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血崩的无限奇书网:第五章:雕刻技法—雕刻的准备工作——《木雕制作技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6:18:15
2011-10-31
雕刻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构思和选材、备料。
构思
圆雕的构思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材料在先构思在后,即已有一块材料,根据木材的形状进行主题和任务动态的安排。所谓“因势造型”即可。我国历史上和现代的许多木雕优秀作品都是这样创作出来的。这种情况适用于木材本身形态自然,表面肌理丰富,足以启发作者的构思。另一种情况是先有构思、构图,然后根据构图的需要去寻找适宜雕刻的材料。

传统木雕工艺,对于各类题材的造型,有不少经验总结,值得我们构思时借鉴。


刻画人物,首先要注意人物身体的比例关系。传统口诀称之为“站七坐五盘三”,即人物站高七个头长,坐高五个头长,盘腿坐高三个头长。在这个基本比例关系下,还需根据人物的不同身份和创作主题的要求进行变形夸张。“文胸、武肚、美女腰”,即要求表现古代文官时要夸张胸部,以示其韬略;表现古代武将时,则要缩肩凸肚,表现其威猛;表现古代美女时,则要溜肩细腰,方能显出婀娜妩媚。另外对其他类人物的造型也有不同的要求,如弥勒佛应是五短,“头短、手短、脚短、手指短、脚趾短”,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乐观风趣。老人应弓背,方能显其老态龙钟……
衣纹的处理是雕刻着衣人物的一个重要内容。原则是虚实相生、动静相生、繁简得宜,有助于主题表现。衣纹要有贴体的,有虚起的。传统口诀“衣不伤骨”就是指的衣纹刻画不能侵入到人的肌肤之内。衣纹要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高有低。关节处衣纹繁多,其他部位简单。长衣下部和上衣宽袖口衣纹要有动感。衣纹安排要注意表达人物个性。如屈原性格倔强正直,衣纹就要挺括有力,奔放流畅。而弥勒佛的性格则乐观风趣,其衣纹就要柔软圆滑,如行云流水。刻传统人物的衣纹,很强调衣纹的线条感,往往参照传统国画线条“十八描”的表现
方法。
其他如表现山石、树木、鸟兽、云水,要借鉴国画中的造型。
构思确定以后,以三种形式确定下来。
打腹稿——即构思的全部形象酝酿于脑中,“胸有成竹”,直接雕刻。
画稿——将构思画出图来。图可粗可细,只画主要的面及各个角度的效果。
泥塑——以泥塑的形式把构思体现出来。可将泥塑塑成与雕刻品一样大的尺寸,也可以塑成小稿。塑造可粗可细。此法因体现三度空间实体,有直观性,最为适用,近人多取此法。泥塑是在一个转台上扎一个支撑泥巴的架子,用竹木或铁制雕塑刀在上面塑出作者新构思的形象。
浮雕和透雕的构思多取画稿的形式。有些高浮雕采用泥塑的形式体现构思效果,这种方法更理想。


选材备料
构思完成以后,需要根据构思造型的要求选择雕刻用木材。选材既要选好的木材,又要物尽其用,减少浪费。
首先是根据构思的需要,确定选用何种木材,有些木料纹路美丽,色泽好看,不涂漆暴露出木质本色会使作品更为出色。小件的供玩赏性木雕尽量选用好一些的树种木料。如果没有选择余地,则另当别论了。
一般来说,木料以无腐朽、无裂缝、无节疤为好。但木材自身的节疤、缺口和烂缝,如果利用的好,有时不但不影响效果,反而能为作品增色。但在关键部位有黑疤、破节等,就要慎重考虑,可采取挖补的办法。挖补就是锯下舍弃部分,然后找相同木料粘补。有的木材纹理优美,将某些部位安排刻在平整的大面处,会更增加作品的美感。雕刻人物头部时,材质尽可能好,在不可能十全十美的情况下,其他部位对材质的要求可以放松一些。
无论圆雕、浮雕和透雕的选材,都可能遇到材料尺寸不够大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小型雕刻原则上是不允许一件作品用一块以上的多块木材拼接的,尤其是外面只涂蜡或透明漆的木雕(外面涂不透明漆的则另当别论了)。大型雕刻就要考虑材料的拼接问题。
材料的拼接
材料拼接时要注意选择同种、同质木材相拼接,否则因木质的密度、胀缩程度的不同,以及因材质软硬不同而给雕刻带来困难。拼接时一定要刨平拼接的面,使拼在一起的面无缝隙。木材的连接可采取胶合的形式。注意要选用适合材质特点的胶。一些大块木材的拼接,往往在使胶以外,采用在背面加硬木横梁的办法加固,以防木板翘曲。

大型浮雕的用材,往往采取分单元雕刻,然后上墙分别安装的办法。单元和单元之间,稍留缝隙,以备木材的胀缩。
用以浮雕、透雕的木材,一般是先取平刨光,然后在上面落稿。
有些大型雕刻用材,难免会出现疤痕、局部腐朽或黑斑现象。对此可采取挖补的办法补救。用凿子将该部分取下,将空洞修成几何形,另取一块同性质的好木头削成空洞形状,以胶粘之。
上一页  磨制刀具下一页  雕刻工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