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逃杀 北野武 衣服:第一章:木雕艺术概述(二)——《木雕制作技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7:48:08
2011-10-29

秦汉时期是我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期。秦陵兵马俑的发掘使我们得以见识秦代雕塑的风貌。汉代霍去病墓石雕从另一种角度展示了汉代石雕艺术的风姿。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雕塑内容与风格的转变期。大量的佛教造像出现,雕刻手法也受到外来的影响。隋唐时期的雕塑则在继承秦汉优秀传统基础上,对外来艺术进行消化吸收,走向一个高峰。木雕艺术的发展,也大体映示了这一进程。
汉代木雕,仍以出土木俑为主。长沙马王堆出土一批木俑,头部雕刻细致,五官部位也以较准确。云梦大坟头,一号墓出土的木俑,轮廓鲜明,脸部保持着刻削的棱线,尚存楚俑遗风。江陵凤凰山车马奴婢俑,人物身份多样,生活气息浓。其身材修长,躯体轮廓线极富曲线变化,衣纹具有质感,服饰彩绘典雅鲜丽。邗江胡场汉墓跽坐俑,其说唱的动作及手势十分生动,五官清晰,脸上流露出欢快的笑容,神态活泼,极富感染力。甘肃武威出土的一个高11.5厘米的木猴,虽系小件作品,但刀法简练,雕塑空间处理得当,造型生动,神态逼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古代木雕珍品。

东汉时的木雕,已见情节的刻画。甘肃武威出出土的“六博”木雕,两男子相对而坐,中间置方形六博盘,一人以右手食指和拇指握紧一束长方形的博著,其余三指前伸,做出欲向盘中投掷的姿势。对面的人右手扶膝,左手前摆,似欲向对方说话,眉目传神,姿态生动。
魏晋南北朝以后的明器中,木俑为陶质俑新取代,已较少出现。随着佛教的传播,木雕在佛教造像和工艺小品雕刻中得到广泛运用。
现藏于辽宁抚顺博物馆的中唐菩萨立像,其头饰莲花宝冠,飘带垂肩,两腮丰润,眉细长,嘴鼻小巧,俊美且慈善可亲。上身裸露,佩有璎珞,左手轻拈下垂天衣,右手向上自然弯曲,拇指与中指相捻,姿态优雅。通体造型既有娉婷婀娜的世俗女性特点,又有肃穆的宗教情感。木雕通体不见刀痕,虽年久腐损,但可略见当年通身妆彩之痕。

1972年出土于无锡西漳寺头沈巷唐代皇甫云卿墓的一对男女立俑,皆以独木刻制,寥寥数刀,简括老练。

现存广州光孝寺的17尊木雕罗汉及供养人,约为晚唐五代时的作品,也显示出佛教造像方面木雕艺术的水平。
现藏于苏州博物馆的五代十国时期的观音檀龛,高不足20厘米。观音足踏莲花,手拈佛珠,背有光圈。右站善财童子,高仅一厘米,面孔小如米粒,形神毕肖,生趣盎然。左右两扉图象对称,上为飞天,云气飞舞,体态轻盈;下为胁侍菩萨坐像,与主龛观音相互呼应。此雕刻用工精细,刀法苍劲,并有描金朱画纹饰,辉煌壮丽。

隋唐时期,木雕工艺小品雕刻大量出现在社会生活中。如文具、建筑屏扇、手杖把、尘尾柄、剑鞘等,雕镂十分精致,以瑞兽、狮、虎、龙、凤、鸟、兽等图案造型,随器物形制需要进行装饰。这些雕刻小品,多用紫檀、黄杨等优质木材。雕刻技法则施以雕、琢、镂、刻、剔、嵌等手法,刀凿并用。
上一页  第一章:木雕艺术概述(一)下一页  第一章:木雕艺术概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