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打死自己的狗:游净居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21:06
游净居寺   文 / 代班情人   中国古代,一介文人,当峨冠博带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随意涂划的诗文,竟能装点山河,镂刻人心。 
  文人,竟能把恁小的一个生僻角落,镌刻成人人心中的热土,这是他们的魔力,凡人无力企及。 
  今天,我冲着苏轼的那首《游净居寺》,去寻游净居寺了。 
  它依山傍水,林木清秀,寺后有北齐高僧惠思“住大苏山惠思开石”的摩崖石刻和东坡读书台,寺门高悬宋真宗题额“剌赐梵天寺”。雾霭沉沉,凭添几份神秘。 
  天台宗为中国最早、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而净居寺正是天台宗思想的发源地。苏轼一生中所交游的僧人近百位,自然到过不少佛教寺院。这些佛寺中唯净居寺与苏轼结下不解之缘。 
  元丰二年十二月,苏轼以“乌台诗案”,被责授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三年正月出京赴任,途中经光山,游历净居寺。后作诗自道: 
  十载游名山,自制山中衣。愿言毕婚嫁,携手老翠微。不悟俗缘在,****蹈危机。刑名非夙学,陷阱省积威。遂恐生死隔,永与云山违。今日复何日,芒鞋自轻飞。稽首两足尊,举头双泪挥。灵山会未散,八部犹光辉。愿从二圣往,一洗千劫非。徘徊竹溪月,空翠摇烟霏。钟声自送客,出谷犹依依。回首吾家山,岁晚将焉归? 
  不仅将自己游净居寺时的心境写了出来,也将自己的渴望写了出来。 
  “灵山会未散,八部犹光辉。愿从二圣往,一洗千劫非。”他愿意追随天台“二圣”(即惠思、智屹),来洗刷自己前生的罪过。“回首吾家山,岁晚将焉归?”正表明苏轼游净居寺是在进行“寻根问祖”,将游净居寺当成了自己的家园。岁月将暮,自己刚刚受过强烈震撼的灵魂将归何处?净居寺!在自己的家园里,受惊吓的灵魂可以找到安慰,那里有天台宗等佛教大义可以使它宁静下来,有什幺地方比佛教圣地“吾家山”更适合栖息自己的灵魂,更适合作自己灵魂的避难所呢?苏轼在诗中明显流露了自己真心皈依佛门的渴望。 

  早在游净居寺之前,苏轼已接触了不少天台宗僧人,并与之交游唱和。如熙宁四年(1072)至熙宁十年(1075),他通判杭州时,与天台宗名僧辩才、惠辩、梵臻即来往甚密。《教苑遗事》载道: 
  宝相法师梵臻,是多居杭州南屏兴教寺,通守苏轼敬之。 
  元丰三年二月,苏轼到达黄州后,寄居定惠寺。定惠寺属天台宗的寺院。黄州之贬以后,苏轼更为广泛地交游佛门僧徒,并撰写了大量的有关佛教的文字,用以表达自己的佛学见解。如《书南华长老重辩逸事》、《跋王氏华严经解》、《跋荆溪外集》、《书四戒》等。 
  此外,苏轼在《答陈师仲主簿书》中云: 
  轼亦一岁率常四五梦至西湖上,此殆世谷所谓前缘者,在杭州尝游寿星院,入门便悟曾到,能言其院后堂殿山石处。 
  这些表白,益加说明了他对佛门的向往。 
  惟其如此,才构成了苏轼“生于蜀峨眉,灵魂家园在净居寺,买田卜居常州,卒葬河南小峨眉”这样的传奇人生。 
  “徘徊竹溪月,空翠摇烟霏。钟声自送客,出谷犹依依。”站在寺门外,我强烈感受到净居寺的浓烈宗教气息。 
  难怪乎苏轼会对它如此钟情。中国文人中很有一批人在入世受挫之后逃于佛、道,但真正投身寺庙道观的并不太多。苏轼向往宗教,渴望找到一个能够让烦乱的心灵得以栖息的境地,而净居寺恰恰给了他所有的一切,让诗人在受挫时能够得以及时的安抚。 
  宗教,诗人心中永远的归依。幽幽钟声构建可中国文人心中宗教性的人生哲学的生态意象。 
  走在空寂的山道了,我仿佛听到了中国文人的心声,受挫后渴望抚平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