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里面有白色粘液:道拓,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2:51:21
《吕览、贵公》 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尝试观于志,有得天下者众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凡王之立也,生于公,故《鸿范》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偏我颇,遵王之义。无或作好,遵王之道。无或作恶,遵王之路。
        
        译文;过去,先代的圣王们治理天下,一定要把公正放在首位。公正的话,天下就太平了,太平是从公正中得来的。尝试考察一下上古的记载,得到天下者众多,他们得到天下凭的是公正,那么失去天下必定是由于偏私。凡是君主的设立,都是出于公正的目的。所以《鸿范》说;不要营私结党,君王的统治才平坦宽广。不要偏向倾斜,遵守先王的法则。不要随意的施加个人的喜好,遵循先王的大道。不要随意的施加个人的憎恶,遵循先王的正路。
        
        
        
        人们都是国家社会里的奴仆,所谓“民主”就是强调人们都是奴仆的一种自然心态,当左右身边的人都是奴仆时,大家心情就都是愉快的。
        
        
        
        有为之道,如何化成“无为”,无为之德,此德若何了,老子为圣人讲述;“有为乃容,容即无为,只要能容,既是德行”。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此篇也是老子道德经一书之一大关目所在,也是读老子道德经所必须秉承的立场,不是我们自己的立场,而是老子第六篇书中,老子说;“不仁”的;立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到了本篇,老子提出了一则惊世骇俗的名言谠论,致使后世众说纷纭,各抒己见,甚至了,认定老子为阴谋家的鼻祖,又说老子鄙视儒家,薄视仁义,将人文的一切道德观念,视为知识的假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说一端,后人谁一个说的端正呢,又本来就是各种老子他说,在自己个思想主观上的判读,也无足奇怪,但老子在文言文句上,确实给我们后人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文从字顺,尖刻与否了?也是未必尽然。
        
        “刍狗”就是草扎的狗,古代专门用于祭祀的,祭祀完毕,就可以把他丢弃掉,也可以烧了,所以当刍狗还没有登上祭坛前,受到人们的珍惜照看,被看的很重要,等到祭典完成,草狗就视同废物一样,可以任意抛弃,不在值得一看,如果是换成是人,则一定会说;“他妈妈的,老子又被利用了。”而“仁”字,当然是代表先秦时代中国社会里所标榜的仁义的仁,就是爱护人与万物的仁慈、仁爱等爱心的爱,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何了?有时候大家都说;“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当然写成文字时,又是绝对不能够这样去认为的,至于到底的为何了?也不必究竟他,因为这不是本篇中老子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在作个小小的澄清,“鄙视儒家”那应该是老子后来庄周等人的行为,在老子那个时候,孔子的儒家学说,也还没有什么气候,孔子也如丧家犬一样四处游走迷茫,说老子鄙视儒家的认为,从来就不确的。至于后人们的纷纷纭纭,也来作一下判定,秦与汉都是用武功谋略等手段取的天下,本不太重视各家的学说,从《吕氏春秋》与《史记、陈涉世家》说;“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汉初的文景时期的表现,都是禀承了先秦各家君轻民重的一脉延续,多看几遍《吕览》就可立见。老子所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在汉武以前的中国社会中毫无惊奇处,汉武以后到今天还在纷纭继续,全是因为此后历来的中国知识精英们已经忘情了,难以忘情,也自是难免的纷纭说。又何况老子为诸说之宗,诸说也都是循着老子义理而来,所以说了,偏废以后的各种成见观点,于今天读老子时候,要放在一边的。
        
        “不仁、无仁、无仁、不仁,”想想老子通篇都在讲道德,怎么会没有仁义了?
        
        我们一定要坐定圣人,从国家的角度去读老子的不仁,也是不是就可以这样说,无为就是不仁,不仁就是无为,曾看过忘记名姓的一西方圣人说;“国家是没有仁爱精神的”,大概也是循着老子的道德在说话吧,老子讲虚静,无为,韩非子也讲虚静,无为,老子之道德发展出来,即为申韩之法术,申韩之术,收敛起来,即是老子道德文章,用白话文解释;这两句就是老子在告诉圣人,“一个国家法的精神,立法的准绳”,只有圣人不仁,才能仁及百姓万物,不仁也就可以解读为,不要使用感情。而法律讲感情讲仁义,大家已经见的太多了,也不提他。
        
        2500年前,老子此一言,今日也还在震耳欲隆。
        
        前五篇里,1、4、5、三篇章老子为圣人说;“玄,玄之又玄”,二篇即开宗明义的对圣人说;“无为,不言以教,”三篇紧扣二篇之无为,老子说;“非无为也,夫使智者不敢为,才是无为。”四篇五篇,虚晃两枪后,此一篇即为“不言以教。”不言是无为的一种表现,老子的无为里面,不言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这我们已经忘记很长的时间了,今后也是不能再忘记。
        
        天地生万物,本是自然而生,自然而有,生了万物是很自然的,死杀万物,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天地既不以生出万物为做好事,同时也不以死杀万物为做坏事,其实天地是无心而平等生发万物,万物也没有办法自主的还归于天地,所以无心才不会偏袒任何一方,才能够一视“同仁”。无心就是不仁,不仁也才是真正的“仁”,是以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从老子二篇的“弗居”到后面的“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看来,老子眼中的圣人,也无非的都是天地间的刍狗而已。只是圣人毕竟是圣人,老子也就说话涵蓄些,也由此可以看见前面老子所说;“不言、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全不是什么“不要弃绝”意思,而是李老子正言若反的在;“要贤、要难得之货、要可欲、要仁”的基础上说“不”字,此一“不”字意味深远啊!
        
        没有弄明白“无”与“不”两个字,几千年下来呢,人们就把《老子》肢解的卒不忍睹,搪塞以逻辑混乱思维,打发了事。天天抱着西方人的书本,薄鄙古代中国人,也仿佛五千年只有孔夫子,这一个贤人。
        
       生活中我们“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态度让我们都是好人主义,侏儒的行为。
        
        于国家则不然,他代表“民主”之内涵。
        
        
        
        和而不流,立而不倚,是谓;“中”。守中,守中而不争,以其病病,是以不病,也是无甚难解。此为后话。
        
        当圣人不仁,百姓为刍狗,六、七、八,连续三篇的讲述;“国家与个人、家庭、社会、”和谐上善的相处之道,我们来体会老子为我们描绘的“国家自然属性”,“守中、无私、不争”。似乎的都是一个“容”字,就已了了了,轻松且自然,象河流一样的缓缓淌过。
        
        “天地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橐龠”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里用作鼓气吹风的工具,俗话说的风箱,也就是《淮南子》所说;鼓橐以吹缍,以销铜铁的冶炼金属工具之一,也是古时候家庭做饭时烧柴的工具,橐是指他的外形的箱椟,他内在有来回活动的管片,最初不是木质风箱时,是用布或者皮革缝成三面密封,一面通风的布袋,就叫“橐龠”。是老子用通俗习惯使用的东西,来说明这个物质世界里的一切活动。
        
        惯常我们所见到的注解;气分的变化,动而用之便有,静而藏之了,就好象停留在静止状态,因此愈动而愈生生不已,生生不已和永远活动,互为因果,互为生活,在动态中,愈动愈出,永无有穷尽,也永远没有尽止,然天地与万物,毕竟都在动态中生生不已的活着,这些老子在1、2、4、5、篇中细分的讲解很透了,其然乎,其不然乎。
        
        联系开篇的“不仁”与结尾下的定论“守中”明显一直以来的注解,不是很妥帖,南辕北辙了。
        
        我们知道风箱是一个容器,他所容纳的空气,是摸不到,看不见一样,但却真实存在的,犹如山谷之间的中空部分,因此老子说;“天地之间的国家里,社会不就是象个橐龠风箱一样的容器吗,他静虚而不枯竭,”“屈”者既是老子所谓的“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也。其实老子一书的注解与训诂,都在老子书中。他不断的激起矛盾,却也在自证中化解矛盾于合理。此即老子行文最为巧妙之处,文字简洁干净,婉转空间巨大,包含各样的人生哲学,却又以对圣人说为最大智慧。
        
        动而愈出。“动”相对在此是指圣人的作为,“动”联系到不仁,就是指明圣人如果违反不仁而仁了,而仁了自然不免就有偏私,偏私了,离开的就愈出了,是要圣人没有仁慈吗?想来圣人也是人,怎么会没有仁慈的一面呢,“不仁”特指圣人行为处世耳。所以又可将“不仁”理解为“守中”。不仁与守中之间转换的环节过程是怎样呢,老子很笼统的给了个要圣人“容”的概念,他只给出了理念,没有谈什么方法。都留与后来之韩非子、墨翟、孔丘,孟轲、庄周、等人具体去了。
        
        多言数穷。此“言”指说话、谈论、议论、政令烦苛与繁多,又或是;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修道之士还有;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工寒。全是些;口舌凶场,是非恶海说。
        
        中国文字很妙趣的,“言”在老子那个时代代表什么意思了?或者老子要告诉我们什么意思呢?
        
        还是从老子一书中找一下,多言数穷,话多了,条令多了,手段就穷了,智者就敢为了。反之了?不用言,少用言,智者岂不是大胆而妄为了吗。原注解离开“使夫智者不敢为,为无为也”很远了。因为老子还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刑,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先后相随,万物作焉而不辞,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与“不言”所面对的现象里,智者纷纭也。岂是话多了,条令多了,或不用言,少用政令烦苛与繁多,所能禁的。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此是老子对社会经过“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发展过程而对“道”下的结论。“反者与弱者”就是二篇老子所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的美与善为什么会成为“斯恶矣,斯不善矣”的原因,因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他的作用所产生的动力,才使得“美之为美,斯恶已,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美和善是需要一个不断修订与完善又修订与完善的因果循环过程。也就是怀疑和反对使得人类不断进步的道理。“言”为何物了,我认为老子是指已经形成的美善标准或者各种学说里的仁义。
        
        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就是不要压制社会里的自然现象,“不言”自然就是不要用学说来教诲治理天下。不要去妨碍仁义自我修整调节校正的功能。因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因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动而愈出。用仁义已经就愈发离开你了,多言数穷,再多用仁义就穷尽到头,无路可以行走了。
        
        不要仁义吗?不是。老子说;“不如守中”就是说;“仁义自有仁义在”,圣人你不要用他来治疗天下,置身其中,保持虚静,哦“无为”吗?非也,老子又说;“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让老百姓在这三个方面“无知无欲”即可。也就是不如守中着从这三个方面去,“有为”而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很是绕口令的味道,但老子喜欢这样反过来,反过去的,互相论证着化解矛盾。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不如守中,”什么是老子要圣人守中的态度呢,老子已经说明;圣人不要把老百姓看作一部分是人,一部分是刍狗,而是全部是人,或者全部是刍狗。让老百姓在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圣人不如守中而似乎存在。也就是老子在说;“要法制,不要人治。”而已而已。人这东西,都是喜欢满口仁义的,但这对多数人来说不是什么好现象。
        
        我个人认为法家最贴近老子的思想,民主与法制也是今天我们追求的方向。
        
        呜呼,老聃哉,要贤而不尚,要难得之货而不贵,要可欲而不见,有为而无为,无为而有为,不仁而同仁,不屈才不言,皆是因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自然“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
        
        非常道不如就去守中着容,二字守中即是胸怀,一片冰凉却又来自不仁,不仁而同仁,一视同仁乃为“容”。
        
        不仁,不仁,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中国的特殊国情;“老百姓缺乏公民精神,缺乏基本权利意识。”
      
      十几年前,我就在报端见过此类话语,十几年后,国情依然如旧。上溯到更远的时候,想想压根就没有给过,有什么缺乏的呢,那里来的特殊呢。
      
      我们是什么?“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大家都做主人了,其实他妈的就不是什么。
      
      当然我们是中国人。
      
       1898年9月24日,谭嗣同被捕,四天后在菜市口就义,在刑部狱中,他给梁启超的绝笔书中写道,嗣同不恨先众人而死,而恨后嗣同死者虚生也。
      
       曾在报纸上看到过邓小平问询,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金庸先生,“什么是社会主义,世界上到底有几种社会主义,那一种搞法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也曾见到邓小平说;“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多的人口,这么多的民族,怎样搞起来,好一点,顺一点,快一点。”
      
       邓公的疑虑,也是我所纳罕处。但想来,邓公将一切置于国家至上,而非家国之间,可说是许久许久以来,唯一能够无私的中国人。我们永远缅怀他老人家!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承接上文“守中”,这一篇老子为圣人讲述;“守在中间,置身度外”的胸怀。
      
       “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的思想言论,从来都是“正言若反”着使用,似乎就是一种反派的哲学,其实全都是,他老人家体察人性已深入骨髓的在说,而且透穿了,不免的就是反其道而行文。也就被行走在儒家路上的状元秀才深恶痛绝,说是不经之谈,也就断章取义,强加附会,恰恰的又赶上一个庄周,诳洋自恣以适己,散道德,放论,独弦哀歌以卖名声于天下,顺带着就连老师傅也贱价卖了。现在每听到有人说,《老子道德经》出世,消极退化,我就更加的悲哀着,心灵深处益发的质责,“学术应该具有什么样子的精神呢?”配合着“常使民无知无欲”吗? 有个层面与体系的品质很让人怀疑,不由的想到年初,热议要给总理上“劳模”,类同古之尊号,不由得又想着《汉书》;“陈万年为朝中显官,尝病,召子陈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仗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译文;  陈万年是朝中很显赫的大官,有一次陈万年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教他读书,教至半夜,陈咸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我口口声声教你,你却睡去,不听我讲,为什么?”陈咸赶忙跪下,叩头说:“爹爹的话,我都晓得,大抵教儿子对上司要拍马屁、讨好啊,如此如此而已!”陈万年也不再说话。 “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如此如此而已。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上篇老子告诉圣人,多用专用学说,道就会穷尽到头,无路可走。你不如的以“和而不流,立而不倚”的态度去治理天下。和而不流;随和而不倾向,立而不倚;中立着不依仗不偏袒,全都是“不仁、刍狗”味道。但全都是天地良心的公平哲学。
      
      “假装无为、实有为。不言成真、真不言。”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的存在,那是因为他生养万物,并不为自己需要而生,正是因为不自生,故能长生。在回到《老子》一文原来的排序,承接“谷神不死,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一篇,都是老子在告诉圣人;天地与天地间万物的生命所以自然而生长的道理。不自生是专门对天与圣人说话。尖刻些就是叫不要妄自菲薄,因为一切都在自生也。不自生,正反两面述说分清对象而已。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这两句是至理名言。
      
      不自生,既有“无为、不言”之意思,但都是为着长生。所以老子为什么让圣人“无为不言”也,为“长生”也,故能长生。表明视野角度是从国家概念上而发的。
      
      “不言为真、真不言。”
      
      “不言以教”明显是我们一直的忘记了钻研体会《道德经》的精华之处。
      
      “故能成其私,不以其无私邪,”并不是表明你是无私的,但正是你的表现无私了,反而能成就你的自私,从圣人要国家长生的角度出发,自私有什么呢,都是为了长生吗,我们这些长生,不也都是在希望着长生吗。〈阴符经〉说;“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套过来“国之至私,用之至公。”为着故能长生,私极了,就是公。何私之有了,唯怕忘记了“以其不自生而自生”,长生们就苦哉、苦哉了。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从第三篇中,老子说;“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假装着无为真有为来看,面对智者那里敢“后其身,外其身,”置若罔闻的任其发展,而无法成就国家概念上的长生自私念头呢。所以应该是老子对如何“不言以教”给予圣人一些方向上的理念。
      
      我们将这个方向设定为“不仁”,那么“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就应该是一系列的组合完成。我又把他们理解为“守中既是公正的态度,无私既是正直的胸怀,不争既是善良的秉性,”当把这三种精神理念贯彻到“圣人不仁”之中去,就是老子给圣人治理国家的基本理念。“故能成其私”是国家至上故能成其私也。
      
      如何把这些个“不言以教”具体到“以其无私邪”呢?有一层纸一样的东西,老子没有点破,但他不停顿的“玄、玄之又玄、无为、不言以教加上弗居”纸就是透明了,象玻璃一样的,怎么点破,他留给后人来实践,不久以前,也还都有人在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呢。
      
      “后其身而身先”,后其身自是不言以教,身先又是使夫智者不敢为也的无为,以此类推之“外其身”为不言以教,“身存”则是有为着“使夫智者不敢为”。身先、身存、也是老子在告诉圣人他所说的一切都是为服务于圣人,不妨的就要理解为服务于国家至上,才能表现出“身之先、身之存,”“身”又可以解答为圣人或者国家。只可惜一直的“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老子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可谓大公到了极致,“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又可谓自私到了极致。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后来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苦心经营味颇重,心胸气度已然短了。很多老子他说,又是多说些以推为进,谦退无私,修养身心,大公无私之类的,没有极致的啊!少提什么修炼素养,都是欲盖弥彰、纵容、互相妥协以来保护自己的伎俩。
      
      极致私与公,今天的经验告诉我们那不可能,使夫智者不敢为为无为,包容他的敢为,他就不为了吗?也是不可能,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贤人的言论使民争斗。老子说;“守中、无私、不争”着也就不去尚贤,民自不争。
      
      “不言以教”,很明白,他在架构不以言论学说为导向的国家制度,或者在输出“容即不言,不言即容,很广义的“容”之精神的一种理念。2500年前的古代中国人老聃,把什么都说完了一样,我们还说什么呢。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流水不腐
          
          
          
          《吕览、顺民》 先王先顺民心,故功成名就,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得民必有道,万乘之国,百户之邑,民无不说,取民之所说而民取矣,民之所说岂众哉?此取民之要也。 先王首先顺应民心,所以功成名就,凭德行赢得民心而建立大功名的,以前有很多这样的人,失去民心却建立功业的,没有听说过,取得民心必须要有方法,拥有万辆战车的国家,几百户人家的村邑,无不所有喜欢的事物,选做老百姓所喜欢的事情,就会取得民心,老百姓喜欢的事物难道多吗?但这是得到民心的关键。
          
          
          
          
          
          《老子、八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水;自居下流,藏污纳垢,包容一切,水具有滋润万物生命的德行,他使万物得到润泽,却也不以万物争夺什么,所以水唯能下方成海,有容乃大哉。清初;王夫之注解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以不争争,以无私私。”为其微,容纳百川,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故几于道吗?所以就最接近“道”吗?只恐是言犹未尽而。
          
          “上善若水,”最上善的道德好象水一样的,便要做到如水一样的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器度。但刚则刚矣,净则净矣,此容也并不算是能容能大。
          
          水这个物质,与物不争,谦下自处,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不辩牛马粪便,藏污纳垢,为外物所污染,然流水不腐,总是能够在流动中分解,涤洗而自清,司马迁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自化、自清、自正,才是老子所赞美之“上善若水,”也才能够连贯紧凑《道德经》之“无为、不言、弗居”之主旨。流水不腐有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也方是“湛兮,似或存。”所以老子说;“故几于道”。都是因为具备了“自化、清静自正”之德行也。
          
          想后人痛毁司马迁,把老庄申韩列为一传,说是不伦不类。试想史迁父子,都是深通黄老之人,其论大道必先黄老,难道对于老子的学问还会说外行话吗?史迁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将此话语,放之八篇《老子》之若水,亦是熨贴,自化、自正,又岂是在妄下按断者也。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此“容”若不明白“水之自化自清之品德,”如何算大呢,不过也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奢谈些个行云流水永不居罢了。“弗居、弗居,”李老子也不是没有来由的在胡说“弗居”也就可以了。
          
          “处众人之所恶,”停留在人们所厌恶的地方,老子在42篇里说;“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那么水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几于道,自然的唯孤、寡、不谷,王公以为称,皆人之所恶,也就是道也。
          
          老子说;“上善若水,”占据高位,把持要津的地方,是一个要“上善若水,”的地方。此所谓“居善地。”“心善渊”,内心深沉渊默,空洞如水纳百川一样。“与善仁;”行为修到同水一样的助长万物之生命。《吕览、爱类》说;“仁于他物,不仁于人,不得为仁。不仁于他物,独仁于人,犹若为仁,[仍然是仁],仁也者,仁乎其类者也[对自己的同类仁爱],故仁人之于民也,[所以仁爱的人对于百姓],可以便之[能够使老百姓便利],无不行也[就没有什么事情不去做的]。“言善信;”《吕览、贵信》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诚心信了在诚信,谁能不亲附呢。“正善治;”立身处事,象水一样包容万物,持平正衡。
          
          《吕览,上德》 爱恶不臧,虚素以公,小民皆之,其之敌而不知其所以然,此之谓顺天,教变容改俗,而莫得其所受之,以之谓顺情。 用白话说;就是不论喜欢的还是厌恶的,都不藏匿道德,恬淡质朴,处事公正,小民也都自然随之公正。自己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这就是顺应了天性。王教化改变了小民的面貌与习俗,小民却不知道受了教化。这就是顺应了人性。
          
          “夫唯不争,故无尤。”只有不争,因此无忧。那么是立脚在修养的象水一样容纳百川呢?还是在清楚水之自化自正的认识之上“夫唯不争”呢?也是关系到心甘情愿的态度呢?还是高尚品质的心态呢?也是关系到真无尤呢?还是掩耳盗铃之无尤呢?也是“弗居、弗居,”老子是不是在没有来由的胡说八道呢?也都是关系很大的。
          
          “上善若水,水几于道,”什么是“道”可以参详四篇与五篇,因为通篇《老子》都是建立在因果循环往复,互相牵连扯绊着互解矛盾之辨证法的原则上,所书写的。
          
          略略小札之; 老子二篇讲“无为、不言、弗居”,三篇讲;“使夫智这者不敢为、为无为,”也是说无为而无不为,却又伏下了“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让圣人行不言以教,如何“不言以教”呢?六篇撇开无为讲;“圣人不仁”去守中,因为“多言数穷”。七篇讲;“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也就是说才能长生。都是要自私的原因。立脚是踩在国家长治久安的上面,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也,又是等于告诉圣人们为什么“不争”,八篇;“上善若水”也是在说长生若水一样,自清、自化、自正,何必圣人去争呢。不去争了,也就无尤。归结起来都是圣人处无为之事,但确实在的是在告诉圣人;怎样的行不言以教。想“无为,使夫智这者不敢为、为无为,”那里是真的要无为而治呢。“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说明不言特指“不尚贤”,是不要贤人吗?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常使民无知无欲吗?”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那么“夫唯不争吗?”老子说;“使夫智这者不敢为,则无不治。”
          
          “夫唯不争,故无尤,”以后,通篇老子的方向与大的原则基本讲尽,此后进入点滴之间谈“无为、不言、”也是时刻不忘“弗居”,让读者时时处处都能够隐约到“弗居”。
          
          为什么“弗居”?因为老子说;“夫唯弗居,道是以不去。”口气很肯定的,为什么底气这么壮呢,玄之又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