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扒口条做法:禅宗《十牛图》理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0:17:47

禅宗《十牛图》理解 太极

(2010-04-22 19:28:23)   禅宗的《十牛图》,为宋代廓庵师远改作清居禅师八牛图而成,依图次第指出禅者由修行、开悟、调伏业识,终至见性,进而入世化众之心路历程。
  禅宗虽然是达摩传来,但其实已经加入了很多中国文化对于世界和修行的理解,所以《十牛图》中也反映了很多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子。它的顺序是:寻牛——见迹——见牛——得牛——牧牛——骑牛归家——忘牛存人——人牛俱忘——返本还源——入虚垂手等十个阶段。

  第一图寻牛。颂曰:“忙忙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力尽神疲无处觅,但闻枫树晚蝉吟。”这个颂就像易经的卦辞,起着进一步解释图的作用。
  人们把要修炼的目的比作牛,就像易经中把一些事物比作马一样,如“利牡马之贞”。
  第一图是说人们希望找到解决自己迷茫的出路,这是初步发现了自己的佛性,但还没有头绪。但这时已经非常想找到世界的本原,有了修行的目的。有了目的就有了目标,也就是那个“牛”了。
  刚开始修行的时候,总是认为只要努力就可以找到,认为付出了就会得到,于是忙忙碌碌地拨开杂草,到水阔山高的地方去努力寻找。可是找了之后才知道,原来到了水阔山遥的地方,就看花眼了,根本分不清纷繁的世界哪里是应该去找的正路,就象道德经中“五色让人目盲……”的意思。这个时候自己的心就乱了,根本没法去找牛。
  等到心烦意乱了一阵子之后,终于开始想想了。也开始不再只是注意自己,也就听到了傍晚枫树上的蝉在鸣叫。
  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也是这样,开始觉得很好,但真的开始干了,就发现没有头绪,好像哪个都应该干,但到底从哪里下手呢,却不知道。当忙忙碌碌干了很多事,回头看看却一事无成。这时候就该静下心来想想了,听听傍晚枫树上的蝉在鸣叫,夏日的烦躁就会消失,真得让自己的心静了,才能找到出路。
  在学习武术的时候,开始就是觉得好玩,练武术也可以不受人欺负,可以出人头地,对于武术没有真正的概念。于是哪个套路漂亮,哪个器械出名就去学什么,结果学了上百种,都是形式上的东西,到底自己是练了武术还是做了操呢?自己也不知道了。
  但是这一阶段是重要的,因为这是见性的开始,也是入道的开始,也是武术成功的开始。
  
  第二图见迹。颂曰:“水边林下迹偏多,芳章离披见也么?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
  这个图是说经历了很多以后,心开始静下来了,能够从纷乱的事物中抓住一些实质的东西了。也能够凭着经验去分辨一些东西了,但是见到的东西就像河边树林中各种各样的痕迹,哪一个是牛留下的呢?或者说应该用什么踪迹去找到牛呢?分开草木就能见到吗?纵然走到深山的更深处,也和在鼻子底下是一样的。因为都有可能找到牛,可是也都可能找不到。
  参佛悟道的时候,每个人都读了很多的经卷,这些文字记载中很多形容的东西都写得很好,可是这些东西有时候正是把人引入歧途的原因,因为如果修行没有到达高的境界,是理解不了真相的。很多东西写的不是不对,而是高级阶段才能够理解的,如果现在去追求,反而会走入歧途,又到了迷茫的境地。
  练武术,通过很多次接触和学习,知道了很多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哪些是正确的呢?不知道!现在应该练什么呢?不知道!拜的老师教的是真的么?不知道!
  自己这个时候很努力,也有恒心,可是就是路太多了,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好像哪种拳都好,放弃哪个都是巨大的损失,但是都练又不可能。好像成功就在身边,但又好像根本不会成功。
  
  第三图见牛。颂曰:“黄鹂枝上一声声,日暖风和岸柳青。只此更无回避处,森森头角画难成。”
  经过一段的迷茫,终于有一个机缘让修行者看到了正确的方向。这个机缘就像是树枝上的黄鹂一声声动听的叫着,像暖和的太阳和布满柳荫的堤岸一样让人充满希望。但是现在只是刚刚看到目标了,牛的头角还藏在树林中,并不是真正的见到了全牛,能不能达到目标还是难说的。
  在修行上,由于一个机缘终于听到了大道的真谛,但是还有很多事是迷茫的,不明白的。对于道有了个最初的感觉,知道了它确实是存在的,可是能不能修到呢?还不知道。
  在武术上,也是由于一些事件,突然明白了武术是什么,它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怎样的,但是见到了这个境界不等于自己能拥有这个境界。还有达到这个境界的方法又是什么呢?好像看到一座高山,可是能不能到达山顶呢?应该还是很难的。
  
  第四图得牛。颂曰:“竭尽神通获得渠,心强力壮卒难除。有时才到高原上,又入烟云深处居。”
  终于抓到牛了,但是由于牛也有它的个性和脾气,虽然很努力的去抓,用尽了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还是不能降伏它,有时候好像可以了,但突然又逃脱了。
  在修行上,真的见性或者悟道的时候,都是在全力以赴的状态下找到的,这时候本来就用到了十二分的力,稍微一松劲,心得体会就会改变,一丝一毫都不能松懈。好像有很多方面都需要注意,但是又没法一下子注意所有的事情,也就会顾此失彼,弄得自己手忙脚乱。越是怕牛逃跑,越会犯错误,越不容易控制那个目标。有时候好不容易把牛拉到高处,一个没注意又让它跑到烟云缥缈的山里去了。
  在武术上,终于找到了自身的感觉,但这个感觉有时候是突然出现,一会儿又不见了。找到这个感觉的时候,总想全力以赴的维持住这个感觉,但是要注意的地方太多了,注意了头忘记了脚,好不容易找到了脚,又丢了肩。这时候好像武术是没用的,因为维持自己还不容易呢,还能谈得上对敌吗?如果用它来对敌的话,刚刚找到的感觉就又乱成一锅粥了。这一阶段没有诀窍,真的要说有诀窍的话就是全神贯注和坚持。不要怕失败,坚定的去练,真的全身都协调了,也就掌握住技艺了。
  
  第五图牧牛。颂曰:“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入埃尘。相将牧得纯和也,羁锁无抑自逐人。”
  对于刚刚得到的牛还是有野性的,要让它老实只好用绳索和鞭子去约束,而且时时刻刻怕它跑了。当真的已经降服了它以后,就算是不再用鞭子和绳索,牛也会顺从的跟着人的。
  对于修行的人,要用很多戒律来约束自己的妄念,约束自己免受以前糊涂看法的干扰,时刻警惕这些干扰打扰了修行。当修行进入正轨之后,就算不用这些戒条去约束,也不会再受到干扰了。
  对于武术来说,找到了真正的感觉了以后,每天都有新的感觉,但是不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时候要不断地和人交流来修正自己,是用外力来调整自己内部。当真的知道了什么是对的,应该怎么练的时候,就算没有外力,也可以知道该怎么去练了。
  
  第六图骑牛归家。颂曰:“骑牛迤逦欲还家,羌笛声声送晚霞。一拍一歌无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
  既然牛已经被驯服了,就可以骑着牛回到家里了。骑着牛的时候非常快乐,而且好像听到晚霞中的悠扬的羌笛一样让人陶醉。歌词和节拍充满无限的意味,真正的知音是不需要语言的,而是一种和谐。
  对于修行的人来说,得道的时候就像终于爬到了山顶,放眼望去都是旖旎的风光,心中充满成功的喜悦,这个时候可以体会到明心见性时候的自在,能够体会到悟道通玄时候的清静,一派都是和谐的景象。
  对于武术来说,终于可以做到舍己从人得机得势了,对方的进攻在我这里终于变得没有作用了,而我可以随时随地的制服对手了,好像掌握了一切,不着急不着慌,想让对方怎样就怎样,轻轻松松的去对抗,这种掌控一切的感觉是非常惬意的。
  
  第七图忘牛存人。颂曰:“骑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闲。红日三竿犹作梦,鞭绳空顿草堂间。”
  牛已经牵到家了,并且放到了院子里。牛不知道该干什么,人也不知道该干什么了。一直睡到日上三竿,也是无所事事,约束牛的绳索和鞭子也高高地悬挂在草房的柱子上没用了。
  修行到一定的程度,体会到了佛性的广大,体会到了道的精深,好像没有疑问了,什么事情都明白了,目标已经没意义了。就像爬山一样,当成功的喜悦过去以后,才回过头来看到自己,自己得到了什么呢?什么都没有,山上只是一个字:空!
  对于武术来说,当找不到对手的时候,当别人的一举一动我都能知晓的时候,就会感到孤独,就会体会到寂寞,自己的感觉和谁说呢?又怎么说呢?不知道。再练又往哪里练呢?就像爬山到了山顶,就算还有力气,可是还向哪里爬呢?
  
  第八图人牛俱忘。颂曰:“鞭索人牛尽属空,碧天廖廓信难通。红炉焰上争熔雪,到此方能合祖宗。”
  鞭子和绳索,甚至人和牛都成了空的,虽然天空很博大,但是又要看到什么呢?好像烧红炉子上的雪,一下子就溶化了不留一点痕迹,到这个时候才会体验到以前祖先得牛的感觉。
  在修行上,这个时候目标和自己都成了没有意义的,修道本身都成了空的,修行为了什么呢?好像所有的念头都没有了,这时候真的体会到先人的真正感觉。
  对于武术来说,这时候不但不知道该练什么,甚至不知道练武为什么。原来为成功付出的所有努力,好像都成了没有意义的事情,只是天天坐在大树下,连自己都忘记了。
  
  第九图返本还源。颂曰:“返本还源已费功,争如直下若盲聋。庵中不见庵前物,水自茫茫花自红。”
  原来为了得到牛,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但真的得到了以后,对自己却像盲聋了一样,什么都没有感觉了。但是却开始感知外界了,感知到外边的世界还在运转,江河湖海仍然浩浩荡荡,美丽的鲜花仍然红得耀眼。空了的美丽还是有意义的,也许不是对自己,但是对别人是有意义的。
  在修行上,这时候开始明白修行的意义了,体会到最高深的东西以后,还是需要生活在人世间,生活在原来的烦恼中,只不过现在的自己已经心静了,不再会受到烦恼的羁绊,学会了和逆境共处,也和顺境共处。就像在山顶空寂了一阵,思考之后下山一样,平静的,平常地去面对一切。
  在武术中,开始感觉到事物间内在的道理,还是回到了公园里,不再想着胜负,不再想着高下,能健身就是健身,能防身就是防身,甚至只是游戏,是不是有意义这个问题本身已经变得没有意义。
  
  第十图入虚垂手。颂曰:“露胸跣足入虚来,抹土涂灰笑满腮。不用神仙真秘诀,直教枯木放花开。”
  虚所就是集市,乱哄哄的地方。现在已经不用顾及牛了,不修边幅的走入集市,脸上的土灰都没有擦去,但是却带着快乐的微笑。不再去追求什么神仙的境界,而是用自己的心情去感染大家,能让枯木从新焕发出新的生命。
  修道的人,自己的明心见性,自己的得道自然,合于佛法合于道,但还是要回到众生当中,回到原来的烦恼当中,因为现在自己的内心已经没有得失了,所以就可以去度化有缘的人,去引领有缘的人,去普度众生了。因为真正的佛性在众生当中,真正的道在万事万物当中。
  在武术上,自己的胜败已经不重要,甚至武术的形式都不再重要,看上去他和一个不会武功的人动手,和他与一个功夫高手动手没什么两样,都好像是举重若轻。但要想真的战胜他,却怎么也实现不了,对手会很奇怪,但又想不明白。明明再伸出去一点就打到了,但总就差着这么一点打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