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帮月嫂:横街里的私塾学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03:12:56
   私塾学堂,是老底子社会私人开设的学校。一般富贵人家是聘请先生到家在屋里教读子弟,称坐馆或家塾;如果是地方(村)或宗族捐助钱财、学田,聘请先生设塾以教贫寒子弟的,称村塾、族塾(宗塾);还有是教书先生自己设馆收费教授学生的,称门馆、教馆、学馆、私塾。私塾老师大多为落第秀才或老童生。学生入学年龄基本不限。自五六岁至二十岁左右的都有,其中以十二三岁以下的居多。学生少则一二人,多则可达三四十人。
  私塾学堂最早产生于春秋时期,孔夫子首开讲学之风,随后私学大盛。汉以后,私学就成为中国封建时代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私塾学堂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它与官学相辅相成,并驾齐驱,共同为传递中华传统文化,培养人才,勤苦耕耘,不懈奋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私学从孔夫子时代算起,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老底子的百官古镇,有一条青石板铺就的三里长街,两旁都是店铺,街河与街面平行。街南为上街,称上堰头;街北为下街,称下市头;中段是中街,与中街呈T字形相交的叫横街,横街与中街之间有一座拱形桥相连,住在横街里的人家大都姓王,王姓也是百官的名门望族。
  在横街桥西面桥脚下,过“益大米行”,就是今天的百官旅社位置,向右转入小弄,弄底有三座平房,从中间的穿堂进入,就是王家祠堂,如今的百官农工商公司办公楼位置。王家祠堂是三开间,正厅供神主。祠堂内有一个天井,地面铺的是鹅卵石,四周种植花草。小时候时常听我娘娘说,当年住在百官的居民小孩子读书,一般都会在个人所办的私塾学堂里习文识字。
  而老百官的私塾学堂设在横街里,她曾在横街里沈家弄的出口,原广播站位置读过好几年私塾,因为这所私塾学堂是她父亲和几个人合伙开的,规模不小,偶尔太外公也去教过书。当年有个叫作王星泉老先生是教书的。王星泉老先生在镇上学问很好、名望也很高,非常受人尊敬。他教过很多学生,也是陈鹤琴的开笔先生。
  去私塾的学生大多六岁就开始启蒙,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就行。那时进私塾读书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按规矩有许多礼数要讲究,学文的要拜文魁星,习武的要拜武魁星。
  开学那天,学生出家门前,先要在家里拜文昌帝。进门见了先生,新学生站在私塾的前厅,教书先生坐在神案的左手。家长要先将带来的果盒摆在孔子神座前面,再把蜡烛和捧香点燃分别插上蜡烛台和香炉,然后学生开始跪拜孔圣人,因为孔子是“至圣先师”。拜孔子的时候,须先直立两手合拢举起一拜,再跪在蒲团上一拜,站起身来一拜,跪下去又一拜,叫作“四跪四拜”。接着再拜先生,拜先生时也要跪着一连四拜,然后就是拜见同学,新学生要向其他学生一一作揖。
  最后到私塾后堂拜见师母,先叫一声“师母”,再毕恭毕敬地作一个揖。这一切程序结束后,就算取得了入学的资格。先生接着就要分糕,先生先把蜡烛吹熄,再把你拎来的果盒中的糕三分之一留给师母及师弟兄,其余的糕分给同学,每人一块,让大家相互熟悉,吃得高兴。
  上学了,以后每日放学回家,你都要祭祖宗。有些富裕人家为了表达对先生的谢意,希望先生严格管教孩子,还会办一桌“先生酒”,请先生来家里吃酒席,并邀邻居、朋友作陪。
  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规定。学生人塾后由教书先生个别教授。年幼儿童先识“方块字”,书写在一寸多见方纸上的楷书字,识至千字左右后,教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亦有直接教读“四书五经”兼读古文《东莱博议》、《古文观止》的。
  教法大多为先教学生熟读背诵,然后在适当的时候由教师逐句讲解。除读书背诵外,有习字课,从教书先生扶手润字开始,再描红,再写映本,进而临帖。学童粗解字义后,则教以作对,为做诗做准备,并开始学习作文。由于科举取士深入人心,学塾也重视制科文字(八股文)的习作,为科举考试作准备。在教学方法上,教书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
  讲课时,教书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教书先生圈点口哼,讲毕,命学生复述。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教书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私塾学堂订有严厉罚则,学规极严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教书先生经常揪学生的脸皮和耳朵、打手心。
  至于私塾的教学时数,一般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短学”教学时间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而“长学”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这样学生学习的时间长一点,学习的内容也相应多很多。
  一般在私塾教书的先生,大多是些不第的秀才,我在《儒林外史》第二回书中曾经看到是这样描写周进的,他在县里考了“案首”,即童生小考第一名,不但《四书》、“五经”烂熟胸中,八股文也不错。可是时运不济,“文章虽好难入考官眼”,结果连个秀才也考不上,只能到乡间去作“孩子王”。但这样的老师他教书绝对不错的,因为他可以从教识字课“三、百、千”小书启蒙教育开始,一直教完《四书》、“五经”,教会作“八股文”,甚至教出名家,教出状元。也有中了进士,作了官的。
  《红楼梦》中也写着贾雨村作过林黛玉的教书先生,他也是中了进士、放了官又丢了官,才到林如海家做教书先生的。我想,这样的私塾教书先生,不但会教会学生作八股文,而且也会把自己的考试经验传授给学生的。
  像清代郑板桥这样有名气的人,也是作过很长时期私塾教书先生的,郑板桥在《道情》十首中写他自己:“老书生,白屋中,说唐虞,道古风,许多后辈高科中,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
  老底子尽管好的私塾教书先生,能从启蒙教到参加全部科举考试,可以连贯制,不分等级。而学生受教却是要分等级的。启蒙教育(识字教育),一般一至二年;读书教育,三至五年;开讲开笔作文教育,五至八年;而八股文完篇、练习揣摩、参加科举考试阶段,则需要八至十年;如果不断温书、不断练习作八股文,争取考中秀才、举人、进士,这就要看各人的悟性和灵性了,读书期限相差很多。
  那个时候的识字课本《七言杂字》中明明白白写道:“用上十年好功夫,进个秀才不费难。”大抵六七岁儿童,进书房识字读书,不间断地十年左右,到十六七岁时,就可以读熟“五经”、《四书》、《神童诗》、《唐诗合解》之类,再读一定数量八股名文,就可学会写八股文、试帖诗。聪明一点的人,就可以考中一名秀才了。叫作“进学”,其年龄低的是十三四岁,而大的就二十出头了。
  若过了三十来岁,还考取不了秀才,进不了学(即在县学中有了名字,成了生员,不断参加岁考),那就变成被奚落的对象了。《儒林外史》第二回书中曾提到,已进了学的梅相公嘲笑比他年长许多,而未进学的周进道“你众位不知道我们学校规矩,老友是从来不同小友序齿的……”意思说,进了学便是秀才,互称朋友,不进学,活到八十岁,也是童生,还称小友。这是学会八股文进学的大体年龄。
  不过进学之后,秀才考举人,举人考进士,那在年龄上的差异就更大了。年青的十八九、二十岁就可中了进士,年老的六七十,甚至还有八十岁才考中进士的,科举考试,在年龄上是没有限制的,这点倒是十分“民主”的。
  私塾的教育方法,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一个课堂里同时有十来个、二十多个学生,教书先生就按不同人按排读不同的书,有的读启蒙读物、《三字经》、《千字文》,有的读《论语》,有的读《孟子》,有的读《诗经》,有的读《左传》,在同一个老师的教导下、一个房间中共同高声朗读。对于文化的传递、人才的培养,私塾学堂在古代曾经做出过贡献,它适应了古代社会的需要。但是,到了近代,私塾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出现了距离。
  私塾不开设算术、历史、地理、格致,知识覆盖面过窄;教材长期不变,知识老化问题严重。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1910年,学部颁布《改良私塾章程》,鼓励劝学所对私塾进行改良,调整私塾的课程、教材、教法,促使私塾向近代小学靠拢。各个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加强了对私塾的管理,逼迫塾师调整办学方式。
  解放后,国家只提倡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曾经禁止过一切私学。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才准许开设私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