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县才源高级中学:张维迎:如果不改革 得益最大的是领导干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31:03

编者按:张维迎2006年3月在《经济观察报》发表文章《理性思考中国改革》,引发舆论狂潮,《经济观察报》记者近日对其进行了回访。  

欧阳晓红

经济观察报:您的写作初衷是什么?

张维迎:记得2005年前后,受到社会舆论影响,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停下来了。有报告称中国医疗改革基本失败。许多人把问题归咎于市场化改革,甚至否定改革。这种声浪愈演愈烈,形成一股改革阻力。作为学者,我觉得有责任提醒大家,以更理性、建设性的角度看待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从旧体制到新体制的变革,不能苛求完美。只有认识到改革的艰难,认识到改革中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才能从积极角度看这些问题,才知道怎么去解决,所以写了这篇文章。

经济观察报:有人对您在文章中提出“既得利益补偿论”争议较大,您如何看?

张维迎:要注意,我那篇文章区分了改革与革命,也隐含地指出改革与不改革的区别,以及改革的主要障碍和基本特征是什么。提出“改革中利益受损最大的是领导干部”,反过来说的意思是,如果不改革,得益最大的是领导干部;也可以说,改革的最大阻力一定来自领导干部;还可以说,一项“改革”如果让领导干部受益、普通民众受损,它就不是改革,而是倒退。

在我看来,改革是人人参与、人人受益、以和平方式分配社会增进利益的制度调整。在中国的背景下,改革是不断削减政府权力、约束政府行为的过程。计划经济本质上是“职权经济”,也就是说,权力是政府官员的,每个投资都由政府官员决定,每分钱都由政府支配,甚至生活资料也是根据官位决定的。市场化改革就是将职权经济变成产权经济,将权力由官向民转移。当然,现在政府权力仍然很大,制度变化中也形成了新的既得利益者,所以需要不断改革,进一步缩减政府部门权力,把统治命令型政府变成真正的服务型政府。客观讲,要实现这样的转型没有某种形式的利益补偿是很难的,有些权力甚至需要赎买。但不改革的后果是停滞或倒退,甚至引发革命,结果更坏。

经济观察报:您认为5年前的这份理性思考与建议在目前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得到了哪些践行?

张维迎:坦白地说,我对过去5年来改革的进展并不满意。尽管有一些局部进步,比如很多国有企业、国有银行上市了,但从整体看,市场化改革进步不大,甚至有倒退的迹象。

问题还是能不能用一种理性的思维看待改革。若不能,改革就会有意无意地走上歧路。

以开放市场、公平竞争为例。说了多少年,审批制从来没真正取消,而是不断以新的形式滋长。原因很简单,负责审批的官员想捞好处;担心民营企业竞争会打破国有企业垄断地位,干脆不让你进入。“非公XX条”出台了一遍又一遍,说明这方面改革是停顿的。问题在于一些政府部门不能以超脱的态度对待改革,而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制定政策。

还有一些政策错误,未必出自官员利益本位,但也是缺乏理性的结果。比如强制提高工资标准、以劳动合同法规定用工期限,看似为劳动者争取利益,其实是在把一部分工人推向失业。再比如禁止普通企业商品涨价,直觉判断是在维护消费者利益,但最终结果是既损害了生产者,也损害了消费者。

从这些情况来看,改革要想沿着理想的目标前进真是太难了。它受整个社会的知识、观念、权力、利益等结构性因素的制约。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对改革前景产生难以预估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做更深入的理性思考。

(感谢岑科先生提供的帮助和支持)

附:理性思考中国改革

张维迎

在目前有关中国经济改革的争论中,情绪发泄多于理性思考,直觉判断压过逻辑分析。我们必须学会理性思考,因为仅靠情绪发泄不能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

我们在评价一种变革和政策的优劣时,必须尽量超脱于自身的地位、身份、利益,讲公共理性,学会换位思考;必须考虑政策的可行性,把其与可行的替代政策相比较;必须摆事实,讲道理,实证数据和逻辑分析相结合;必须本着“向前看”的精神,也就是如何在给定的历史条件下,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把蛋糕做大,实现多赢,使全体民众和整个社会受益,而不是向后看,纠缠于历史旧账。

中国经济改革,从一开始就面临权力结构约束,意识形态约束和知识约束,其对改革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是相互加强的。

至于改革中的利益补偿问题,任何体制下,都会形成既定的利益格局,都存在既得利益阶层。无论是改革还是革命,都会涉及到对既定利益格局的调整。但改革与革命不同,改革不是把财富从一部分人手中无偿转移给另一部分人,而是在承认原体制下形成的社会各成员既定利益的前提下,通过权利和财产关系的重新安排,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增加社会总财富,实现帕累托改进。

(注:此为文章摘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