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内地电影有哪些:中国乡镇发展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5:36:58
建国50多年以来,我国乡镇体制几经变革。但作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之基,无论怎么变革,乡镇政权始终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及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03年12月31日,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38316个乡镇,其中:镇20226个、乡18090个。
  进入新世纪以来,“三农问题”被党中央国务院摆到了前所未有的一个重要位置。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可以说,未来乡镇政府的改革和建设,必须以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把乡镇政府职能从包揽一切转变为只提供核心公共产品,从行政管制转变为公共服务,从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要按照市场化、民营化、自治化的原则重塑乡镇政府。
自乡镇政府建立以来,尽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不可否认,作为政权的最基层组织,它在执行党的政策方针和路线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今后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仍将依靠乡镇政府的有效工作。
  一、中国乡镇组织的沿革
  (一)建国初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县以下基层行政组织是区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两级政权,或乡镇一级政府加县的派出机构区公所同时并存。
  1954年9月,我国第一部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颁布,为乡镇基层政权组织建设确立了法律依据。乡、民族乡、镇成为县以下惟一的一级政权组织,原农村区级政权一律改为县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派出机构。1956年9月,党的“八大”规定,每个乡、民族乡和镇,每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和街道等,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都应成立党的基层组织,乡镇按党员人数建立支部委员会或总支委员会以至基层委员会。
  (二)公社化时期从1958年人民公社化到1983年政社分开,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是人民公社。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组织,公社取代乡镇政权组织和农业合作社组织之后,行使国家基层行政管理和社会生产管理双重职能。公社的管理机构分三级:即公社管理委员会、管理区(生产大队)、生产队。
  人民公社体制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最大弊端在于党政企三者合一,用行政命令搞生产。违背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规律。到后来,由于全国普遍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使农户成为基本的生产单位,人民公社体制面临新的矛盾,提出了改革的要求。
  (三)人民公社解体和乡镇设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普遍推行生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大队和生产队自然解体,人民公社体制已不适应生产承包责任制的需要。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新宪法,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把国家行政区域在基层划分为县、市辖区和乡(镇),并确立农村基层政权为乡、民族乡、镇政权。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指出:建立乡政府,其性质为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组织,乡政府主管行政、公安、司法、民政、武装、文教卫生、计划生育、财政税收、农业生产等工作;建立乡党委,负责农村党的组织、宣传、教育、纪委检查、青年、妇女等工作。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通知要求: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把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同时按乡建立党委,并根据生产的需要和群众意见逐步建立经济组织。同时撤销了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建立了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
  1985年,所余249个人民公社宣布解体,至此,在我国人民公社及其下属生产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61766个乡镇政府和847894个村民委员会。我国农村改革获得了突破性的成功,举世瞩目。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乡镇
(一)农村经营制度的建立1978年以来,当少数生产队农民自发地兴起“双包”时,包产到户还是多种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禁区”。搞得较早的安徽省,1979年末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已占10%。
  1980年春季起,“双包”在经济落后地区和边远地区开抬推广,发展较快。1982年1月,中共中央1号文件批转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第一次明确肯定了“双包”的社会主义性质,指出:“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二)告别主要农产品短缺1979年到198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业生产增长最快的时期。1982-1984年全国推行的“大包干”就像20世纪50年代的土改一样,重新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78-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持续增长,粮食产量从原来不到6000亿斤,连续跨越6000亿斤、7000亿斤和8000亿斤三个台阶,到1984年超过8400亿斤。从此,中国农产品生产初步告别了短缺时代。
  1984年同1978年相比,全国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从1443万公顷扩大到1929万公顷,增长了33.7%,增产最多的棉花1984年总产量达到625.8万吨,比1978年的216万吨增长1.9倍。畜牧业产值1984年比1978年增长73.2%。1984年全国渔业产值比1978年增长57%。
  (三)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大包干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产量,而且更重要的是解放了农民,农民有了自由,二、三产业才有了发展。1984年后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都有所增长。
  正是由于广大农民的伟大创造和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的政策措施,乡镇企业从1984年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1984-1988年,乡镇企业每年转移1300-1400万农村劳动力。1988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占的比重上升到了58.1%;这的确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异军突起”。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基础和最具活力的生长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并为中国的农业工业化、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城市化开辟出一条道路。
  1985-1991年的7年间,全国乡镇企业支付的工资总计达3500多亿元。“七五”期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32元,其中35%来自乡镇企业。更有意义的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为解决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两大难题即资金从何处来,剩余劳动力向何处去开辟了重要途径。1991年全国乡镇企业已从农民中吸收了9600多万剩余劳动力。“七五”期间,乡镇企业用于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兴办农村各项公益事业的资金约550亿元,高于同期国家用于农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社会发展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
  乡镇企业在中国的经济改革,建设市场经济体制中起到重要的先导作用和示范效应。乡镇企业以市场调节为主配置资源、销售产品的经济运行机制,大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它的载体即农村原有的和扩建、新建的一大批小城镇,采取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套新的管理体制,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这些,为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大中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政治民主化进程1987年通过、1988年施行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村级组织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十五届三中全会在部署农村经济的同时,强调农村民主政治和村民自治。这次全会通过的文件称赞中国农民有三个伟大创造:包产到户,乡镇企业,村民自治。村级海选即村民委员会主任(老百姓习惯称村长)由村民直选,是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的新发展。1998年新的村委会组织法颁布实施后,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新一轮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据统计,各地的参选率普遍都在85%以上,有的超过90%。全国80%以上的村庄建立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重大村务基本上都能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全国80%以上的村庄都制定了村规民约或村民自治章程,建立了村民会议决策、村民代表会议议事、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等制度。村民自治,简而言之就是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全国范围内的乡镇人大换届选举共进行了5次。选民参选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乡镇人大代表、乡镇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不断优化,素质不断提高。
  (五)乡村文教卫生改革开放以来坚持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有效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得到很大提高,为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2)农村教育体制得到了深化改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推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3)完善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投入,完善保障机制。(4)加快推进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5)千方百计地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为保障农民健康、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健全了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每一个县(市、区)都有一所综合性医院、一所卫生防疫站、一所妇幼保健所,绝大多数县(市)有一所中医院。县级卫生机构已初步成为全县的医疗预防保健技术指导中心。每一个建制乡镇都有一所卫生院。中心卫生院规模比较适度,人才结构比较合理,服务功能比较齐全,已成为一定区域的医疗中心。一般乡镇卫生院能够为本乡镇的居民提供基本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起到了农村卫生网络的枢纽作用。目前,全国95%的行政村有村卫生室,其中村集体办医的占15%。
  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小城镇建设为契机,在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同时,开展农村环保科普宣传教育,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是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
  (六)精神文明建设农村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摒弃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以乡镇为重点,全面加强了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建
设,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我国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在中央正确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在各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和广大农村广播工作者的努力下,艰苦创业,顽强奋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已经建成了具有多种传播手段,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的农村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络,拥有一支相当可观的农村广播电视机构和队伍,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逐年扩大。
三、转型中的乡镇:小城镇发展问题
  (一)从农村集镇到城市化的建制镇我国传统的乡镇一般以农村集镇形式存在,现在的乡政府所在地往往就是历史上由集市演变过来的集镇。而建制镇则是近现代社会的产物,它除了作为行政区划的中心与乡的建制并列,更作为城镇体系的末端,成为从乡村到城市演进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为各国城市行政管理布局体系所重视。我国建国后的城镇化发展很大程度是受行政区划上的建制镇标准变动而几经波折。
  城镇化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伴随工业化而出现的一个必然过程,是工业化的历史结果和必然归宿,也是工业化水平与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特征。
  城镇化必须以工业化为基础。没有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就没有牢靠的基础。同时,城镇化能够使得经济与社会要素更为聚集,物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更为通畅,能够大大节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成本,并能产生非常明显的扩散效应。在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如果城镇化水平得不到相应提高,反过来会制约工业化进程。国内外的发展规律已经表明,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相伴相随的,在工业化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必须因时因地制宜地提高城镇化水平。
  中国有着悠久的建城史。早在夏商时代,中国就已经出现城市。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自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中国迅速恢复经济并实施了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曾经快速提高。1957年,城镇人口数量曾经达到9949万人,城镇化水平提高到15.4%。1966年,中国城镇化水平为17.8%。1978年,中国城镇化水平为17.9%。在这12年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基本上没有变化。历史的教训表明,不根据经济社会规律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没有基础,甚至可能出现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