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地马拉红尾宠物:太极杂说3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12:01
太极杂说31







     一开始的时候就想觉得气好玩,那时气在身体里运动的时候觉得很有意思,但时间久了,由于没做好静的工夫,头上就象有块石头似的,好重啊,好不容易顺下来,才好一天,那知道又上来了,在此的过程里。我对其三关说说,原来的时候,看书上说,心里认为通了就通了(穴位),一开始我也没在意,但到气走周天一段时间后,发觉有段时间有股气来在尾闾那里穿来穿去,小震小震的,但那时我搞不懂,所以也就没在意,还在继续走周天,此现象过了一段时间就没了,在后来,在命门的时候,气从那里过好象平平的,一段时间后,有股热力从尾闾直上到命门,导致命门处好热,但这时我没没在意思,想这是自然的现象,也过了一段时间,也就是头上很重的时候,搞的我好难受哦,有一天,实在太气了,决定来硬的,我聚气顺周天向上走,当走到玉枕时,发觉好难过哦,平常走周天的时候都没有此相,但头上也太不舒服了,那时我也不管了,什么也没想,只管硬过,一段时间后,只听到“啪啪”的几声,好象是骨的声音,接着是象打雷似的,轰轰的,就在这时,周天的气突然过了玉枕,而上到百会,是此周天明朗了,也是因为如此,我才知道原来这时我才是过了三关了。反而下任脉的时候只是在心脉的那里有点难受,到此时方明白什么才是通,但都只是对现在的境界而言,也是因为如此,每当行周天的时候,方感受到那种舒心的感觉。


l         意在下丹田,是周身丹田的必不可少的途径.下丹田是气行周身的 "中转库".也是陈鑫著述的; "屯兵处"意思.


l         请注意一点,神为意之母,神注意的地方,才有意念产生的可能,比如我们炼桩可以达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是因为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体内,当然这股注意力越弱越好。注意力在体内关注什么呢,这可能是炼内家之人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李雅轩讲的是大松大软,最后达到虚无境界。用大松大软这个方法本身是对的,但没有具体指出锻炼的核心(神守的核心),只知道我全身松透,不知道我全身那里是主动,那里是被动,容易造成该主动的地方不主动,而被摔动地方变成了主动,(这是人的本能习惯),容易进入散漫,所以没有基础好的人,很难有所成就,我的前八年在成都学拳归来,基本也是讲究大松大软,最后功夫没上身,根本上犯的就是这种错误,希望有心的人注意,以免重走这条路。按我现在的老师的观点,要神守尾闾,意在丹田。意在丹田,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配合着动作,包含各种灵机,其中当然包含着大松大透,最后达到我意在人先的神明境界。


l         气贯全身是全身都有一种磁力的感觉,松而柔韧,好像一根弹簧秤用东西挂在上面或把它拉起来,它的内部就有弹力,内劲跟这差不多,不好描述。但对气的理解关键是下面这一段,气是意之末梢,有意才有气,所谓的七情六欲实际也是意念变化在体内产生的结果。所以有全身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因为那是末梢,我们不能舍本求末,该来就会来。


l         骨的松散,站无极桩时,意想骨关节处分离脱出,意只是微微用意,不可太在意,又不可忘。久之自然骨松。站的越久越好,没什么秘密,只是纯心行去,自然道理。


l         静可静中取静,也可闹中取静,看你的心能否静下来,比如夏季,急燥了大汗淋漓,心静了自然凉快.气功初学,欲求密室,宁神调息,渐入状态,谓之入定.然入定可闹中取静,只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嗅而不觉,触而不知便是入定了.静心亦可闹中取之的,其理相通也.


l         太极拳不是力大胜力小,而是意快欺意慢。其中用太极拳的丹田缠住对方,也是拿稳对方,在螺旋当中,使自己处于最有利的位置,对方则处于最被动的位置,自己用点小力,则对方就已跌倒出去。所以有劲以储蓄而有余,也就是说我刚储蓄好姿势,劲还没发出去,对方都已经跌出去了。


l         我一直怀疑意守或强调丹田的方法。原因不明。我觉得身心放松,神气交媾,自然会点亮身体的能量中心,包括下丹田。所谓丹田火炽,绛宫月明,泥丸风生,谷海波澄。

我觉得全身性的感觉更对,不管丹田比较好。我听一位老师傅说过:气存丹田----气散丹田----浑身无处不丹田----丹田上手的太极拳练法。我猜想一开始即形神相照,浑身无处不丹田,也可能可以。我虽然打的架子是陈式老架,但拳理更倾向于松散通空的路,而不是丹田内转和有意训练缠丝。


l         若呼吸练至下行,直达丹田,久而久之,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火气不至炎上,呼吸可以自然,不至中部而返。如此方谓之内外相通,上下相通,气自和顺,故呼吸能达下部。气本一也,误以为两个,其弊亦与不通等。子舆氏曰:求其放心,放心收而后道心生,亦即道家收视返听之理。”


l         推手时要发放对手,前提是沾粘住对手,然后在对手不知不觉中,自己把对手的劲卸到脚底,然后用劲于脚起,主宰在腰,形成于指的方法将对手放出,这个过程是在运动中完成的,不能有滞涩,停顿,棱角产生,必须一气呵成,恰到好处,同时自己要支撑八面,脚底生根,防被采捋.


l         體用全歌

太極拳。十三式。妙在二氣分陰陽。化生千億歸抱一。歸抱一。太極拳。兩儀四象渾無邊。御風何似頂頭懸。我有一轉語。今為知者吐。湧泉無根腰無主。 力學垂死終無補。體用相兼豈有他。浩然氣能行乎手。掤擠按採肘靠進退顧盼定。不化自化走自走。足欲向前先挫後。身似行雲打手安用手。渾身是手手非手。但須方寸隨時守所守。


l         任何有根的都能被拔起。所以有体用全歌“涌泉无根腰无主,力学垂死中无补”。


l         根有死根与活根之区分也.如理解为死根,则会力学一生终无补的.就象停着的汽车,与开动着的汽车一样.


l         太极首要者是静心,能静心就能入定,能入定就能松透,能松透说能通畅,能通畅就能虚空. 推手时能静心更重要,能静心便能听对方心,就能知对方心曲...


l         何谓整劲?整劲既是节节贯穿.能节节贯穿,则能一处着力而无处不着力,一处松柔而无处不松柔.举个例子,一个密封容器里面装满了水,然后用活塞挤压里面的水,不管容器是什么形状,活塞从哪个部位挤压,活塞的面积大小,压力的大小,水都在同时间把力传到各个地方,包括容器的壁和水的内部,活塞一旦撤力,则所有的水同时无力,这就是节节贯穿,对力的反应则是整劲.发于足,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就是说节节贯穿,就是整劲的描述.体会整劲,必须体会贯穿.贯穿在发于足而到臀甚至到腰,是比较容易体会的到的,只要多练习一下揽雀尾,姿势正确的话,很快能有足发力而腰臀立即感受到力的体验,但是由腰臀而形于手指则比较困难,这是因为下肢长期受大力,和腰胯联系比较紧密,本身贯穿的比较好.要举例说明的话,该用玩具蛇来比喻.玩具蛇是一节节的,可以盘曲.用手抓住蛇尾,然后要使蛇呈现各种形状的话,会发现离蛇尾越远的地方越难控制.怎样控制蛇头呢?呵呵,全凭心意用功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