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仙之生死劫的演员:浅谈明朝“青花五彩”中的“成化斗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3:32:53
本文中笔者的不少观点较为新颖,以现阶段人们对成化斗彩的认识程度看,极难被接受。因此,文中部分成化斗彩器的同类制品在珠山御厂遗址中未发掘出土以前,会存在很大争议。《正文》一.“青花五彩”的简单分类明朝宣、成时期,由于景德镇彩瓷制作的迅速发展,御厂改变往日色彩较单调的制瓷风格,将釉下青花与釉上低温彩结合,制作出一种前世未有、色彩丰富的混合彩瓷——“青花五彩”。应该说“青花五彩”的范围比较大,它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结合的混合彩瓷总称。为了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将其进一步划分为“早期青花五彩”、“青花斗彩”、“后期青花五彩”三个主要分类。1.早期青花五彩“早期青花五彩”创始制作于宣德时期,主要归功于景德镇御厂低温色釉的高度发展。首先,当时矾红、绿釉、酱色釉、以及黄釉等低温色釉器皆可单独制作、并大量生产。其次,永、宣时期盛行的素三彩制品标志着御厂对数种低温彩釉结合烧制的掌握程度。在各项条件齐备的情况下,御厂制瓷者将釉下青花与釉上低温彩釉成功结合,使器物整体图案结构以及色彩搭配完美和谐,终于制作出“青花五彩”的雏形——“早期青花五彩”(图1)。图1:宣德青花五彩鸳鸯莲池纹盘。《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P227,器212。景德镇珠山御厂遗址出土品。
类似的器物在成化时期也有制作(图2)(注1:此处为方便读者,笔者整理的器2照片较多,略显累赘),它的主要特点是:1).釉下青花与釉上低温彩釉相结合。2).釉上低温彩釉没有使用釉下青花或釉上黑彩做轮廓边线。图2-1:成化青花五彩鸳鸯莲池纹盘。《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P319,器349。景德镇珠山御厂遗址出土品。
图2-2:成化青花五彩鸳鸯莲池纹盘。《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P319,器349。景德镇珠山御厂遗址出土品。
图2-3:成化青花五彩鸳鸯莲池纹盘展览实物。可与图2-1的出版物图片对比。景德镇珠山御厂遗址出土品。
图2-4:成化青花五彩鸳鸯莲池纹盘展览实物特写图。可与图2-1的出版物图片对比。景德镇珠山御厂遗址出土品。2.青花斗彩“青花斗彩”(图3)创制于成化时期,之所以称其为“斗彩”,是因为该类彩瓷用釉下青花勾绘图案轮廓,再用釉上彩填绘装饰,使两者完美结合,达到争奇斗艳效果。其中的“斗”,即是凑在一起的意思。与“早期青花五彩”相比,“青花斗彩”显得更有规矩,制作也更严谨,以釉下青花线条为轮廓,进行釉上填彩装饰。图3:成化青花斗彩缠枝莲纹高足杯。《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P313,器337。景德镇珠山御厂遗址出土品。从明朝工艺制品的总体发展看,“青花斗彩”使用釉下青花做为轮廓装饰应该是吸取了当时掐丝珐琅的特点(图4),使用青花代替景泰蓝中的铜丝轮廓,使用低温彩代替各色珐琅釉,制作出与之风格相似的成化斗彩。
图3:明景泰掐丝珐琅番莲纹盒。《明清珐琅器展览图録》P66,器1。台北故宫藏品。
3.后期青花五彩 “后期青花五彩”需要独自成章,因此在本文不做深入。它是明朝嘉万时期盛行的“青花五彩”制品,与前两者相比,它的主要特点是使用釉上黑彩代替“青花斗彩”中的釉下青花绘制部分轮廓线(图4)。图4:万历五彩仙人碗。台北故宫藏品。 二.“成化斗彩”的制作明朝的“青花斗彩”以成化时期最为突出,因此本文着重介绍成化斗彩。成化时期,官窑制作极其昌盛,御厂所制器物种类之多令人难以置信,根据笔者对成化斗彩的认识,本文将该时期所制的“青花斗彩”分为“景德镇珠山御厂出土的成化斗彩”与“暂未出土的成化斗彩”两大类。1.景德镇珠山出土的成化斗彩在1987年春至1988年冬,景德镇珠山出土了大量成化官窑落选贡器,据说可复原遗物上万件(图5),包括青花、各色彩釉、斗彩等。遗迹中的斗彩器基本以碗、杯、盘、天字罐为主(图6、7、8、9),其中包括比较有名的高士杯、鸡缸杯、以及葡萄靶杯。这些器物中,除天字罐的用途暂且难以确定之外,其它斗彩器物都是比较明显的日常饮食用品,因此出土数量极多、品种齐全。图5:分类修复的明成化官窑瓷器。《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P21,图24。
图6:成化青花斗彩折枝花纹碗。景德镇珠山御厂遗址出土品。

图7:成化青花斗彩折枝花鸟纹高足杯。景德镇珠山御厂遗址出土品。图8:成化青花斗彩葡萄纹高足杯。景德镇珠山御厂遗址出土品。
图9:成化青花斗彩应龙纹天字罐。景德镇珠山御厂遗址出土品。这些出土斗彩器物的共同特点是:1).釉色莹润、胎土细腻、绘画严谨、制作工艺已经相当娴熟,表明为比较典型的成化后期制品。2).器物造型主要有碗、杯、高足杯、天字罐等,除天字罐的用途暂有争议外,其它制品几乎皆为饮食器。根据这些发掘出土器,我们可以推断:1).以上斗彩瓷的主要用途皆为饮食器具,因此,该时期的非饮食器具(主要是观赏器)还没有被考古工作者发现。2).以上斗彩瓷主要为成化后期制品,后期之前的斗彩器也没有发掘出土。
2.景德镇珠山暂未出土的成化斗彩 从成化官窑传世品中,笔者挑选了以下数件较有代表性、且暂未见景德镇珠山遗址出土的青花斗彩器(图10、11、12、13)。笔者发现,其中有某些青花与斗彩器使用同样纹饰、造型(例图10-1),从落款、胎土(图10-2)以及绘画风格(图10-3、10-4)看,两者应为同时期御厂制品。下文中斗彩夔龙纹香熏以及斗彩十八罗汉瓶(图11)也都有与其基本一致的青花器存世,除此之外,成化独有的鹤首瓶也存在青花与斗彩两种制品(注2:有关鹤首瓶的青花制品已经发掘出土,但斗彩制品暂未见发掘)图10-1:成化青花与斗彩穿花龙纹花觚。两器使用同一器型、图案。
图10-2:成化青花与斗彩穿花龙纹花觚的底部落款比较。
图10-3:成化青花穿花龙纹花觚的龙纹特写。
图10-4:成化斗彩穿花龙纹花觚的龙纹特写。
图11-1:成化青花斗彩夔龙纹香熏与十八罗汉瓶。两器都有同一器型、图案的青花器。
图11-2:成化青花斗彩夔龙纹香熏与十八罗汉瓶。两器都有同一器型、图案的青花器。
成化斗彩花觚(图10)与成化斗彩夔龙纹香熏(图11)的共同特点是缠枝纹的青花茎上没有使用釉上绿釉装饰,这与现已发掘出土的后期制品——青花斗彩缠枝莲纹高足杯(图3)略有差异。因此,如果不是器物较大、绘工简练的原因,则笔者怀疑两器可能为成化后期之前的制品,即成化中期或中后期制品。从器12(图12)与器13(图13)的胎土、釉水以及落款情况看,两者为成化后期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些。图12-1:成化青花斗彩卷草纹长颈瓶。
图12-2:成化青花斗彩卷草纹长颈瓶底部图。
图12-3:成化青花斗彩卷草纹长颈瓶底部特写图。
图13-1:成化青花斗彩婴戏小盖盒。三.有关成化斗彩的误解 1.“成化斗彩无大器”说 产生“成化斗彩无大器”这一误解的主要原因是日常所见成化斗彩普遍为小杯、碗等小器,相比之下,成化斗彩天字罐已属于较大件。久而久之,人们以为“成化斗彩无大器”。实际上,除了上述日用杯、碗外,成化朝还存在器型相对较大的斗彩器,这些大器多为摆放、观赏性器物。为陈设需要,造型不可能与上述杯、碗同一体积,否则不利远观。上文中的斗彩花觚(图10)高度超过二十厘米,斗彩夔龙纹香熏(图11)高度为二十五厘米,更有高度接近四十厘米的成化斗彩鹤首瓶,这些器物都可以证明:成化斗彩并非无大器,仅是无法与永宣时期的大器相比较,且因存世极少,鲜为人知罢了。2.“人物四季均着一单衣”说 有些鉴定成化斗彩的文章中谈到“画人物衣纹不加渲染,表里不分,如着单衣”。形成这一误解的原因是作者仅观察成化斗彩婴戏纹杯(图14)及斗彩高士杯的结果。应该说,该看法有些“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味道,婴戏杯、高士杯皆属小器,绘画者无法详细装饰、点缀器物表面的人物服饰,因此所用色彩简练,造成“人物四季均着一单衣”说。成化青花斗彩婴戏小盖盒(图13)与景德镇珠山发掘出土的青花婴戏碗(图15)为同一绘画图案,由于小盖盒较婴戏杯造型、人物大许多,填彩较随意,因此在同一人物中除青花轮廓外,使用两种、甚至红、黄、绿三种低温釉彩装饰外衣。至少根据该器装饰情况看,“人物四季均着一单衣”说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图14:成化斗彩婴戏纹杯。《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P318,器348。景德镇珠山御厂遗址出土品。
图13-2:成化青花斗彩婴戏小盖盒。
图15:成化青花婴戏碗。《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P288,器301。景德镇珠山御厂遗址出土品。
四.总结 “前期青花五彩”制作时间较短,制品数量也极稀少,从整个明朝青花五彩的发展看,它仅是“青花斗彩”与“后期青花五彩”的萌芽时期,对后两者的成熟发展作出不可估量的作用。“成化斗彩”做为明朝彩瓷颠峰,具有多层历史意义。首先,它规范、严谨了明清斗彩的主要特征,为以后斗彩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在斗彩装饰的启发下,明朝后期御厂发展制作出另一种创新彩瓷——“后期青花五彩”(即人们常说的“五彩”),为今后的彩瓷发展又添砖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