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喝酒的女人很有魅力:美国“再工业化”,狼来了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7:28:11

奥巴马签下的一纸法案,为什么让大洋对岸的发改局长担忧————

美国“再工业化”,狼来了么?

  美国总统奥巴马日前签署了制造业促进法案,旨在帮助制造业降低成本,恢复竞争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再工业化”即制造业复兴战略,这个近来反复被美国提起的概念,真正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工业、制造业、流水线……这些早已被华尔街遗忘的老名词,能否如愿振兴美国经济?“再工业化”是不是政治作秀,或者成为贸易谈判的砝码?社会各界看法不一。但是,的确有不少人担忧,直接瞄准制造业、新兴产业和出口的美国“再工业化”过程,会对我省制造业造成巨大影响。

  对中国制造业来说,曾经自称“去工业化”的美国掀起“再工业化”是否真的意味着狼来了?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企业负责人,请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位发改局长的担忧

  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制造业促进法案当天,宁波北仑区发展与改革局副局长黄世楚就通过网络看到了这个信息。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关注美国“再工业化”了,从去年底奥巴马发表声明,美国经济要回归实体经济开始,他就经常通过网络了解美国在这方面的一举一动。

  “‘再工业化’真的来了!”黄世楚强调说:“最近,增加科技研发投入、鼓励新兴产业发展、减免关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一系列鼓励政策措施,都表明美国已经将‘再工业化’确定为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美国是世界上进口量最多的国家,其最多的进口来源于中国。“美国回归实体经济,势必会对我国造成巨大影响。”黄世楚有些担忧。

  首当其冲的应该是资本项目。过去,欧美等发达国家制造业大量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大量投资转向海外而国内投资相对不足。我国也作为受益者,得到了资金和技术支持。但是,随着美国“再工业化”进程加速,势必会对资本和技术输出作出限制,尤其加强技术封锁。

  贸易摩擦也可能进一步加剧。增加出口、平衡贸易、恢复制造业竞争力,这是美国一开始提出重振制造业就赋予的目标;加上将从制造业的现代化、高级化和清洁化中寻找“再工业化”出路,这意味着美国将利用其技术、产品等优势在竞争规则和国际贸易规则上做文章,制造贸易壁垒,加剧贸易摩擦。

  再有,随着“再工业化”成功实施,工业比重在美国民经济中增加,相应的消费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曾经不注重储蓄,超前消费的美国人,因受到国内金融政策限制和进口补贴取消或降低等因素影响,将会在工业化后,开始倾向储蓄,并增加国内产品消费比例,进而减少进口量。

  “再工业化”,重振制造业,这一世界最大经济体经济发展模式的快速“转向”牵动全球神经,我省企业也密切关注。

  美国是永康市易力车业有限公司重要的出口市场。目前,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暂未对企业产生何种影响,但是该公司总经理俞龙华担心,以后美方会增设贸易技术壁垒,导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

  “今后,美国很可能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使国际竞争规则更有利于高技术和高清洁的制造业。”低压电器制造企业,乐清通领科技集团的有关负责人也担心,这将大大增加企业成本,成为国内企业“无法承受之重”。

  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秘书莫扬说,他们公司与美国通用等大型企业合作过程中已经感受到美方企业对技术控制的严格程度,而且有更加严格的趋势。

  三年后影响就会显现

  就像事物周而复始的循环一样,美国从“制造业第一强国”,经历了“去工业化”现在又开始“再工业化”。美国一度是全球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但最近数十年,美国劳动力迅速从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越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首要产业。

  “去年底,一些美国学者来浙江时,就曾和我聊到当时美国民众对现有产业政策和经济结构反思情况。”浙江工业大学浙江中小企业发展研究所教授池仁勇说,经历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已经认识到,经济是不能依赖于金融创新和信贷消费来拉动的。最近的制造业促进法案在美国国会获压倒性多数通过,也足以说明美国国内对制造业的重要性有了较一致的认识。

  当然,不是说一场金融危机就能将美国拉回到工业化的传统轨道上来。除了注意到金融创新和信贷消费带来的危险之外,还有更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经济总量大量转向服务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后,“制造业空洞化”的风险,大量投资转向海外而国内投资相对不足,美国制造业就业和产出比重持续降低,国际竞争力相对下降,汽车、钢铁、消费类电子等制造业萎缩,面临严峻挑战。

  池仁勇说,制造业可以帮助美国生产率提高、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同时也是维持国防和国土安全不可缺少的基础。制造业不景气将削弱美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领导力,制约长期生产率提高。在战略性关键产品和部件上依赖国外,将损害美国的国防能力和应对国际危机、打击恐怖主义的能力。

  根据一些媒体报道,国内不少专家都表示了担忧——美国“再工业化”将包括改造提升现有工业和发展新工业的过程。即从以大批量、少品种的技术向小批量、多品种的制造方式转变,从强调传统产业分工向产业链全球布局转变,从传统、常规技术向广泛使用以数控、低耗和洁净生产为重点的先进制造技术转变,新能源、生物等新兴制造业也将较快成长。

  “这些转变意味着美国将致力于最高端、最高附加值的制造业领域,重点制造别国无法制造的产品,尤其是大型、复杂、精密、高度系统整合的产品,如大飞机、芯片、航天器等,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形成错位发展;并在研发、设计、技术、工艺、品牌、营销等关键环节抢占制高点。”浙江省国际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张汉东认为。

  “凭借美国现有工业基础,如果实施顺利,‘再工业化’影响估计三年就会来到,”一直关注各国工业发展的池仁勇预测,“其实,美国仍是世界制造业的引领者,在全球制造业总量中,一直不低于20%,制造业削弱,只不过是相对过去比重下降较快而已。美国仍拥有世界最高技能的劳动力和最先进的装备,是先进制造业发展最快的国家。”

  的确,美国“再工业化”,可以借助很多优势,如:充足的人力资本,强大的技术和创新能力;一流的技术学校、研究机构和创新企业;强大的金融实力和世界上最发达、最灵活的资本市场;等等。

  “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

  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将对我国的工业化产生影响。这一点得到了许多专家和企业负责人的认同。他们认为,目前,包括浙江在内,全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制造业发展和外贸出口是经济高速成长的主要动力,美国实施“再工业化”后,我们的产品出口、产业升级、资金都会受到制约。

  对于影响的内容和程度,张汉东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因为美方“再工业化”战略旨在发展最高端、最高附加值的制造业领域,而不是传统制造业。因此,从经常性项目来看,美国对纺织品、服装、家电等日用消费品的需求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对我省的出口影响较小,但是,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会集中在装备制造、汽车、飞机、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领域。

  目前,我省各地都在努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我们调查发现,一些地方一味发展先进制造业,放弃传统产业的做法值得反思,这样十分容易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出现。”张汉东建议,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减少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同时确保传统制造业稳定发展。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目前要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大利用外资和技术合作力度,加大新兴产业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在研发、专利、品牌、核心零部件和营销渠道等方面加快培育。

  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与美国相比,我国制造业在标准化、大批量产品生产上将继续保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如现有的纺织、服装、家电、日用生活品等行业浙江都具有比较优势,今后更要鼓励传统制造业做大做强。瑞士手表、德国双立人炊具,LV包等都是传统制造业产品,它们的生命力证明,传统制造业大有发展空间,政府应该多做浇花施肥的工作,而不是舍弃或拔苗助长。

  当然,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带来的影响也有正面的内容。莫扬举例说,受美国工业振兴计划刺激,他们公司与美国一些大企业的合作得到加强,先是与美方更多的大型空调生产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最近与美国通用合作从二级零部件供应商升级为一级供应商,并获得了参与研发汽车空调系统机会,帮助三花公司提升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