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渡去香港打工:1943:中国第一夫人宋美龄访美珍贵记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3:49:59

(2011-07-07 21:10:18)
1943:中国第一夫人宋美龄访美珍贵影像纪录

1942年宋美龄的肖像

宋美龄成为美国《生活》杂志的封面人物(时间是1941年6月出版)
1942——1943年间,在中国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宋美龄以中国“第一夫人”的身份访美,其间长达八个月。尤其1943年更是取得了一系列的外交成功。
1943年2月17日,宋美龄一行赴美后自海德公园搭乘火车于下午5时10分抵达华府联合车站,车站内外万头攒动,挤满欢迎人潮,白宫以国宾之礼欢迎蒋夫人。
从1943年2月18日至4月4日,宋美龄先后在美国众议院、参议院、纽约市政厅、纽约麦迪逊广场、威斯里安大学、芝加哥运动场、旧金山市政厅、洛杉矶好莱坞等处正式发表了多次演讲。宋美龄的演说通过无线电广播、报纸杂志传遍美国,引起强烈反响。一时之间,全美掀起一场赞美宋美龄的风暴。美国报纸赞扬她:“蒋夫人举止端庄,说一口地道的英语,声音柔美。”“议员们被她的优雅、妩媚和智慧迷住了,惊愕万分,完全倾倒,起立欢呼长达四分钟。”“宋美龄在国会发表的讲话像一篇加以修饰的散文,发表的材料同样富丽堂皇,但她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特别是2月18日,可说是她生命史上的一大日子,她在众议院发表了一篇相当重要的演说。她以流利的英语、感人的语言,向美国国会议员和美国人民介绍了中国人民奋力抗战的艰苦历程,唤起了美国朝野对中国的同情与更进一步的支持,为当时的国民政府获得大量的美援奠定不朽的功勋。
之后,宋美龄又到纽约、波士顿、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地演讲募捐,并参加了许多宴会和记者招待会,其足迹几乎遍及美国,引起巨大的轰动效应。
宋美龄的美国之行,历时7个月,可谓大有收获。1943年7月4日,宋美龄返抵重庆。
这是民国史上一次成功的外交,在中国人民最为困难的岁月里,宋美龄给我们的国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提升了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

富兰克林罗斯福夫人与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在美国国会。

蒋夫人在美国国会礼堂。

议员和旁听席上皆座无虚席,国会议员们凝神聆听宋美龄演讲,美国国会礼堂。

富兰克林罗斯福夫人和蒋夫人在午餐

蒋夫人与参议员汤姆c.在午餐会。纽约

蒋夫人抵达好莱坞露天剧场,加州好莱坞,美国。

电影明星玛丽·碧克馥(C)向蒋夫人献鲜花。加州好莱坞,美国

美国影星斯潘塞特雷西在好莱坞露天剧场致开场白,加州好莱坞,美国

亨利方达(R)向在坐的观众发言,同时斯潘塞特雷西在一旁聆听。好莱坞

厘米沃塞尔(R)发言,亨利方达和斯潘塞特雷西(左)坐在旁边。

洛杉矶好莱坞圆形剧场欢迎会上,与其他官员一起就坐的宋美龄


1943年4月4日在好莱坞露天剧场面对美国3万名观众所进行的演讲,呼吁美国民众支持中国抗战。

好莱坞人头攒动的露天剧场

拥挤的好莱坞露天剧场。加州好莱坞,美国

蒋夫人在为她举行的欢迎酒会上。旧金山,加州,美国

蒋夫人在为她举行的欢迎酒会上。旧金山,加州,美国

蒋夫人站在舞台上,唐人街招待会。旧金山,加州,美国

小男孩报童出售欢迎蒋夫人访美的报纸。旧金山,加州,美国

小男孩报童出售欢迎蒋夫人访美的报纸。旧金山,加州,美国

人们在华埠街头集会,欢迎蒋夫人。旧金山,加州,美国

在唐人街欢迎蒋夫人游行的人群。旧金山,加州,美国

人们在华埠街头集会,欢迎蒋夫人。旧金山,加州,美国

唐人街欢迎蒋夫人访问美国的游行人群。旧金山,加州,美国

蒋夫人和迎接她的客人。旧金山,加州,美国

唐人街的欢迎人群,蒋夫人和参议员站在一个旧金山孙中山铜像前,加州,美国

圣玛丽教堂聚集附近成群的人们欢迎蒋夫人。旧金山,加州,美国

中华会馆欢迎蒋夫人的人群,旧金山,加州,美国

宋美龄乘坐的火车到达洛杉矶车站,市长Fletcher Bowron前来迎接

洛杉矶市长Fletcher Bowron与宋美龄乘车离开联合车站

宋美龄抵达洛杉矶市政厅

洛杉矶市政厅,市长Fletcher Bowron讲话,欢迎宋美龄到访。洛杉矶,加州

洛杉矶唐人街,致欢迎词

洛杉矶唐人街集会上,宋美龄发表演讲,号召华侨支持抗战

哈罗德劳埃德(L)和他的妻子,问候蒋夫人。洛杉矶,加州,美国

哈罗德劳埃德(L)和他的妻子,问候蒋夫人。洛杉矶,加州,美国

蒋夫人走进洛杉矶嘉年华宴会厅,加州,美国

格里尔加尔松(L)和詹姆斯卡格尼致辞。洛杉矶,加州,美国

博士罗伯特密立根在开幕讲话向蒋夫人后表示致意。

参加欢迎宴会的美国社会名流。有很多美国著名影星。洛杉矶,加州,美国







注:由于图片年代久远,收集的资料可能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因此有不对之处,还请各位网友指正,本人会及时修正。 还希望知道相关内容的网友能提供更确切的资料以便让资料更加完整真实。
转自张子涵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