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迷信1992电影原声:关于毛时代的GDP,一个升斗小民的今昔对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37:04

最近看来篇网文,是说毛泽东时代的GDP的,据其论证,那时的GDP远超当代。

对GDP啥的我不懂,真的不懂。对于当今社会,俺也是不满大大地,从上访到躲猫猫到强拆杀人到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只是要和毛时代比嘛?。。。。。

从升斗小民的角度,有更直观更简单的方法,进行所谓升斗小民的今昔对比。

1,人均每月大米消费量。

2,人均每月肉类消费量。

3,蔬菜品种量消费量统计。

4,人均住房面积。

5,人均拥有的服装。

6,最低生活标准。

本来第一个想用人均汽车保有量的,可这个也太坑爹了,呵呵。

大米,我知道的,即使是鱼米之乡,那时也很少能吃上大米的。我们吃的叫中熟米,QQ拼音都全拼不出这个词来,煮的时候吸水非常厉害。而大米,不是一般人吃得起的。

肉类,好统计,那时每月的肉票每人是多少来着?请教砖家。真该让现今挑食的肉食动物孩子,穿越到那时的普通家庭去,让他们明白明白啥叫青菜豆腐保平安!(每人每月开始是四两肉票,后来是每人每月半斤肉票,一顿肯德基就用掉了,嘻嘻!

蔬菜,记得那时刚一入冬,家家都要备成堆的大白菜(我家一堆在阳台),还有腌菜。没办法,不备不行,不腌不行啊!不然过节吃啥?

住房,两室一厅,不错吧?可是,住的是两家人。。。。。。。。。。。。。解放前我爷爷靠修皮鞋在省城市中心买了两套房,然后回老家务农了,我外婆也是外地来省城打工的,也留下一套房,回老家养老去了。解放后,结果,我家和舅舅挤在半套房子里度日。直至文革后父亲单位分房,我们搬了出去,让舅舅好结婚。后来舅舅的单位效益好了,买房又把老房子还给我们,父母现在住在那里,至于父亲的单位分房嘛,卖了,支援我结婚用了。

衣服,对于城市的普通市民来说,只要没烂,肯定是要一代一代往下传着穿的。反正打补丁的衣服,我是穿过的。过年也许有新衣,记得第一次穿皮鞋时,还无法习惯,那玩意太磨脚了。  那时一个一线大城市服装店也没几家,买套衣服得跑很远的路,那时棉袄比化纤的便宜,上学时一次老师说外国人来中国不买化纤衣服反倒喜欢买军大衣,很奇怪。

最低生活标准,这个俺不看书面文章,最简单的,对比乞丐的生活。那时的乞丐才真的叫乞丐,真的是要饭的,谁家施舍给他半碗饭,会感激的不得了。热泪盈眶啊!哪像现在,哪个乞丐会要饭啊,一块钱都能买半斤米了。哪个乞丐一天下来要到的钱买不到几十斤上百斤米啊!据老一代说,六七十年的省城,城墙边上,还常见饿死的尸体。大多是逃荒来的。

当然,那时有生活无忧的。关键在一个字:权!那时烟有特供,肉有特供,所有生活用品甚至毛巾肥皂,几乎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供当权者及其家庭免费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