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fa17球员潜力哪里看:俄驻华大使馆告知:影响下一代的《列宁在十月》甭再放了22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1:39:01

223--俄驻华大使馆告知:影响下一代的《列宁在十月》甭再放了

              作者:虎皮尖椒



原文题目:“十月革命”是对“二月革命”的反动

文/王力群

   "十月革命"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词汇,但我们对这场所谓革命的了解与历史真实是有差距的。崔永元曾写过一篇短文,题目是《中国还不具备为列宁、托洛茨基、斯大林"拨乱反正"的能力》,文中提到他做《电影传奇》节目,为了做一期苏联过去的电影,便去了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但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却正式告知:"在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之前的,别做了。《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历史的真实不是电影里所讲的那样,不能再影响下一代!"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神化十月革命的历史著述、普及读物及文艺作品可谓浩如烟海,它们传播着历史的谎言。其实,十月革命是对二月革命的反动:二月革命俄国人民推翻了沙皇统治,获得了民主自由;十月革命则削夺了人民的民主自由,使俄国进入一党专政时期。

  今天,国内仍有不少人极力维护十月革命的神话,为苏联和斯大林模式辩护,企图阻碍中国的民主进程,使中国永远陷于"左"的泥潭。所以,揭露十月革命的真相,不只是学术问题,也是关系中国从善如流民主化的大问题。

 

  二月革命及临时政府

 

  1917年二月革命,是俄国人民自发起来推翻沙皇统治的民主革命

 

  和晚清一样,沙俄专制政权末期也在进行民主改革,在各方面有了许多进步。

 

  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嬗变。既有1905年1月22日(俄历1月9日,星期日)军警镇压游行工人致使1000多人死难的"流血的星期日";又有1905年历时一年的全俄各行各业政治罢工这样的自由空间。既有1905年10月30日(俄历10月17日)沙皇尼古拉二世颁布实施君主立宪诏书,声称坚决保障公民的言论、出版和集会集社的自由,给予公民最广泛的政治权力,建立立法机构杜马的"十月宣言";又有1907年沙皇发动六三政变,撕毁"十月宣言"的行为。

 

  思想上削减了对民众的控制。在这种嬗变中,沙俄专制政权对民众的思想也难以严厉控制。普列汉诺夫在1918年说,"布尔什维克不能给人民以民主和自由,他们在半年的时间里查封的报纸杂志,比沙皇当局在整个罗曼诺夫王朝时代查封的还要多。"一定的言论自由,使这个时期的俄国产生了不少如托尔斯泰、杜斯妥也夫斯基等大作家。

 

  沙皇对政治极端者也是仁慈的。1897年列宁被判处流放3年。流放地点在西伯利亚苏申斯克。沙皇政府给每个流放者每月8个卢布津贴。列宁写家信描绘自己在那里的生活:"除了打猎、钓鱼,就是游泳,大部分时间化在散步上","睡觉的时间特别长","住房和伙食令人满意",还常常晒日光浴。他还可以阅读各种政治读物,和流放地的其它政治犯自由往来,讨论推翻沙皇统治之事。

 

     克鲁普斯卡娅有一段文字描绘她丈夫在流放地的起居:"苏申斯克的东西便宜极了。弗拉基米尔·伊里奇8个卢布的''工资''给他提供了一间干净的屋子、食品加上洗漱和缝缝补补。他们每个星期给伊里奇宰一头羊,他每天吃羊肉一直吃到倒胃口。他们还把伊里奇每周供应的肉食倒在饲料槽里,由村里的姑娘给他切成肉排。伊里奇有喝不完的牛奶,他用牛奶喂他养的那头叫赞卡的狗,教它把抛出去的骨头拣回来和其它各种游戏。"(程映虹《列宁幸福的流放生活》)

 

  经济上开始全面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国经济增长很快,在全球经济中已处第5位。一战虽然对俄国经济体系造成很大影响,但和其它国家相比俄国还是一个经济先进国家。现在俄国官方承认,苏联直到解体前粮食生产还没有达到1913年的水平。

 

  1998年7月在圣彼得堡彼得·保罗大教堂,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总统叶利钦出席了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的隆重葬礼。叶利钦在尼古拉二世灵柩前鞠躬,他指出,必须把历史真相告诉后代,让他们自己去建设一个自由、民主、和平、幸福的世界。

 

  历史的进程,往往不以个人或团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实践证明,往往最专制的时期也是令社会一潭死水般稳定的年代,而暴力革命则通常是在社会比较开明的时候发生的。

 

  沙俄末期民主改革的闸门一打开,民主的浪潮立即汹涌澎湃。俄国人民利用政治改革获得的权利在宣泄着因长久压制而积累的不满,这种不满终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爆发为推翻沙皇统治的"二月革命"。

 

  1917年的"二月革命"完全是自发的,没有任何人筹划或组织。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正酣,前线俄军败讯频传,后方经济破产,工人和士兵普遍存在反叛情绪,示威运动四起。为了挽救自己的统治,沙皇下令镇压首都彼得格勒地区的反战示威和罢工,不料警察抗命,甚至许多军警和水兵也参加到示威行列中。在短短几星期内,反叛行动蔓延全国,最后连沙皇的近卫军也叛变。在一批高级将领的劝告和压力下,沙皇终于宣告逊位。

 

  沙皇退位后,国家杜马恢复活动,组建出临时政府来领导全国。这是一个以实现民主宪政为目标的温和的政府。后来,米高扬在苏共二十大的发言中曾高度评价临时政府:"二月革命的结果,俄国劳动人民获得了民主自由,而这样的民主自由甚至在当时被称为最民主的美国也是不曾有过的。"

 

  但临时政府的工作非常艰难,这不仅由于外敌德国的威胁,也因为在内部遇到了强有力的对手,即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

 

  二月革命后到1917年年底,俄国政坛斗争的焦点有三:

一是对德和战问题;

二是何时分配土地问题;

三是何时召开立宪会议问题。

 

  临时政府主张对德国作战,列宁则主张立即对德缔和;临时政府鉴于秋收在即,主张在过了年之后再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列宁则主张立即把土地分给农民;最主要的是宪政(议会)民主即立宪会议(或称制宪议会、宪政议会)问题,是尽快还是推迟召开立宪会议:临时政府认为在全民投票选举制宪议会之前必须先举行地方选举,它深恐在当时的环境下举行地方选举必然会在各地引起混乱,所以主张推后选举制宪议会。布尔什维克则强烈指责临时政府拖延召开立宪会议,主张尽快召开立宪会议。

 

  列宁的真正目的是变"帝国主义国际战争"为俄国内部的"阶级战争",即变对外战争为对内战争,推翻临时政府,建立布尔什维克专政。

 

  俄国马克思主义先驱者普列汉诺夫(1856-1918),在1918年4月重病不起时口授了一份《政治遗嘱》。他声明该遗嘱在"布"党掌权期间不得发表。苏联解体后,该遗嘱重见天日,1999年在俄国《独立报》发表,2000年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研究》第二期翻译发表。普列汉诺夫指出,列宁"为了达到既定目标什么都干得出来,如果有必要,他甚至可以同魔鬼结盟"。以下两份资料所述若系真实,恰恰为普列汉诺夫上面所说提供了证据,即为了夺取政权,列宁不惜同德国皇家政权的情报机构结盟。

 

  第一份资料:克伦斯基访谈录。克伦斯基是临时政府的主要领导人,他在临时政府成立之日起就参加政府工作,先是担任司法部长,后来担任国防部长,1917年7月起出任总理,成为临时政府的领导人。克伦斯基强调,列宁的活动一向受德国支持。

 

  克伦斯基说,列宁与柏林参谋本部之间的关系始于1915年底,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外交部机密档案中有详细记载。这批档案资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落入英国政府手中。负责与列宁打交道的德国谍报机关的大间谍自称巴伏斯,其真名则是希尔芬博士,他是列宁一切活动的幕后扯线人。巴伏斯与当时德国驻丹麦大使兰佐伯爵合作拟具了一项分化俄国的计划,这项计划的主要内容是支持布尔什维克成为俄国国内的一股强大势力,因为布尔什维克主张把德俄之间的"帝国主义国际战争"变为俄国内部的"阶级战争"。

 

  列宁究竟从德国人手中得到什么支持?

 

  克伦斯基指出:列宁从德国人手中接获专为推翻俄国民主政府而用的4000万金马克,另外,德方又为巩固列宁在莫斯科建立的政府而供给他4000万金马克,即总共从德国人手中获得了8000万金马克。这笔钱的大部份,是由德方存入斯德哥尔摩的一家瑞典银行,然后汇到俄国的西伯利亚银行,该行在全俄各地设有分行,布尔什维克党人可以径向银行领取款项。

 

  克伦斯基说,这是德国的国家机密,他一开始并不知道。1917年7月,列宁组织布尔什维克配合德军在前线的反攻,发动了第一次试图推翻临时政府的暴动,暴动失败后列宁逃走。临时政府搜查了列宁在彼得格勒的住所亦即布尔什维克总部,搜获了有关列宁活动的一些极为重要的文件,包括他与西伯利亚银行的银钱往来关系及布尔什维克暴动的组织计划。

 

  列宁利用这笔钱进行反对临时政府的宣传活动,宣传的主要内容是强调克伦斯基准备出卖"二月革命"的一切民主成果,以挽救俄国的大资产阶级政权。

 

  克伦斯基说,在"十月革命"前夕,只要有办法截断列宁从德国手中获取的援助及大量金钱,就有可能阻止布尔什维克推翻临时政府。

 

  (第一份资料参见《苏俄"十月革命"究竟是怎么回事?——克伦斯基访谈录》。原题《克伦斯基感慨万端话当年》,中华民国56年《春秋》杂志总第248期)。

 

  第二份资料:2007年终,德国明镜周刊第50期以列宁和德皇威廉二世、德文密档和十月革命旗帜为刊头图,以11页文字和照片的篇幅刊登了该期的标题文章《德皇陛下的革命家》,封面副题则是《被收买的革命》,并附赠有关的影片光盘。

 

  明镜周刊组织了6位专业作者撰写这篇文章,披露了历史的真相。一战中处于东西两面作战的德国为了确保东线的安全,支持列宁推翻对德作战的沙皇政权和临时政府。列宁与德皇的黑白两道人物串联,获得皇家政府暗中大量资助,成功地制造了十月革命。文章说,德意志帝国接连数年以千万计的马克和后勤援助支持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到1917年底,德国外交部至少支出了2600万帝国马克,相当于今天7500万欧元。

 

  文章详尽描述了一名爱沙尼亚的前布尔什维克分子,后来具有多重身份和面貌、往来于德俄之间的神秘人物赫尔方特Helphand。从解密的档案看,向德国情报机构介绍列宁、建议给予资助,穿梭往返联系,甚至携款支付的角色都是此人。明镜发掘了欧洲多国的档案资料,如瑞典、瑞士和英国的安全机关档案,普鲁士警察机关的文献,德国外交部和俄国档案中的备忘录、以及瑞士银行的流水帐单,还有当时驻节俄国的欧洲外交人员留下的日记和笔录材料。这些密档和历史文献证据确凿,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列宁与德皇政府之间的真实关系。

 

  (第二份资料参见《十月革命:后台竟是德皇威廉?》文章提交者:cliffton加帖在史海钩沉【凯迪网络】http://www.kdnet.net)

 

  以上材料说明,没有德皇出钱出枪,扩大《真理报》,列宁的武装政变绝无成功的可能。

 

  1917年6月,克伦斯基下令对德军发动全线攻击,但最终被德军击溃。军方指责临时政府软弱无能领导无方,密谋推翻这个政府。列宁乘机在7月组织布尔什维克暴动夺权,结果被临时政府粉碎。列宁先是躲藏在彼得格勒,最后逃入芬兰(沙俄最落后的一个省份)境内。

 

  但临时政府在处理柯尼洛夫(或译"柯尔尼洛夫")"叛变"案中铸下了大错,成为临时政府的致命伤。克伦斯基说:"拉维尔·柯尼洛夫将军在许多俄国人心目中是个了不起的民族英雄。他在1917年7月由我任命为俄军最高统帅。当时有许多人怀疑柯尼洛夫将军可能发动一次反革命行动来建立一个军事独裁政府。他调遣了一支骑兵队到彼得格勒,引起了临时政府中的许多人疑神疑鬼,以为军事政变已迫在眉睫。于是我罢免了柯尼洛夫的最高统帅之职……柯尼洛夫毫无抗拒地交出兵权,并与另外几名涉嫌参与反革命政变的军官一起锒铛入狱。柯尼洛夫事件对士兵们、彼得格勒的工人以及各社会党的领袖们造成了重大的心理影响,他们对临时政府的信心降低了,因而使政府的地位更为削弱。"(同第一份资料)

 

  与此同时,布尔什维克党利用《真理报》等几十家报刊,鼓动军队反战、农民立即分地,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布尔什维克影响了大量的工人、士兵和市民。俄国布尔什维克的活动,使临时政府在面对严重外患的同时,又增加了严重的内忧,可谓危机四伏。

 

  在战争条件下,临时政府的宪政努力既无法立见成效,又不能为民众所了解,而战争造成的物质条件的困难却为民众所见,再加上军方将领的存心不轨及布尔什维克的鼓动,终于使俄国历史上仅有的这个民主政府只存在了8个月便被十月革命推翻了。从而造成了俄国人民73年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