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莉娅:隐形至尊----史上真正超强牛人排行榜(中国古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15:25

作者:月映长河  发表日期:2010-10-28 21:08:00

回复 

写在前面的话:
思想家和哲人,是隐形的终极控制力,是隐形至尊……
在思想家和哲人之上,还有一位无上至尊——人性……
  
  文:月映长河    
  
  二十四史,主体是帝王将相史。
  远古以来,英雄主义在史学编撰的过程中,总是有意无意地露出马脚。无论是希罗多德,还是司马迁,东西方史学巨人,在民族与文化的回忆史中,不约而同将目光无可奈何地投向站在历史舞台前沿的民族精英。
  这些精英,主要是政治的主角。
  在各色人群心灵深处,或多或少,总会将历史的控制力,归于帝王的政治权杖,或归于政治制度的绳索。政治运行的规则,总是将社会秩序不断地规范和约束,使人们的生活与行为,逐渐被打上鲜明的地域烙印。
  纵观历史,政治人物的出台,如走马灯,轮番上台,长者一甲子,短者仅月余。他们对历史的影响力,充其量是一个时代,抑或是一个历史阶段。短期的如过眼云烟,只能在正史上查找其姓名。长者的吸引力,更多在于权术,抑或其乖张。
  文武足备之帝王,中外寥寥无几,一代伟人曾点评数千年中国帝王,不过唐宗宋祖秦皇汉武一代天骄,其打在历史上的烙印,亦不过为开疆拓土整章建制。究其原委,其制度之设置,仍有理念为指导。如秦始皇开创中央集权制度,即不过是法家韩非描绘之蓝图,及至宋太祖汉武帝,只不过在这一蓝图上涂涂改改。
  如此说来,政治家的统治,其生命力实为有限,离万岁万岁万万岁之赞誉,尚有十万八千里之差距。
  真正主宰历史,真正统治万民,至尊王者,究竟何人?
  帝王将相之奋斗,不过是实现思想家哲学家们的大脑思维结晶。秦始皇实施的是韩非子的计划;汉武帝落实的是董仲舒的规划……放眼天下芸芸众生,其生活行为之规范,价值之取向,直接受之于政治,间接受之于哲学。祥林嫂死于理学之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范进疯狂于学而士则优……
  无论帝王,即或百姓,在他们头顶星空之上,是道德的法则,康德如是说。
  康德所说之道德法则,实则为历代思想家们的思想精华。在世界尚未联通之前,思想结晶基本内销,除了欧亚大陆间歇性的传播,产生过零星的客串影响之外。世界逐渐扩大,逐渐连成一体,各地思想在历史的累积同时,也不断与外来的哲学思想观念,碰撞,交融,争夺,消亡……
  在累积或交互的过程之中,哲学家们的思想,始终遵循着一个更为隐秘的法则,或化为云烟,或芸花一现,或新生二代,或交错纠结……其新陈代谢和命运归属,依然为人性所掌控。
  人性的法则,是哲学家们的思想,赖以生存的土壤。无论中外,抑或古今,长久的哲学存在,依然是遵循于人性的善与恶,人性的两面,决定着哲学家们的思想,永远是一个对立统一的体系,争夺于人性又归一于人性。
  那些睿智而超脱的思想家和哲人,是王中之王,属隐形至尊。
  用轻松幽默的笔法,用人性的恒久视角,剖析存在于千年华夏的哲学之花,应该是一件富有挑战性的趣事。
  如是,作如书。
  上为序。

 

作者:月映长河 回复日期:2010-10-28 21:32:47 
回复 
  
  前五章预告:  
  
  第一章 无名氏(无名英雄:被历史湮没的牛人们)
  第二章 孔子 (千古神话:屹立不倒孔家连锁店)
  第三章 老子 (大音希声:五千字浓缩的汪洋大海)
  第四章 孙子 (兵不厌诈:打群架理论的珠穆朗玛峰)
  第五章 管仲 (富国强兵:大国崛起模式的开创者) 

  第五名到第十名:  
  6. 屈原(爱国主义:悲情与浪漫的交响曲)
  7. 墨子(草根情怀:过个小日子咋就这么难)
  8. 孟子(浩然正气:超级阳刚的纯爷们)
  9. 庄子(逍遥自在:渴望自由的心灵自白)
  10. 杨朱(一毛不拔:最小气的小气鬼)

 

作者:月映长河 回复日期:2010-10-29 00:54:50 
回复 

  --1--  
  
  第一章 无名氏(无名英雄:被历史湮没的牛人们)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实在是比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要漫长得多。
  中国比较成熟的文字,是商周时期的甲骨文,此前的历史,只能片断零碎地保存于古老的神话传说。
  比如黄帝、炎帝、蚩尤,等等,从能从口口相传的历史中知道他们的姓名,想象他们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勃发英姿。
  再往前看,历史就只能从现在的文物中,推想它的本来面貌。
  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的姓名,已经如同他们的面容,永远地湮没在历史尘埃之中。
  这是一段漫长的历史之河,点缀于其中的,必定是一串长长的名单。
  从中国境内产生人类的一百七十多万年前开始,到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这样一个可以让遐想的翅膀尽情地自由翱翔的广阔空间。
  可以确定的是,下面这些人,一定是被湮没的无名英雄:
  第一个试图站起来的猿人;
  第一个走出森林的猿人:
  第一个拿起地上的石块,投向不远处正在奔跑的野兔的人;
  第一个拿起树叉,淌进河水,刺向鱼儿的人;
  第一个拿起石块,砸向另一个石块,然后全神贯注地选出其中最锋利的一块,敲开野兽坚硬骨头吸食骨髓的人;
  第一个拿起石块,在另一个石块上打磨,然后用锋利的石块切割野味的人;
  第一个把骨头打磨得细小到能够穿过兽皮,缝制第一件皮大衣的人;
  第一个找到山洞作为栖身之所的人;
  第一个把抓来的野兽,关在山洞里喂养的人;
  第一个把野生植物,栽培在山洞附近的人;
  第一个把雷劈下来烧着的树枝,捡回山洞使其长明不熄的人;
  第一个把野味架在火上烤出第一串烧烤的人;
  第一个把兽骨打磨成圆圆的珠子,连成串戴在自己脖子上的人;
  第一个搭建人类第一顶简易帐篷古代版蜗居的人;
  第一个在河边引水栽种水稻和小麦的人;
  第一个排兵布阵,抵御外来部族侵略的人;
  第一个尝试用中草药擦试被野兽抓伤的伤口的人;
  第一个用绳子打结计下一天捕获多少野兽的人;
  第一个在山洞里或石壁前,画下野兽的模样,念念有词,祈祷捕获丰硕的人;
  第一个挖出土穴,埋葬同伴,放入兽骨的人;
  。。。。。。。。。。。。。 

   --2--    
  有太多的第一个,让我们可以对他给予任何褒奖,都不显得奢侈。
  这段漫长而艰难的历史,就是在许多第一个无名氏的推动下,执着而踏实地前行。
  辉煌并不只属于有名有姓的英雄,那些没有留下姓名的英雄们,也许,他们对历史的作用,更为长久而深远。
  今天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在享受着从他们开始起步的变化,而我们,往往忘记了他们的存在。
  当我们围着篝火,尽情歌舞,开心地吃着烧烤的时候,是否还记得若干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也有着同样的温暖和笑容?
  当我们一日三餐吃着白米饭或是大馒头时,是否还会想起,我们的祖先曾经在烈日下呵护幼苗的满头大汗?
  当我们衣着华丽,装扮入时的时候,是否还会想起,我们的祖先在石头上,艰难地磨制那粗壮而坚硬的兽骨?
  。。。。。。。。。。。。。。  
   --3---    
  没有这许多无名氏的第一次,就不会有今天坐在电脑前来回忆他们的悠远情思。
  也许,在我们敲打键盘发出清脆而快乐的声音的时候,更应该感谢那名在石壁上划下第一笔的无名氏先祖。
  因为,我们,或他,都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来记录我们走过的路,来记录我们的回忆,即或祈祷未来。
  一样的渴盼美好的未来,一样的充满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一样的拥有着对美丽的不懈追求,一样的不停地在走向未来的道路上奔跑。
  不同的是,他们无法用自己的方式留下自己确切的姓名,乃至他们抑或不太丰富的表情。
  而今天,我们可以在三五秒钟内,就将自己永远地烙在文明的画卷之上。
  或许,他们的方式更为淡定,他们的心态更为淡泊。
  他们的淡泊和淡定,一方面来自于文字缺失的无奈,另一方面也有无意留名的杂念。
  生存下来,活得更好,才是最真实的人生追求。
  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是为了名扬后世而活,他们活在当下,活在自我。
  知名度,在当时的人际圈子中,或许没有任何的价值。
  更重要的是,这些不知名的第一人,本就是默默无闻地生活着的平凡但真实的普通人。
  或许,这许多的第一次,并不存在第一次完成的人。
  他们,或许是一群人智慧的结晶,或许是几代人智慧的沉淀。
  历史,本来就是许许多多平凡积累起来的一座金字塔,本身就是许许多多涓涓细流汇集而成的汪洋大海。
  --4--    
  有文字记载后的历史,留下姓名的牛人们,也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浪花朵朵。
  更多的牛人们,是浪花下默默流淌无声前行的波涛。
  浪花淘尽英雄,浪花之下湮没不见的,是更多的无名氏牛人和英雄们。
  诗经三百首,“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谁深情而火辣的吟唱?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是谁仰望星空的深情幽思?
  包罗万象,今天仍难以彻底参透、无数智者仍在苦苦参悟的《易经》,是谁的无边智慧凝聚而成?
  火药的配方,是谁的奇思妙想巧夺天神?
  指南针的方向,是谁犀利无限千里眼的神奇化身?
  雕版印刷一而二、二而三,三而万的原始复印,是谁偷懒的绝招?
  二十节气的千年精准,是谁天才排列组合的硕果?
  。。。。。。。。。。。。。。
  文字记载的姓名,永远只是无垠历史长卷中的小小片断,永远只是历史长河中几朵幸运的美丽耀眼浪花。
     --5-- 
  
  第二章 孔子(千古神话:屹立不倒孔家连锁店)
  
  文字时代,孔子无疑是创造了千古神话的第一人。
  作为儒家思想的第一代掌门人,他的连锁店,已经历经千年不倒。
  孔子,名丘,字仲尼,尊称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活了七十三岁。祖籍是宋国,后移民至鲁国。
  孔子能创造如此牛气的历史,缘于他的自学成才。
  孔子的父亲,老年得子,不久就丢下孤儿寡母,撒手西去。家庭经济困难的孔子,只好自己动手,丰富头脑。
  孔子曾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意思是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得来的人。可见孔子认为,知识不是从娘胎里带来的,而是存在于后天的生活之中。
  孔子的自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已经达到了废寝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忘我境界。对此自己的好学,孔子非常自信,他说,十户人家里面,我不敢吹嘘自己品德最好,但最好学的一定是我,这个用不着谦虚。
  孔子的牛气,还缘于他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家。
  孔子办教育,主要是办私塾。学生有多少?历史上的说法是“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学生有三千多人,尖子生七十二个。放在今天,这也是相当可观的数字,相当一个示范性高中的规模。我们粗略计算一下,一个中学班主任,标准编制五十人一个班,三年一届,工作按四十年年算,也只能带一十三届学生,也就六百五十人。也有学者提出“弟子盖三千焉”有水分,原因是把孔子的“再传弟子”,也就是“学生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的学生”也算进来了(李零《丧家狗》)。即便是这样,近百人的嫡传弟子,这是没有争议的,已经很不少了。这批弟子都是一时之选,李零先生把他们分成“三期四组”,易中天先生把他们叫做“黄埔一期、二期、三期”。
  孔子弟子众多,源于他有教无类的泛智教育思想。据《论语•述而》,孔子曾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脩,就是十条干肉(腊肉?腌肉?)意思是,只要交十条干肉,就可以做我的学生,我没有不去教诲的。所以孔子收学生,象征性地收点“拜师钱”,走走程序,碰上个把贫困生,孔子也只能彻底免费了。
  其实,要是按李零先生的算法,孔子的学生恐怕还远远不只三千人,要知道,孟子就是以孔子学生自居的,推而广之,后世儒生,都可以算成是孔子的学生,因为他们学习的核心内容,源头还是在孔子那里嘛?2008北京奥运会上,打出的标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不都是孔子主张的嘛?如此说来,岂不我们也算是孔老夫子的“半个学生”?其实,真正的统治者,不是君主帝王,也不是上级领导,恐怕还是思想家。
    --6--  
  孔子虽然好学,但并不是一个书呆子,而是一个很有抱负的青年学生。一直到临死之前,他都没有放弃成为一个牛人想法。
  他的理想,是要踏上仕途,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遗憾的是,“学而优”的他,始终没有真正“则仕”。
  孔子也不是没做过官。早年,他也当任过仓库管理员和羊馆;晚年,也曾做过三个月的鲁国司寇。
  这几个职位,不是跟物资打交道,就是跟动物打交道,总之不是个管人的活儿。司寇也算是高干,可惜只是不名无实,纯属退休后的荣誉称号,只能算是心理安慰。
  孔子并不是不想做官,记录了他的很多言行的《论语》,折射出他的官瘾还真不小。有一次,一个犯上作乱篡权夺位的乱臣贼子,请他做官,他竟然没有拒绝。
  因为这个,他的学生子路还曾经严肃地质问过他,说他为了当官,竟然道德底线都不要了,成何体统?
  为了找到赏识自己的老板,孔子经常带着他的学生,四处奔头,到处兜售他的政治主张和治国理念,希望能做一个高级打工仔,一展胸中抱负,不负平生所学。
  可惜孔子的执着和努力,除了碰了几鼻子灰,就是在宋国闹了场饥荒。
  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为什么孔子的仕途,会惨淡如斯呢?
    --7--   
  一般来说,推销员的业绩低迷,往往无外乎三个原因。一是推销技能不过关,二是推销产品质量不过关,三是市场预测不过关。
  孔子推销失败的原因,也得从这三个方面去找。
  先看看孔子的营销策略和路线。
  孔子一般采取团队营销策略,走的是当面推销路线。孔子在国内市场受挫后,转向国外市场,一边招生,一边推销,教学工作和个人事业两不误。
  孔子带着学生搞集团营销的策略,还是比较先进的。一是助威。孔子学生团队人数众多,声势浩大,容易引起市场注意;二是帮腔。学生中有不少能言善辨之人,比如子贡,推销时还能吹捧吹捧老师,或者打打圆场。
  孔子推销的产品,质量也没有问题。
  他的拳头产品,叫做“仁”。仁者,爱人。意思是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友爱。延伸开去,作为一个国君,一个国家的老板,就要爱护他的老百姓,爱护他的员工。
  爱护老百姓,就应该“为政以德”,少收点税,少折腾他们,多给他们一点劳动生产创收养家糊口的时间和精力。
  投之以桃,报之以理。老板爱员工,员工就会爱老板,公司才会红火。国君爱护老百姓,老百姓就会拥戴国君,国家就能长治久安。
  孔子的第二号产品,叫做“礼”。礼者,序也。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名分要搞清楚,地位要分明白,自己的角色要演好,不要动不动就走穴客串。做国君的要有做国君的样子,做臣子要有做臣子的样子,父亲要象父亲,儿子要像儿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上帝管上帝事,恺撒管恺撒事,各居其位,各行其是,长幼有序,上下有别,老板就是老板,员工就是员工,各有各的车道,这就是社会人际关系的交通法。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超车或者撞车,就不会酿成车祸,道路才会畅通,社会才会和谐稳定。
  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国君世代相传,永享荣华富贵,不正是历代君王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吗?为什么就找不到买家呢?
     --8--    
  孔子的营销策略和产品,都没有问题,看来问题只能出在市场方面。
  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叫做春秋,政治的主旋律之一是争霸战。
  春秋并不是一个朝代的称呼,它只是东周的前一段。东周其实就是周,西周也是周,东周和西周,只不过是后人研究历史时,为了方便起见,把周朝划分成两段而已。历史上的东西汉、南北宋也都是如此。
  西周本来是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三军总司令,是周天子。周天子通过分封制,管理下面的诸侯国。
  这些诸侯国,是西周初年划定的国中之国,主要由功臣、先代帝王后代、周天子家人组成。分封之初,诸侯国也还算听话,按时向中央政府孝敬财物,定期到都城做工作汇报,确保一方稳定,带兵协助周天子作战。
  到了东周,也就是从周平王把都城往东迁到洛邑(洛阳)后,周朝的历史就开始发现了一些变化。与此相对,都城在镐京(今西安)的周代历史,被后世称为西周。
  东周,在学术上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这两个历史阶段,最大的特征就是好战,所以常常有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之说。
  这样的年代,是强权主义的年代,也是拳头说话的年代。这个时候,诸侯国基本上已经不大理睬中央政府也就是周天子的使唤了。 
  
  --9--    
  一般来说,下级不把上级当回事儿,无外乎两个原因:要么上级太窝囊,要么下级太牛逼。
  春秋时代,这两种情况都有。
  历代王朝的掌门人,大体上都呈现一代不如一代的惯有特征,周朝也不例外。周武王之后,西周天子再也没有人能重现祖宗逼人光彩,到了东周,情况就更加糟糕。
  相反,诸侯国却显得生龙活虎得多。一来诸侯国君小国思进取,出了一批贤人,比如先后出现的政治牛人春秋五霸。
  英雄造时势,更借时势。诸侯国的先后崛起,背后的真相是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春秋时候,一批不知名的牛人们,先后发明了铁农具和牛耕,取代石器和木器以及人力,把耕种范围狠狠地扩张了一把,原来的蛮荒之地,竟然变成了良田沃野千里,原来要一个月才能干完的农活,现在只要几天就可轻松搞掂。
  民间开发出来的许多私有地产,冲击了原来公有的国营地产,政府为了增收,只好默认私人地产的所有权,谁开发谁拥有,国家造册收税。第一个这么干的是鲁国,制定的政策叫做“初税亩”。接下来,齐国也“相地而衰征”,诸侯国陆续效仿,都走上了变公有制为私有制的道路。
  这个转变,通常就是史学界据说的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随之改变的是剥削方式的改变,即从全部占有到部分征收的转变。由于有部分的收获可以放进自己腰包,地产主人的耕种欲望被极大地激发出来,粮食生产大幅增长。
  农耕社会,一个国家是不是强大,第一是看粮食产量高低,其次是看人口数量多少。粮食生产得多,人口也就生产得多,开出来的荒地也就多,养活的人口就多,如此良性循环,就形成了人多良足的大好局面。
  粮食多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抽调一部分青壮年男子,不再种田,改做职业军人,专门训练打架斗殴,经过一定的训练,就可以成为一支强大的军队。这样一来,兵精良足就成为诸侯国们相互火拼的本钱。
  本钱足了,诸侯国也就慢慢地不把相对衰落的中央政府放在眼里。
  也许有人会问,这周天子咋这么傻呢?怎么不会把诸侯国们的钱粮收到中央,自己训练军队?
    --10--    
  这个问题,得问周武王。
  周武王自称上应天命、下顺人情,打倒了荒淫无耻的商纣王,然后取而代之,建立了自己的王国。
  从周武王开始,到周公旦辅政期间,除了周天子自己控制的都城附近一块最大的地盘外,其他周边地区,都交给王族、功臣和先代帝王后代去打理。
  这种制度,也就是历史上所谓的分封制,也称分建诸侯(有人据此以为西周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开端)。
  这种制度的最大特色,说穿了就是甩手掌柜。周天子自己做董事长,打发诸侯王们到了周边地区,建立了许多分公司,不再直接过问经营状况,只要分公司按时足额交纳红利即可,公司的运作和管理、人事调配和财务管理,都由分公司总裁全权负责。
  这种经营模式,按说是非常不错的。既能把公司业务做大,拓展市场;又能充分调动分公司负责人的积极性,自己还乐得清闲自在。
  可是,随着分公司经营状况的攀升,董事长周天子就发现这些分公司负责人诸侯牛人们竟然把利润全部据为己有,似乎忘记了还有总部的存在!
  这时,周天子才发现,人事权和财政权的失控,这是分公司越来越不厚道的根源!
  醒悟之时,为时已晚,亡羊补牢只不过是寓言里温情的安慰!
  无奈的周天子,只好不去惹火这些日渐牛气的诸侯们。只要不来找总部的茬,你们爱折腾就折腾吧!
  所幸的是,分公司的经理们,此时还没有强大到公然对抗总部的程度。
  
  --11--    
  分公司不敢挑战总部,只好互相火拼,挣做老大。
  三百年间,先后有五个分公司老总把自己做大做强,这就是历史上所讲的春秋五霸,到底是哪五个人,说法不一。
  火拼的筹码,就是兵精粮足,拼的是军国和人力。
  要想兵精粮足,就得发展农业生产,鼓励人口生产。分公司总裁下面还有子公司,子公司的老总叫做卿大夫,他们也有自己的地盘和员工,都是分公司老总,学着周天子建立起来的。子公司下面还有小公司,小公司的老板叫士。士是基层组织了,下面就全是干活的员工。
  春秋时代,也有做得红火的子公司,取代了分公司老总的。最典型的要算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
  
  --12--    
  如果按中学历史教科书的观点,田氏代齐要放到战国初年。田氏代齐,指中国战国初年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的事件。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绝祀,姜姓齐国完全为田氏齐国取代。
  三家分晋发生在春秋末年,指的是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既成事实,生米做成熟饭,周天子也只好做个顺水人情。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三个强盗摇身一变,得到中央政府批准,成为名正言顺的三个诸侯国,晋国,被注销了国名,从此不再出现于历史的舞台。
  这两件事,都是小鱼吃大鱼,典型的犯上作乱。
  谁的拳头硬,就就是老大,谁就可以城头变幻大王旗。与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比起来,最牛的恐怕是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他曾经率军北伐,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言下之意是要取周天子而代之。但终因实力不够作罢。这就是问鼎中原这个成语的由来。
  
  --13--    
  孔子生活的年代,就是这么一个充满着血腥味和刀光剑影的时代。他的产品,一是仁,二是礼。仁要互相友爱,你友爱,别人暴力,你温柔,别人生猛,玩不下去。你讲礼,人家不讲礼,你讲君是君臣是臣,人家臣要做君,大夫要做诸侯,谁信你这套?谁信谁傻B,谁信谁吃亏。
  这就注定了,孔子的思想产品,不会有市场。
  他的产品,放在天下一统,和谐稳定的年代,的确是个好东东,可在当时,只能是弃儿。
  现实很残酷,容不下温柔的理论!
  尽管孔子以撞破南墙的精神,勇往直前,可现实还是还给他一个撞得血淋淋的脑袋。
  没有市场,再好的产品,也只能积压在仓库,唯一的希望,就是坐等市场复苏转了风向。
  可惜孔子不是金刚不坏长生不老之身,可以与历史慢慢变老。没能等到这一天的孔子,只能带着遗憾,永远地离开了他的学生们。 
  
  --14--    
  孔子在离开学生的那一刻,不只是带着对理想和抱负的遗憾,还一定带着对学生的无限眷恋和牵挂,才闭上他那睿智而温柔的目光。
  生活中的孔子,并不是想象中不拘文笔、手握板尺、大声训斥、严厉有加的老先生形象。他会带着学生春游踏青,他会捉弄调侃学生,他会像一个孩子一样生学生的气,他会循循善诱启而发之,这些生动而温馨的场景,被他的学生们记录在《论语》一书中,作为永久的怀念,历经数千年而无人删除,大约也是博得无数学生的艳羡和追慕。
  被孔子深深吸引和感动着的学生们,开始用一种奇特的方式,表达着对逝去的先生的无限怀念和追思。
  历史上曾经有不少人,费尽心机,耍尽花样,以便让人们用这样一种方式来满足他的渴望。
  这种方式,有一个充满着无尽诱惑的名字——崇拜。  
  
  --15--   
  也许孔子没有想到,他的学生们的崇拜,是一种另类的崇拜。
  这种崇拜,它的特殊之处在于,不但要自己崇拜,还要拉别人一起崇拜!
  以子贡为首,孔子的学生们组成了造圣团,发起了史上规模最大的造圣运动!
  如果不用这种极端的独特的方式,他们似乎无法表达心中的千丝万缕的不舍情丝和潺潺流淌着的衰怨愁怀。
  《论语》就是他们的集体悼词,也许这种追悼,并没有在学生一代结束,也许还延绵到学生二代、三代。。。乃至今天。。。
  万世师表,经历岁月沧桑历史沧海桑田,凝聚成一座不朽的华夏之碑!
  千古圣人,开创一代学派,历经数千年,接踵走过的,是一串长长的牛人名单:孟子、荀子、董仲舒、程颐、程颢、朱熹、王阳明、王夫之。。。。。。
  拂去历史的蛛网,似乎依稀可以听见,漫步在千年不倒孔家店徜徉微笑的孔子,这微笑,在论语中,在华夏的蓝天之上。。。。。。
  孔家店,是后人赠给这家连锁店的专利命名权。 

 

作者:月映长河 回复日期:2010-10-30 11:03:35 
回复 

  --16--
  
  第三章 老子(大音希声:五千字浓缩的汪洋大海)
  
  孔子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牛人之一。
  一是他的学生最多,二是开的连锁店时间最长。
  这话其实不准确,真正推究起来,还有一个人比他更牛。
  这个人,就是老子!
  如果按李零先生的算法,孔子的学生再多,也多不过老子。如果孔子的学生是三千,老子的学生至少有三千零一;如果孔子的学生是N,老子的学生至少有N+1。
  因为,孔子就是老子的学生! 
  
  --17--   
  公元前523年的一天,风很清,云很淡,年过而立的孔子,带上学生南宫敬叔,前去向老子问礼。
  孔子回到鲁国,学生很好奇,问老师:先生见到老子没?
  孔子说,见到了。
  学生问:老子这个人怎么样?
  看来,学生想知道孔子对老子的评价,也想知道能够让自己这么崇拜的老师,千里迢迢去拜访的人,到底是个什么厉害角色。  

  --18--   
  孔子说,不知道。
  见着了怎么不知道?学生摸着脑袋迷惑着。
  微露笑容,孔子用略带深思的眼神,用感叹的口吻耐心地向学生解释:他老人家这个人啊,一句话还真说不清楚。
  打个比方吧。鸟能飞,鱼能游,狮子老虎能跑,这我都知道,而且我还知道怎么去抓住他们。可是,龙到底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只知道他变幻莫测,腾云驾雾,直飞九天之上。
  老子,大概就是那条龙吧!他的学问,是那样的深不可测;他的情趣,是那样的高邈悠扬!
  一句话,他就是我的老师!  
  
  --19--   
  时间一晃,过去十七八年。
  这一年,孔子年近半百,老子已是古稀之年。
  到了该知天命的年龄还没有参透天命的孔子,第二次拜访老子。
  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已经名动北方的孔子,可以算是一个身兼访问学者的学生了。这一次,孔子讨教的问题难度明显比第一次大,他问的是道。
  道这人东西,是老子的拿手菜,一番娓娓道来之后,孔子听后,灵魂出窍,惊愕地说: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今天才算大彻大悟,总算明白了什么是万物造化神奇,总算参透了什么是道!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我日日求道,原来道就在我自己身上! 
  
  --20--   
  老子到底何方神圣,竟能令一代宗师孔子两次不远千里拜师,如痴如醉,一惊一咤,五体投地?
  老子,又称老聃,姓李名耳,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河南鹿邑),生卒年份大约为公元前571-471年,比孔子大了约二十岁。
  老子身世很苦,是个遗腹子,降世前夕就没了爹爹。
  老子的老子老佐是宋国的一员战将,位列司马,老子出世前不久,老佐携带家属上了前线,抵挡楚国的进攻,死于阵中。
  老子的母亲逃到陈国后,生下了儿子。 
  
  --21--   
  老子是个早产儿,生下来的时候,脑袋大,身体小,眼睛闪闪发亮,透着一股神奇的机灵劲儿。
  老子产得早,大脑袋开窍得也早,屁点大儿就缠着家人,问东问西。
  家人被他的好奇心折腾得够呛,决定给他请一位有学问的老师,免得经常出现一问三不知的窘境。
  被家人看中的家庭教师,名叫商容。    
  --22--   
  商容,是一位精通礼乐的老先生,很高兴能收到一位如此聪明伶俐的孩子。他发现这个孩子有着超强的好奇心,有着强烈的问题欲望。
  很快,商容老先生高兴不起来了,他发现自己遇上的,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这个孩子,好奇心和提问的水平,在他教过的学生中,找不到第二个。比如,你告诉他一加一等于二,他要问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为什么不是等于三?
  要知道,不是所有问题,老师都能回答出来的。况且,这个世界上,无法回答或者无法解释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诸如此类。
  可是,老子似乎偏偏就喜欢问这个问题,他提问的特色就是:打破沙锅问到底,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比如,有一次,老子就问了一个让老师哭笑不得只好投降的问题。  
  --23--   
  有一天,商容开始讲课,对老子说:天地万物,人是最可贵的;所有人里面,王是最重要的。
  老子听了,马上举手提问:天是什么东西?
  老师回答:就是头顶上看不到边的东西?
  老子再问:头顶上看不到的东西,是什么东西?
  老师:太空。
  老子:太空的上面,是什么东西?
  老师只好玩文字游戏:是看不到的东西上面又看不到的东西。
  老子不依不饶:太空上面的上面,又是什么东西?
  老师继续文字游戏:看不到的东西上面又看不到的东西上面还看不到的东西。
  老子还是没有放弃:这看不到的后面的后面的,那个最后面的东西,是什么东西?
  老师只好举手投降:我的老师没有告诉我,我的老师的老师也没有告诉,我的老师的老师的老师还是没有告诉我,我看过的书里,也没有答案。算我笨,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
  下课后,老子又拿这个问题折磨家人。
  家庭成员一致表示,这个问题,回答不了。
  老子揣着这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吃不香,睡不着,日日夜夜就仰望天空,看着日月星辰斗转星移,苦苦参悟这个谁也回答不了的问题。  
  
  --24--    
  就这样,老子经常打破沙锅问到底地折腾商容老师,还是有很多问题悬而未决。
  老子只好逮着一个问一个,逮着一本书就看一本书,结果把相邑(河南鹿邑)的知识分子问了个遍,把相邑的书全部看完,有很多问题还是解决不了。
  一方面问题不断,另一方面答案没有,这是个迟早需要解决的矛盾。
  一天,商容主动向老子母亲辞职:你儿子我教不了,这个工作,干不下去了。
  老子母亲惊愕:是不是这小子不听话,惹您生气了?
  商容:夫人,你误会了。不是我半途而废不想教,也不是你儿子不听话不好学。问题是你儿子太聪明了,我该教的都教了,剩下的,我也教不了了。
  商容怕夫人还是没有听懂,继续补充:我是怕耽误您的儿子啊!别说我,就是相邑这个地方,恐怕也不是你儿子能呆得地方。我看您还是把他送到首都去吧,那是有学问的人多,好书也多。只有这样,你儿子才能成大器啊! 
  
  --25--    
  儿行千里母担忧。
  孔子的母亲实在放心不下这个还只有十三岁的儿子,从未出过远门,就算到陈国的都城都够呛,何况那远在千里的首都,老家就剩下这独苗,就留下这么点血脉,这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跟老佐家交差,怎么对得起他那死去的父亲啊?
  商容是下定决心要把这个学生送到首都去深造,以解决他自己留下来的历史遗留问题。
  商容为了打消老夫人的担心,告诉了好一个好消息。
  他说,这个您不用担心。我的老师就在首都,他学问比我大了去了。
  我这位老师,平生就喜欢接收你儿子这样的天才神童,好几个精灵古怪的孩子,都做了他的弟子。  
  
  --26--    
  商容再接再厉,开导老子的妈妈,他说,我这位老师,不但学识渊博,而且爱生如子,搞的都是义务教育,免费提供食宿。我已经把你儿子的情况跟他说了,他听说你儿子学习勤奋,善于思考,聪明过人,早就眼巴巴地盼着他去呢!
  正好,这次他有个家人要路过咱们这儿,他希望能顺道把你儿子带到首都去,拜他为师,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老夫人一听,又高兴,又难受。高兴的是儿子竟然这等免费深造的好事儿,以后前途就有了盼头;难受的是儿子好象已经就在千里之外,这一去,要见一面可就难了!
  老子也是左右为难,他既不想妈妈难受为他掉眼泪,又不想错过这等好机会去弄明白那些还没有着落的问题。
  学孝不能两全!老子最终还是没能抵挡得住求知欲的诱惑,一把扑向妈妈的怀抱,哭着说:妈妈,你不要难过,不要伤心,儿子一定不负老师的一片厚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早日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尽快来接妈妈去首都享福!
  不要离别时两眼泪花,等到庆功时再回家,再来看望好妈妈!
  你是小鹰,总要展翅飞翔,去吧,儿子,妈妈在家等你的好消息!
  就这样,老子和妈妈由喜而悲,再由悲转喜,叩谢商容后,小老子随着老师的老师的家人,踏上了入京深造的漫漫求学之路。
  十三岁的老子,一步三回头,拜谢母亲,叩谢老师,开始了京漂的寄宿求学生涯。。。。。。 

 

作者:雷神帝释天 回复日期:2010-11-01 12:24:51 
回复 

  楼主,为什么无名氏无名?为什么我们更尊重记载在史册里的名人?你不认为这中间有必然性的存在么?
   第一个制作工具的原始人,很有趣,但是如果他不能把这个制作工具的方法或者创意传授给更多的原始人,这种行为有什么意义?
   而如果他把这个方法传授给其他原始人,并由此传播到更大的范围,他又必然名垂青史。
   我们都说仓颉造字,其实未必仓颉之前没有无名氏自己创造出图案符号来自娱自乐。造字本身对人类社会是没有意义的,把他传播给人类才有意义。
  
   所以,无名氏就是无名氏,不必过于夸大他们的意义。

 

作者:月映长河 回复日期:2010-11-01 13:53:13 
回复 

  作者:雷神帝释天 回复日期:2010-11-01 12:24:51 
  楼上朋友,感谢你的关注和支持!
  你说的,有一些道理,但仍有一些商榷:
  1。无名氏与有史记载的名人,中间必定有联系。比如,第一个打制石器的原始人,与第二个打制石器的人,由于中间质变的模糊性,很难确定指到具体某一个人。其实,人类的文化传承,也是如此,总是后人站在前人的基础上的累积量变,再到质变,这个掌握了质变的人,往往就是史载名人。其二,文明时代以前的无名氏,与文字的缺失有关系,没有文字,如何留名?
  2。长河所指的无名氏,既指个体的人,也指非个体人的集合。有很多创新和发明,实在是很多人甚至很多代累积的结果。
  3。无名氏创造的文明或物质形态,只要是有利于人类往前走的,必定有所传播,只不过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限制,其传播范围也有区别罢了,要不然,全球岂不是一种文字,还哪里用得着创造各不相同的文字?
  4。无名氏的意义探究,实质是群体个体在历史上的作用的探讨,其内涵之丰富,也许超过字面上的理解。
  以上,长河一家之言,欢迎争鸣,欢迎探讨!

 

作者:月映长河 回复日期:2010-11-01 16:27:37 
回复 
  --27--    
  经过漫长的跋涉,老子终于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周的都城镐京(西安),见到了师爷。
  师爷是周朝政府中央最高学府的一级教授(太学博士),见到老子后,非常喜爱,推荐他进了太学。
  这一学,就是三年。三年里,老子如饥似渴,博览群书,学问大进,收获颇丰。这一年,老子十六岁,正是意气风发的翩翩少年。
  老子的学习速度让博士很吃惊,决定推荐他进入周朝国家图馆(守藏室)工作。
  图书馆管理员这一工作,让老子笑花了花。
  当时,要想进国家图书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说白了,这不是一件混口饭吃的地方,而是一个比太学更高级的学府,只有太学中最优秀的学生,才有资格升入国图。
  换句话说,如果说太学是本科院校,国图就是研究生院校了,甚至是研究所性质的学术机构。  

  --28--    
  这一干,又是三年。三年里,老子如痴如醉,遍览群书。
  周朝国家图书馆,自然非同小可,虽然比不上今天的规模,但当时能找到的书,差不多图书馆里都有。老子呆在图书馆里,当真做到了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进了国图的老子,简直就是鱼入大海,鸟入丛林,他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一一破解那些未曾参透的问题。
  三年后,老子看完了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升任国家图书馆长。
  读遍馆内藏书,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图书馆馆长!
  这一年,老子十九岁。
  名动朝野,天下惊动! 
  
  --29--  
  老子终于实现了当初的诺言,安慰了母亲那遥远而时刻牵挂着他的慈母心。
  公元前518年,是老子情绪低落的一年。
  此前,他的母亲永远地离开了他。成了孤儿的老子,守完孝后,重返都城镐京。
  可是,洛邑(洛阳)已经容他不下。
  公元前516年,洛邑发生政变,老子受到牵连,决定辞官隐居。
    --30--    
  老子骑上青牛,一头黑色的牛。
  这是一头不平凡的牛。
  因为,它的背上,坐着一个不平凡的牛人。
  老子厌倦了观赏臣弑君、下犯上的争斗,决定远离这个布满尘嚣的俗世。
  他的方向,是西边。
  西边是秦国,从洛邑到秦国,必经函谷关。
  这是一个牛气的关隘,自古即是兵家必争之地,是连接关中与西陲的咽喉。
  这个牛气的关隘,因为老子的到来,将在历史上留下更牛的一笔。
  
  --31--    
  函谷关上,站着一个人。
  这个人,手搭凉棚,喜上眉梢。
  因为,他看见一朵紫色的美丽云彩,正在向他缓缓飘来。
  站在关上举目张望的,名叫尹喜,是镇守函谷关的大将。
  尹喜虽是武将,但热爱文史哲,写有专著《关令子》,是个文化人,懂一点天文兼预测学。他知道,这朵紫云非同寻常,必有奇人前来叩关。
  望眼欲穿心神紧张的尹喜,不久就看到一位老者,骑着青牛,朝关隘缓缓来来。
  就是他了!
  观其貌,风骨非凡;望其神,仙风道骨!
  尹喜此时已经猜到八九分,情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便道:麻烦出示通行证?  
  
  32--    
  神飘万里、思接九荒的老子,迅即收回遨游的思绪,微微一笑,心中暗道:俺不出国,咋还要护照签证?
  转念一想,理论上是一国,实际上是一回事,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看来还真的很遥远。。。。。。
  老子还未及作答,尹喜已是按捺不住,俯身倒地,连忙拜道:早闻圣人大名,只是无缘得见,今日紫气东来,果然不出所料,还望先生赐教?
  敢情是学术敲诈啊?老子微微一笑,下牛扶起尹喜:关令大名,早有所闻,今日相遇,也是机缘,快快请起,待我慢慢道来。。。。。。  
  --33--    
  老子一路行来,见关中地貌风俗,心情开豁,思绪飘飞,数十年砥砺,一时之间融会贯通,当下心领神会,口吐菁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数千言洋洋洒洒,一如清泉石上流,点点晶莹剔透,大珠小珠落玉盘。
  稍稍一顿,数千言继续缓缓而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阵阵清风徐徐吹过函谷关,伴着《道经》和《德经》的缓缓降临。
  第一读者尹喜,妙文入耳,如痴如醉,正在兴头之时,只见老子发言已毕。细细一数,仅五千字。
  
  --34--    
  《道德经》的特点,可以用老子在其中说过的一句话来概括:大音希声。
  这话说得古怪:最好的乐器,一般不发出声音。只有那些破锣破鼓,才一天到晚呼个不停。
  说反语,超出常规思维,恰恰是《道德经》的特色,也是老子独特的思维方式。
  从语法角度来说,《道德经》几乎就是一个反义词大集锦。老子的思维方式,恰恰是捉摸不透的逆向思维。
  正是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老子用五千字,回答了他终其一生苦苦思考的问题,也回答了回响千年的宏大问题。  
  --35--    
  老子回答的第一个大问题,是什么是道?或者换句话说,这看不到的后面的后面的,那个最后面的东西,是什么东西?
  老子开始就声明,道是不容易把握的,是比较抽象的。他告诫人们说:道可道,非常道。道这个东东,只可意味,不可言传。
  所以,道,还是不说的好,还是不道破的好,说了就假,就变了味,就失了本色,就玄之又玄。
  当然,老子的抽象,比易经也没多少进步。老子大部分以四字真言的形式,以韵文的优美节奏,道出了他所谓的道。
  首先,道是一个简单的东西,但他能变得复杂。
    
  36--    
  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说,道是万物的起源。道是什么?道就是一元混沌,就是不可说。
  虽不可说,但也道出了道的最重要的一面:事物是相互滋生相互孕育的。尽管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名。看不见,听不到,取不了名,这不要紧,但是恍忽之间,又若有其事,只是不可捉摸罢了。
  老子在肯定与否定之间的徘徊,也在隐约之间,彰显了先辈们对世界在可知与不可知之间的迷惘。
  老子的迷惘,似乎如薄云之后的月华,虽然隐约,却也轮廓备现。
  这种轮廓,是对易经阴阳两端思想的升华和打磨。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将分类学进一步运用于日常生活的解剖,整理出日常概念产生的相对性,也是对语词定义的主观回应。
  概念的对立,源自于人们对事物的态度,以及内心世界的状态。
  得失之间,于不同的人,同一人不同的心态,的确是一个可以转换的概念。比如,婚姻生活的开启,就标志着单身汉历史的结束;成熟感的增加,是以牺牲青春少年的天真为代价。正所谓,得亦是失,失未尝不是得。
  概念的相对性,不只是表态地存在着,也在动态中不断转化,并始终保持着平衡的状态。
  福可成祸,祸可成福。世事难料,今天的痛苦,有可能是明天的幸福;今天的幸福,有可能是明天痛苦的先兆。
  所以,面对纷繁复杂之世事,艰难曲折之生活,实在是不可捉摸,保持一颗淡定的心,才是道之大者。
  老子以其简练,抒发着他对世间万物抽象而豁达的观照,以冷峻平静的心态,诉说着人生的无常和世界的神秘。
  因为抽象,所以神秘。    
  --37--    
  要说抽象,《周易》就是抽象的老祖宗。
  《周易》成书年代,大约在西周时期。据说是周文王一边吃着纣王的牢饭,一边闲来无事琢磨出来的。
  全书分为两部分。一是《易经》,记录六十四卦卦象和周人卜筮的部分卦辞和爻辞。就是预测吉凶打出来的卦象和解说词。
  一是《易传》,记载后人对易经卦爻辞的各种解释和理论上的发挥,属于对易经的再加工和再创造,可称易经二代。
  周易的内容,极其抽象,能量化性的解读的人,几乎没有,能说个大概道道出来的,可以算是大家。
  此书看起来,极其简单,后世老子的思想,与其有着深刻的渊源。有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玄之又玄的感觉。
  在易经作者看来,世界无外乎两类:——,— —。即阳和阴。
  这是一种简单的分类思想,最初的源头,大概是老祖宗的激情之夜,就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后来推广到万事万物,发现似乎都可以一分为二。
  当然,在两大系统中,还可以有一些细小的类别。如男人中就有小男孩,猛男和老男人。
  老祖宗们,还从一分为二中看到了变化多端的世界,萌生了转化的思想。比如小男孩,猛男和老男人系列,不就是阳气渐衰,阴气渐盛的结果?!
  当然,他们还从万事万物中,看到阴阳两端,或者说事物的两种对立的极限,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止状态。
  比如,日日可见的黎明前的黑暗,不就是黑暗向光阴的质变?
  总之,要说易经,绝非易事,就说这么多吧。
  已经说这么多了,就不容易拉,呵呵。     --38--
    老子的思想,因为神秘,才有了后人不同角度的无限解读。
  虽然,老子并未深入人心,剖析人性,但最重要的,是保持淡定的心,从容的脚步,来对待不可预知的生活和不可名说的世界。
  老子以淡定的姿态、温婉的语气,睿智的哲理,描绘了一个永远的精神家园和理想王国: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物欲横飞的年代,老子对隐居般悠闲自在生活的描绘,简直就是一厢情愿对牛弹琴。    --39--  
  与学生孔子相同的是,老子的思想,在战火纷飞的春秋岁月,同样找不到市场。
  老子的拳头产品,是道。
  接下来的系列主打产品,是无为,是以弱胜强,是居成而身退。
  貌似弱者的声音,不可能得到叱咤风云的牛人们的青睐。
  或者说,老子的思想,市场比孔子更萧条。
  因为老子的思想,与孔子所处的位置,有很多的对立和冲突。  
  --40--  
  孔子的核心是仁,老子明确表示反对。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什么意思?
  刍狗,就是祭祀的时候,用草扎的狗。说白了,就是祭品,祭祀一完,刍狗的使命就完了,没人再去管它,自生自灭。
  老子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天和地都不讲究仁爱,把万物苍生都不当回事儿;圣人也不用讲究仁义仁爱,别把老百姓当回事儿。
  这话也太无情了吧?  
  --41--  
  其实,老子说这话,容易给人造成误解。
  因为老子的思维方式,与常用人不大相同。按照正话反说的原则,老子的本意应该是,如果你真把老百姓当回事儿,就应该不把他们当回事儿。
  老子不是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吗?不还说大象无形,大巧若拙吗?
  所以,读老子的话,得多长几个心眼才行。
  老子为什么反对提倡仁义?  
  --42--  
  他的回答是: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志士。
  为什么要提倡仁义?这不正好说明这个社会没有仁义了嘛!你说提倡仁义好不好?当然不好,如果不提倡,说明这个世界是仁义的;如果一天到晚把仁义挂在嘴边,不正好说明仁义的稀缺吗?你看那些一天到晚提倡道德的人,往往是最缺德的人吧!
  这就是老子的独特思维。依此类推,为什么有人说假话?因为聪明人太多。为什么要提倡孝道,那是因为不孝子孙太多。为什么要提倡仁人志士,那是因为国家已经一团漆黑。
  这话说得倒还真的在理儿。你看那些一天到晚谈钱如何如何重要的,往往不是百万亿万富翁,而是那些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贫困人口。越提倡什么,越要求什么,就越说明缺少什么。
  这话也符合当时社会的真实状况,春秋时期,以下犯上,以强凌弱,争雄称霸,哪里还有什么仁义可言?还不提倡一下,如何得了?
  --43--  
  按照这个逻辑,要是真为老百姓着想,还真的别把老百姓当回事儿才行。
  那些把老百姓一天到晚记挂着的,把老百姓当回事儿的,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老子说: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44--  
  老子这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政府太把老百姓当回事儿,就会让他们不停地交税交租,强行摊派,搞得食不果腹,民不聊生。太把老百姓当回事儿,就会无休止地折腾老百姓,今天派个工,明天劳个役。太把老百姓当回事儿,这些官员们,就会把自己喂成啤酒肚,把老百姓饿成皮包骨。饿成皮包骨的老百姓,还会这种生不如死的日子有什么眷恋和依恋吗?
  你说是把老百姓当刍狗好,还是当回事儿好?  
  --45--  
  老子的结论是: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这话说得含蓄:你们别折腾,天下自然就太平;你们别把老百姓当回事儿,他们就能安居乐业。
  说得更明白点,你们自己该干嘛就干嘛,别一天到晚盯着老百姓那点口粮,就万事大吉了!
  老子还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来告诫那些好大喜功的统治者:治大国若烹小鲜。
  别当了个头头就喜欢胡闹,大国也就一锅鱼,一锅小鱼,别老用个铲子翻来覆去瞎搅和,煎不成鱼仔,得成一锅鱼粥!
  你应该温柔一点儿,轻轻的,慢慢地,一个一个地翻过来,别用死力!
  老百姓很脆弱,你很强大,他们容易受伤!  
  --46--  
  如此看来,老子说是说要把老百姓当刍狗,实际上是要把老百姓当人。
  或者说,老子口里不说仁义,其实是真正的仁义。
  这就是老子与孔子的区别,孔子正说,老子反说,或者不说。
  但归属是相同的,老子也好,孔子也罢,都主张仁义仁爱,这是没有分歧的。
  有分歧的地方,是如何来实施仁爱,孔子认为要减轻老百姓负担,老子认为不要打扰折腾老百姓。
  孔子说的仁,是小仁;老子说的仁,是大仁。
  孔子说的仁,是基于爱心;老子说的仁,更充满着智慧。
  孔子关注的是社会,老子关注的宇宙。
  孔子是形象思维,老子是抽象思维。
  孔子务实,老子务虚。
  孔子说的是德,老子讲的是道。
  一生,一师,如此,足矣!    --47--  
  作为孔子的老师,老子用一种相反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仁爱观。
  同样,老子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人生观。
  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他的《道德经》用字吝啬,不过五千字。
  也许,在老子看来,说得再多,也是枉然。或者说,说得越多,越坏事。
  在老子的世界里,是不需要多说话的。
  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最好的老师,是自然,是顺其自然,人的任何努力,都显得多余。
  对于老子的人生来说,努力是种境界,但不是最高境界。
  最高境界,一个字,取反义,不努力: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一个人真的要想有所作为,是不需要自己冲锋陷阵索取功名的,他所做的,只是顺其自然而已,顺着自己的兴趣,顺着自己的理想,顺着自己的感觉,顺着自己的良心。。。。。。。。
  仅此而已,足矣!  
     --48--  
  老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他这一生,无意于官场,最大的官,是国家图书馆馆长。
  因为,在他看来,官越多,老百姓就会被折腾得越苦越可怜。
  后来,连图书馆长也辞掉了。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这是老子的豁达。该做的事做完了,就得退休,不该再霸占个位置,来证明自己的成功。
  做人要低调,这是老子的人生观。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千万别把自己当回事儿,这样别人才把你当回事儿。你要把自己当回事儿,结局可能是死无葬身之地。
  庞辱若惊,若大患于身。别人把你当回事儿的时候,你也别把自己当回事儿,而且千万别把别人的当回事儿当回事儿,否则,就是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人生难得的是做到不患得患失,要做到这个境界,最好的办法就是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不把自己做的那点事儿当回事儿,不把自己那点功名利禄当回事儿,不把它们当成自己已经得到的东东,才不会担心失去它们。
  这才是釜底抽薪一劳永逸的洒脱!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
  你的姿态有多低,你的胸怀才能有多么广阔!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广阔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自己的心灵,比心灵更广阔的,是别把自己当回事儿!
  老子骑上青牛,驾着紫云,功成身退,杳如仙鹤,消失在悠悠的白云之巅。。。。。。
作者:月映长河 回复日期:2010-11-07 11:53:10 
回复 
  
  --49-- 
  
  第四章 孙子(兵不厌诈:打群架理论的珠穆朗玛峰)
  
  孔子关注社会,老子关注宇宙,孙子关心打架。
  孙武,字长卿,前544-前470年,齐国(今山东省惠民县)人。
  孙武似乎天生就是为打架斗殴而生,他的爷爷和爸爸,都是齐国名将,堪称打架世家。
  打架的历史,最远可以追溯到人类诞生之初。
  一百多万年前,中国大地上,从猿类中站起来的第一个牛人,就已经开启了打架的先河。  
  --50--  
  人类打架的对象,最初是野兽。
  论打架,人不是野兽的对手,比如老虎狮子。
  单打独斗不行,那就打群架。为了对付体积庞大、性格暴躁的大型食肉动物,人们只好联合起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野兽。
  当然,为了减少伤亡,人们还会利用自己的智商优势,算计呆头呆脑相当愚蠢的野兽,比如挖个陷阱,下个绳套之类。
  靠着以多欺少、持众凌寡,人们用食肉动物的肉,强壮了自己的筋骨。
  群居着的老祖宗们,为了稀缺的食物资源,也会窝里斗。
  在以女性为中心和以男人为中心的氏族群居社会形成以后,大家遵守着自己人不打自己人的原则,开始向周边家庭进攻。
  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张,史上打群架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随之而来的,是打群架的艺术的不断提高。  
     --51--  
  原始部落时期,先祖黄帝就是打群架的牛人之一。传说南方的战神蚩尤,就是在一个大雾迷漫的早晨,被黄帝和炎帝联手干掉的。
  炎黄子孙们进入尧舜禹时代,天下相对和平,大规模的打群架纪录没有出现在相关历史文献之中。
  随着大禹开启国家先例,启开启家天下先河开始,打群架的规模也开始升级。
  夏桀因为残暴,被商汤带领怨声载道的老百姓革掉了命。
  历史走向循环,商纣王殷寿重复着前王夏桀的故事,被半仙姜子牙领着一半天兵一半人兵逼得举剑自刎,并为妲己蒙上了不白之冤。
  神话小说封神榜的传说,大抵如上段所述,其中记载的姜子牙领仙兽作战,还有能飞的雷震子,大概是打猎时期的原始印记。
  周武王灭了纣王,实行分封,数百年后走向分裂,春秋霸王争霸赛开始打响。
  这场争霸赛,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打了将近三百年,先后产生五位重量级的拳王。  
  --52--  
  狼烟四起,战火连天的岁月里,第一个登台登场叫阵的是齐桓公。
  齐桓公姓姜,名小白,公元前685年—前643年在位。
  齐桓公在名相管仲的辅佐下,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会盟诸侯,称霸中原,受到周天子赏赐。
  自齐桓公走出一条大国崛起之路后,各路诸侯继续效仿,纷纷上台,轮流坐桩,先后有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拿到了桂冠。
  待到春秋末期,历经大小擂台赛四百八十多次,一百多个大小诸侯国,已经所剩无几,诸侯国君死的死,逃的逃,好不悲惨凄凉。
  赶上擂台赛尾巴的是地处南陲的吴国和越国。  
  
  --53--  
  孙武还算生得及时,正好赶上吴越争霸王赛。
  孙武深家门影响,从小耳濡目染,对武装斗争特别感兴趣,加上有黄帝战蚩尤、春秋争霸赛等丰富的案例供他研究,对军事专业的钻研日益深入。
  纸上读书毕竟只是想象,要想检验,还得找一个擂台赛来证明才行。
  孙武出生的齐国,已经丧失了小白时代的雄风,内部纷争不息,国力日益衰弱。
  齐国不是孙武理想的舞台。
  一个好的教练,要想扬名天下,前提是要找到一个有实力有潜力的好拳手。
  孙武看中的拳手,是吴王。  
  --54--  
  公元前517年,某天。
  这一天,孙武离开齐国,奔吴国而来。
  这一年,孙武十八岁。
  孙武没料到在见到吴王之前,会遇到另一个人。
  这个人,将影响到他在吴国的轨迹。    --55--  
  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伍子胥。
  不过当时,伍子胥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青年。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
  伍子胥的出身,比孙武更牛,父亲名叫伍奢,是楚国太子的老师(太子太傅)。
  按说,伍子胥做个官二代不成问题,更何况伍子胥从小好学,文武双全。
  可是,一件意外事故改变了伍子胥的人生轨迹。 
  
  --56--  
  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楚平王怀疑太子结交外人,抢夺王位,大怒。
  周景王一怒之下,便找太子老师伍奢的麻烦,说是老师教育无方,误人子弟。
  不久,伍奢和伍子胥的哥哥,接到了周景王的邀请函,来到国都郢。
  等待伍奢父子的,不是欢迎宴,而是鸿门宴。
  伍子胥接到父亲和哥哥被周景王诱杀后,来不及悲痛,只身一人,逃到吴国。  
  --57--  
  伍子胥出逃吴国的线路是曲折的。
  他最初并没有直接去吴国,而是随同碰到的周景王的嫌疑犯——他的儿子太子建——一同来到了齐国,随即又到了郑国。
  郑国国君非常客气地接待了这两个无家可归的逃犯。
  可是太子建却不想对郑国国君客气。
  周太子建已经与晋国国君约好,答应做他的内应,消灭郑国。  
     --58--  
  伍子胥知道了太子建的阴谋后,劝道:人家待我们不薄,这种不仁不义以怨报德的事,还是不错的好?
  太子建大义凛然:我都跟人家约好了,哪能不讲城信,说毁约就毁约?
  太子建的保密工作不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本来对他很客气的郑国国君得知后,毫不客气地宰了他。
  伍子胥不想被列入同谋名单做个冤死鬼,只好再次单身出逃。
  
  --59--  
  逃亡路上,风波重重。
  伍子胥逃走国都,出了昭关,无路可走。
  挡在他前面的,是一条河流,河面上,看不到一只船。
  伍子胥,除了囚渡,只有等死。
  就在此时,芦苇丛中,浆橹响起,飘出一只小船,船上有一名老渔翁。  
  --60--  
  伍子胥登上渔船,心还在砰砰跳。
  老渔翁悠闲自得,轻轻地荡着浆,向对岸划去,留在他们身后的,是船身激起的慢慢荡开的水痕。
  船行靠岸,伍子胥下船,向老渔翁道谢作揖。
  老渔翁正要驾舟离去,耳畔突然响起伍子胥深情的嘱咐:
  您千万别把送我过河的情报泄露出去啊?  
  --61--  
  老渔翁不置可否,摇船离去。
  伍子胥的心还在砰砰地跳:这个老渔翁,不知会不会好人做到底,替我保密?
  心神不定的伍子胥,站在江边,望着渔翁,还在发愣。
  突然,伍子胥身如脱兔,冲到江边,然后一个急刹车,停稳身形。   --62--  
  伍子胥的冲动,缘自江心一幕。
  老渔翁驾舟到了江心,弃了双浆,跳入江中,自沉江底。
  原来,老渔翁在送伍子胥过河途中,被伍子胥的谈吐折服,也为他的身世感动。
  船未到岸,老渔翁就已经下定决心,对此事守口如瓶。
  没想到这个小青年,竟然放心不下我这一把老骨头!
  我以我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老渔翁被伍子胥的“以小人之人度君子之腹”深深地伤害了!
  罢了,为了放他安心的走,就让我先走吧!
  伍子胥后悔不及,泪水狂流,默哀半响,转身向吴国地界,走去。  
   --63--  
  伍子胥擦干眼泪,来到吴国都城的郊外,在这里,他遇到了孙武。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两个年青人,一聊很投机,共同的遭遇,共同的仇恨,一样的才华,一样的理想,让两颗寂寞而悲痛的心灵,都发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温暖。
  建功立业,一展抱负,是这两个年青知己,聊得最多的话题。
  结论:先隐居起来再说,现在还不是时候!
  吴国政局动荡,孙武和伍子胥蛰伏待动。    --64--  
  给孙武和伍子胥带来机会的,是另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青年人。
  他的名字叫阖[hé]闾[lǘ],又作阖庐。姬姓,吴氏,名光,又叫公子光。
  阖庐出生王族,爷爷叫做寿梦,父亲叫做诸樊。他爸爸接了他爷爷的班后,公子光并没有接上他爸爸的班。
  吴王诸樊死后,他的两个弟弟馀[yú]祭、馀昧相继即位。
  公子光看着两个叔叔先后登上王位,接着就是小叔的儿子僚接了班,还是没有他的份。
  可是,公子光不是那种随便就放弃理想的人,也不是随便放弃机会的人。
  没有机会,他也要创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