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森老婆:将星升起——粟裕与华中野战军组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5:09:23
将星升起——粟裕与华中野战军组建(未定稿)

将星升起——粟裕与华中野战军组建(未定稿)


在粟裕大将军事生涯中,最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部分,毫无疑问当属解放战争的三年时间,此期间,粟裕在十数年艰苦磨砺后,厚积薄发,先后指挥华中野战军、华东野战军演绎了许多可入近百年间中国经典乃至世界经典的战例。具体到三年解放战争,虽然华中野兵力较弱、时期相对较短、战例较少,但这一时期,仍足以被视为粟裕将星升起帅旗展开之所,虽然这些评价可能充满争议和质疑,但本人暂且不在这些已有众多争论的议题上继续展开,而是试从粟裕接任华中野战军的过程及华中野战军组成的角度,寻根溯源,探究一些本人感兴趣的背景,如果顺便能让有些对粟裕将军及华中野战军有兴趣的读者有所帮助,则不胜荣幸。

先谈谈华中野战军的“华中”吧。要说哪里到底是华中,实在又是一个不小的过程,我们只说华中野战军中的华中就可以了。华中是新四军中后期的大本营,华中局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中央局之一。在日军投降前后,经过四五年的经营,新四军七个师中计有1师兼苏中军区、2师兼淮南军区、3师兼苏北军区、4师兼淮北军区共四个师和地方部队呈大致正方形占据平汉线以东直至大海、长江以北、陇海线以南的大部分地区,这一地区,国军几乎被驱逐殆尽,日伪军也基本丧失优势和改变局势的能力,鉴于世界战局大的形势发展变化,敌对双方都没有发到大规模战事的意愿和行动。这时,新四军尚有由一师主力南渡会和六师、浙东部队建立的苏浙军区在长江以南鏖战,新四军最小的师七师在皖南、受中央直接指挥的五师在大别山一带扎根,但面临极大危局,称中原军区。

日军的投降,使这种局势发生了剧烈而且根本的变化。一是国军强大主力的迅速回归,使得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再有新四军主力自由活动的空间,也使军委、新四军军部、粟叶等对“光复”沪宁杭等大城市不再心存幻想;二是随之而来的和谈,使新四军主力撤往江北成为既定;三是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大战略,使得华中的战略地位明显下降,甚至下降到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出让的地位。

其中第三点最明显的也是最主要的标志,莫过于华中局改为华中分局,华中分局于45年10月6日由张云逸、饶漱石、赖传珠提名组成,而组成华中分局的由来,则是著名的9月19日刘少奇代理主持的中央发出的《目前的任务和战略部署》电,其中将山东局改为华东局,华中局改为华中分局,受华东局指挥。同日,在中共中央给在重庆的代表团所发电文中,则更加明确的指出,原新四军地区由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负责,组成分局。当日在重庆的代表团回电同意,但在电文中,负责人变成了谭震林、邓子恢二人。这一来一回的电文,应该是日后所存时间不长,但在军史上较有玩味之处的华中局,也是为有些人素所不喜的"华中诸公"的孕育之壳。

到此为止,可从中判断出什么呢?个人的意见是:

一、战略位置下降严重:军委甚至打算放弃华中,其中原因,我认为应该是:华中并不是向南防御的最佳地点,最高统帅部也不敢把大量资源投放在防守上有致命缺陷的华中,随着本来是中央局的华中局降为中央分局,饶陈到山东工作就更加显而易见了。在我看来,当然,各种文献也若隐若现的透露出,华中是准备在恰当时机让出的一块,真正的防御线是有“军政大员”镇守的山东、华北一线。

二、可打的牌和准备打的牌都少的多了:既然战略地位下降,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资源投放的迅速减少,一是主力部队被大量抽调到其它战略区,二是负责人位阶的降低。部队的抽调情况,稍后再华中野战军的组成部分会有所述及,不再赘言,只说负责人的配备情况。原来的饶、陈变为邓、谭,虽然同为七大中央委员,但在具体职务尤其是行政职务上(以组建华中分局时为准),饶为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陈为新四军军长。而邓仅为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谭为第二师政治委员。明显低一个档次。

三、真正的半成品,夹生饭:即便是在减少资源投放的和负责人位阶降低的基础上,华中局的组建也是仓促的,算得上是没有经过认真考虑和对待得半成品。这个半成品不但表现在时间上的仓促,也表现在最初人员搭配上的极端不合理。按照最初刘少奇主持的中央的意见,无论邓谭张的组合,还是邓谭的组合,都缺了真正的军事负责人,而政治上却稍显重叠。

正是以上三个特色,催生了到此为止似乎和华中分局的组建没什么鸡毛蒜皮关系的粟裕的登场亮相。这个登台时如此的有戏剧性,以至于人们一般都只记得让司令,却不知道这个司令让的还有些曲折。

粟裕接命令自江南北渡后,原来的动向,应该是继续率队北移,在军委9月26日申宥电中,提到“粟裕两个旅可作为北进预备队,看山东形势需要时即调赴山东,不需要时,可留华中工作。叶飞一个旅须留在苏中。”这可能是最早关于粟裕去向的一份电报。当日,新四军军部在回电时,仍然重申了粟叶部的北上任务,并要粟亲到华中局商讨问题。据粟裕年谱,粟裕叶飞部是10月中旬渡江完毕,另据赖传珠日记,10月19日粟裕到赖传珠处,谈论苏中、苏南部队过江情形,估计他此时已经知道自己留华中的命令。但也就在此后,戏剧性的转折出现了。
10月6日,代表新四军的张云逸、饶漱石、曾山在组建华中分局、苏皖军区致中央电中,将建议粟裕留华中提请中央,获得批准。理由中强调:“江北苏皖地区必须尽力坚持控制,对国顽进犯必须采打击和歼灭方针。因此,提议粟裕留下帮助谭、邓,一师北上部队由叶统帅。”在此电中,明确提出粟裕任司令员。(邓为华中分局书记并政委,谭为副书记)。随着刘记中央批示同意此电,据赖传珠日记,10月10日,中央同意粟裕留任司令。

粟裕留华中接下华中野战军司令之职大致抵定,不过,围绕具体职务和人员搭配,还是有许多值得一提的趣事和掌故。最有名的不外乎粟裕一让司令:

10月6日张云逸、饶漱石曾山提名苏皖军区电中(注意是军区不是野战军)司令员是粟裕,邓子恢为政委,谭副政委。

10月8日,中央回电同意。

10月21日,华中局(不是分局)报中央的名单时,谈到粟、邓、谭均抵华中局,并明确了上述任命,同时,提出了华中分局成员。需要说明的是,这时候,一让司令的另一位主角张鼎丞尚没有出现在这份名单里。

10月24日,中共中央回电中加上了张鼎丞的名字,常委是邓、谭、粟、张鼎丞、刘晓,粟为司令,张为副司令。

10 月27日华中局下达的关于华中分局、苏皖军区组成的通知里,具体任命为粟裕司令,张鼎丞副司令,邓子恢政委,谭震林副政委。并告即日起开始工作。

同日,粟裕发电坚辞华中军区司令之职,请求张鼎丞为正,自己任副职。

在此基础上,10月28日,张云逸、饶漱石仍然下达了正式命令,以粟裕、张鼎丞为正副司令。

直到29日,中共中央才折中了一下,同意张鼎丞为军区司令,粟裕任副司令,同时出掌更具实际指挥职责的野战军司令。至此,一让司令尘埃落定。

这里面有几个问题值得厘清:

一是张老和粟裕到底是谁先让谁?

近几年,有些材料说是张鼎丞先让的司令,然后才有粟裕再让,并指责粟裕传只提粟裕让,不提张鼎丞让,不厚道。从现有资料来看,这恐怕不是事实。

首先,个人虽然相信张老的操守,也相信他会提携后辈,虽然本人手上没有张传及其年谱,无从考究张老何时抵达华中局。但是,在华中局最初的组成名单里,的确没有张。这个有多份材料互相印证。

其次,出现张鼎丞在华中局常委的名单里,已经是10月24日,距离华中局提名留下粟裕主持军事依然半个月以上,很难想象如果张鼎丞是主要考虑人选,会连华中局成员的名单都没有进入,当然,在刘少奇9月19日发给重庆的代表团电文中,提出的华中局的组建人选是谭、邓、张。但并没有获得毛的答复,而这样毛刘之间互相商询的电文,恐怕不能视为任命。我的理解,还是张老可能不被视为必须的人选。

再次,虽然正式任命在27日前后下达,但是征求干部个人意见和部队调动,必然更早,粟裕也早就知晓要自己留华中,如果张鼎丞更早的被任命为司令,而粟裕为副司令,何以粟裕在正式任命下达后,才发出电报请辞而不是之前?我的看法,是张老的任命,是属于突发性质,也就是说,本来可能再组建初期,张老没有到华中的打算或者华中局的领导没有意料到张老到华中,后来在组成华中局的过程中,张老到了华中,以其地位,进入华中局并有任职时必然的,但是安排出任司令又比较勉为其难。我们看到,没有粟正张副,只有粟裕任司令,不见粟裕辞,而一旦粟正张副,粟立刻请辞。所以,粟之辞应该主要还是基于尊重张老。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央下达的任命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话“粟、谭到前方工作,指挥野战军,邓、张留后方工作”。实际上,粟裕知道自己辞军区司令,并不会真的辞掉指挥野战军的机会,反而能最大程度的尊重老上级,何乐而不为?

二是华中局人员的一些细微但关键的变化。

华中局由最初拟定的人选,到最后历史上实际存世的华中诸公,有一个变化过程,虽然细微,却十分关键。最初主要是谭、邓,或者邓、谭负责,实际是邓最后出任书记,谭为副书记。粟作为军事上的主力被留下,后来又加上张鼎丞,最后又留下了曾山,再加入了一个白区工作的刘晓,是为常委会。由仓促之间的拟定人选,到最后实际组成,一个是领机构组成更加合理,党、政、军,老中青各方面都有了合适的人选;二是明显加强,尤其是曾山留华中,是中央以“作为原华中局负责人之一”为理由留下来的,对华中分局的地位和话语分量绝对起明显的加分作用。年龄上,邓子恢1896、张鼎丞1898、曾山1899、谭震林1902、粟裕1907、刘晓1908。尤其是邓张曾几位,虽然职位不如陈饶,但资历较老,在以后的华中山东之争中,发挥出了家有n老,如有n宝的关键作用。从这点上说,粟裕一让,让的的确很“阴险”。

三说说有趣的因缘际会。

这里主要说两位上将。一位是从战争中走来的张上将,另一位是几起几落的宋上将。好多人动辄说粟裕威望差,这位不服,哪位不忿,大概是说资历轻轻的粟裕窜出来抢了他们这些老资格的位置,按理他们更应该当粟裕的上级一样。不过,翻翻资料,居然发现其中的两位居然是翻来覆去二进宫的当粟裕的下级。

众所周知的是张上将曾短暂任过华中军区副司令,这在《从战争中走来一书》有所体现,曰:“父亲和粟裕被分别任命为华中军区副司令……”。不过,看了资料,方知张上将也曲折,也难啊。按说他老人家当时是新四军四师师长,却怎么向陈毅去信,号称不愿意在四师工作以至于至于陈毅根据罗荣桓的建议提议他去胶东任书记兼政委呢?不解。到了11月16日,却又风云突变,任命为华中军区第二副司令兼野战军参谋长,再到了11月19日,就只任副司令员。我们发现,一个副司令和另一个副司令还真是不一样的,一个是自愿留下来别人也要求留下来的,一个怎么看还是稍显拧巴了些,组建班子后左腾右挪挪了个副司令,还好没兼参谋长,否则岂不是没得被分别任命为第一和第二副司令了(张胜语)?当然,张上将还是不白给的,45年底就在战略问题上有了自己的看法:“坚持华中之战略方针,应当是游记运动战,因此一切组织形式,尚难采用集中主义与大后方派头,似以采用既能集中、又能相对分散的方针与组织形式为宜。。。。。”我们不论张上将的论点对错,只是感慨,张上将受伤了,没得继续进行张胜书中和粟裕的争论了,但是,话说回来,要是真如陈毅提议去了胶东,不知道和另一位据说也不服粟裕的许上将,又会擦出什么火花,联想从战争中走来我学到的一句话,觉得张上将还是就在粟裕这里争争算了。

至于宋上将,知道他后来当得是山野参谋长,打了败仗降了职,后来再起,纵队司令,兵团司令。但是,原来他最开始也是配给粟裕当参谋长的,后来变成了实际上的刘先胜。要是真给粟裕当参谋长,是不是也就免了去渤海军区走一遭了呢?当然,联系到刘先胜最后也不过中将,跟着粟裕没官当得规律,也许宋上将从去华中的半道上去山东,可能是对了,结果为王嘛。

再发几个小感叹:

一是粟裕的悲哀与大幸;

粟裕接任华中野战军的前后反复,恰如其分的反映了粟裕当时在中共军界中的地位尤其是在军委领导眼中的分量。有资料说毛泽东在听到车桥战役胜利的消息时,说“这个由士兵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可以统领三四十万大军”。我没有证据质疑这个资料,但是,如果这话是真的,哪也说明,1945年还是没有到毛所谓的“将来”,虽然在天目山几次反击战中,毛对粟的表现,尚算肯定。在抗日战争胜利,内战的危机和抢占战略要地的调兵遣将中,陈毅、罗荣桓、林彪、徐向前等被一一点卯,然而粟裕仍不在此列,粟裕属于在真正的“大员”不够用迫切需要新提拔一个负责指望不上大员们但也需要照看次一级重要位置的准大员(实在说的太拧巴了),这个准字,事实上将成为粟裕一生的“紧箍咒”,实在算得上他的不大不小、哭笑不得的悲哀。当然,祸兮福之所依,这样的悲哀,也让粟裕撞上了最大的幸运。怎么讲呢?

首先,华中虽然次一级重要,毕竟也算是一个战略区。虽然军委最后要求战略上接受陈毅方面的指挥,但总体上到底也算是一个独立运作的战略方向啊,这给了粟裕和大员们同台竞技的机会,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不就知道了?假设一下,如果粟裕直接按计划北上山东,按粟裕的地位,大概副司令员还是迟早的事,但是能不能如同历史实际发生的一样先负责战役指挥而后代司令员兼代理政委,实际获得了指挥一个大方面军的机会呢?无法想象,至少我认为比通过挟自己主持一个小战略区的大胜之威进而获得这个指挥权的机会要微弱的多。这算不算大幸呢?我以为算,要算一笔帐的话,这比帐对粟裕太划算了。

二是接掌华中野战军对粟裕军事生涯的重大意义;



这个问题上一段对这个话题已有所述及,但在此仍然想专门展开一下。接掌华中野战军,对粟裕军事生涯的意义,重要性在于其第一次获得一个战略区的军事指挥权,这对于成为一个真正的军事家的意义,实在不言而喻;其次是不管现在怎么评论和褒贬,粟裕正是通过在华中野战军超出其他大员不是一点两点的表现,让自己在接管整个华东野战军的指挥权变得无可争议和水到渠成,没有苏中战役和山野同期的强烈对比,粟裕引起更高层的注意,将困难的多,继续被陈毅的影子笼罩的可能性也将大增;再次是在小战略区的锻炼可以避免一下子蹦得高,摔得狠。接掌华中野战军,使得粟裕有了面试方面军大员的良机,顺便也让他有机会在小考场练练手,免得到了试用期(从宿北到七月分兵)手忙脚乱,准备不充分出乱子。华中野的指挥班子,实际来自一师,上升到一个方面军的指挥机构,有华中野战军这样的过渡期,恰到好处。对其基本力量4纵、6纵的培养壮大,也起到了极大作用。

三是华中小战略区由尴尬的鸡肋到不大不小的鱼刺。

华中野战军从最开始当做可以割舍的肥肉或者说鸡肋,到最后成为不大不小的鱼刺,特别是让大战略区军事负责人吞不下吐不出的鱼刺,一方面得益于粟裕的军事才能,二靠华中诸公的团结协作,最后当然还是要归结于陈毅自身的缺陷,我历来坚持认为,陈毅如果自身指挥能力过硬,出彩的机会当然不会旁落,指挥实权也就不可能让粟裕负责,以至于后世维护陈毅的人要辛辛苦苦地拿威望、资历、传檄这些虚无缥缈、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为军事家徒费口舌。华东作为一个大战略区,在整合上始终问题不断,一方面和饶陈不合、饶漱石一段时间缺席有关系,更与饶陈粟三驾马车的任职别扭有关系。按说拥“有巨大威望”的陈毅,在饶漱石返回华东之前,对这个大战略区的力量,却只能任由这边一块,那边一坨,无法做出有效整合,徒费良机。粟裕因为职务的关系,只能仅限于在野战军发挥作用,而饶漱石本人毕竟非军事干部,无法以军事眼光进行战略整合加之前期缺席,落下功课不少。假设一下,华野组建后,陈毅专任华东军区司令员,饶任军区政委兼野战军政委(主要在后方)、谭任副政委,,粟裕代理司令员择机扶正,是否会有比现实中的搭配更好的效果呢?毕竟,许多人说陈毅的战略眼光较高嘛!

华中野的组成及其实力大致发展轨迹。

谈华中野战军的组建,首先必须得从新四军主力北调说起。在《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电中,要求华中新四军调8万兵力到山东和冀东。

新四军皖南事变后,进行了整编,从1师到7师,除去5师,共15个旅,后来16旅、在苏南伤筋动骨,基本被排除,2旅兼16旅,扣掉一个,15个旅,各旅虽然有强有弱,但基本算的上抗日战争结束时的骨干力量。我们先一个师一个师(五师直隶中央,不算入)的大致计算一下拟调离和实际调离华中的主力部队:

一师:拟调中叶飞带足3旅9团及1个直属团超过2万多人赴东北,实际最后叶飞带廖1旅,苏中教导旅(或原18旅)及浙东部队,加一些新升级的旅团。
二师:拟调第4、第5旅一万五千人赴山东;实际第4、第5旅赴山东;
三师:拟调第7、第8、第10旅及独立旅全数三万余人赴东北,实际也全数赴东北。
四师:拟调第9旅到山东,实际第9旅赴山东;
六师:如果把王必成旅算入6师的话,则拟调王旅到山东,际留在华中。
七师:第19旅拟北调山东,实际七师全部赴山东。


最后实际留在华中的则有:
一师:第2(或16旅)、第3旅;
二师:第6旅
四师:第11、第12旅。
六师:无
总体分析:留华中5个旅,调山东6个旅,调东北4个旅(三师独立旅算入)。
当然,不是说除了这些老部队外,就没有部队了,但毕竟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在此基础上,华中野战军正式成军,编成了6、7、8、9共四个纵队加骑兵。后来又成立了10纵。中6纵以原来的王必成的2旅为核心,后来发展成为华东野战军6纵;8纵以陶勇的3旅为核心,后来发展成为华东野战军4纵;9纵以四师的第11旅、第12旅为核心,后大部编入华野2纵。
大概算了一下,原来山东军区被抽走的部队,大概6万,而后从华中抽到山东的部队,叶飞2万多,韦国清2个旅一万多,新四军七师一万多,总数也在五万以上,差不多恢复到了被抽前的水平。战力强弱不论,山东的窟窿基本被填满了,而华中呢,原来15个主力旅,被抽到只剩下4个,这个变化和少了不到万把人的山东,真不应该用同样的眼光对待。




华中野战军的参谋长,最后落在了刘先胜的身上,也就是粟裕的老参谋长了。顺带说说,本来王必成旅也是陈毅要求北调的,后来粟裕发了电报,加上同日的请辞华中野司令电,总算扣下了王必成旅,这样,华中野的牌总算稍显成色,否则,留华中的也就陶勇的3旅加上四师11、12旅了,还能不能打仗呢?当然可以,但能打什么样的仗就不好说了,从实战看,四师部队的战斗力,并不乐观。至于主力悉数北调的黄克诚3师,到了东北据说是最先发现七无的部队,但是,在路过山东是,确是被陈毅、黎玉称为“甚笨重”,华中给上级的电报,也强调了苏北黄师长走后留下的部队“武器很坏”,再联系的后来黄大将被诬告私藏黄金,看来这位曾经的总后部长、东野后勤司令,善于持家和搬家是有传统的,持家的确老道。

0 0 0 0 0 鲜花 雷人 迷惑 搞笑 鸡蛋 作者: 黔驴技穷 发布日期: 2010-10-18 不错!只是最好不要把黄克诚捎带上。毕竟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日难。作者: 真相不能改变 发布日期: 2010-10-18将星升不起来,黄克诚与粟裕1945年的候补委员,但1950年6月七届三中全会增补了黄中央委员.
所以,黄的地位高于粟裕.
由于在总参期间得到了毛之欢心,还有所谓的战功卓著,八大才当选为中央委员.
至于说到宋上将据说任过八路军四纵的司令员,而与些同时粟仅是支队副司令,差距可不上.作者: 加农 发布日期: 2010-10-18揣摩的有点意思。
张爱萍的安排,其中的波折还是不知怎么回事。作者: danger 发布日期: 2010-10-18
QUOTE: 引用第2楼真相不能改变于2010-10-18 19:59发表的  :
将星升不起来,黄克诚与粟裕1945年的候补委员,但1950年6月七届三中全会增补了黄中央委员.
所以,黄的地位高于粟裕.
由于在总参期间得到了毛之欢心,还有所谓的战功卓著,八大才当选为中央委员.
至于说到宋上将据说任过八路军四纵的司令员,而与些同时粟仅是支队副司令,差距可不上.

这正说明粟裕的能力强啊。
革命队伍不是先来后到,资历浅,不代表能力差。
张春桥还是总政治部主任呢,按你的逻辑,他比粟裕强了?
你怎么就没有一点进步呢?作者: flygeneral 发布日期: 2010-10-19
QUOTE: 引用第3楼加农于2010-10-18 22:54发表的  :
揣摩的有点意思。
张爱萍的安排,其中的波折还是不知怎么回事。

不见得真有什么可以发挥想象的余地,几个副司令,很可能就象晋冀鲁豫和东北一样,军区副司令一堆,各管一摊而已。第二副司令兼参谋长,多半就是个资深参谋长,不能和第一副司令比。让谁干什么,哪有不考虑工作经验的,粟裕有黄桥和天目山,大概整个新四军里没人能和他争主管作战的副司令这个位置(除非罗炳辉还在)。作者: flygeneral 发布日期: 2010-10-19拿威望说事有偷换概念的嫌疑,粟裕一辈子也没和黎玉、邓子恢这个级别的大佬过过招。

应该多分析分析粟裕的指挥艺术。作者: 真相不能改变 发布日期: 2010-10-19
QUOTE: 引用第4楼danger于2010-10-18 22:59发表的  :

这正说明粟裕的能力强啊。
革命队伍不是先来后到,资历浅,不代表能力差。
张春桥还是总政治部主任呢,按你的逻辑,他比粟裕强了?
你怎么就没有一点进步呢?

张春桥的能力比粟裕弱么?
粟裕在政治上与张春桥差太远,在理论上更不可同日而语.
毛在评价张春桥的时候,就这样说:“根据我自己的亲身感受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真正有希望的人是善于思考和埋头苦干而并不愿意出风头的人,那种大轰大鸣、自吹自擂的人只会变成历史上昙花一现的角色。张春桥就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我看他是有希望的一个理论家。”
林对张春桥的评价,他对陈伯达说:“我一见四眼就觉得不顺眼,和他在一起感到阴沉沉的,是一个深不可测的人物。在苏州头一次和他打交道,就预料到他会爬上来,没想到果然成了一个人物。你们要注意他,越是在人前不多讲话的人,你们越是要有所警惕。张春桥的城府很深哪。”
有一点,粟裕和张春桥相差无已就是:阴沉沉.说明两人在人际关系上都存在较大的缺点.其实人际关系也是一种政治.
粟裕比张强的地方是:吃屎的态度.而张是茅坑里的石头.
粟裕这点态度还可以,但与叶帅相差太远.政治家要能屈,更要能伸.在逆境的情况下,粟叶二人的差距实际上就是元帅和将军的差距.作者: 真相不能改变 发布日期: 2010-10-19
QUOTE: 引用第6楼flygeneral于2010-10-19 01:44发表的  :
拿威望说事有偷换概念的嫌疑,粟裕一辈子也没和黎玉、邓子恢这个级别的大佬过过招。

应该多分析分析粟裕的指挥艺术。

威望的前提是信赖.粟裕智擒叶飞,叶和部下及知道此事的人...
别人凭什么把生命荣誉交给你?

评论数:8 每页显示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