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抽和老抽使用比例:学欧体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16:38:39

学欧体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dickqin99

我的情况是,少年时期学习书法,有一点基础。学习过欧体楷书,隶书,魏碑。

现在已是中年,爱好书法绘画的梦想重新让我开始学习之路。接触了田蕴章老师的视频讲座后,觉得老师讲书法,讲文字,讲学问的学究作风非常贴人。是位不可多得的良师。重新学习书法已有半年时间了。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1)学写书法,应该临原帖为主。学欧体,就应该以欧阳询的原帖,切不可拿别人的临帖和今人的作品为范本。欧阳询的原帖有很多看不清楚和损坏的字,可以对照后人的临帖(如果有的话),但还是不建议去临摹后人的字。
要强调这一点,别临摹后人的字,田老师的字也不能临摹!!我的理由是:田老师的字已不完全是欧阳询的原貌了。这是因为田老师也学了别家的书体。比方说,田老师的长横已经没有了欧体的平挺。所以如果你学欧体,如果拿田老师做范本,已不是100%的欧体了。
2)欧体原帖中,本人认为《虞恭公碑》最好。《化度寺》尽管也上乘,可是字迹模糊损坏的厉害,不宜作为临摹的范本。而大家常常提到的《九成宫》,我认为在欧体中并不上乘。《虞恭公碑》体现了欧体险峻,挺拔,秀美的完整风貌。其他碑帖也可以临摹,但是《虞恭公碑》必须首选和终极!
3)临帖时,应该不求多,唯求精。精有几层含义:少,深,妙。少,每次盯住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字,反复写,反复对照,不惜写上数十,百遍。深,要对这个字的笔画和结构进行边写边分析,找出欧体的法度,吃透。妙,同样的字,欧体写出来也有不同,为什么,是作者的随兴还是不同笔势造成的,我在学习仲发现常常是后者。于是你就能理解欧阳询写字的妙处了。

先写这些,以后有空在补充。


论“功”夫

作为上篇第2点的佐证,欧阳询写《化度寺》,《九成宫》,《虞恭公》时年龄依次为75岁书, 76岁,81岁。而他的字基本上是愈老愈妙。

这里以“功”为例,论论欧阳询的功夫。
(1)《虞恭公》最妙
笔者仔细观赏了3作品中的“功”字,并作了剪裁,贴出来大家一起学习,讨论。
(图片见跟帖,贴吧每次只能贴一张图片)
        《化度寺》的  “功”                           -《虞恭公》的“功”                       -《九成宫》的“功”  

从结构来比较三者,《九成宫》的“功”显得呆板,平庸;而《化度寺》中的“功”散漫和圆滑;《虞恭公》的“功”就险峻和娉婷。个人以为《虞恭公》最妙。
(2)笔画见功夫
先看共性。欧阳询在写“功”的左边“工”字时是一样的。首笔横划虚笔起,斜上,实笔收;竖划实笔起,虚笔收,上粗下细,形同竖撇,重心垂直(妙笔!);第3 笔提实笔起,斜势向上,既让位给右边,又作势呼应。三笔尽管笔笔歪斜,却笔笔挺硬,更难得的是整体平稳。这个就是欧阳功夫:挺硬,和谐,平稳。你我能做到其一,可难得其二,更何况其三。

不同的是,右边的“力”的撇有出头和不出头两种。在《九成宫》中主要以出头为主,写法规范,但在《化度寺》和《虞恭公》里,都是不出头的。看来欧阳询还是比较喜欢不出头的写法,个人也以为不出头更妙:顶上的两横搭配乃欧阳功夫!
细心揣摩这个“力”字的写法,发现笔笔不同!
先说横,《九成宫》的横划实笔起来,横走。实笔起的原因是因为撇划出头,如果此处也虚笔起的话,就会架不住出头的撇;《化度寺》中的横划是短横,实笔起,斜向下,配合俏皮的短撇;《虞恭公》中的横划是虚笔起,作势顿下,然后上,再下(衔接折)。
第二笔斜竖,《九成宫》的斜竖不是欧阳通常的相背式,而是选择了相向式,斜竖向右方突出。它能不能挺直或是相背式呢?我觉得不能!如果挺直,就与最后的斜长撇并排了,欧阳绝不会作此选择。那么相背式呢?挨的这么近的两笔相背能和谐?美吗?《化度寺》中的斜竖是常态,从略。《虞恭公》的斜竖是背式经典:先向内再向外,笔划变化且险峻,但是绝不能过度,此处切记:过犹不及。
第三笔勾,由于斜竖的不同,勾画的神采就受到不同影响。《九成宫》的斜竖是相向式,这里的勾最难写,限制最大,既不能向下顺出,也不能太向上勾出,只能择中,很难出彩,没有办法。
《化度寺》中的斜竖是常态,勾的难度也适中,再次从略。《虞恭公》的斜竖是背式的,勾画就既容易,又出彩。可是欧阳就是欧阳,他既不选择那种顺出的下策,也不过度依仗前笔的优势写成向上挑勾,而是选择了略向上的平勾(林丹已然制服了桃子,何必压扁了他?)。从容大度,妙。
收笔长撇。先问你我,如果我们来写长撇通常怎样写?一般是长弧撇吧。欧阳不同,他理解的长撇更有深度。从《九成宫》的这一撇就可看出,其实撇自然就是背式的,何必在中间添什么弧:实笔起,斜下即可,只是到了结尾处才轻提顺出。欧体的长撇就应该这样写,坚挺!《化度寺》中的撇给了我们另一个理解,撇也可以写短了,配合中间的留白:让左右向望不会成思念了?!可是,当你看了《虞恭公》的那一类似“为”字长撇,无异于惊鸿一瞥!气势和胆略的极致,大家起立致敬吧。
(3)《虞恭公》的“功”夫
先看“功”字中的那个“力”字吧。横,竖,撇,笔笔起伏变化,而不是简单的通俗写法。透露着欧阳询对字的结构的深邃洞察力和超人功力。不理解,是洞察力的问题;理解了,做不到,是功力不够的问题。这里只谈功力。“功”是工加力,工是时间,而力是力量是努力。时间+努力就是功夫。
我学《九成宫》的“功”花了20多遍可以过关,而学《虞恭公》的“功”字,50遍还不能成型。说《九成宫》易学,可做初学,似乎成立。也反衬了《虞恭公》的功夫高超。

我推荐有些基础的童鞋们一起学《虞恭公》。意在正如田老师强调先人言: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