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y事角色扮演popo:处世杂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3:50:34
处世杂集 作者:  明·杨慎   杨慎,明代正德年间的状元,在著名的“撼门事件”中,因年轻气盛不懂“韬晦”,险些惹下了杀身之祸,后发愤研究韬晦之术,得以颐养天年,并有此奇书流传于世,成全了众多读过本书的后来者。  导语  人们最熟知的莫过于《三国演义》中刘备种菜的故事了。看了本书才知道在韬晦术的行家高手中,刘备还很难榜上有名。韬晦术是所有谋学中最具实用功效的一门学问。翻开此书,读者会发现,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由于对“韬晦术”的疏陌,付出了极为惨痛甚至生命的代价;另一些人则由于对它的巧妙运用,不仅逢凶化吉,甚而获得了出乎本人预料的成功。本书告诉你传统谋学中最具操作性的方法,小用小成,大用大成。

  韬晦术是中国历代智谋人士的枕箱秘笈,是他们求生存、谋发迹的法宝。尽管人们对它心悦诚服,细加揣摩,并在政治争斗、官场角逐以及日常生活中不断运用,却没有人把它付诸笔端,写成一部专著,大有“君子远庖厨”的意味。这是因为封建历史中讲究的是“代圣人立言”,韬晦术因此有了“阴谋”的嫌疑。鉴此,杨慎生前把这部凝聚其心血的重要著作不收入自己文集的苦心, 就不难理解了。
隐晦卷一: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毕陈于前。”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以其与众同也。藏人与群,而令与众同,人亦将视而不见,与理一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股今不变之理也。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远祸也。荣利之惑于人大矣,其所难居。上焉者守之以道,虽出亢龙之势而无悔。中焉者,守之以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仅保无过而已。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诛即废,鲜又保其身者。人皆知富贵为荣,却不知富贵如霜刃;人皆知贫贱为辱,却不知贫贱乃养身之德。倘知贫贱之德,诵之不辍,始可履富贵之地矣。 书摘:要想看清自己周围的形势,最好的办法是躲在暗处。
保身的第一要诀是隐身,绝不能让自己成为别人攻击的靶子。
枪打出头鸟,切忌比别人站得高。
以小人治小人固然未必好,但用小人的法术还治小人之身却不仅有效,还且事半功倍。
要想出人头地,就要先学会矮人一头。
 处晦卷二夫阳无阴不生,刚无柔不利,明无晦则亡,是故二者不可偏废。合则收相生相济之美,离则均为无源之水,虽盛不长。晦者如崖,易处而难守,惟以无事为美,无过为功,斯可以免祸全身矣。势在两难,则以诚心处之,坦然荡然若无事然,勿存机心,勿施巧诈。方得事势之正。物非苟得则有患得患失之心,而患得当先患失,患失之谋密,始可得而无患,得而不失。音大者无声,某大者无形,以无形之谋谛有形之功,举天下之重犹为轻。事之晦者或幽远难见,惟有识者鉴而明之,从容谛谋,收奇效于久远。祸福无常,惟人自招,祸由己作,当由己承,嫁祸于人,君子不为也。福无妄至,无妄之福常随有无妄之祸,得福反受祸,拒祸当辞福,福祸之得失尤宜用心焉。 书摘:解除对手敌意的最好办法是主动表示友谊,而且一定要让对手笃信不疑。
偶尔做回小人也是保身之道。
镇静持重是处晦的必要手段,不能有丝毫的急躁心理。
如不想总是处于弱势,示弱则是必须的。处晦方能向阳。
 养晦卷三夫明晦有时,天道之常也,拟于人事则殊难形辨。或曰:“君子以自强不息,何用晦也?”此言虽佳,然失之于偏。天有阴缺,世有治乱,事有可为不可为。知其理而为之谓之明智,反之则为愚蠢。晦非恒有,须养而后成。善养者其利久远,不善养者祸在目前。晦亦非难养也,琴书小技,典故经传,善用之则俱为利器。醇酒醉乡,山水烟霞,尤为养晦之炉鼎。人所欲者,顺其情而与之;我所欲者,匿而掩之,然后始可遂我所欲。君子养晦,用发其光;小人养晦,冀逞凶顽。晦虽为一,秉心不同。至若美人遭嫉,英雄多难,非养晦何以存身?愚者人嗤,我则悦愚,悦其晦也。愚如不足,则加以颠。既愚且颠,谁谓我贤?养晦之功妙到毫巅。 书摘:“日用不足,月用有余”。不在一事一处上见长,却在每事每处上见长。这是古人治国的最高境界。
欲养晦先有韬,收敛自己的锋芒,藏好自己的梭角,这是养晦的必由之路。
名与实相表里,名者皮也;有名无实者凶,有实无名才吉。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养晦的最佳状态。
 谋晦卷四若夫天时突变,人事猝兴,养晦则难奏肤功,斯即谋晦之时也。晦以谋成,益见功用,虽匪由正道,却不失于正,以其用心正也。谋晦当能忍,能忍人所不能忍,始成人所不能成之晦,而成人所不能成之功。夫事有不可行而又势在必行,则假借行之势以明不可行之理,是行而不行矣。破敌谋,挫敌锋,勇武猛鸷成不如晦之为用。至若万马奔腾,千军围攻,我困孤城,勇既不敌,力不相侔,惟谋惟晦,可以全功。晦者忌名也,以名近明,有亢上有晦之虞。负君子之重名,偶行小人之事,斯亦谋晦之道也。已所不欲,拂逆则伤人之情,不若引人入晦,同晦则同欲,无逆意之患矣。人欲不厌,拒之则害生,从之则损己,姑且损己从人,继而尽攮为己有。居众所必争之地,谋晦以全身,谋晦以建功,此又谋晦之大者也。 书摘:有谋方能有勇、有谋方能出奇,谋是所有成功者的通行征,无谋则是所有失败者的墓志铭。
晦非素有,则以谋成。
小事小节往往是大事大节的关键。
你能满足别人需要,别人才会满足你的需要。
劝谏如同治病,对症下药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权力永远是双刃剑,使用不当便会自受其祸
  诈晦卷五诈虽恶名,亦属奇谋。孙子曰:“兵不厌诈。”施之于常时,人亦难防。运诈得理,可以成晦焉。直道长而难行,歧路多而忧亡羊,妙心辨识,曲径方可通幽。诈以求生,晦以图存。非不由直道,直道难行也。操以诈而兴,莽以诈得名,诈之为术大亦,虽贤人有所不免。厌诈而行实,固君子之本色;昧诈而堕谋,亦取讥于当世。是以君子不喜诈谋,亦不可不识诈之为谋。人皆喜功而诿过,我则揽过而推功,此亦诈也,誶得功而无过。君臣之间,夫妇之际,尽心焉常有不欢,小诈焉愈更亲密,此理甚微,识之者鲜。诈亦非易为也,术不精则败,反受其害,心不忍不成,徒成笑柄。 书摘:使诈,使奇都是兵法中的正道,在非常情形下,使诈既是方不得已的最后一招,效果往往也能好得出人意外。
小人使诈谓之奸,君子使诈谓之权。
诈如果只是一种手段,无可非议,但如果是一个人的性格,就很可怕了。
诈而后复归中正,如君子使诈无穷,必殃其身。
避晦卷六易曰:“趋吉避凶。”夫祸患之来,如洪水猛兽,走而避之则吉,逆而迎之则亡。是故兵法三十六计,走为最上策。避非只走也,其道多焉。最善者莫过与晦也。扰敌、惑敌,使敌失觉,我无患焉。察敌之情,谋我之势,中敌所不欲,则彼无所措手矣。居上位者常疑下位者不忠,人之情不欲居人下也。遭上疑则危,释之之道谨忠而已。如若避无可避,则束身归命,惟敌所欲,此则不避之避也。避不得法,重则殒命,轻则伤身,不可不深究其理也。古来避害者往往避世,苟能割舍嗜欲,方外亦别有乐天也。避之道在坚,避须避全,勿因小缓而喜,勿因小利而动,当执定深、远、坚三字。 书摘:忍辱方能负重,许多时候,忍辱是众多贤人成就大业的先决条件。
忍表面上看很窝囊,实际是柄无往而不利的武器,运用好这柄利器,便能建功名,取富贵,甚至得天下。
小人往往比君子更能忍辱,但却是无耻,事情虽相近性质却截然相反。
古有避事者,也有避世者,专看事与世的凶险程序。
 心晦卷七心生万物,万物唯心。时世方艰,心焉如晦。鼎革之余,天下荒残,如人患赢疾,不堪繁剧,以晦徐徐调养方可。至若天下扰攮,局促一馀,举事则力不足,自保则尚有余,以晦为心,静观时变,坐胜之道也。夫士莫不以出处为重,详审而后决。出难处易,以处之心居出之地,可变难为易。廊庙枢机,自古为四战之地,跻身难,存身尤难。惟不以富贵为心者,得长居焉。古人云:“我不忧富贵,而忧富贵逼我。”人非恶富贵也,惧富贵之不义也。兴利不如除弊,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无事者近乎天道矣。 书摘:要对付一个人,就要先想法让他骄傲,骄傲就会变得很愚蠢;因为一个既愚蠢又骄傲的人是最容易被打倒的。
不要仅仅看到小人的无耻,要战而胜之,更要看到他的才能。
义重于生,舍生可也;生重于义,全生可也。
大智若愚,但一定要让人发现这种智,否则就只能是愚蠢了。
鱼不可脱离水,龙不可脱于渊,人不可脱离权。
用晦卷八制器画谋,资之为用也,苟无用,虽器精谋善何益也。沉晦己久,人不我识,虽知己者莫辨其本心。用晦在时,时如驹逝,稍纵即逝之矣。欲择时当察其几先,先机而动,先发制人,始可见晦之功。惟夫几不易察,幽微常忽,待其壮大可识,机已逝于九天,木不可寻矣。是故用晦在乎择时,择时在乎识几,识几而待,择机而动,其惟智者乎? 周世宗斩将立威·慕容垂择机兴燕·查容假醉避祸·陈树屏片言解纷·仇铖的叛中之叛·刘秀用晦成帝业
养晦只是一种手段,奋发其威才是目的,养而不用就不是韬晦,而是隐逸了。
时机的把握是最重要的,早则火候不到,前功尽废;迟则机会丧失,悔亦无及。
事事要为自己留后路,也要为别人留后路。
  为人处世应自省欲成就大事,须熟人情事故; 欲成就好事,须合天理人心。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 使人有乍处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入安乐之场,当体患难人景况; 居旁观之地,务悉局内人苦心。 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 天欲福人,先以微祸儆之。 临事须替别人想, 论人先将自己想。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 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人之谤,能辨不如能容; 人之侮,能防不如能化。 处处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时时省己不是,万善之门。 忍辱多力一、忍力最大   世间最大的力量是“忍” ,忍的力量胜过一切拳头刀枪。任何力量在忍者的面前,都要甘拜下风。所以,《罗云忍辱经》说:“忍之为明,愈于日月。龙象之力,可谓盛猛,比之于忍,万不如一。七宝之耀,凡俗所贵,然其招忧,以致灾患;忍之为宝,终始获安。布施十方,虽有大福,福不如忍。” 又《法句经》说:“舍恚行道,忍辱最强。”  二、忍的真义   忍辱,是对无端横逆能不以忿怒心迎之,而不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因此,能忍的人并不是懦夫,是勇敢的,有力量的。忍是一种认知、承担、处理、认同、负责、牺牲、定力。忍是一种大勇、大无畏、大智慧。经典中关于忍辱的阐释很多,例如《贤劫经》所载,就有一百种之多。《优婆塞戒经》说:“忍有二种:一者世忍,二者出世忍。能忍饥、渴、寒、热、苦、乐,是名世忍。能忍信、戒、施、闻、智慧、正见无谬,忍佛、法、僧、骂詈、挝打、恶口、恶事、贪、嗔、痴等,悉能忍之;能忍难忍,难作能作,名出世忍。”简单的说,忍有四种真义:   一、遭恶骂时默而不报:以沉默折服恶口。
  二、遇打击时心能平静:以心平气和赢千秋事业。
  三、受嫉恨时以慈对待:以慈悲心消弭怀恨嫉妒。
  四、有毁谤时感念其德:以感念恩德彰显道德涵养。
   三、忍辱的方法   据《瑜珈师地论》载,忍辱含不忿怒、不结怨、心不怀恶意等三种行相。在佛法中的“忍”是很高的菩萨道。如寒山大师说:“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佛遣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所以,我们要想为未来的佛教、未来的众生担当重任,就要先学忍耐。你能把忍的功夫做到多大,将来的事业就能成就多大。那么,要如何忍呢?   忍,不要用力,要用力去忍的忍,是不会长久的。有力者,“先忍之于口”,不在语言上和人计较;“再忍之于面”,脸上没有不悦的表情;“后忍之于心”,以慈悲心、平等心包容怨恨、差别。所以,忍辱者能增长其力,养成平等互融之心境。
  四、忍辱的功用
  忍辱的功用有四:   一、忍辱能息怨:  《出曜经》说:“不可怨以怨,终已得休息;行忍得息怨,此名如来法。”人能于横辱之来,全以慈愍行之,不为所动,恶自息灭,如火燃虚空,薪尽火息,虚空不坏,是故忍辱者能感化一切恶人。护《贤德经·羼提波梨品》载,过去久违劫时,印度波罗奈国迦叶王在位,有仙人羼提波梨居住山林,修忍辱行。王因女色故,截断仙人手足、耳鼻等,仙人忍之,并悲愍发愿成佛后先度王等,王遂忏悔而供养之。因此,“忍者无怨,必为人尊”。   二、惟忍辱可怙:  世间上,“忍”是众生唯一的依怙。《罗云忍辱经》说:“世无所怙,惟忍可恃。忍为安宅,灾怪不生;忍为神铠,众兵不加;忍为大舟,可以渡难;忍为良药,能济众命;忍者之志,何愿不获!” 三、忍辱得众善:  忍辱是一种阴德,可以增长福报。《大集经·月藏分》载:忍为世间最,忍是安乐道,忍为离孤独,贤圣所欣乐,忍能显众生,忍能作亲友,忍增美名誉,忍为世所爱,忍得富自在,忍能具端正,忍能得威力,忍照于世间,忍得诸欲乐,忍能成工巧,忍力降伏怨,及以除忧恼,忍得好容色,忍能具眷属,忍招诸胜报,忍能趣善道,忍得人乐观,忍能得妙好,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忍能息诸怨,不害于众生,忍能离偷盗,忍能舍淫欲,忍能止妄语,两舌绮恶言,忍能除贪嗔、及离邪见意,忍力成施戒,精进及禅那,般若波罗蜜,能满此六度。
  四、忍是菩提因:  忍辱不只可以培养世人的品格,而且也是成佛的重要法门。《罗云忍辱经》说:“吾今得佛,诸天所宗,独步三界,忍力所致。”又《优婆塞戒经》说:“我身若被截斫分离,不应生嗔,应当深观往业因缘,当修慈悲,怜悯一切,如是小事不能忍者,我当云何能调众生?忍辱即是菩提正因,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忍辱果。我若不种如是种子,云何获得如是正果?”  忍辱有如是功德,故《四十二章经》云:“何者多力?忍辱最健。忍者无怨,必为人尊。” 忍   心   炼   性
     一代圣僧广钦上人的开示
       痛到肠断能耐得过
     苦到舌根能吃得消
     烦到心乱能忍得住
     困到绝望能行得通
     屈到气愤能受得起
     怒到发指能息得平
     恨到切齿能消得散
     急到燃眉能定得安
     喜到满意能沉得下
     话到唇边能停得下
     财到眼前能看得淡
     色到情动能脱得开!
     那摩阿弥陀佛!
     那摩广钦上人!
  正己律人百箴参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 长》
我不愿意别人加在我身上的事物,我也不愿把它强加在别人身 上。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自己想树立的也帮助别人树立,自己想达到的也帮助别人达到。 ●己所不欲,岂可嫁祸于人。——《南史·隐逸传》
自己不愿接受,怎能把祸患转嫁给别人。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礼记·中庸》
不愿意别人施加给自己的事情,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唐·韩愈《送穷文》
有好处要在众人之后,尽责任要在别人之先。 舍己从人,最为难事。——宋·朱熹·吕祖谦《近思录》卷五
舍弃自己以跟从他人,这是最难做到的事。 律己是以服人,量宽是以得人,身先是以率人。——宋·林逋 《省心录》严格要求自己,能服人;宽宏大量,能得人心;自己带头,能率领别人。 宠利无居人前,德业毋居人后。——明·洪自诚《菜根谭》
在名利上不要处在别人的前头,在道德修养上不要落在别人的后头。 夺利争名,甘居人后。——明·张岱《自为墓志铭》
对于争名夺利之事,甘心情愿居于别人的后面。 先人而后己者安,适己而劳者危。——明·方孝孺《倚席铭二 首》
先为他人后为自己的人得平安,只顾自己舒适而使别人劳累的 人易招祸。 责己则改短,论人则取长。
责备自己就改正自己的缺点,议论别人就汲取别人的长处。 ●自明然后能明人。——宋·陆九渊《陆象山语录》
一个人有自知之明才能够认识别人。 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用责求别人的心责求自己,宽恕自己之心去宽恕别人,不怕达 不到圣贤的地步。 宁人负我,无负人,此待己之道也。——元·张养浩《牧民忠 告》卷下
宁可别人对不起我,我不能对不起别人,这是对待自己的原则。 念己之短,好人之长,近仁也。——唐·马总《意林·法法》
常常想到自己的短处,喜欢别人的长处,这就接近仁爱了。 接物见霁月光风,持身则严霜烈日。——宋·刘克庄《刘应龙 监察御史制》
待人接物要象雨后明月和初晴的风那样柔和,要求自己要象严 寒霜雪和烈日那样严厉。 律己宜带秋风,处事宜带春风。——清·张潮《幽梦影》
约束自己最好象秋风一样严肃,处理事情最好象春风一样温和。 ●损人即自损也,爱人即自爱也。——清·黄宗羲《宋元学案》
损害别人,就是损害自己;爱护别人,就是爱护自己。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清·汪琬《送张牖如之任南宁序》
严格要求自己,宽宏地对待别人。 居心要宽,持身要严。——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心胸要宽广,对己要求要严格。 能敬之人,时时见得自己不是;不敬之人,时时见得自己 是。——清·陈确《书示仲儿》
能恭敬谨慎的人,时时能看见自己的缺点;不恭敬谨慎的人, 时时只能看见自己的好。 言人之恶,非所以美己;言人之枉,非所以正己。——《孔 子家语》
说别人的坏话,并不能表现自己的好;说别人的过错,并不能 表明自己对。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唐·韩愈 《原毁》
古时的君子,他们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对待别人则宽容而简 约。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唐·林逋《省心录》
 用责求别人的态度责求自己,过失就会减少;用宽恕自己的心 宽恕别人,交往就会保全。 ●行己莫如恭,自责莫如厚。——唐·李翱《答朱载言书》
为人处世一定要恭敬,要求自己一定要严格。 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宋·朱熹《宋 名臣言行录》
即使是最愚蠢的人,在指责别人的时候就会显得明智;即使是 聪明的人,在原谅自己的时候就会显得糊涂。  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明·王守仁 《教条示龙场诸生》
称赞别人的优点,责备自己的过失;学习别人的长处,察知自 己的短处。 平生只会量人短,何不回头把己量?——明·佚名《增广昔时 贤文》
一辈子只会计较别人的缺点,为什么不回头看看自己有什么缺 点呢? 乐言己之长者不知己,乐言人之短者不知人。——明·刘基 《郁离子·自瞽自聩》
 喜欢讲自己长处的人其实是不了解自己,喜欢讲别人短处的人 其实是不了解别人。 恩若己出,怨将归谁。——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别人得到的恩惠都象自己给予的,那么别人的怨恨该归罪于谁 人? 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之己。——《文子·上德》
埋怨别人不如责备自己,求别人不如求自己。无求方觉人情厚,克己始知世路宽。——清·陈介祺《联句》
人没有过多欲望时自然会觉得世上充满人情味;能够克制自己 时就感到人生道路很宽广。 毋以己之长,而形人之短;毋以己之拙,而忘人之能。——明 ·洪自诚《菜根谭·概论》
 不要以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作比较;不要因为自己笨拙而 妒忌他人的才能。 人之有善,若己有之。——宋·邓牧《名说》
别人有长处,就好象自己有这些长处一样。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吕氏春 秋·先己》
 想要超过他人,一定首先要克服自己的缺点;想要批评他人, 一定首先要评论自己。  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汉·马援《诫兄子书》
为别人的忧虑而忧虑,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三国志·蜀书·秦宓传》
记住别人的优点,而要忘记别人的过失。记人之功,忘人之过。——《汉书·陈汤传》
 记住别人的功劳,忘掉别人的过错。 记人之长,忘人之短。——唐·张九龄《敕渤海王六武艺书》
记住别人的长处,忘掉别人的短处。 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唐·吴兢《贞观政要·公 平》
君子赞扬别人的优点长处;小人则传布别人的缺点过错。 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不苟》
推崇别人的美德,宣扬别人的优点,并不算是阿谀奉承。 以人之长补其短,以人之厚补其薄。——汉·刘向《说苑》
以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以别人的渊博弥补自己的浅 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