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派鲜花多少钱:《蜀道难》 教学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1:21:45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人教A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唐诗单元      《蜀道难》
作者及工作单位
闫云录         山西省新绛中学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将自己在本节课教学中的亮点设计所依据的指导思想或者核心教育教学理论简述即可,指导思想和依据的教育理论应该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明确体现出来。本部分内容必须和实际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避免出现照搬课标中整个模块的教学指导思想等情况
教学亮点设计:
一、学生在学案的引领下,充分的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并且提出问题。
二、学生积极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适时点拨。
三、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报告。
理论依据:
一、目前的课堂改革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积极的参与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合作探究,共同进步。
二、新的高考大纲明确规定:中学生应该初步具备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并且高考试题也由过去的客观题型变成主观题型。这无疑增加了考生答题的难度。所以,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鉴赏的主要内容是诗词的表现手法和主要写作特色,也要兼及思想内容和名言警句的赏析。
☆教材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
l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l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
高中阶段学生对唐诗的首次接触是在必修三的唐诗单元。因此本单元选取了唐诗发展四个阶段中除了初唐之外的三个阶段的四位代表性作家——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李商隐的作品。意在通过文本研习指导学生体验他们不同的诗风,或狂放或沉郁,或写实或隐喻,从中把握诗人慷慨苍凉、感叹惆怅的人生情怀。这一板块应将重点放在注重诗文的艺术表现手法、语言风格、艺术评价等方面。让我们从不同层面的感受到唐诗令人沉醉的艺术魅力。
本单元所选《蜀道难》是李白诗歌作品中最出色的一篇,其思想内容之丰富,艺术成就之高为历代文学家及评论家所公认。关于这首诗的政治寓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去探索,教师给予诗歌鉴赏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
☆学情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
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l 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
l 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
高中阶段学生对唐诗的首次接触是在必修三的唐诗单元。学生对唐诗有一定的认识,但只是停留在一般的机械记忆层面。学生对唐诗的文体特征、时代特点、及创作背景相对来说比较生疏。另外,学生对于诗歌的赏析知之甚少,学生中缺乏探究意识。对于比较浅显的诗歌学生可以很好的理解。
☆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学习这首诗,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热情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1).知识和能力: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知人论“诗”;反复诵读,鉴赏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品位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章法、气象、基调及艺术风格。
2).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李白的放达,感受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自然是背诵。要重视理解记忆,又不偏废机械记忆。前者指的是理清诗脉,包括大致分清诗的层次、领悟诗的主旨和主要的表达方式等。后者指的是口熟,熟到可以不加思索地连贯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是对诗歌艺术手法的运用和重点诗句的深刻含义理解以及作者政治思想的把握。
☆教学流程示意
(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
展示课上对学生互动卡上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分配及展示,教师做好点评。
(一)导语教学设计(教师):
诗仙李白,一生好游名山,把飞翔的生命挂在悬崖,把绚丽的诗章写在天宇。他的诗像天上的云气,灵动飞扬,豪气纵横;他的诗像原野的奔马,自由驰骋,飘逸洒脱。李白用诗句洗涤一切凡间的尘埃,在诗的国度里毫无拘束地飞翔。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慨叹,流传古今!
今天让我们再次追随诗仙,一起神游《蜀道难》。
(二)回顾李白生平和作品特点。(学生展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三)听名家范读,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全诗。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
(四)学生展示朗读:(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展示均可,教师点评。)
1.整体感知: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它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作用?(学案第四题。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2)诗的开篇如何叙述蜀道悠久的历史?为何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学案第三题)
(3)研读“上有六龙……坐长叹”几句,说说诗人用了哪些写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想象的丰富和奇特。
(4)写剑阁的那一段包含哪些内容?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说诗人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引导学生探究诗的寓意。
(五)拓展延伸:分析诗歌艺术特色:在表现手法上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解说: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设计是由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寻找美点。教师千万不要越俎代庖。因为鉴赏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得到的,并不是教师说给学生的。所以在此,教师要放开手,让学生说,他们可能说的不好,但正是在这一次次的不好中,他体会悟到说好的技巧。同时要多肯定学生,让他们尝到鉴赏的甜头,坚定地走下去。当然在学生不知从何说起时,教师可抛砖引玉,做示例。)
1.善用反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唱三叹,荡气回肠。
2.丰富而神奇的想象:
文中所想象的蜀地与其山峦、山路的情形使人觉得怵目惊心,毛骨悚然,大有见蜀山而回转之意。
3.夸张到极致的技巧:
(学生寻找出诗歌中的夸张语句,谈出感受)
4.多样的诗歌意境:
为了表达主观感受与目的的需要,诗歌中构织不同的意境:高峻、宏伟、神奇、凄清、恐怖等各种意境均有描绘,而这些意境又统统表现一个“难”字。
5.神秘的传说:
“五丁开山”“太阳神回车”“子规哀啼”等传说的出现,使全诗笼罩一种神秘气氛,也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了一个“难”字。
(六)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明确:这首诗以咏叹为基调,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而战祸之烈是由于蜀道高险给割据者创造了良好条件的缘故。因此,对军事叛乱的警惕正是诗人的主旨所在。“蜀地不可去,不可居”是其表达的要义。
(七)美读,整合对诗歌内容情感的感悟写出学习报告。
☆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环节的实施过程很清楚地再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自主课: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学案合作完成学案任务,写出学习报告。
展示课:学生展示学习成果,进行课堂谈论,生成新的问题。展示内容以学案问题为主。
教师了解学情,巡视答疑,引导、点拨。督促小组谈论、指导写学习报告。
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核心展示人,适时的点拨、引导、归纳、总结。
诵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字词方面的问题,对文章的结构及特点进行讨论,完成学案问题。
对一些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它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倾听,与总结。
在倾听中学习,在交流中进步。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开篇:主旨句一见
一叹高蜀道来历
难行蜀道高峻
二叹险景物凄清——以“何时还”起
可畏山水险恶主旨句二见
三叹战祸之烈剑阁险要
申戒杀人惨景——以“早还家”结
结尾:主旨句三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