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有很多美女成语:祖宗赵抃与苏轼父子三人的一世情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52:36
祖宗赵抃与苏轼父子三人的一世情谊2011-05-10 18:43

        《栾城集》卷二十四《太子少保赵公诗石记》:“辙(苏辙)昔少年,始见公于成都,中见公于京师。其容璀然以温,其气肃然以清。十年之间,富贵炜烨,谈笑于廊庙,而其所以为公者,湛然无毫发之异。自不见公,今又十余年”。。。苏辙此文作于(北宋)元丰三年。

        嘉佑二年春,苏轼与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四月母逝,兄弟一起离京回家乡眉州守制三年;依当时官场的应有礼节,本乡进士回(离)家乡当谒见地方长官。时抃公为成都府路转运使,眉州属成都府路,嘉佑四年十月,苏轼兄弟二人始初拜见抃公于成都,二位才俊的谒见给抃公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也使抃公对培养双俊的苏父——苏洵有了相对直观的了解,“未曾谋面,却已心知”。于是次年向朝廷推荐本路人才时,抃公郑重推荐了苏洵为试校书郎。为此,苏洵作了《谢赵司谏书》(抃公嘉佑五年九月调任右司谏),感谢抃公“举人而取于不相识之中”,苏轼兄弟二人对抃公推荐乃父之举,心存感激,更增进了对抃公的情谊。 苏辙后来在筠州(今江西高安)与赵屼(抃公次子,字景仁)唱和,仍提及两家蜀中情谊,他在《次韵毛国镇、赵景仁唱和三首》写道:“共君友契非今日,蔽芾棠阴自剑南”。后苏轼与赵屼诗书往来也有:“清献先生无一钱,故应琴鹤是家传”之句。。治平三年四月,苏洵卒于汴京,苏轼兄弟护丧入蜀,熙宁二月除服返京,兄弟又“中见公于京师”(时抃公任参知政事)。

       后来, 抃公以太子少师致仕告老还乡,在故乡衢州作一居室,名“高斋”,惠洪《冷斋夜话》卷十记云:“赵阅道休官归三衢,作高斋而居之,禅诵精严,如老灿头陀,与钟山佛慧禅师为方外友,唱酬妙语,照映严林,性喜食素,日须延一僧饭,可以想见其为人也。”苏轼也作诗赠之:

       见公奔走谓公劳,闻公引退云公高;

    公心底处有高下,梦幻去来随所遭;

    不知高斋竟何义,此名之设缘吾曹。(此六句谓抃公道德纯淳,心中已无存高下)

       公年四十已得道,俗缘未尽余伊皋;

    功名富贵皆逆旅,黄金知系何人腰;

    超然已了一大事,挂冠而去真秋毫。(此六句谓抃公四十得道,功成不居,撇弃功名富贵如弃秋毫)

        坐看猿猱落置罔,两手未肯置所操;

    乃知贤达与愚陋,岂直相去九牛毛。(此四句以猿猱落罗网仍不知放弃手中之物为喻,感贤达与愚陋的境界相去太远)

        长松百尺不自觉,企而羡者蓬与蒿;

    我欲赢粮往问道,未应举臂辞卢敖。(此四句谓自己前往求教,望抃公不要象若士对卢敖那样对待他)

        抃公与二苏的诗词交往<<清献集>>存有的不多,仅卷五有二首《和二苏白鹤观》诗,只是站在前辈与老友的立场表示了对二苏《白鹤观》诗的赞赏。但他们的情谊,一直维持到人生的终点。

        抃公辞世三年后,其子赵屼向朝廷请求为公撰写碑文,苏轼受命写了洋洋数千言的《赵清献公神道碑》,详尽而客观地记录了抃公一生的功业事迹,为后人留下了一份不可多得的研究抃公的重要文献,而碑文字里行间所充溢的对抃公的崇敬与赞美,使人们深深感觉到了作者对传者的真切情意。

        苏轼一生只为四人撰写碑文,一是宰相富弼,因是奉诏撰写“不敢固辞,然终非本意”;二是司马光,因司马光曾为其母程氏撰写碑铭;三是范镇,范乃其父苏洵的挚友,第四个就是抃公了。《苏轼文集》卷三十三《辞免撰赵瞻神道碑状》:“臣平生不为人撰行状、碑铭、墓碑,士大夫所共知”,拒绝了哲宗要他为同枢密院赵瞻等撰写神道碑的诏命。可以看出,象《赵清献公神道碑》这样的文章,不是出于本意,是决难写得如此公允而又深情的,宰相韩琦称抃公为“世人标表”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