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迷信199在线观看:印顺导师《成佛之道》的精神与特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2:21:42

印顺导师《成佛之道》的精神与特色

 

王家轩

讲于庄严寺「大纽约区佛法研讨会」(20091121日)


前言

美国佛教会,新泽西州博根郡读书会,由纽约大觉寺住持德恩法师指导,以开仁法师所编的《成佛之道·讲义》为教材,修学印顺导师所著的《成佛之道》。《成佛之道》这本书已经成为佛学院与佛教徒修学的入门书,诚如昭慧法师在《成佛之道偈颂科判表》缘起所说的:「《成佛之道》的价值,已不仅是一本书或一本教科书,而且是一套完整的『成佛指南』!」。这本「成佛指南」是导师思想的纲要;本书中开示的法义、观念与次第,在导师其他著作中,也做了更深更广的开展1。现在谈《成佛之道》的精神与特色,离不开导师的思想体系,也离不了全体佛法的精神与特色。个人在这里的心得报告,是以《成佛之道》这本书为主,参考导师其他著作,条理书中的重点,将个人所理解的法义,与各位大德分享。

《成佛之道》缘起

印顺导师曾经描述自己是「一位在冰雪大地撒种的愚痴汉」,说自己只是默默的为佛法而研究,为佛法而写作;又说自己只是本着从教典里得来的信念,「为佛法而学、为佛教而学」,希望让佛法在这人生正道上,取得新的方便适应而能发扬起来。

一九五〇年代,导师住在香港时,就曾经想依太虚大师「由人而成佛」的开示,并参考宗喀巴大师所著的《菩提道次第广论》2,写一部简要的《成佛之道》。因缘际会,一直到一九五四年,才在台北善导寺的共修会中编颂宣讲。一九五七年,将偈颂修正补写,作为新竹女众佛学院的讲本,直到一九六0年才完成出版。

五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回顾当时将满五十岁的导师,正因为《佛法概论》这一本书在台湾的出版,经历「惊涛骇浪的半年」,然而导师忍辱为佛法为众生3,安然度过此一逆境;也正因为这一意外的因缘,让导师更体会到学友们对他的期望,「希望能为佛法,开展一条与佛法的真义相契应,而又能与现代世间相适应的道路」。一九五四年底,导师于菲律宾马尼拉大乘信愿寺讲《从人到成佛之路》。导师说没有天生的弥勒,也没有自然的释迦,一切众生本具佛性,依「得道方便」4去修学,人人都可以成佛。凡是发心成佛、求大菩提的众生就是菩萨。又举例说:修学过程从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所都是学生,不同的只是学问的高低。菩萨也是由初发心菩萨而修学成大菩萨。「佛与菩萨的分别是:佛是至高至上究竟圆满,如读书毕业了;菩萨是向上修学的学生」。

依照这个修学的得道方便,《成佛之道》这本书宣讲的次第,依太虚大师以「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相合于菩提道次第「共下士道」的人天乘、「共中士道」的声缘乘、「上士道」的菩萨乘,统贯五乘而会归一大乘,组成相依相摄、由浅入深的修学历程,开显由人而成佛的正道,也就是成佛之道。

《成佛之道》的精神

印顺导师为统摄总贯多采多姿的佛法,避免初学者犯上「偏取部分而弃全体」、「取一滴水而弃大海,却自以为大海都在这里」的缺失;同时针对宏传佛法的大德们,也期许「能应机说法,而始终保持佛法的完整性」。在《成佛之道》偈颂的宣讲上,特别注重佛法的统贯条理;虽然修学的次第,有浅深渐进之别,但就全体佛法来说,一切都是成佛的法门。《成佛之道》这本书的精神,在圆满显示佛道次第的全貌,导师的思想体系所涵盖的层面,既宽且正5,依个人浅见,归纳成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明。

一、宏观佛法的整体性

导师学习太虚大师从「超越宗派的本源性、随机应化的全体性」6不拘于一宗一派,广博的学佛精神,说自己只是佛弟子,不属于任何宗派,不是某一学理或修行方法的偏好者。又说佛教只有一个,因适应众生的不同根性才分为多门,学佛首先要「法门无量誓愿学」,再视各人根机,从一门深入。本书涉猎的范围很广,东西方各家学说的思想都有所引用,对佛教各宗各派的论点,更是从宏观整体佛法的高度,各各还其本位,虽然指出彼此间的差异,但也显示出彼此间的关联。《成佛之道》将许多佛教的名相与观念,在修学通向成佛之道中的各个层次、阶段发生的各种作用,都做了清楚的定位7,以方便学人由「浅者见浅」逐渐向于「深者见深」的修学。

导师在《游心法海六十年》这本书中,提到其治学方法重于大义8,对佛法有了整体的印象,也就掌握了佛法的整体性。因此,对释尊化世的精神,法义的重要理论,制律摄僧的因缘,归依三宝的深义,修持的方法等等大义,都在本书一开始就做了详细的说明。再分三个阶段:先依「五乘共法」,开示人、天乘的乐果,以及布施、持戒、修定三福业的修学;其次依「三乘共法」,开示声闻、缘觉二乘果位,四谛、缘起、戒定慧、三十七道品的修学。总结依「大乘不共法」,开示大乘行位次第,菩萨所修学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波罗蜜,与摄化众生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四摄法。又特别在「五乘共法」的六念法门之后介绍「弥勒净土」,另外在「大乘不共法」的精进度,针对不愿修菩萨大行难行的根性,开示重现法乐的「药师净土」与重后世乐的「弥陀净土」二种易行方便道,先使修学人信心坚定,再引入难行的菩萨道。总论大乘行位,导师以「总摄菩提道,六度与四摄;渐入于诸地,圆满佛功德。」这一偈颂,统贯条理出菩萨修学的法门,经历的地位和圆满的佛果。

二、立基人本的大乘法

导师在《印度之佛教》这本书的自序里,提及当年读到《阿含经》所言「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9时喜极而泪下,因为,导师在深入探索印度佛教思想的历史沿革中,体悟了释尊教化的本怀,就是「有十方世界而详此土,立三世而重现在,志度一切有情而特以人类为本」。所以,沿续太虚大师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的理念,导师从佛教思想的演化中发现,以鬼或以天为本的流弊,所以特别重视以人为本的「人间佛教」,强调「此时、此地、此人」10的关怀与教化;主张契合佛法的本质,从新的适应现实中,振兴纯正的佛法。其中心思想是「立本于根本佛教之淳朴,宏阐中期佛教之行解(梵化之机应慎),摄取后期佛教之确当者」11

以人为本的大乘法,强调「此时」,导师认为修学菩萨行,着重在六度、四摄、四无量心,广度一切众生,与青年人意志坚强,意欲澎湃的心境相近。所以,弘扬以人菩萨为本的大乘法,为了适应时代所需,应以摄引青年人学佛为主。又说「大乘是入世的佛教」12,大乘菩萨是「以出世精神,作入世事业」;菩萨行可以深入人间各阶层,以出世心来作入世的事业,再从入世法中,摄化众生向于出世。同时,也在不离世间事,不离众生的环境中,净化自己,觉悟自己。「此时」的人间佛教,着重在佛法传布的世界性,也就是佛教的法界性。依照根源于法界现证的世界性13,而流出的语文、思想、制度,来弘扬「平等、自由、民主、宽容、慈悲」的佛法到全世界,使人人为菩萨,能说大乘教,也修大乘行,关怀与净化我们所处的时代。

其次,强调「此地」,《大宝积经》中「佛告阿难:菩萨有二种庄严,二种摄取。所谓摄取众生,庄严众生;摄取佛国,庄严佛国」。《维摩诘所说经》中,释尊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庄严国土,成熟众生」是菩萨的两大任务;导师在本书第五章「大乘不共法」叙述化身佛示现的国土时说:「只要众生的智慧增进,什么地方,当下就是圆满的净土」。「此地」可以是十方世界,也可以是我们现在立足的地球。修学菩萨行,先将我们的眼光,从遥远的十方世界,拉回到现实的此地,如实的面对此地的种种问题与困境。包含对生态环境的关怀,心灵环境的净化等等课题,再以佛法「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来化解人际、国家之间的冲突,净化这片土地,进而促进世界和平。

最后,强调「此人」,导师说「人间佛教」应以人为中心,摄取印度初期、中期佛教14以人菩萨为中心的慈悲与智慧,融会贯通,以智慧去观察人生的真义,培养深切的慈悲心,所谓「以智慧为体,慈悲为用」。初发心菩萨,虽然还没有大功德,可是已经是一切众生的上首。佛法虽然是为一切众生的,一切众生皆得成佛,但是仍以人类为本,其他众生要到人的地位,才能发心修学而成佛。我们发心修学,以「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的大悲心为动机,法空慧的善巧为方便,而引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菩提心。由人菩萨的善行,进而影响家庭社会,鼓舞人类的道德心行,提高人类的道德生活水准。

《成佛之道》的特色

导师在谈及其修学的历程时,提到一九五二到六四,约十二年间,随缘教化,讲说经论的对象以一般信众为主。《成佛之道》是导师在这一期间,唯一写作而广为流通的著作。由于针对一般佛教徒与佛学院的学生宣讲,所以用白话文书写。导师以简单而精美的辞汇,传达甚深的佛法,又要顾及适应不同根性的不同教法,让初学者信心增上,久学者智慧增长,而能综贯一切佛法。

编辑次第上,以进入佛门的第一步「归敬三宝」开始,说明皈依的深义,是归向自己,自己有佛性,自己能成佛;佛法僧三宝,都不离自身,都是自己身心所能成就显现的。接着皈依以后,应该「闻法趣入」,多闻正法,才能趣入佛道。正法又分成「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三章,由浅入深,次第修学。在长行的解说里,更是匠心独运,将偈颂的文字以引号标出,并在每段长行之前,标以偈颂,方便学者对照学习。本书其他的特色,个人整理出以下六点来说明。

一、由浅入深的进阶

《成佛之道》将佛法的精义与名相,由浅入深,次第开展。在这里,只以导师开示的「持戒」,在五乘三个阶段的修学次第,来说明。

「五乘共法」乃生人生天的正常法门,是佛教的共世间法,也是修出世的三乘须具足的功德;讲「持戒福业」时,说五戒、八戒以戒恶,说十善戒以生善。在「三乘共法」中,导师说出离生死的一乘法,从证悟真理与修行方法来说,总不出戒、定、慧三增上学;讲「戒增上学」时,强调要安住净戒,凡能持于净戒的学人,身口意三业都能清净。之后的「大乘不共法」是在人、天、声闻、缘觉乘的共德上,再说以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成如来果的大乘法门。导师说持戒本无大小乘的分别,只有因发心不同,所得的功德也不同。如以增上生心而持戒,能得人天福报;以出离心而持戒,能证圣果,了脱生死;如以菩提心、为利他而持净戒,就是大乘菩萨戒,为成佛的因。菩萨净戒,是与菩提心相应,以慈悲心为上首,无所得的空慧为方便,对于持戒、犯戒都不着相,达到「持戒、犯戒不可得故,就是三轮体空的净戒波罗蜜多」。

除了持戒之外,本书其他善法,如共世间法的十善;出世间法的四谛、缘起、八正道;大乘法的六度、四摄、百八三昧15四十二字门16都是由浅入深,一阶一阶地依下起上,彼此相依相摄,而统贯一切佛法。

二、信仰与理智合一

导师在本书开宗明义就说:「佛法是理智的宗教,不仅是信仰的。所以义理的开导,或修持的指示,都是通过理性,而有丰富的,正确的内容」。佛法说,信智一如,有信又有智,是佛法与其他宗教的差别。重信与重智二类根性,通于在家和出家。信行人从信愿门入,由修学的经验中,渐长智慧;法行人从智慧门入,因对佛法有了深刻的理解,这才深信不疑,精进修学。这二者都不离信与智的功德,只是入门时有所偏重,不只是初学者如此,就是已证得果的圣者,也还流露不同的风格。导师说「无慧之信,增长愚痴;无信之慧,增长谄曲」17,教导我们不要以自己的个性,自己的偏好去衡量一切,应该尊重别人,更应该认识自己的根性,偏重而不偏废某一者而进修,逐渐使信与智二者合一。

导师举例说「信如镜的明净,智如镜的照物」,并开示信智合一修学的信解行证四个阶段18:一是与闻慧相应,以理解为基础,对于三宝纯洁的同情,内心没有成见的「信顺」;二是与思慧相应,经过内心的考证,得到明确的正见,深切的「信可」;三是与修慧相应,信得切,见得真,采取实际追求行动的「信求」;四是与现证慧相应,经由不断的修学,体悟到究竟真理,证实了所信的不虚,达到自信不疑的「证信」,也就是净心与正智的合一。我们以成佛为目标,依照这四个阶段,发心修学佛道,如同弥勒菩萨所说的下士、中士、上士法;使信与智平衡发展,先发下士法的增上生心,进而发起中士法的出离心,修出离行,发上士法的菩提心,累积福德智慧资粮,修成利根,坚固心志,融合大乘菩萨特有的慈悲风格,圆满菩提心,趣入佛道。

三、统贯缘起与空性

《杂阿含经》里,释尊开示:「先知法住,后知涅槃」19,释尊说无常、无我,依于缘起的无常无我,即体见缘起性空。导师在本书偈颂说「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指出,如没有修成法住智,涅槃智是不会现起的。依正见缘起因果的法住智而进修,观缘起法的从因缘而生起,依缘而灭,一切法如石火电光,才生即灭而不住,生无所来,灭无所至,然后能契入法性空寂的涅槃智,正观世间一切都是辗转相关、相依相待的存在,都是无常的,是空、无我的,所以我执失去了对象,与善法相杂的烦恼也不再起,生死也就解脱了。

导师在讲「般若波罗蜜多」时,说佛是依缘起而觉证法性,也就依缘起而开示法性,由于佛法甚深,才有善巧的随机教说,将众生从常识境界的世俗谛,导入圣者自证的胜义谛。导师判大乘三系20,依中观「性空、唯名」的见解,世出世间法,都是从缘而生起,缘生的只是和合的幻相,从真实的自性去观察,没有丝毫的实体,都是依世俗的名言识而假有,如消除了错误的根本自性见,即可悟到诸法的无自性空,所以依胜义的无自性而说空,空假无碍,依于因缘,一切法都可以成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着迷了就在三界火宅中流转,悟证了就得解脱。大乘行者依无自性空相应的缘起观一切法,随分随力,尽力而行,「体悟不落时空数量的涅槃甚深」,所以不着生死,也不住涅槃21,广行菩萨道而成佛。导师再度强调,缘起与性空的统一,出发点是缘起,是缘起的众生,尤其着重以人为本的立场,才能把握「佛出人间」、「即人成佛」的精义22

四、自利利他的圆满

成熟佛道的六波罗蜜多,也就是从世间而达佛道彼岸的六度法门。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说「欲成佛道凡有二门:一者福德、二者智慧。行施、戒、忍,是为福德门;知一切诸法实相摩诃般若波罗蜜,是为智慧门」。

导师在第五章「大乘不共法」将六度分为自利与利他二道:如布施、持戒、忍辱,是利他的福德道;禅定、般若,是自利的智慧道;精进通于二道。进一步说,六度都有自利与利他的二种意义,但要与「菩提心、慈悲心、法空慧」23三要门相应而修习。布施的意义,是于他有利,于自己的道业有益,是消除我所执的大舍,虽然以无所得为他忘己,但是布施功德与胜解意乐的因缘,自然会利益自己的修行。修布施行,要修持净戒,使自己的身心如法,所以持戒以饶益众生,对众生施予无威胁、无恐怖的和乐与自由,才有积极的利他意义。忍辱是难忍能忍,能忍受怨害而不生嗔恨, 能忍受各种苦痛,坚定意志,安心深入佛法,如此修集摄受众生的布施,护念众生的净戒,才能利益众生。菩萨的精进,是持之以恒,不休止的利他善行。而修习成就的菩萨行,不离禅定与智慧,这二者的修习,也就是止观的修习;修止而能住禅定,依住心而发生堪能性,就能从身、心轻安,而生身、心精进,一改过去无能不堪的情形,勇猛进修,作成利他的种种事业。般若,是成就自利的智慧道,导师在《我之宗教观》说到,在力量未充分时,随缘利他而着重自利,等到真得自利,那就专重利他24,「使自利行在利他行的进程中完成」,达到自利利他,同时成就。

五、大乘小乘的融通

导师说:「大乘与小乘,是在佛教发展中形成的」,为了众生的根性不同,方便适应,才有大乘与小乘的差别。又从龙树菩萨的中观论,深确信解:「佛法的如实相,无所谓大小,大乘与小乘,只能从行愿中去分别」;龙树菩萨立足在古典的缘起观,从缘起的生灭相,贯通一切性空,一切幻有,「确认三乘圣者成立于同一的理证法性空寂」25,融通大乘与小乘,所以,生死根本与所解脱的生死,以及所修的般若实相慧,都为三乘所共,只是声闻法多明人空,大乘法多明法空;大乘慧学,不只内观自我身心而通达无我,进而观察外在的一切法空,内外一如。导师以《佛法概论》这本书来阐扬《阿含经》,不是当作小乘或原始的佛法,而是推崇《阿含经》为三乘所共依的圣典。

在《大乘是佛说论》这篇文章里,导师特别指出,我们要从释尊吐露在言语中、表现在行为中的「意境、言说、身行的三业大用」,从形式而体会到实质,才能正见全体的佛法。导师在本书「大乘不共法」指出:「从佛法唯是一乘道来说,小乘本是大乘方便道」,声闻、缘觉二乘等善法,是大乘法的少分,也就是大乘的初因,迟早总是要回归于大乘。太虚大师于一九四年判摄:正法时期,多依声闻乘行而回入大乘;像法时期,多依天乘行而入大乘;末法时期,多依人乘行而入大乘26。依人乘行而入佛道,就是发菩提心,修十善行,不废人间正行,广修人间安国利人的正业。

六、方便易行转究竟

「法」,是「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界」27;然而,初期佛法的解脱道甚深,而大乘佛法的菩萨道又难行,为了宏法利生,不能不善巧的施设方便。初期佛法重智证而又有重信的方便,为适应在家修行与信行人的根机,使能在重信与福德的修行中,导向菩提,与般若相应,因而有「六念」、「四不坏净」等等的方便道。

大乘佛法有重慧而以法为主的「闻、思、修、证」法门,有十法行书写、供养等的方便;有重信而以佛、菩萨为主,有称名、忏悔、念佛等的易行法门。导师说方便与般若的相助相成,才能实现大乘的不思议解脱;没有般若的慈悲方便,只是人天善业,没有方便的般若,只能证实际而成小果28。导师在「大乘不共法」总结般若度,说偈颂「方便转转胜,法空性无二,智者善贯摄,一道一清净」,从大乘三系来看,同归一味一解脱的法门,「性空唯名」较为殊胜,是究竟说,以现观法空性,于毕竟空中立一切法,而以依实立假为方便,引导小乘根性回小向大。「虚妄唯识」与「真常唯心」是以方便说,摄化众生不同的根机,辗转归宗于现证法空性的究竟了义。导师说大乘的精神,是能「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29,并提醒我们,不要执着于方便,而忘记真实究竟。

《成佛之道》这本书最后,以偈颂「一切诸善法,同归于佛道,所有众生类,究竟得成佛」,再度强调,无论是人、天乘或出世的三乘善法;解脱道或是菩萨道;世间的一念善心,一毫善行,都会归于佛道,究竟成佛。

报告到这里,引用导师在《成佛之道》第一章,开始的第一段话:「学佛,就是向佛学习。我们以佛为理想,以佛为师范,不断的向佛学习,如达到了与佛平等,那就是成佛了」。

谨以上述读书报告,回向给一切众生,并祝各位大德福慧双修,必当成佛。

1. 参见印顺导师《妙云集》、《华雨集》,《永光集》,与其他相关著作。1989年,导师八十四岁时,写下《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说明其毕生思想的纲要。从印度佛教嬗变的历程,发现了佛教思想中四悉檀的判摄准则,掌握了佛法的本质,由此抉择出契理而又适应世间的佛法,也就是修人菩萨行的人间佛教。
2. 印顺导师《平凡的一生》收录在《妙云集》下篇之《华雨香云》,1992年 p.23~p.24
宗喀巴大师著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由法尊法师于1935年翻译。导师当时于四川重庆缙云山,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为《菩提道次第广论》润文,彼此经常作法义的探讨;导师说,出家以来,对佛法而能给予影响的,太虚大师(文字的)之外,就是法尊法师(讨论的),法尊法师是导师修学中的殊胜因缘。
3. 传道法师《人间菩萨行者印顺导师》收录在《印顺导师与人间佛教》,2001年 p.22
「『慷慨成仁易,忍辱图生难』。导师忍辱为法为人」。参见印顺导师《印度佛教思想史》1993年 p.15。「晚年的不幸事件,接踵而来,释尊始终以慈忍理性来适应,这就是世间呀 !」,也可说是导师的心情。
4. 印顺导师《从人到成佛之路》收录在《妙云集》下编《佛在人间》,1992p.137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可以成佛,佛是从修学得来的,依方法去学,人人都能得到;这修学方法,叫得道方便」。
参见《佛说菩萨本业经》1卷 (大正 10CBETA 中华电子佛典 447b18 )。「受成就戒,当愿众生,得道方便,慧度无极」。
5. 仁俊法师《我所认识的印公导师》,1997年讲于「印顺导师著作翻译基金会」,收录在《仁俊老法师开示录(三)演讲集》,2000年 p.397~p.398
「因为宽,他才能从高远处见到一般所不能见到的;因为正,他才能对当时佛教现象的流弊看得透彻,引起最严重的关切」。
6. 印顺导师《太虚大师菩萨心行的认识》收录在《妙云集》下编之十《华雨香云》,1992年 p.319
「大师不愿为专承一宗一派的子孙,是从超越宗派的本源性,随机应化的全体性立论」。
7. 圣严法师《『成佛之道』读后》收录在《法海微波》,1993年修订版 p.134
8. 印顺导师《游心法海六十年》1993年 p.40
「佛法的内容深广,术语特别多,中国人又创造了不少。重视琐细的,就不能充分注意重要的」。
9. 参见《增壹阿含经》卷第26『等见品』第三十四「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
10. 印顺导师《印度之佛教》自序,1992年 p.1。导师提及,1938年冬,哲学大师梁漱溟访汉藏教理院,自述其由佛学转儒家的关键,在于其感受不到当时的佛教,对「此时、此地 、此人」的人间的关怀。导师闻而思之,深有同感,也促成了导师治学印度之佛教。
11. 印顺导师《印度之佛教》自序,写于1942年,1992年版p.7
印顺导师《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收录在《华雨集》(四),1993年 p.33~p.43
12. 印顺导师《谈入世与佛学》收录在《妙云集》下编《无诤之辩》1992年 p.183
「大乘理论的特点,是『世间不异出世间』;『生死即涅槃』;『色(受想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色』。从一切法本性空寂的深观来看一切,于是乎世间与出世间的对立被销融了:可以依世间而向出世,出世(解脱)了也不离世间」。
13. 印顺导师《佛在人间》收录在《妙云集》下编之一,1992年 p.349
「佛教的世界性,是根源于法界现证的。从此而流出的『法界等流』──语文、思想、制度,无不表现了世界性」。
14. 印顺导师《印度佛教思想史》以「佛法」、「大乘佛法」、「秘密大乘佛法」三期来统摄印度佛教。
此处初期指「佛法」,中期指「大乘佛法」,1993年版。
15. 印顺导师《修定修心与唯心 秘密乘》收录在《华雨集》(三),1993年 p.159
「在『大乘佛法』中,菩萨所修的定,如般舟三昧等,或依修法,或依定心功德,或依譬说,成立更多的三摩地,如《般若经》的百八三昧等」。
参见《大智度论》卷(大正 25CBETA中华电子佛典96c15 )。
「有一百八三昧。初名首楞严三昧,乃至虚空不着不染三昧,广说则无量三昧」。
16. 印顺导师《印度佛教思想史》第十章「秘密大乘佛法」,p.425~p.426
「『阿』是最初的喉音,经颊、舌、齿、唇,而有种种语音,所以阿是最初的、根本的。 『阿』喉音,什么意义都不是,所以被看作超越的『不』、『无』。依『阿』而发展出四十二字,一切语文(所表示的),也就一切本质都是超越的,可从一切文字而通达实相」。
17. 印顺导师《成佛之道》第四章「三乘共法」,200010月新版p.135
参见《大般涅槃经》卷36(大正12CBETA中华电子佛典580a28)。
「若人信心无有智慧,是人则能增长无明。若有智慧无有信心,是人则能增长邪见」。
18. 印顺导师《佛法概论》收录在《妙云集》中编之一,1992p.181~p.182
19. 参见《杂阿含经》卷14 347 经) (大正 2CBETA 中华电子佛典97b11-14 ) 。
「佛告须深:『不问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后知涅槃。』。
须深白佛:『唯愿世尊为我说法,令我得知法住智,得见法住智』。」
20. 印顺导师判大乘三系:「性空唯名系、虚妄唯识系、真常唯心系」。
参见导师《成佛之道》第五章「大乘不共法」慧度,200010月新版p.360
「以大乘法来说,可条别为三大系,太虚大师称他为:法性空慧,法相唯识,法界圆觉。
我也曾称之为:性空唯名,虚妄唯识,真常唯心。名称不同,内容大致一样。」
21. 参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72 (大正 7CBETA 中华电子佛典 953a09 ) 。
「诸菩萨摩诃萨具方便力久住生死,得见无量无边如来,听受无量无边正法,化导无量无边有情。是故菩萨为如是事,不厌生死、不乐涅槃」。
另参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74(大正7CBETA中华电子佛典964c23)。
「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不为厌离生死过失,不为欣乐涅槃功德。所以者何?修此法者,不见生死,况有厌离;不见涅槃,况有欣乐」。
22. 印顺导师《人间佛教要略》收录在《妙云集》下编《佛在人间》1992年 p.109
另参见印顺导师《佛法概论》收录在《妙云集》中编之一,1992年 p.254
「成佛,即是扩展人生,净化人生,圆满究竟的德行,这名为即人成佛」。
23. 印顺导师《成佛之道》第五章「大乘不共法」,200010月新版p.262~p.263
菩萨行三要门:「菩提心是志愿所在,慈悲心是动机,法空慧是做事的技巧」。
24. 印顺导师《我之宗教观》收录在《妙云集》下编之六,1992年 p.62~p.63
25. 印顺导师《中观今论》自序,收录在《妙云集》中编之二,1992年 p.4
26. 印顺导师《成佛之道》第五章「大乘不共法」,200010月新版p.253
另参见太虚大师《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收录在《太虚大师全书》。
19408月讲于汉藏教理院暑期训练班,「依教中说:佛法有正法、像法、末法,三个时期。正法住世的时间有一千年,像法亦然,而末法则有万年」。
27. 参见《杂阿含经》卷12296经)(大正2CBETA中华电子佛典84b16 )。
「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
28. 印顺导师《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三章「初期大乘佛法」,p.101 
另参见《维摩诘所说经》卷中(大正14CBETA中华电子佛典544b15 )。
「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
29. 印顺导师《念佛浅说》收录在《妙云集》下编之《净土与禅》1992年, p.93
参见《妙法莲华经》卷1(方便品)(大正9CBETA中华电子佛典7c09 )。
「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


转自 美佛慧讯 / 2-2 印顺导师《成佛之道》的精神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