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最喜欢吃什么食物:语文课:从“教懂”走向“教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8:29:37

语文课:从“教懂”走向“教会”

文章作者:张五芳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1年11月 2011-12-23 9:57:18

    在大谈“以人为本”、“学生为本”的新课改浪潮中,人们更多地把教学研究的焦点定位在学生的“学”上,而很少关注教师“教”的问题。这种“有教无管”、“有教无法”的现实只能使教学处于无序、无趣、无效的状态。
    陈鹤琴老师曾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此句无疑给了我们当头一棒:我们将如何站在学生立场做“真教育”?我们要怎样才能成为“会教”的教师?
    在观看了本校7—9年级共31个班级的语文课堂后,我发现了其中一个共同点:教师们授课的目标大多停留在把学生“教懂”上,很少有教师去关注是否把学生“教会”。前日阅读余映潮先生的《何谓懂得语文教学》一文,其中有关“教懂课文不是目的,培养与训练能力才是目的”的论断,也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精心考量了这些语文课堂教学目的、教学设计、教学行为等,形成了一点自己的思考。
    一、语文课堂中的伪教学现象
    以下是语文课堂存在的一些共同现象:三个年级的语文课的教学模式基本一致;不同语文教师上不同的语文内容,却有着相似的教学流程;各个年级的教学内容没有明显的梯度,三个年级的作文课都在上记叙文的训练而没有层级的递升或变化;各年级在上阅读课时,教师仅局限于把该篇文章“教懂”,而没有考量学生是否“学会”。从这个角度讲,陈鹤琴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极其有道理的,因为,语文教师花了十分力量备好的课,用了十分力气上完的课,却仅仅至于“教懂”,这对于真正的教育来说,就是“伪教学”。
    “教育的核心就是学习。”而学习的本质就是“学会”。学生的需求是“学会生存”。但是,当前语文课堂充其量只是带领学生识记了一些生词(“点线的懂”)、读懂了几个句子(“平面的懂”)、理解了文章的主旨与方法(“立体的懂”)(引自《我们怎样学古文》),学生要怎样阅读、如何作文、怎样摸索到生活的门径、如何开展生存实践,这些教师都未涉及,使语文教学落入“伪教学”状态,使原本可以喜欢语文的孩子变成厌倦语文的学生,我看,责任多半来自于教师。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大伟认为:学生不是学校的产品,也不是教师的产品,而是有着独立人格的完整的“人”。因此,我们(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营造合适的、和谐的社会环境(课堂环境才是教师的劳动产品),来引导学生这个“人”,从无知走向懵懂,从懵懂走向懂得,从懂得走向学会,从幼稚走向成熟。就语文教学而言,我们应该从“教懂”学生走向“教会”学生。
    二、从“教懂”走向“教会”的原则
    我们应该明确:必须用“人”的维度来衡量并充实每一个“教”的行为。真正的教学首先应该基于“教懂”,但“教懂”不是目的,而是夯实基础。“教会”才是它的旨归,而这种“教会”应该是基于“学生需求”的教学。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教懂”的是陈述性知识,“教会”的才是“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做到这两点,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遵循学生主体原则——自主发展。
    教学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漠视学生作为“人”的教学,一定不是真的教学。而“人”之为“人”,全在于其主体性的发挥。《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到尊重学生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语文课是基础学科,语文是学生一辈子的事情,只有激发学生主体情感的投入,才能唤醒他们的自主发展意识。所以,语文课的教学设计,理应尊重学生主体,才能真正达成“教会”的目标。
    2.遵循学生差异原则——个性发展。
    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学科,正视差异、因材施教,应该是题中之意。尊重差异,就是尊重个性。因此,语文教学,既应有平行式教学:统一尺度,夯实基础;也应有个别化教学:量体裁衣、问题有别、活动多样、作业有弹性。从而使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学生都能得到个性的释放与发展。
    3.遵循学生成长原则——梯级发展。
    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呈梯级分布状态,当前的语文教学应该科学分层,明确设置7、8、9年级不同的教学目标与培养任务;根据学生身心特点选用合适的课程资源,使学生在不同年级学到、习得梯级上升的知识、策略或能力。在每个年段中,都能体验到攀山(从山脚到山巅)的巅峰感觉,这样,学生学习语文才会来劲,才会深入骨髓。
    4.遵循学生需求原则——生命开展。
    我们知道,学习就是展开生命的羽翼。而教师尊重学生需求,就是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在语文课的教学预设中,我们应该调查学生的“知识需求”情况,预留更多的时机来“教”学生热爱语文、实践语文,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会听话、学会说话、学会阅读、学会作文,因为这四者正好是学生必备的基本生存的能力,教会学生具备了这些能力,他的生命羽翼自然就会慢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