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加卿狂三邦车视频网:唐宋壶 梅瓶 DM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3:53:01
 青釉八棱瓶 故宫博物院藏http://zlk.sssc.cn/w/%E9%9D%92%E9%87%89%E5%85%AB%E6%A3%B1%E7%93%B6 
  •  
  • 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白釉绿彩长颈瓷瓶 1971年河南省安阳县范粹墓出土 高22厘米、口径6.8厘米、底径7厘米
      侈口,细长颈,鼓腹,浅圈足。通体施微泛淡黄色的白釉,腹之一侧挂翠绿色彩带。釉质细腻明亮,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白瓷器和加彩瓷器。白瓷和加彩瓷的产生,改变了以往的单一色调,为以后的彩瓷产生奠定了基础。河南博物院 http://zlk.sssc.cn/index.php?category-view-2174.html
 

  • 青釉八棱瓶

  • 青釉八棱瓶底部

青釉八棱瓶,唐,高22.5cm,口径1.7cm,足径7.2cm。 瓶通体呈八棱形,直口,长颈,溜肩鼓腹,腹以下渐收至底,圈足。胎体呈灰白色。釉面明亮,釉色青绿,犹如一汪湖水。瓶体凸棱部位釉色浅淡,更增加了器形的美感。此瓶在装饰上颇具匠心,瓶类多为圆形,此瓶则呈八棱形,且颈、肩相接处有三条凸棱,可谓与众不同。 此物的用途是做洗手用的净水瓶。 在唐代,制瓷业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南方以越窑的青瓷为代表,北方则以邢窑的白瓷著称。当时越窑生产规模庞大,产品备受世人青睐,许多文人纷纷吟诗作赋赞美它。唐人陆羽撰《茶经》,形容越窑青瓷“类玉”、“似冰”,并把越窑列为唐代诸窑之首。诗人陆龟蒙则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之句,把越窑青瓷比作千峰翠色,苍郁葱茏,沉静深远,形象地表达出越窑青瓷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了14件唐代越窑青瓷,同在地宫出土的衣物帐碑上将这些越窑瓷器明确记载为“瓷秘色”。其中一件与此件八棱瓶相同,因此这件越窑青釉八棱瓶亦应属于秘色瓷。故宫博物院藏  三彩凤首壶故宫博物院藏http://zlk.sssc.cn/w/%E4%B8%89%E5%BD%A9%E5%87%A4%E9%A6%96%E5%A3%B62

  • 三彩凤首壶

  • 三彩凤首壶底部

三彩凤首壶,唐,高33cm,口径5.7cm,底径10.4cm。 壶口呈凤头状,细颈,扁圆形腹,高足外撇,平底。通体施绿、褐、白等釉,底足无釉。一侧置曲柄。腹部形成两面开光体,采用塑贴装饰技法,一面为人物骑马射箭图,一面为飞翔的凤鸟图。 此壶造型巧妙,塑贴技法使画面具有浅浮雕效果,物象鲜明突出,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华丽,堪称佳品。 凤首壶在初唐时即开始流行,是唐三彩陶器中常见的器形,它与同时期另一种常见的双龙柄壶一样,明显具有波斯萨珊式器 故宫博物院藏 青釉凤首龙柄壶 http://zlk.sssc.cn/w/%E9%9D%92%E9%87%89%E5%87%A4%E9%A6%96%E9%BE%99%E6%9F%84%E5%A3%B6
  • 青釉凤首龙柄壶

  • 青釉凤首龙柄壶凤首形壶盖

  青釉凤首龙柄壶,通高41.3cm,口径19.3cm,足径10.2cm。 壶盖与壶口吻合成凤头状,使得壶整体颇似一只挺立的凤鸟。壶柄塑成一直立的蟠龙,龙口衔住口沿,作窥视探饮状,前肢撑于壶肩部,后肢立于喇叭形底座上。壶体以塑贴和刻划技法装饰。腹部塑贴主体纹饰两层,上为6个联珠纹圆形开光,内有手舞足蹈的力士,下为宝相花6朵。口沿、颈、肩及胫部饰以联珠纹、莲瓣、卷叶或垂叶纹。各组纹饰间以弦纹相隔。此壶胎体厚重,釉层凝厚,玻璃质感强,带有北朝以来北方青瓷的遗风。其装饰纹样繁复,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六朝至唐代,我国与西亚各国文化交流频繁,波斯的一种鸟首壶传到我国,影响所及,在唐代的青瓷、白瓷及三彩釉陶中出现了凤首壶,其中以这件青釉凤首龙柄壶最为精美。此壶既吸取了波斯萨珊王朝(226-642年)金银器造型的特点,又融入了我国传统的龙凤装饰艺术,集塑贴、模印、刻花、划花等装饰技法于一体,体现了唐代制瓷工匠的高超技艺。故宫博物院藏     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9宋代定窑各色釉长颈瓶.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