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吾悦广场 影城:知识、智慧和创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02:28

知识、智慧和创新

 

  知识不等于智慧,愚蠢也不就是无知。创新不能没有知识,但创新的灵魂却不是知识,而是智慧。

  1 中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刻,人们常常会问:现在中国最缺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答案,而我认为,一个最准确的答案是,中国最缺乏创新。人们说;毛泽东时代的主题词是革命,邓小平时代的主题词是改革,而江、胡新一代领导人的时代是创新。

  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知识经济或新经济就是创新经济,当代经济竞争的主题是无形资产的创造,叫做八字诀:高、新、精、尖、优、奇、特、廉。美日两国经济实力的消长,是这一变化的突出表现。日本索尼老板盛田昭夫发表《日本可以说不》,宣称“21世纪是经济战争的世纪,而我们日本人将赢得胜利。”美麻省理工学院企管专家梭罗组成15人小组从个不同产业检视美、日经济的发展,发现美企业将2∕3经费用于R&D,只有1∕3用于生产过程的改善,而日本则刚好相反。梭罗称日本的模式为技术反转(reversed technology),认为这是21世纪日本取胜之道。可是他们都错了,美国90年代在决定未来竞争力的7大领域——微电子、生物科技、新材料、电信传播、航空、机器人、软件——独占鳌头,在世界领先的50项高新技术中,美国占了44项,欧盟占5项,日本只占1项。结果2000年WEF(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排名中,美国高居榜首,日本降到21位;IMD(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国际竞争力)排名美也高居榜首,日本则位列17名。而1994年前,日本连续年排名第一,从1994年起,美国上升到第一位,日本下滑到第三。

  中国号称世界工厂,但自主创新能力却是柔软的腹部。我国技术发明数量少,高技术产业专利基本上为国外公司所垄断。从专利授权量上看,我国1999年为10万余件,而日本1991年就达38.4万件。日本东芝1991年在美国拥有专利1 156项,差不多是我国五千家研究与开发机构一年获得的国内发明专利的3倍。人均授予专利数中国为1,美国是28,日本是94。用一句话概括我国的产品就是:没心没肺,魂不附体。格兰仕是世界最大微波炉厂商,但关键部件磁控管至今依赖进口。我国是世界最大空调生产基地,但高性能柜机仍要用美国谷轮公司的涡旋压缩机。CPU芯片都在国外公司手里控制,我国自产的CPU不能与Intel打火机占世界市场的80%,但安不上保险锁。

  3 创新是一个由许多环节构成的链条。人们常常拘守熊彼得的定义,认为创新就是技术创新,其实创新至少要上溯到基础科学发现。发现是创新,因为技术创新是新物质产品发明,而科学创新则是新精神产品(定理、公式、理论)的发明。而科学发现是创新的真正源头。斯塔尔的热效率公式之于瓦特蒸汽机,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之于马可尼无线电。

  从基础科学发现到产业化平均需要20年的时间,没有超前的眼光,就不可能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当前各国在纳米技术、超导、克隆、人类基因组工程等领域的竞争生动地表现了今日经济发展的超前性质。纳米技术美国要在未来8 年内培养80万专门人才,创造200万个就业机会,创造GDP一万亿美元,占世界纳米市场的一半。我国基础科学领域的创新能力急待提高。我国现在年发表科学论文4 800篇,占全世界的1.77%。据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的一项统计,1981到1998年,在22个领域中筛选出7万多篇论文,其中每个领域再选出200篇“高影响论文”,结果包含中国作者的论文仅213篇,只占总数的0.27%。我国全部作者都在中国大陆的仅有47篇,占0.061%。看来,原始性创新能力的薄弱应当引起我们的警觉。

  4 中国人有极高的智商,四大发明就是明证。《纽约时报》在上周(11月4日)发表托马斯·弗里德曼的文章《从火药到下一次“大爆炸”》,他引用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沈向洋的话说:“有个中国记者曾问我,‘你老实说说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差距在哪儿?中国到底落后多少?’我当时开玩笑说,‘其实中国的高技术和美国的高技术只相差三个月——假如不考虑创造力的话。’20年前我在美国上学的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美国在发生些什么。现在,如果麻省理工学院的人在网上提出什么见解,中国学生在三个月内就可以掌握。可是国内能不能有人去创造呢?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我们中国人现在可以骄傲地说,我们善于制造新东西、模仿新东西,但是却不善于设计和创造新东西。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说:“我们总是陶醉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但在后来几百年间,我们没能保持发明创造的步伐。四大发明充分证明中国人民是有创新能力的,那现在为什么不去做呢?我们需要回归那种状态。培养创造性思维和革新精神正是我们当前所关注的问题。”

  5 创造力的源泉是知识还是智慧?既是知识也是智慧,但主要是智慧,知识只是创造性能力的前提,智慧则是创造性活动的机制。构成创造力的要素是德、学、才、识,叫做创造性智能锥。学属于知识的范畴,德、才、识则属于智慧的范畴。

德:人生智慧——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品格修养

才:固有智慧——天赋才能,性格特征,心理倾向

识:反思智慧——思维方式,思辨能力,思想方法

 

  6 才。天赋类型的差异,斯佩里(R.W.Sperry),裂脑人,split-brain man。

  7 识。本体论指针,认识论指针。哲学的启示作用。宏观的启蒙,扭转思想习惯的方向,文艺复兴与清教主义。微观的启发,麦克斯威与波斯科维奇(R.G.Boskovich),超距论(the doctrine of direct action at a distance)。图灵机(Alan M.Turing)。DNA的发现,E.Schr?dinger的《什么是生命》。

  8 德。文如其人。道德文章。实践理性。理想和信仰具有决定性,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和泡沫学术。太史公。

 痴、迂、狂。轻狂,狂放,神狂,圣狂。

 亚历山大·波普说:“自然和自然规律沉浸在一片黑暗之中。上帝说道:‘牛顿出世了!’于是,一切都变得明朗了。”的确,牛顿也许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但是,这位无与伦比的伟大智者,在生活中,有时却“愚不可及”。据说牛顿养了两只猫,一大一小,他在墙上挖了大小两个洞,大的供大猫出入,小的供小猫出入。这一传说虽然不一定真实,但是,这样的呆头呆脑的事,在牛顿的生活中确实是司空见惯。给牛顿当过五年抄写员的汉弗莱和牛顿的学生兼朋友威廉·斯图克利,都生动回忆过牛顿的此类轶事:在饭厅吃饭,常常忘记吃东西,桌布撤走了,他还涓滴未进;接待朋友,起身去书房拿酒,却坐下写起东西来,把待客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煮鸡蛋时,竟然把表放进锅里……。

 无数成功人士,都像牛顿一样,对待事业如醉如痴,处理日常生活就不免颠三倒四。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有一次去饭厅就餐,走在路上遇见一位同事,谈起学术问题,把吃饭的事忘得一干二净。话说完了,他突然想不起来自己原来想干什么,于是问对方:“我刚才要做什么来着?”同事想了想说,你好像要去餐厅吃饭。维纳疑惑地问道:“那我吃过没有呢?”同事说,这我就不知道了。于是维纳推理说,如果我面向餐厅,那就是没吃;如果背朝餐厅,那就是吃过了。但在谈话中,两人已多次换位,维纳现在恰好是背对餐厅。他于是做出结论:我已经吃过了。这真是名副其实的废寝忘食。阿基米德在罗马士兵攻城时,正在演算数学题。一帮罗马兵冲到他面前,拔剑要杀他,他的心思仍然完全集中在这道难题上,对杀人凶手说:“你等我把这道题算完,免得给世上留下一道未证实的难题。”完全置生死于度外。不迷无以成。一心扑在事业上的人,心无旁鹜,在无关的事情上,心不在焉,自然会被常人视为痴呆。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借评论其中一位主人公说:“性痴则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也。”

 痴的一种表现是迂。由于专注于学理,沉浸在艰苦的思维劳作中,学人们不谙人情世故,在处理日常事务时,笨拙鲁钝,直如孩提。金岳霖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是当代中国少数几个有自己独立哲学体系的大哲学家,被誉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懂得近代逻辑学的人。想不到,这位逻辑思维无比精缜的大学问家,却不懂储蓄存款有死期活期之分,将五千元活期存折交厨师,令其每次持之购物。友人告以可将大额存成死期,小额存成活期,可以随时取用。他思之再三,仍觉不妥。因为他欲将其中一千元死后留给厨师,担心存成死期如果自己突然死去无法取出。友人告以可将此款为厨师另立户头存入,金先生闻言大喜过望,连连称赞:“你真聪明!”更有甚者,金先生竟然不会订牛奶。有一年溽暑,凡去金先生家做客的人,都被恳求“帮忙”喝牛奶。原来他冬天喜欢饮奶,订奶甚多,夏日饮量骤减,而又弃之可惜,却不知道订量可以随意增减。当友人以此理告知时,金先生又是钦佩有加地赞曰:“你真聪明!” 大数学家陈景润在解开哥德巴赫猜想的世界之谜方面,古今独步,但却算不开生活小帐。有一次上街买东西,营业员少找了五分钱,他居然坐公共车回去讨钱,而车费却要花一毛钱!由于始终埋首自己的精神世界,常有学者不问世风流转,言语行为不合时宜,有时简直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闹出种种笑话。有一位蜚声国内外的大逻辑学家沈有鼎先生就是这样的人。这位从美国哈佛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和弗赖堡大学留学归来的数理逻辑大师,对政治形势的了解还不如一个小学生。文化大革命中,有一次一条新的“最高指示”发表,沈先生竟当众评论说:这条“最高指示”中“要加上一个逗点就更清楚了”,结果召来一个晚上的批判大会,差一点被打成“现行反革命”。曾任“中央文革小组”组长的陈伯达,在“文革”初期曾对当时的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作过四点指示。1971年陈伯达就倒台了,可是很久以后,沈先生在一次批判会上还发言说:“根据陈伯达同志对学部的四点指示”云云,引起哄堂大笑,真是迂得可以。

  痴、迂之外,还有狂。孔子在《论语》中,曾把狂分为两类。在《泰伯》中,孔子说:“狂而不直……吾不知之矣。”意思是说,狂妄而不正直的人是不知其可的,这种人狂得毫无道理,语词中的轻狂、猖狂、疯狂都是这一类的狂。在《子路》中,孔子又说:“必也狂狷乎”,接下来的解释是“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这种狂是志向高远的意思,语词中的狂放应当属于这一类。这就是说,孔夫子反对的是前者那种“消极的狂”,而提倡后者的“积极的狂”。有人对罗素说:“所有的男人都是疯子”,罗素回答说:“那正是他们最好的那一半!”罗素所称许的男人性格,大约也是孔子所倡导的“积极的狂”

狂有什么道理呢?

有一种狂出于充分占有真理或对事物的深刻认知,由此建立起强烈的自信,“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因而雄视天下,睥睨万夫。自称“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的李白,对韩荆州口出狂言,要“扬眉吐气,激昂青云”,因为他自恃有“日试万言,倚马可待”的才能。1919年,英国物理学家爱丁顿接受记者的采访,当记者说,听说世界上只有三个人懂得广义相对论时,爱丁顿沉吟不语;记者以为他客气,说:“您就别谦虚了,爵士!”爱丁顿回答说:“我不是谦虚,我是在想,那第三个人是谁?”如此倨傲是因为,恰恰是爱丁顿,而不是别人,在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用天文观察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钱钟书之父钱基博老先生,曾嘱咐儿子拜访章士钊先生,他却抗命不从。后来看到章公的《柳文指要》,钱钟书傲然说道:“当年遵先君命,今日必后悔”。他借清人杜浚的话以明心志:“杜于皇所谓司马迁、韩愈住隔壁,亦不奉访,况余人乎!”真是掷笔而骄。台湾学者陆纬在《清华狂才子,当代一鸿儒》中说,钱钟书在清华读书时,就是口出狂言第一;但同时他也是读书数量第一,发表文章第一,考试成绩第一,——原来如此!

还有一种狂是为了坚持自己的信念,维护人格的独立,忘其鄙近,自致远大,结果高标见嫉,被视为狂人。据李肇在《唐国史补》中的记载,李白“对御引足令高力士脱靴”,当着皇上的面伸出脚,命令炙手可热的权阉脱靴子,这是李白独特的行为艺术,叫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面对屈原所说的那种“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的浊世,狂是一种进攻式的自卫。它是钱钟书所说的“忤世之狂”,是所谓“刚肠疾恶,轻肆直言”。当年章太炎因这种“忤世之狂”被时人骂为“章疯子”,他那愤世嫉俗的特立独行,被讥为“章疯子大发其疯”,而鲁迅却赞扬说:“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模。”据说那批讥太炎先生为疯子的人,听到章骂人骂到他们对头身上了,于是又在报上撰文说:“章疯子居然不疯!”走在时代的前列,言人之不敢言,行人之不敢行,“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这样的狂,是精神自由的崇高境界。鲁迅自己就是这样的狂人。面对陈腐而又显赫一时的权威话语,他发出惊世骇俗的呐喊:“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它。”对那些混迹文坛不学无术而又误导社会的衮衮诸公,他向青年大呼:“青年又何须找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森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这样的狂,不亦快哉!

另有一种不狂之狂。在特殊的境遇中,以冷峻的目光,旷达的心态,蔑视迎头袭来的横逆。这里不能不提到旷世奇才聂绀弩。这位黄埔二期的军人,莫斯科中山大学学员,老共产党员,曾亲炙鲁迅先生的杂文家,一生坎坷,屡陷绝境。1957年被打成右派,旋赴北大荒劳动;因失火,被诬为反革命,判刑一年;文革中又被投入秦城监狱,受了九年缧绁之苦,出狱时已是73岁高龄的古稀老人。他以自创的“绝世奇诗”,昂扬豪迈、壮怀激烈地越过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悲苦生涯。年届六十的瘦弱老人,肩上压着沉重的水桶,他却自诩为“一担乾坤肩上下,双悬日月臂东西”;在沉重艰辛的脱坯劳动中,他竟能高声长啸“看我一匡天下土,与君九合塞边泥”;在斗室中如驴一样,单调地转圈推磨,他居然仰天放歌“春雷隐隐全中国,玉雪霏霏一小楼。把坏心思磨粉碎,到新天地作环游”;就连肮脏污秽的清厕掏粪也是“澄清天下吾曹事”,而且“手散黄金成粪土,天降大任予曹刘”。蒙受千古奇冤,身陷囹圄,他报之以轻蔑的冷笑:“男儿脸刺黄金印,一笑心轻白虎堂”。在无边喑气、如磐高压之下,全凭内心的精神力量与之抗衡并取得胜利,这种狂,我无以名之,姑且叫它“神狂”罢。陈寅恪有诗曰“天生迂儒自圣狂”,“圣狂”二字庶几近之。可以说,这种狂,才是狂的最高境界。张之洞有一联可谓狂绝:“海到无边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气魄之大,罕有其匹;但是,如果和聂绀弩的诗“嵩衡泰岳皆O等,庭户轩窗且Q豪”相比,张诗虚夸空泛,气浮于外;聂诗豪情郁结,神思内莹,真是高下立判。

有一位现代西方管理学家说:“只有偏执狂才能取得成功。”这话其实中国古人早就说过。太公《阴符经》上说:“大智似狂:不痴不狂,其名不彰;不狂不痴,不能成事。”痴狂对举,将其视之为成功的条件,看来是古今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