要菜肴一律保持传统风味和制作方式不变。我认为这样的除夕大餐,才能够称得上是正宗的“年夜饭”;也才具有“年夜饭”的文化味。如果也搞什么与时俱进,上饭店去包席,倒是豪华了,然而“年味”已经荡然无存;纵有山珍海味,吃起来也会味同嚼蜡,缺少那种热乎劲!2008年,家乡冰冻利害,购物不方便,加上停水断电,只好上饭馆去包“年夜饭”;的确感觉缺乏中国式的“年味”而放弃,又回到“年夜饭”自产自销的正确路线上来。

我们家的 “年夜饭”离不开五大传统菜品:

1,二只鸡(一公一母;一炖一烧) 2,八宝饭 3,盐菜肉 4,腊味 5,鱼

其他冷热菜都是配角。做这些菜也吸收了一些时髦的做法。我们家还有一个传统,就是兄弟妹妹几家轮流做东;不论荤素,各家都有2-3个“拿手菜”(现在市场上叫‘私家菜’)。 五大传统菜品虽然是“老一套”,由于平时几乎不吃,大年三十,总是对它们保留着一种新鲜感和亲切感。

其实,年夜饭的文化品格和无限亲情,全在于它的准备过程;与烹调技术之高低,原材料的贵贱都没有一丁点儿关系。 孩子们都已经或成家,或自立,天南海北也不同在一地工作、居住; 看见他们一年一度从海陆空向老家奔进的大聚会大团圆;看见他们的额头上、眼角上,也已经开始有影影约约的皱纹;听见他们的笑声里也已经不再是那么天真单纯,有了几分成熟与世故;他们之间交流的话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小家的问题;凝视着他们的瞬间的沉默也已经显现出几分沧桑或者疲惫;再看见小孙子女们的调皮与无忌,我感到自己的确老了。。。

这,就是风雪无阻、千里迢迢、归心似箭的年夜饭。

这,就是传统的、忙忙叨叨的、吃嘛嘛香的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