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女动漫百度云无修08:哈里斯:以文化唯物主义解读宗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03:23

哈里斯:以文化唯物主义解读宗教

[ 来源:中国民族报 | 发布日期:2011-12-13  ]

黄剑波

  一般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人类学,即便不存在统一的“范式”,亦有一枝独秀的理论。20世纪60年代则是一个破除学术霸权的时代,人类学的格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新的理论不断出现,其中代表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并成就一家之言的就是马文·哈里斯(Marvin Harris,1927-2001年)的文化唯物主义。

  马文·哈里斯生长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期间,受教于新进化论的两大宗师怀特和斯图尔特,1952年开始在哥伦比亚大学讲授人类学,1980年辗转到佛罗里达大学担任人类学教授。他身怀使人类学“重归科学大道”、建立科学的理论范式的大志,结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努力探求人类社会文化的未解之谜。在哈里斯看来,文化唯物主义是认识世界唯一的科学方法,他也由此被美国同行视为“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代表人物。

  1968年,哈里斯出版了《人类学理论的兴起》,首次提出并系统地阐述了文化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并从文化唯物主义视角反省了人类学理论的历史。他于1979年出版的《文化唯物主义:为创立文化科学而斗争》毫无疑问是其巅峰之作,在书中,哈里斯通过对文化唯物主义认识论、理论原则、理论范围和视野等问题的探讨,系统地阐述了文化唯物论的立场、观点、概念、理论方法。他还运用文化唯物主义的视角对其他当代人类学的理论加以评论,以表明文化唯物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研究人类社会的“新策略”。

  宗教虽然并不是哈里斯的主要关注对象,但他的文化唯物论却无疑为我们理解通常被认为那些奇特神秘的宗教文化现象提供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视角。1974年,哈里斯根据他在《自然历史杂志》定期发表的系列文章出版了《牛、猪、战争和女巫:文化之谜》。在这些文章中,哈里斯试图向人们解释那些所谓的文化之谜:“夸库特耳人为何要将栖息之地付之一炬;为何印度人对牛肉退避三舍,或者,为何犹太人对某些特定动物的肉深恶痛绝;为何某些人对救世圣贤矢志不渝,而其他人则对巫术坚信不疑”。

  在解答这些“人类文化之谜”之前,哈里斯对那些主观或客观上造成“文化神秘主义”的做法进行了讨檄。在他看来,只有破除这种“只有上帝才知晓本象”的“宗教化”的解释,转而假定人类生活方式是有章可循,从而脚踏实地、细致地观察,尽可能熟悉当地实际情况,才能知道各种“貌似稀奇古怪的信仰和做法,实际上都是基于极为普通、陈旧落后(有人称之为野蛮粗俗)的社会背景,以及精神需求和各种行为基础之上的”。

  对此,哈里斯指出:“我们并不期望梦呓者去解释自己的梦境,同样,我们也不会期望遵从自己生活方式的人们解释自己的生活方式。”这集中体现了哈里斯一向所坚持的科学主义和客位研究优先地位。因此,他将印度农民宁肯饿死也不肯吃牛肉的“神秘莫测的东方思维方式”还原到从生态、经济、生计、能量消耗、阶层的角逐、富人和穷人之间不同策略等物质和文化背景有机结合的理性的角度来考量。总之,在哈里斯看来,“任何文化现象都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都有其客观现实的基础。任何采取神秘主义态度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要想解开这些人类文化的谜团,就必须坚持客观、科学的态度,从现实中寻找答案。”《牛、猪、战争和女巫:文化之谜》一书可以说是哈里斯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的一次实际操练和应用,而他对印度圣牛以及犹太人和穆斯林对某些特定动物的禁忌的解释更是成为经典案例。

  延续这种思路,哈里斯出版了《食人族和王国:文化的起源》(1977年),大胆地提出,“生殖压力、更大规模的食物生产和资源竭尽将提供理解家庭组织……宗教信仰,包括饮食嗜好以及食物禁忌的钥匙”。1985年,哈里斯又发表了一部风靡一时的作品:《饕餮:食物与文化之谜》。他继续运用文化唯物主义的原理,从生态、人口、生计等文化大背景,对世界各地诸如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信徒禁食某些特定动物的肉,印度教信徒不吃牛肉,美国人不喜欢山羊肉、狗肉以及法国人喜欢马肉等表面上看似不合理而却有实用之功的饮食禁忌和饮食模式进行了探讨,解释了饮食偏好和宗教饮食禁忌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