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人物:一条鱼被瞬间冷冻到零下60℃ 解冻以后还能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1:24:31
2007-10-10 来源:食品商务网

瞬间冷冻的水产品在解冻后接近新鲜产品,同等水平的技术只有日本掌握了一部分。  (图片由被访者提供)
找到高华明这位“牛人”不是件容易的事——半夜12点,他赶到宾馆大堂接受采访。一脚跨过来还没握到手,他便连忙道歉,“实在对不起,久等了。”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研发”和“创新”成了高华明提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
这个文绉绉的老师
干了一件不属于他干的事
改变了几代人捕虾的方式
谁也不曾想到,这个现在手上掌握着价值几亿技术的工程师,最初的职业会是党校讲师。
电子生物学专业毕业,高华明最初的人生定格在了舟山市委党校的讲台上。不过,空余时间,喜欢研究的高华明没少花心思在自己的老本行上。
1989年,经常和渔民有接触的高华明了解到一个信息,渔民使用的传统捕虾方式,是用大铁锤砸到海底惊吓海虾,再用网捕获。可这样的方法有个很大的缺陷,铁锤砸下去的同时也掀起了海底的泥沙,所以渔民收网之后往往一部分是大块的泥沙,而捕获的时候不少虾也被铁锤砸死。
“不完全统计,这种方法会导致虾类70%的死亡率,捕获效率太低了。”
高华明开始翻书查资料,休息的时候还经常和渔民一起出海,渔民当时并不知道,这个外表看起来书生气挺浓的老师即将给大家的捕虾方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研究,高华明发现海底一种经常捕虾的鱼类电鳐,能通过器官放射一种脉冲信号,吸引泥沙下面的虾。
“如果能仿生制造一种具备同样功能的器具,那渔民捕虾就容易多了。”高华明并没有空想,经过近4年的钻研,最后研发出了一款“脉冲惊虾仪”,使捕虾量提高了整整5倍。
因为这次发明,高华明开始被外界关注。远在英国的海洋作业专家也专程跑到舟山,向高华明请教仪器的制作原理。
用高华明的话说,那次发明改变了他的生命轨迹。从此,这个已被外界称作发明专家的老师,辞掉工作,开始涉足海洋科研领域。
搞研究攻关
他有个快被说滥的故事
连续一个星期只啃面包
从党校讲师的角色蜕变之后,高华明只换过一次职位,就是从舟山精工仪器厂的一把手到后来的舟山德昇海洋生物工程研究所。
虽然职位不同,但高华明还是那句话,都是搞技术的。
如今45岁的高华明气质内敛,但谈起技术来,他完全投入,以至于他手下的工作人员偷偷地说:“你要防止他聊起来就停不住。”还有工作人员这样评价高华明,“他是一个可以不睡觉,不吃饭,拿着资料就去啃技术的狂人。”
高也承认这一点。“有时候,我会思考对某一个技术进行怎样的分解,这时会什么都不顾,老婆经常骂我,说床上都放满了写满了数字的资料。”
在高华明研究所所在的舟山普陀区海洋高科技创业中心,有关他那个“吃了一星期面包”的事迹,已经是一个被说滥的故事。
“刚开始研制第一台超导超低温速冻机的时候,不光技术层面上要突破,在机械本身的运行上,也要跟着摸索。”
那一次,高华明碰到了一个机械上的难题。假使这个难题不解决,设备就无法正常制冷,那就更别谈什么超低温了。
当时的高华明心里只有两个字:拼了!
核心提示
是党校的讲师,还是博士后导师?或是一个纯粹的商人?
在舟山响当当的高华明说,自己什么都不是,他更愿意用“搞技术的”来形容自己。
研发,突破,创新,突破,再研发。这个说起话来习惯瞪着眼睛的中年男人,靠着不断的重复动作,把别的国家垄断了几十年的技术核心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他开始沉下心来攻关难题。困了,小睡一会;饿了,叫助手去超市买了一大箱面包回来啃。头4天,高华明没有回家,啃着面包喝着开水就过来了。可最后两天,迟迟不见消息的高华明妻子,打来了电话,说怎么还不回家。
高华明有点火,这种关键时刻他不想有任何的打扰。他通知所有的员工,谁来找都不接待,先把技术攻克再说。
整整一星期,难题总算解决了。不过因为这次的钻研,高华明至今还有一个忌讳,就是看到面包会有些反胃。“这个后遗症,想想也值了。”
让瞬间“冻死”的鱼
醒过来后还能游
这个技术值好几个亿
有时候,改变来得比想象的要快。但同时,机会也出现了。
2000年1月1日,因为过度捕获,国家规定禁止使用“脉冲惊虾仪”捕虾作业。高华明沉寂下来,开始转移方向,潜心研究一种冷冻技术。
“就是怎么保鲜的问题,我国海水鱼的产量已达到1000万吨以上,加工时遇到的主要问题是鱼的耐冻性差,如果有一种冷冻技术可以长时间保鲜,那市场前景无可限量。”
作为土生土长的舟山人,高华明再清楚不过其中的商机有多大。
这项冷冻领域的国际性难题,高华明一琢磨就是6年。
“好冷啊!”2006年的一个夏天,当国内的一批冷冻技术专家进入高华明的冷库时,刺骨的冷气让大家不禁打起寒战。
冷库内的温度显示为零下22-25摄氏度,穿着厚棉衣的高华明打开库房门,展现在所有人面前的,是一排排用薄膜包裹着的鱿鱼,整整齐齐地叠在一起,每一层都留有空隙。再过一个星期,这些被极度冷冻的鱿鱼足、鱿鱼片都将装箱出口到日本。
“这就是国际领先的超导超低温冷冻技术。即使是活的鱼,只要半分钟时间就可以冻硬,解冻后又能复活自如。”
说说恐怕在场的没一个人会信,但当高华明完整地演示一遍后,现场响起了一片掌声——一条鲜活的鱼,经过冷冻室之后,被迅速冷冻至零下60℃。而在几分钟的解冻后,这条鱼依然可以在水里自由游动。
“所有设备都是自行研制,全自动,不需要人工值班,这意味着我们国家有了急速冷冻领域的自主产权技术。”之后,在场的专家又一次为高华明鼓掌。
日本人出高价购买
他说,这是中国的
我们不卖
技术有了突破,但能不能转化成生产力才是关键。为配合项目的试验,高华明又投资建起了水产加工车间,进行水产品速冻试验及对外代加工生产业务。速冻加工的鲳鱼、对虾、蟹、贻贝等水产品,解冻后的鲜度、色泽、弹性、口味,都接近新鲜产品。
同等水平的技术,全世界只有捕鱼大国日本掌握了一部分,他们装备到了自己的金枪鱼船上。虽然技术水准差不多,但实际应用时,高华明的技术和设备更加节省资源。对捕鱼船队而言,这就意味着利润。
”我的机器,运作一年下来,要比日本研发的速冻机节省370多吨的耗油量,而且不使用氟利昂。”
为此,日本一个专营金枪鱼作业的公司派高管想引进高华明的技术,而且开很高的价格,但条件是引入之后中国的渔船就不能单方面使用这项技术。
高华明的回答是,不卖,这是中国的,有自主产权。
如今,经科技部批准,高华明申报的“海水鱼类超低温速冻高值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被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由高华明的德昇海洋生物工程研究所和中国海洋大学等4家单位联合负责实施。
模式,品质和市场
决定创新型企业的成功命脉
专家解读
模式,品质和市场
决定创新型企业的成功命脉
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孙琪
看到这则报道,就内心而言首先有的感受就是高兴,为我们国家能有这样的顶尖人才而由衷高兴。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在高华明所有的发明创新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从最先开始的脉冲惊虾仪到后来的速冻机,高新技术对提升传统产业的成效显著到何种程度,我们一目了然。
从他的技术创新过程中可以看到,一个企业家在科技创新中的核心灵魂作用。有三点,可以给那些技术创新型企业以借鉴。
一是创新型企业和个人必须有一种创新模式。高华明不同时期用的是不同的模式,刚涉足创新发明时用的是原始创新模式。它的特点是企业能自主开发原创的核心技术,自主开发并拥有若干项核心技术或专利的产品,脉冲惊虾仪就是。
后来的冷冻技术和速冻机,则可以看作是赶超创新模式。特点则是企业能较快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虽未必是核心技术的首创者,但已初步掌握了开发能力,整体技术能力已经赶上一流领先企业,开始有了重要的原始创新。高华明在日本研究掌握部分技术的冷冻领域,摸索并赶超。
讲完模式,要讲创新型企业及个人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也是必备的一种品质,就是对技术领域的专注。
高华明为什么会如此成功,不难看出,他把精力都放在了海洋生物的研究上,即使身份变了,职位换了,还是非常专注于一项领域,这是技术创新非常重要的一点。
其次,他懂得如何转化技术,贴近市场。
其实高华明的每一次创新和研究成果,都是从现实问题中得到启发,这就给了他原始的研究动力,比如脉冲惊虾仪是为了提高捕虾产量,冷冻技术是为了产品保鲜等等。技术创新必须紧紧围绕市场发现问题,针对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利用研发进行技术创新。
这和实验室里做实验不同,作为企业,讲究的是市场,而作为以技术为支撑的创新型企业,更要以市场为走向进行技术研发,才是立足之本。
挺过零下40摄氏度 冷冻龙虾解冻复活
冰冻一月鲫鱼解冻时奇迹复活 专家称已有先例
http://news.163.com 2005-10-13 05:18:00 来源: 北京晨报(北京)
报讯(记者 周萍)冻在冰箱一个月的鲫鱼竟慢慢地活了过来。昨天,王先生致电本报称:“一个月前买的活鲫鱼,一直没吃搁在冰箱里。今天把它从冰箱拿出来放在水里,结果发现鱼鳃变红了,而且鱼儿慢慢活过来了。”
王先生说,自己没听说过冻了一个月的鱼还能复活,但事情的确不假。“可惜鱼儿的生命力只维持了一小会儿,在水里挣扎了半天还是死掉了。”王先生把鱼儿复活的事情跟周围邻居一说,听到的人都表示:“绝对不可能,在冰箱里冻那么长时间早死了,怎么可能复活?”还有人认为:“有可能是死鱼在水中化冻时有变化,王先生误以为它复活了。”
记者请教了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一位专家,专家笑着说:“这是绝对有可能的,我们的研究中有这样的例子,但不同的鱼有不同效果。北京地区听说过复活的还只有鲫鱼,因为它很'皮实’。”
专家向记者解释说:“活鱼放到冰箱里,它本身没有死,只是新陈代谢的速度降得很低。”但解冻时的方式不同可能导致鱼直接死亡或复活,“如果突然解冻,比如用水冲,它的细胞水分急剧变化会导致死亡。但如果泡在水里慢慢解冻,鱼儿就有可能复活。”
对于王先生家鲫鱼冷冻一个月还能复活,专家表示:“冷冻时间越长,鱼儿恢复的时间也越长,同时存活下去的时间会缩短,一个月时间虽然不短,但'皮实’的鲫鱼可以做到。” 
国际渔博会在沪展示特色水产品与新技术 冷冻后的鱼竟然复活了
(2011年12月9日

冷冻后,这条鲫鱼的身体覆盖着薄薄的冰霜。

放回常温水中,鱼逐渐复活并扑腾起来。
12月8日,第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开幕,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企业展示了国内外上千种鱼、蟹、虾、贝、藻类水产品、加工产品及相关产品,展会将持续3天。记者从展会上获悉,此番上海水产集团展示的海产品品种和数量“前所未有”,预计到今年底该集团“回国产品”将由原来的不足10%增加到35%。
在渔博会上,一些特色水产品与新技术首次亮相。比如,国际上首创新一代冻结设备与微冻液结合使用,能让“冷冻后的鱼复活”。据了解,运用低温快速微冻技术冷冻鱼类,能够不破坏其细胞,在冷冻后的七天之内,只要将其重新放入水中解冻,十多分钟后冷冻鱼即能“复活”。不过,低温快速微冻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水果和肉类保鲜,并不追求让鱼“复活”的眼球效应,事实上,冰冻鱼“复活”后也将逐渐失去生命体征。
在现场的水族箱中,客商和市民还能一睹国内外活体海鲜等特色水产品。如,挪威进口的活体超级帝皇蟹,重达6千克,价值近万元;挪威进口的顶级活体海胆,被业界公认“口感堪称世界最甜美”;此外,还有体重达5千克的国产超级野生石斑鱼。日本农林水产省也组织了9家知名水产企业参展,单独设立108平方米的日本馆,网罗所有日本产最美海鲜,准备谋划“东山再起”。日本农林水产省一位负责人表示,所有出口中国的水产品登入产品信息管理后,将进行各方面检查,获得了日本官方提供的卫生证明书。而后,再通过放射性物质检测,发放安全合格证书后才准许出口。
据初步统计,今年1到10月,上海水产集团“产品回国”品种包括生食级金枪鱼、围网金枪鱼、阿根廷鱿鱼、秘鲁鱿鱼、智利鲳鱼等,总量达到2.1万吨,预计到年底可占到总产量的35%以上。这将让上海市民能以更实惠的价格吃到无污染的深海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