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梦见小三是啥意思:司徒雷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25:31

“现在司徒雷登出任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是教育家,他生长在中国,受的美国教育。他住在中国的时间比住在美国的时间长,他就如一个中国的留学生一样,从前在北平时,也常见面。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学者,是真正知道中国人民的要求的,这不是说司徒雷登有三头六臂,能替中国人民解决一切,而是说美国人民的舆论抬头,美国才有这转变。”——闻一多

    “整个20世纪大概没有一个美国人像司徒雷登博士那样,曾长期而全面地卷入到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各个领域,并且产生过难以估量的影响。”——林孟熹

    “司徒雷登是一个在中国出生的美国人,在中国有相当广泛的社会联系,在中国办过多年的教会学校,在抗日时期坐过日本人的监狱,平素装着爱美国也爱中国,颇能迷惑一部分中国人,因此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毛泽东

    “我就不爱听什么‘别了,司徒雷登’,人家司徒雷登帮过很多进步学生,好几个人都是坐着他的车才去了解放区。应该感谢每一个帮助自己的人,忘恩负义不好。”——冰心

 



司徒雷登

 

    司徒雷登的父母都是早期到中国的美南长老会传教士。他的父亲司徒尔于1868年只身一人来杭州传教。1876年6月24日,司徒雷登出生于杭州城北部天水桥畔耶稣堂天水堂弄旁的传教士住宅。从血统上说,他是一位纯粹的美国人。但用司徒雷登自己的话来说,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更多于是一个美国人”。他会讲一口纯正的杭州话。

 

 

    1919年1月,司徒雷登被聘请为首任燕京大学校长,作为燕大的长期领导人为该校的发展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司徒雷登同情学生运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甚至亲自带领学生上街游行,高呼抗日口号。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他被日军关押在北京,直到1945年8月获释【参见:在华50年(司徒雷登著)】。这期间燕大也被迫迁往成都,借用华西协和大学的校园。1945年,获释后的司徒雷登继任燕大校长(后为校务长),直到离开中国。

    1945年秋天重庆谈判期间,曾被毛泽东宴请。

    “1945年11月,当赫尔利辞去美国驻华大使之职时,美国政府曾准备委任魏德曼为驻华大使。魏德曼明显地倾向于蒋介石。周恩来得知这一消息,在重庆见到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时,说道:“魏德曼将军与蒋介石关系极为密切。让他出任美国驻华大使,中国不仅无法实现联合政府,而且内战将是不可避免的。”马歇尔当即问周恩来:“你以为谁是美国驻华大使最合适的人选?”周恩来敏捷地回答为司徒雷登。”【参见:别了 司徒雷登前后

    1946年7月11日,司徒雷登出任美国驻华大使。

    “4月21日,解放军横渡长江。当时,国民党政权机构早已迁往广州,美国大使馆仍然留在南京似要等待中共。24日,南京解放,司徒雷登耐心等待着与中共接触的机会。”【参见:别了 司徒雷登前后

    “当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南京后,司徒雷登派他的私人秘书傅泾波在南京城里打探着消息。1949年4月28日,一位重要人物从北平乘火车南下,到达南京,使司徒雷登喜出望外——此人名叫黄华,受周恩来的委派,出任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外事处处长。周恩来派黄华来南京,是考虑到南京原是国民政府首都,有着众多的外国大使馆,有着许多涉外事务需要处理。司徒雷登对于黄华的到来深为欣慰,是因为黄华肄业于燕京大学,是他的学生,又是傅泾波的同班同学。司徒雷登留在南京,其本意就是为了试探与中共秘密谈判,而黄华与他以及傅泾波有这样熟悉的关系,自然很有利于谈判。于是,就在黄华抵达南京不久,5月6日,司徒雷登就派傅泾波前去拜访了黄华,表示司徒雷登愿与黄华就美国政府和中共的关系进行秘密会谈。5月13日,黄华以私人身份前去拜访司徒雷登,进行了秘密会谈。司徒雷登表示,在中共新政权成立时,美国可以考虑予以承认,但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中共必须按照国际公认的惯例,尊重国家之间的条约;二是中共建立的新政权,必须得到人民的拥护。

    黄华则明确指出,美国政府如果愿与新中国建立新关系,首先的条件是不干涉中国内政。黄华提及,美国驻青岛的军舰、陆战队,必须尽快撤走。

    在这次会谈后一星期,驻青岛的美军果真撤走了。不久,傅泾波来见黄华,说司徒雷登要和他一起飞美一次,向美国政府请示有关问题。6月3日,中共中央致电中共南京市委及中共中央华东局《关于允许司徒雷登及傅泾波赴美的指示》,指出“可同意司徒带傅泾波飞美,当其提出申请并完成手续后,即予许可,并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发给傅泾波以个人名义的出国护照。在司徒赴沪前,黄华可与之见面一次”。

    中共中央的电报,还就黄华的谈话内容作了指示:“黄华与司徒会面时,可向司徒指出,我方久已宣告不承认国民党反动政府有代表中国人民的资格,现在国民党政府已经逃亡,不久即可完全消灭,各外国不应该再与逃亡政府发生关系,更不应和逃亡政府讨论对日和约问题。否则,我们及全国人民将坚决反对。” ”【参见:别了 司徒雷登前后

    “1949年6月6日,中共代表黄华与美方代表司徒雷登举行第二次晤谈,黄华重申中共愿意和美国及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外国政府特别是美国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政权的关系。司徒雷登不肯表示将停止援蒋,但宣称中共应意识到外国大使馆继续留驻南京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发展。

    与此同时,司徒雷登请民主党派陈铭枢与中共联系,转达美方的五点意见和四个文件。五点意见为:(1)美国人相信,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存(2)美国对即将由中共控制的政府,有两点特别关切:①是真正尊重人权,还是搞成极权或警察国家?②是否从事暴力式的世界革命?(3)凡是希望美国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的人,都对中共外交政策的迹象感到不安(4)在经济关系方面,中共官员言论似乎不鼓励和美国通商;(5)美国的立场是等着瞧,但中共应该重视司徒雷登大使及其他国家使团首长留在南京的事实。四个文件在于说明和美国保持关系对中共是何等有利与重要。

    11日,陈铭枢赴北平,向中共领导人转达了这些意见和文件。23日,他转告司徒雷登,已跟毛泽东、周恩来顺利接触,谈话令人完全满意。

    6月中旬,司徒雷登向黄华提出想去北平出席燕大毕业典礼。28日,黄华正式通知司徒雷登,毛泽东、周恩来真诚欢迎他前往北平。翌日(29日),司徒雷登即向美国国务院请示,并详陈北平之行的好处:可以当面向毛、周解释美国的政策,表明美对国际共运的担心和对中国前途的希望,可以把中共领导人的意向带回华盛顿,为未来中美关系产生有利影响:另一方面,他分析了不利因素:此行可能引起美国国内的强烈批评,致使国务院处境困难,盟国将以为美国要背弃朋友,率先承认中共政权。但去北平利大于弊。”【参见:1949年6月6日 司徒雷登与中共代表再次会晤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决定《走俄国人的路》。

    1949年7月1日,艾奇逊电复司徒雷登:“根据最高层的考虑,指示你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访问北平。”这就是说,美国政府关上了与中共谈判的大门。于是,司徒雷登不得不结束了他的使命,告别生活了50年之久的中国,于8月2日和傅泾波一起起程返回美国。接着,8月5日,美国国务院公布了《美中关系白皮书》。【参见:别了 司徒雷登前后】(狼缘注:“别了 司徒雷登前后”一文混淆了1949年6月28、29、30日和7月1日历史瞬间真相,所以才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1949年8月14日—9月16日,毛泽东开始疯狗一样地抨击白皮书——《丢掉幻想,准备战斗》、《别了,司徒雷登》、《“友谊”,还是侵略?》、《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司徒雷登回到美国,艾奇逊嘱他要避开新闻记者,免谈中美关系。后来又被麦卡锡主义骚扰,患了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和失语症,由傅泾波夫妇照顾其起居。于1962年9月19日在华盛顿病故。他一直希望能够将骨灰送到中国,埋在燕京大学校园内,他的这一愿望始终无法实现。他在杭州的出生地已经作为文物得到了保护。

 

 

    2008年11月18日,在他去世46年后,其骨灰被低调安葬于中国杭州半山安贤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