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臭豆腐好吃吗:永平府书院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37:56

永平府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厚。商周时为北方诸侯国孤竹国地,夷齐故里。秦汉时期为右北平、辽西郡地。隋唐时期置北平郡,属平州。辽金时期为平州地。金置平州,天辅七年,升为南京。天会四年复为平州,置兴平军节度,属中都路。贞祐三年侨置临潢府,四年入于蒙古。元初置永平路,太祖十年改曰兴平府。中统元年升平滦路,置总管府。大德四年改永平路,属中书省。明洪武二年改置平滦府,洪武四年因水患又改称永平府,府治卢龙县城。清代因之。明季清初,下辖滦州、卢龙、迁安、乐亭、抚宁、昌黎一州五县。清乾隆二年改山海卫为临榆县,割抚宁县之东半部属之。永平府辖一州六县。

永平府地处华北与东北交界处,依山面海,形胜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朝时为朱明王朝东北军事重镇,初期防御辽东蒙古游牧民族,万历中后期以后又成为明与后金争夺之区。满清入关后,则为两京孔道,乘舆东巡,往来驰驱,尤为重要。所以,永平府地区重武轻文。

书院是中国古代介于官学与私学之间的文化教育机构和学术研究机构,主要是为参加科举考试的式子们提供教育服务。书院肇建于唐代,最初是官方修书校书和藏书的场所。如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十一年 (723年)的丽正修书院(后改名为集贤殿书院),主要职责是“掌刊辑古今之经籍,以辨明邦国之大典,而备顾问应对”,兼作皇帝的侍读,“以质史籍疑义”。书院盛于宋初。由于连年战乱,官学废弛,私人讲学的书院得以进一步发展,形成影响极大、特点突出的教育组织。宋吕祖谦《白鹿洞书院记》说:“国初斯民,新脱五季锋镝之厄,学者尚寡。海内向平,文风日起,儒生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大率多至数十百人。嵩阳、岳麓、睢阳及是洞为尤著,天下所谓四书院者也。”这时书院聚书收徒,从事讲学活动。

北宋时期,一方面大力兴办官学,一方面推重科举。书院曾一度衰落,以至“书院至崇宁末乃尽废”。南宋时期,随着理学研究的兴起,兴办书院之风再起,理学大师朱熹在淳熙六年(1179)守南康军时,在庐山白鹿洞书院故址,重新兴建白鹿洞书院,于次年告成,并制定了《白鹿洞书院学规》,在全国影响很大。

元朝的书院更为普及,“几遍天下”,但受官方控制甚严,缺乏论辩争鸣的气氛。书院虽多,却无书院讲学的特点。延至明初,依然如此。

明代正德、嘉靖之际,书院讲学论辩之风才又兴盛起来。王阳明、湛若水等对明朝书院发展有重要影响。把学术研究和讲学活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而且不同学派各标其宗旨,各抒己见。东林书院是明末影响最大的书院。据《无锡金匮县志》记载: “万历三十二年,顾宪成及弟允成始构成之。宪成殁,高攀龙、叶茂才相继主其事,榜其门曰东林书院”,“当宪成、攀龙讲学时,……远近名贤,同声相应,天下学者,咸以东林为归”。东林书院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致力于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名声大振。

  清初统治者鉴于明末书院“群聚党徒”、“摇撼朝廷”的教训,极力对书院采取抑制政策。直到雍正十一年(1733)才允许在政府严密控制下创建书院,主要办成科举考试的预习班,辅导学生参加科举考试。光绪二十七年(1901),谕令各府厅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

就永平府而言,虽然早在元代延祐中(1314--1320)总管府达鲁花赤也秃孙重修儒学学宫,但是直到明代中期永平府才有书院的记载。

永平府早期有孤竹书院,创建年代不详,早已废弃。明隆庆六年知府辛应乾建有北平书院,但名气似乎不大。万历四十三年抚宁县知县王台创办云从书院,一直延续到清末。据明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记载:“书院,在府学前,隆庆知府辛应乾因卢龙县旧基建。”辛应乾,山东安丘人,进士,隆庆五年至万历二年任永平府知府。卢龙旧基不知创自何时,也不知何故没有延续下来。清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记载:“孤竹书院在府城东北隅望高楼下(久废)。北平书院在府学南,卢龙县旧基,明隆庆六年知府辛应乾建。国朝康熙十六年郡守常公文魁复建,今改为教授署。”清乾隆十二年永平府知府卢见曾始建敬胜书院。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记载:“府武学,在府治南,旧守备厅地。明隆庆六年知府辛应乾建,今改为敬胜书院。”“敬胜书院在武庙西,旧武学地。乾隆十二年郡守卢公见曾建。”

卢见曾与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纪昀有姻亲关系,长孙卢萌文娶纪昀长女。据《清史列传》记载:“卢见曾,字抱孙,山东德州人。康熙六十年进士,雍正三年出为四川洪雅县知县。九年补安徽蒙城县知县,迁六安州知州。十二年调亳州知州。十三年擢江南江宁府知府。未逾月,调安徽颍州。寻以荐擢江西饶九南道。乾隆元年,擢两淮盐运使,淮商习骄蹇,疾见曾整峻,中以蜚语,遂被吏议。五年,奉诏戍台。九年起谪戍,补直隶滦州知州。逾年,擢永平府知府。十六年迁长芦盐运使。十八年复调两淮盐运使。”卢见曾不仅勤于吏治,“有吏才”,善于治水,“所至皆有殊绩”,而且爱好文学教育,擅长诗文,“主东南文坛,一时称为海内宗匠”,是清代有影响的文学家。卢见曾非常重视教育,于乾隆十二年建敬胜书院,并撰写一篇《敬胜书院创建碑记》。

为何要起名叫敬胜书院呢?《大戴礼记·武王践阼》说:“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太公丹书》曰:“王斋三日,尚父端冕奉书,道书之言曰:‘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弗敬则不正,枉者灭废,敬者万世。’藏之约,行之行,可以为子孙常者,此言之谓也。”

《敬胜书院创建碑记》
知府卢见曾

敬胜书院建于府城平山之麓,故武成王庙右,盖武学旧址云。乾隆甲子(九年,1744年),天子起曾于谪戍,俾牧滦州;逾年,擢本郡守。先是,永平宁治,是郡政通人和,纲目毕张。曾来岁大熟,讼狱益息,艮其趾,萧然无余事,思惟报国,莫如为国作人。爰因郡人修武庙之请,请建书院于总督那公苏图、布政使方公现承,报可。郡人输财趋事,沛若江河之就下,月余赀用大集。于是监税工部佛公宝柱,构材于桃林之口,昌黎县致浮于海之大木,相宅鸠工。位其为讲堂,堂三楹:前为门,后为斋,亦各三楹;右为学舍,南北向者三,各五楹;散室各二楹。计四十有二楹。庖寝处,器有之需,备庙之制。若殿若庑,若棂星门,悉复其旧制。合院之四十二楹缭以垣。得请于丙寅年(乾隆十一年,1746年)六月,迄于丁卯年(乾隆十二年,1747年)四月,阅十月而工毕。乃延名师、立学规、征七属士之才者肄业焉。进之曰:“二三子亦知武学之兴废与予以‘敬胜’名书院之意乎?明初定天下,建国学,立六堂之法,乃命韩国公李善长选勋臣子弟入学,又置武学于大宁等卫,盖收范武于文,使介胄之士皆知说礼乐而敦诗书,其用意深远,故其为制也。明以备严而不苛法,久浸弛,而会典程序累朝犹修。明之永平武学,建于隆庆刘公应节。其时入学者犹应袭舍人也。崇祯十年,命天下府、州、县皆设武学,生员、提学官一体考取,杂进无实,而学舍荆榛矣。末流沿袭祖宗之法而或反其意概如斯夫!古之教者,文武不分途;古之学者,体用无偏废。太公以见知之圣,际会鹰扬,《阴符》云乎哉!《丹书》曰:‘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吁戏!太公所以为王者师也。二三子朝夕诵习于斯,仰瞻庙貌,其德业之巍巍,明乎见而知之之为何事,而敬以为主者。之于家、国、天下无所处而不当,斯其处也。有守而出也,足以有为。如以举子业为文章之能事,而不究其全体六用之本原,则与骑射技勇以为武者等耳。二三子尚无忘顾以废斯举哉!”诸生曰:“谨受教!”遂书以为记。

以后,随着科举考试的日益兴盛,敬胜书院得到历代永平府知府的重视,相继修葺,就学人数越来越多。光绪五年《永平府志》记载:“敬胜书院在武庙西。乾隆十二年,知府卢见曾创建。乾隆五十二年知府单煃,嘉庆十二年知府祝庆承,道光十一年知府阮常生,同治十二年知府游智开俱重修。”

同治十二年秋,永平府知府游智开又重修敬胜书院。“京东才子”、道光二十年乐亭举人史梦兰(字香崖,号砚农,直隶,一生以治学为乐,有之美誉,主修光绪《永平府志》、《滦州志》、《乐亭县志》、《抚宁县志》等,加授国子监祭酒)撰有《重修敬胜书院碑记》。

《重修敬胜书院碑记》
乐亭史梦兰

敬胜书院,前太守德州卢公见曾于乾隆初因武学旧址所建也。以其左邻太公庙,故取《丹书》语名之。迄道光中,阮公常生来守吾郡,雅意培植,生徒莘莘,号称极盛。咸丰初,畿辅有警,郡守重团练,而书院遂渐蓁芜。同治壬申(十一年,1872年)夏,今太守游公至,见堂庑颓败,然伤之,力亟重修,增其膏火,并购经史,广搜宋、元、明儒及畿辅诸贤哲文集,藏之院中,以备诸生肄业,甚盛举也。
  工既竣,属兰为文,以记其事曰:

书院者,储才之区也。然书院遍天下,求其坐言起行才堪用者,恒不数数。觏其故何哉?课士之法,率以制艺,试一日之工拙,第其甲乙,高下其廪饩,学者亦遂墨守此途。间有聪明颖异之士,思欲博古通今,明体达用,又往往苦于僻处穷乡,无书可购。于是有问以古今传位之次,州郡隘塞之名,及兵农钱谷、时务利病之略,茫然一无所知者。以此求才,是犹钻火于三凌之水,絷骐骥之足而责之千里者也。则才之不足适用也固矣。且吾之置此书以课诸生,非欲人薄科举之文而不为也,诚欲学者通经以窥圣贤授受之原,读史以知历代兴亡之故。根柢既深,枝叶自茂,即为科举之文,必高出寻常倍倍,科名何患不得?若穷矻矻,徒抱腐烂时艺为《免园册子》,纵侥幸科名,亦空疏无用。岂国家取士、书院储才之意哉!吾介介独为此耳。至他日书院之兴废,书籍之存亡,自有后来者主之。人之欲善,谁不知我?我亦惟为事之所当为、力之所能为、心之所愿为而已,他非所知也。
  兰深感其言,韪其言,爰次第书之,以为记。

  游公名智开,湖南新化人,由滦州擢守本郡,与卢公同。
  同治十二年秋七月癸酉。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管廷献(字士修,号石夫,山东莒县人。光绪九年癸未科探花,历任翰林院编修,顺天府乡试同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掌四川、贵州、福建、京畿道署,兵刑工三科给事中)出任永平府知府,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改敬胜书院为校士馆。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十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奏请光绪皇帝颁发《直隶中学堂暂行章程》,通令各府州及书院改设学堂。永平府知府管廷献为学堂总办,将敬胜书院改设永平府立中学堂。

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学堂改为学校,监督改称校长。1914年“永平府中学堂”改为“直隶省立第四中学校”。

建校伊始,校园内只有房舍三所,分作食堂、监督室、教习室、帐房、厨房和学生宿舍。人员:校监一人,堂长一人,座务一人,教习、工役若干人。招生:首届招生60人,1903年春季始业。课程设置:中学四科: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西学七科:英文、算学、地学、外国史、格致学、外国浅近政治学、体操。办学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1922年冬,石占元任校长时,正值直奉大战,校舍屡遭摧残,损失严重,在滦州唐山镇(今唐山市)设直隶四中分校。

1928年秋,曹纯一任校长时,白崇禧部队进驻卢龙县城,学校被占作兵营,唐山分校也因军队占驻无法上课。10月,直隶易名河北后,学校亦更名为河北省立第四中学校,校址马家屯。民国政府在原校址建立“直隶卢龙县乡村师范学校”,以后先后易名为“卢龙县简易师范学校”、“卢龙县初级中学”、“卢龙县师范学校”。

民国20年(1931年),民国政府在“直隶四中”原校址建“卢龙县乡村师范学校”,学制三年。

1934年改为“简易师范”,学制四年。

  1938年“简易师范”改称“卢龙县初级中学”。

  1945年,“卢龙县初级中学”停办,但当时新政权唐山地区十二专署在卢龙花台创办“冀东第一中学”(曾称“滦东中学”),原“卢龙县初级中学”师生大部分投奔到“冀东第一中学”工作和学习。

  1946年,“卢龙县初级中学”又得以恢复。

1947年,国民党从卢龙县城撤到青龙河西石梯子,“卢龙县初级中学”又被迫停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更名为“河北省卢龙县初级中学”。

1951年1月,卢龙县人民政府在原“卢龙县初级中学”旧址建初级师范,招生一个班,共50人。后改春季始业为秋季始业,暑假后又招一个班,50人。同年招短训班50人,培训40天结业。1952年春,招短训班100人,培训三个月,当年夏季结业。暑假后招师范生两个班100人,另招初中班100人,学制均为三年。

  1951年10月,卢龙县人民政府在县城内西北原永平府衙北侧文庙(亦称圣人殿)旧址建“卢龙县初级中学”,招收两个班,共119人,第二年又招生四个班,共220人。

1952年,卢龙县政府将原卢龙县石门街开明人士薛祝华于1948年创建的“石门私立中学”改为国办中学,时称“卢龙县第二初级中学”。

1953年7月,卢龙县政府将“卢龙县初级师范”和“卢龙县第二初级中学”合并到“卢龙县初级中学”,统称“河北省卢龙县初级中学”。学校规模扩大到14个班,在校生人数达到721人。同年暑期,又招新生4个班210人。

1958年夏季,经河北省批准,改为完全中学,更名为“河北省卢龙县中学”。学校首次招高中新生四个班,共200人。同年9月,“河北省卢龙县初级中学”改称“河北省卢龙县中学”,成为全日制完全中学。同年12月,卢龙县建制撤销,并入昌黎县,“河北省卢龙县中学”更名为“昌黎县第三中学”。

1961年5月,昌卢两县分开,学校恢复原名为“河北省卢龙县中学”。

1977年,学校恢复为“河北省卢龙县中学”,并被确定为唐山地区重点中学。

1986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学。2004年,被评为河北省示范性高中。





永平府敬胜书院山长(即校长)也不乏知名人士。敬胜书院山长,《永平府志》无记载,但从互联网上查之者:

第一位是山东淄川夏庄北贾村人张元(1672-1756),字长四,一字殿传,号榆村,生于世代书香门第,是张笃庆的从侄。其高祖张中发,字智鹄,是明礼部主事张敬的长子,乃相国张至发之胞兄。虽未入仕途,然陶情诗酒,专工书法,善作擘窠大字,形如龙跳虎卧。著有《回首窝稿》。张元幼承家教,力学过人,深得本邑名流赞许,久于济南朱家设帐授徒,年五十余中举,数上春官不第。受永平府知府卢见曾之聘,主教于敬胜书院。卢见曾《雅雨堂遗集·绿筠轩集序》说:“余守永平之五年,岁已巳(乾隆十四年,1749),延吾同年友张式九先生(张元之父永跻,字式九)长公榆村来主教帘。”晚年就任鱼台县教谕,年八十五卒于任。著有《书香堂制艺》、《绿筠轩诗集》行世。其曾在雍正三年应蒲箬之约为其父好友蒲松龄撰写《柳泉蒲先生墓表》。

第二位叫江南江宁人王金英。乾隆三十七年,李奉翰任永平府知府后,请永平府敬胜书院山长王金英重修郡志,明年李奉翰升任松太道,知府顾学潮继之,于乾隆三十九年工竣刊刻。共二十四卷。清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就有王金英的记载:“江宁王金英,字菊庄,余壬午(乾隆二十七年,1762)分校所取士也。喜为诗,才力稍弱,然秀削不俗,颇近宋末四灵。尝画艺菊小照,余戏仿其体格题之,有以菊为名字,随花入画图,句菊庄大喜,则所尚可知矣。撰有诗话数卷,尚未成书。霜雕夏绿,其稿不知流落何所。犹记其中一条云:江宁一废宅,壁上微有字迹,拂尘谛视,乃绝句五首,其一曰:新绿渐长残红稀,美人清泪沾罗衣,蝴蝶不管春归否,只趁菜花黄处飞。其二曰:六朝燕子年年来,朱雀桥圮花不开,未须惆怅问王谢,刘郎一去何曾回。其三曰:荒池废馆芳草多,踏青年少时行歌,谯楼鼓动人去后,回风袅袅吹女萝。其四曰:土花漠漠围颓垣,中有桃叶桃根魂,夜深踏遍阶下月,可怜罗袜终无痕。其五曰:清明处处啼黄鹂,春风不上枯柳枝,惟应夹溪双石兽,记汝曾挂黄金丝。字亦英伟,不着姓名,不知为人语鬼语。余谓此福王破灭以后,前明故老之词也。”“王菊庄言,有书生夜泊鄱阳湖,步月纳凉,至一酒肆,遇数人各道姓名,云皆乡里,因沽酒小饮。笑言既洽,相与说鬼,搜异抽新,多出意表。一人曰:是固皆奇,然莫奇于我所见矣。曩在京师,避嚣寓丰台花匠家,邂逅一士共谈,吾言此地花事殊胜,惟墟墓间多鬼可憎。士曰鬼亦有雅俗,未可概弃。吾曩游西山,遇一人论诗,殊多精诣。自诵所作,有曰深山迟见日,古寺早生秋,又曰钟声散墟落,灯火见人家,又曰猿声临水断,人语入烟深,又曰林梢明远水,楼角挂斜阳,又曰苔痕寝病榻,雨气入昏灯,又曰鸺盋岁久能人语,魍魉山深每昼行,又曰空江照影芙蓉泪,废苑寻春蛱蝶魂,皆楚楚有致。方拟问其居停,忽有铃驮琅琅,歘然灭迹。此鬼宁复可憎耶?吾爱其脱洒,欲留共饮,其人振衣起曰:得免君憎,已为大幸,宁敢再入郇厨?一笑而隐。方知说鬼者即鬼也。书生因戏曰:此等奇艳,古所未闻,然阳羡鹅笼,幻中出幻,乃转辗相生,安知说此鬼者,不又即鬼耶?数人一时变色,微风飒起,灯光黯然,并化为薄雾轻烟,盌盌四散。”

第三位为清代著名史学大师章学诚。据《儒藏·史部·儒林年谱》记载:章学诚(1738--1801),原名文鲾,字实斋,号少严,浙江会稽人。乾隆四十三年进士。尝主讲定州定武书院、永平敬胜书院、保定莲池书院。嘉庆六年卒,年六十四。章学诚精研文史、校勘之学,论说多有独到之处。其著述颇丰,后人编为《章氏全书》五十卷,刊印行世,其中尤以《文史通义》、《校雠通义》二书最著,为后来治文史学者奉为圭臬。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主讲敬胜书院,续写《文史通义》(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认为应记之于乾隆四十七年,胡君记之入于四十八年病愈后,可据《云山房书目记》、《丁巳岁暮书怀诗注》、《文学叙例》、《丙辰札记》等断定。按:胡适 1922 年版《年谱》无此条,1931 年版《年谱》补入,而于乾隆四十八年下保留“病愈后,回永平主讲敬胜书院”)。乾隆五十年调保定莲池书院。《清史稿》记载:“章学诚,字实斋,会稽人。乾隆四十三年进士,官国子监典籍。自少读书,不甘为章句之学。从山阴刘文蔚、童钰游,习闻蕺山、南雷之说。熟於明季朝政始末,往往出於正史外,秀水郑炳文称其有良史才。继游硃筠门,筠藏书甚富,因得纵览群籍,与名流相讨论,学益宏富。著《文史通义》、《校雠通义》,推原官礼而有得於向、歆父子之传。其於古今学术,辄能条别而得其宗旨,立论多前人所未发。尝与戴震、汪中同客冯廷丞宁绍台道署,廷丞甚敬礼之。
学诚好辩论,勇於自信。有实斋文集,视唐宋文体,夷然不屑。所修和州、亳州、永清县诸志,皆得体要,为世所推。”

第四位是山东文登界石镇大水泊村(梧桐庵村)人清代著名书法家于令淓(1713-1801),乾隆四十八年(一说三十八年)中顺天乡试举人,主讲永平府敬胜书院(任职时间与章学诚有冲突)。乾隆五十二年改任莘县教谕。乾隆五十五年(78岁)赴会试被乾隆皇帝钦赐翰林院检讨。嘉庆年间回归故里。持以正直、刚毅,交友以气节相许。相传北京故宫“太和殿”匾额为其所书。清李放、叶眉《皇清书史(附:皇清书人别号录)》记载:“于令淓,字箕来,别号方石山人,文登人。乾隆四十八年举人,官莘县教谕。嘉庆初,赐检讨。工书,著有《方石书话》、《予藏一小幅》、《行书渔洋》。论诗、绝句三首。用笔瘦,健迥异,恒蹊,钤有于氏九髯阳文方印。书法精妙(《山东通志》)。于令淓行书能品下(《国朝书品》)。” 1995年《文登学人》记载:“于令淓,字箕来,号方石。乾隆甲午(三十九年,1774年)附贡,赐翰林院检讨。主讲永平府敬胜书院。乾隆五十二年除莘县教谕。工书法,包世臣评清朝书法,将其列于能品。著有《勤贻堂稿》、《蔚斋试草》、《古今文》、《古近体诗》、《四书讲义》、《族谱》、《方石书话》共18卷。”

敬胜书院曾经培养出很多有影响的历史名人。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家白眉初,名月恒,满族人,光绪二年(1876年)10月2日出生于卢龙县城,15岁考取秀才,进入敬胜书院读书。16岁便开始到永平府立中学堂任教。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被聘为史地课教习,两年后考入北洋师范学堂史地专修科。190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尽管当时已经废除科举考试,清政府学部仍赏给他一个举人的功名。1913年,白眉初受聘于天津直隶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河北师范大学前身)任班主任,并讲授国文、地理和习字等课,同时兼任京师女子师范学校的地理课。周恩来总理夫人、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原名邓文淑,在天津直隶女师读书时,白眉初担任邓颖超的班主任,以脱颖而出、卓越超群而为其改名字。白眉初先后在直隶省清苑中学、天津直隶女师任教,受聘北师大地理系主任、教授,兼中国地学会编辑部部长。1910年创办中国第一家《地学杂志》,先后发表《论滦河》、《渤海过去与未来》、《论蒙古之屯田及林牧业》等重要论著。1917年8月,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地理部主任兼地理学教授,从1913年开始着手研究整理方志,编写《中华民国省区全志》。1922年《中华民国省区全志总论》出版,其余分省各册于1925年9月出齐,共400余万字。

再就是革命先驱李大钊,字守常,乐亭县大黑坨村人。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兴办学堂后,李大钊考入永平府中学(在校名李耆年),1907年夏季又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东渡日本继续求学。1915年9月,李大钊参加由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的编辑工作,以《新青年》为阵地,撰写文章,开展新文化运动。

1916年4、5月间,离开日本回国。1917年11月,进入北大,1918年1月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

1918年12月间,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成为“五四”运动时期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1919年5月,李大钊编辑出版的第6卷第5期《新青年》办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马克思学说》、《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传略》等一系列文章,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0年8月,陈独秀、李达、李汉俊等在上海建立党的组织,并秘密出版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1920年10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在北大红楼李大钊的办公室成立。11月底,正式改为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李大钊担任书记。在李大钊直接领导下,工人革命斗争浪潮遍及北方铁路和矿山。1922年8月24日,以京汉路长辛店铁路工人大罢工为起点,先后爆发京奉路山海关铁工厂、唐山制造厂工人罢工,京绥铁路车务工人大罢工,正太路石家庄机器厂工人罢工,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

  1923年2月2日至2月15日,李大钊去武汉讲学,领导和指挥了全国著名的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

  1925年5月间,中共中央局会议决定成立中共北方区执行委员会,并兼北京地委工作,由李大钊任区委书记。在李大钊为首的北方区委的领导下,北方革命运动重新高涨起来。到1926年春,仅北京先后就有“国民会议运动”、“声援五州运动”、“关税自主”、“首都革命”和“三一八运动”等,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以沉重的打击。

1926年3月12日,日军舰公然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驻地,国民军被迫还击。16日又以破坏《辛丑条约》为借口,纠集英、美、法等八国公使向中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撤除中国在大沽口的一切防御工事,并限48小时内予以答复。3月18日,李大钊等组织领导了更大规模的示威请愿活动,北京200多团体、10余万人参加反对八国通牒示威大会,两千多人到执政府请愿,却遭反动军警屠杀,造成“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三一八”惨案。3月19日,段祺瑞政府发布逮捕李大钊的通缉令。

  1927年4月6日上午,奉系军阀张作霖出动数百名军警、宪兵和特务,包围了李大钊所在的国共两党北方领导机关,冲入俄旧兵营内,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张作霖全然不顾各界人民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于4月28日下午1时许,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被秘密处以绞刑,时年不足38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