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i显示可接任务:推行政府与社会共治模式处理垃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21:29:12

 

我国许多城市的垃圾处理形势异常严峻。垃圾产量逐年增大,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处处受阻,以资源回收利用为核心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难以形成,政府与社会2股推力难以形成合力,垃圾与垃圾处理的邻避效应日益凸显,垃圾处理长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威胁城市安全运行,“垃圾围城”日益临近。破解垃圾处理困局成为城市管理迫切而棘手的任务,垃圾处理亟需增能强效。

一、原因

制度不健全且缺少效力和政府掌控的资源不足导致政府管控模式失效,从而导致垃圾处理困局。

导致垃圾处理困局的根本原因在于垃圾处理行业长期采用的政府管控模式的失效。2000年前垃圾处理由行政主管部门管控,政府大包大揽;2000年后,尤其是2002年后,开始推进社会化,但因过于重视政府作用和垃圾及时消纳,再加上制度不健全,即使政府有意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却不能正确引导和有效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结果是只在垃圾收集、末端处理处置等环节实现了较低程度的社会化,只有原政府公共部门转职后组建的企业和个别社会企业参与了社会化进程,垃圾处理实际上仍处于政府管控状态。在制度不健全且缺少效力和政府掌控的资源不足的条件下,政府管控模式难以避免因政府决策失误、权利寻租和公众不配合等因素导致严重后果,这正是许多城市相继发生的垃圾处理状况。

二、对策与建议

破解垃圾处理困局要从消除根本原因着手,变政府管控模式为政府与社会共治模式。为实现共治,关键应吸收社会力量参与,为此,建议如下:

1、                      政府应树立“社会本位,服务至上”观念,把工作重点放在倡导、规划、指导、协调、调节、监督、采购分配服务和参与应急设施与战略设施的建设营运管理上。

2、                      社会应顾全大局、因地制宜、集体选择和自主组织,不仅应成为垃圾处理的作业主体,而且还应遵守、监督与完善垃圾处理支撑体系,包括法治、监督监测、技术服务和宣传教育等体系,同时,社区组织和企业还应成为垃圾减量、分类回收与资源利用等作业的组织者。

3、                      推动社区按有关规定排放垃圾并实现垃圾分类回收社区自治。

4、                      创新社会参与模式,明晰社会参与途径,让社会力量自由组合,构建企业垃圾排放者、政府(垃圾处理服务购买者)之间的和谐合作关系

5、                      完善垃圾处理经济调节平台,一是完善垃圾排放收费(税)机制和政府采购服务的价格策略及其关系,二是建立并完善垃圾排放权和垃圾处理能力交易机制,三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让社会力量参与所获得的回报变得可预见、稳定且强度足够。

破解垃圾处理困局是政府与社会的共同愿望,达至所愿必须进行机制创新,变政府管控模式为政府与社会共治模式,从而抑制和克服资源不足、制度不健全、邻避效应、政府决策失误、权利寻租、宣传教育不到位、公众素质低等问题,加速垃圾处理增能强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