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黄金电话销售技巧:中医对肾的认识(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4:09:30

中医对肾的认识(一)

中医认为,肾是人体五脏之一。位于腰部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腰部是肾所处的关键部位,肾的功能状况常常通过腰部的变化及运动状况反映出来,比如腰部酸软或发凉、腰痛、腰间脊柱活动受限或变形等,都是肾出现功能障碍的症状表现。

中医学对于肾的认识,内涵要比现代医学对于肾脏的认识更为广泛。认为肾在人体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包涵多种功能的脏器,是一个以肾为中心,与膀胱、骨、髓、脑、头发、耳、前后二阴(生殖及大小便的排泄系统)等密切相关的功能系统,是与人体生殖、生长发育、消化、内分泌代谢、智力、体能等都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重要脏器。

1肾的主要功能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肾者,作强之官,伎(技)巧出焉。”指出肾是主管身体动作强劲有力,关系到智能技巧的器官。这说明人的体能状况和智能水平都与肾密切相关。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通于冬气。”指出肾的功能是主封藏,为人体精气所藏之处,与骨、发的关系密切,与自然界的冬季相应。

1.1主藏精。“人始生,先成精。”(《灵枢·经脉》)“两神两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本神》)中医认为,精是构成人体及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最基本物质。人体的产生,是来源于父母先天之精的相互结合,再由后天水谷之精的不断培育而发育形成。肾精化肾气,肾气分阴阳,肾阴和肾阳能资助、促进、协调全身脏腑之阴阳,所以肾被称为“五脏阴阳之本”。因此,中医认为人的生命是由藏于肾中的精气开始,把精看成是形成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肾主管贮藏精气,精足则生命功能活动旺盛,人体生殖、造血、生长发育、防卫病邪等功能就会得以正常发挥,人就会健康长寿。

1.2 主水。肾为水脏,在五行属水,能够平衡身体的水液代谢,与膀胱合作排泄尿液。肾的主水作用主要体现在肾阳的化气行水功能,通过肾阳的气化作用,使体内的水液代谢保持正常,并将储存在膀胱内的津液及时化为尿液排出。《黄帝内经》用“下焦如渎”来形容肾与膀胱排泄水液的功能像沟渠一样畅通无阻。如果肾主水的功能失调,就会引起水液代谢障碍性疾病发生,出现肢体浮肿、尿少、尿储留,或小便清长量多、频尿等。

1.3 主纳气。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人的呼吸节律虽然由肺所主,但是肾却为气之根,负责纳气,协调呼吸运动。如果肾气虚衰,肾不纳气,就会出现呼多吸少,呼吸喘促,动则喘甚,常伴有自汗神疲、气短、声音低怯,舌淡苔白,脉弱或虚浮无根等,治疗这种气喘病,不但要治肺,更要补肾纳气。

1.4 主骨生髓,养脑益智。肾所藏的精气能够补充骨髓和脑髓。肾精充足,人就会骨骼强壮,生长发育正常,智力发达。肾精在人的生长壮老过程中达到充盛的标志是“真牙生而长极”,即长出智齿,身体的生长发育达到极限。齿为骨之余,中医通过观察牙齿的更换与坚固情况,就可以了解体内肾精及骨骼发育与骨质坚脆等情况。在中医看来,肾精决定着一个人的体质和智能。

1.5 其华在发。肾精在身体表面上的表现,体现在人的头发上。肾精能够促进头发的生长,肾精的充足与否,会通过头发的密度、色泽等表现出来。肾精充足的人,通常会表现出头发浓密、有光泽,发质好、不易干枯脱落。中国人的健康发质应该是乌黑、浓密、亮泽、柔韧。

1.6 肾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肾气通于耳,与听力的关系密切。肾精充足,则人的听力就好,对声音的分辨能力也强,耳聪目明,反应敏锐。

肾主前阴,包括人的生殖功能、性功能、排尿功能。肾主后阴,是指肾具有调节人体排泄大便的功能。肾精充足,这些功能就会正常发挥;如果肾虚,就会出现生殖机能衰退、性功能减退、排尿异常、大便秘结或腹泻等病证。

1.7肾藏志,在志为恐,在液为唾。中医认为,五脏与人的精神情志密切相关,五脏各藏五神,即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人生能够有所志向,能够树立远大目标和理想,由肾所主。中医把喜、怒、悲、思、恐称为五志,这五种人类共有的情绪表现就是五脏功能的外在表达形式,心情舒畅则喜形于色,肝气郁结则生气发怒,肺气不宣则胸闷善悲,脾气壅滞则沉闷忧虑,肾气亏虚则容易恐惧。如果人的五志太过,就会内伤其相应的五脏,所以中医认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中医通过观察了解人的情志变化,就可以测知内在五脏功能的情况。《素问·举痛论》说“恐则气下”“恐则精却(衰退)”,经常处于恐惧状态的人,肾气就会损伤,会造成肾精衰退,严重损害人的健康。

中医有五液的说法,分别由五脏所主。汗为心之液,泪为肝之液,涎为脾之液,涕为肺之液,唾为肾之液。口腔内分泌的唾液,由肾所主。说明肾还会影响到口腔腺体的分泌情况。

因为肾的功能非常重要,所以被中医称为“先天之本”。无论是在临床辨证论疾病的过程中,还是在指导人体养生的实践中,注重补肾填精、滋养先天都是首要原则。

中医对肾的认识(二)

2关于肾病和肾虚

所谓肾病,即发生于肾脏的各种疾病。在现代医学临床上,可见各种肾炎、肾结石、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肾囊肿、肾脏畸形等多种肾脏疾病。其中的肾病综合征,也常被人们简称为“肾病”。

中医关于肾病的概念,见于《素问·藏气法时论》:“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从中我们了解到肾病的临床表现是:实证可见腹部肿胀、足部及下肢浮肿、气喘、咳嗽、身体沉重无力、盗汗、怕风等症状;虚证可见胸腹胀痛、四肢逆冷(手凉过肘、足凉过膝),心中沉闷不乐。可见,中医肾病分为虚实两大证候群,所涉及到的中医病证及诊断病名,包括水肿、胸痹、饮证、风水、咳嗽、喘证、肾风、厥证、腰痛、郁证等多种病证,并不是仅限于肾脏本身的病变。

中医认为五脏的功能特点是“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五脏各有所藏,心藏脉,肝藏血,脾藏营,肺藏气,肾藏精。这些精气宜盈满而不宜亏虚,因此在中医临床上,五脏的疾病以虚证居多。中医所说的肾虚,是指肾病中的虚证而言。肾虚的症状,可以通过上述所列肾的主要功能发生异常或失调而表现出来。

中医通常将肾虚分为肾阳虚、肾阴虚、肾气虚、肾阴阳两虚四种情况。

2.1肾阳虚:也叫命门火衰。中医认为,肾为元阴元阳之根,元阴化生人体的形质,如五脏六腑、精、血、津液等;元阳发挥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具有温煦、生长、化气、防御、调节等功能。肾阳虚的临床表现有:畏寒怕冷、手足甚至四肢发凉、腰部冷痛、小便清长(量多色白)、面色白光白、性功能减退、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2.2肾阴虚:也叫肾水不足。肾阴虚的临床表现有:如身体瘦弱、腰膝酸软、儿童生长发育迟缓、伴有午后或夜间心烦潮热、手心热发热、盗汗、口干舌燥、咽喉不利、声音嘶哑、尿黄量少、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2.3肾气虚:经常感到疲倦乏力、气短、活动则容易出虚汗、面色白光白、小便频数量多、性功能低下、舌淡苔白、脉细弱,劳累后症状加重。

  2.4肾阴阳两虚:通常由上述三者发展而来,肾阴虚与虚阳虚症状并见,或阴虚明显,或阳虚突出,或有五心烦热、盗汗或自汗、四肢发凉、遗精失眠、多梦、舌红无苔、脉细数或舌淡苔白、脉沉迟。

3引起肾虚的原因

关于肾虚形成的原因,可归结为两大方面,一为先天禀赋不足,二为后天因素引起。

3.1先天因素  从引起肾虚的先天因素来看,首先是先天禀赋薄弱。《灵枢·寿天刚柔篇》说:“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由于父母体弱多病,精血亏虚时孕育胎儿;或酒后强行房事而怀孕;或因年龄过高、肾精不足时怀孕;或在男女双方年龄不够、身体发育不完全时结婚而早婚早孕,或由于生育过多、人流堕胎频繁,精血过度耗损;或妊娠期间失于调养,胎气不足等等,都可以导致肾的精气亏虚,成为形成肾虚证(即先天不足)的重要原因。其次,如果肾的藏精功能失常,就会导致性功能异常,生殖功能下降,影响生殖能力,也会引起下一代形体虚衰,或先天畸形、痴呆、缺陷、男子出现精少不育、早泄,女子出现闭经、不孕、小产、习惯性流产等等。

总之,形成肾虚的先天因素不外乎父母先天不足、情志失调、房劳过度、久病伤肾、年老体衰、早婚早育等,这些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损伤肾精,导致精血不足,影响到父母的生殖功能及胎孕质量。

3.2后天因素  从肾虚证形成的后天因素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身心过劳。尤其是在竞争残酷的现代文明社会里,多数人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由于经常会超负荷地去工作和学习,体力和脑力过度劳累,导致精力衰退,出现失眠、食欲减退、倦怠乏力、烦躁不安、记忆力减退等肾虚的症状。②起居无节。生活作息没有一定的规律,经常熬夜、黑白颠倒,加之吸烟、饮酒、搓麻、纵欲无度等不良习惯的影响,均会损伤肾中精气而致使肾虚。③邪毒犯肾。外界的湿热疫毒、寒热六淫等病因,也能犯肾而引起肾病发生,日久不愈也会成为导致肾虚的重要原因。因此,患有急性肾炎、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的人,应该及早进行治疗。④滥用药物。很多药物对肾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是不能够适当地正确使用激素类、抗生素类、中药类等药物,可直接损伤人体的肾脏。还有长期盲目滥用保健品类、壮阳药等,也会造成伤肾的严重后果。⑤现代污染的毒害。环境、空气、食品的污染,核磁辐射、噪音干扰等因素的不利影响,会使产生许多有害物质,或滋生毒素,损害健康,导致肾虚病证。⑥年老体弱或久病肾衰。人过中年以后,体内的肾精自然衰少,这是生长壮老的自然规律,但自衰的早晚程度、快慢速度,又取决于体质的强弱和平时养生调摄是否得当。久病必及肾,人体各脏腑之间,不仅在生理上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病理上常相互影响。当某一脏腑发生病变时,还可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而出现病证。因此,衰老和疾病都会引起肾虚。

中医对肾的认识(三)

4肾虚的自测方法

中医认为,肾气的盛衰直接关系到人的生长发育,乃至衰老的全过程,也关系着人的生殖能力、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正是由于肾中精气的盛衰变化,而呈现出生、长、壮、老的不同生理状态。人从幼年开始,肾精逐渐充盛。到了青壮年,肾精进一步充盛,乃至达到极盛,此时身体壮实,筋骨强健。到了老年时期,肾精衰退,形体也逐渐衰老,全身筋骨运动不灵活,齿摇发脱,出现衰老之态。如果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多加留意肾的保养,对于预防肾虚、增加体质、延缓衰老,提升生存质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轻度的肾虚症状有:腰酸、腰膝软弱无力、腰部怕凉且僵硬,容易疲倦、休息后体力不易恢复,精力不足、记忆力减退,脱发、早生白发(女子35岁之前,男子40岁之前),面色少光泽、有黑眼圈,走路稍多则足跟酸痛,性功能减退、性冷淡等。

典型的肾虚症状有:腰部酸痛、手足及四肢发冷或发热、自出虚汗或盗汗、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神疲健忘、面色晦暗、脱发、白发、牙齿松动枯槁、咽喉干燥、声音嘶哑,尿频、性功能低下,女子月经不调、不孕;男子阳萎、遗精、早泄、不育等,做事力不从心、心情烦躁或抑郁沉闷。身体的免疫能力降低,身体虚弱,比以前更容易感冒生病。

严重的肾虚症状表现为:骨骼变形、腰身弯曲、腰部活动困难,记忆力衰退、大脑退化、神疲呆滞、耳鸣耳聋、发秃齿落、面色暗黑、色斑增多、皮肤干枯,行动迟缓、排尿不畅、腹泻或便秘,女子闭经、男子精少,生殖功能丧失,形体衰弱、头晕目眩、衰老速度加快。

儿童肾虚的症状表现为:生长发育缓慢、走路晚、说话晚、出牙迟缓而不齐,容易哭闹、睡眠不安、盗汗,肢体柔弱、腿部弯曲、走路摇摆不稳、黑睛(瞳仁)欠清亮、换牙推迟,智力欠佳,便秘或腹泻,厌食挑食,毛发色黄稀疏、生长缓慢、营养不良等。舌淡苔白或舌红少苔,指纹色淡浅短,脉细数或细弱。

对于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宋代著名医家钱乙创立出六味地黄丸,是治疗小儿肾虚、发育迟缓的代表方剂,此方疗效卓著,早已家喻户晓,享誉中外,成为中医补肾、治疗肾阴虚的首选方药。汉代名医张仲景创立的八味丸(又称金匮肾气丸)更是集阴阳双补于一身、临床应用广泛的补肾方剂。

千百年来,历代医家结合各自临床实践,不断创新并发展理论,从养肾护肾到补肾填精,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既有效地指导防病养生,又能强有力地指导临床治疗。

现在,人们只要来到药店,就能买到适宜自身的补肾药品,诸如七宝美髯丹、壮腰健肾丸、左归丸、右归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归芍地黄丸、益肾壮阳膏、济生肾气丸、七味都气丸、二至丸等,这些能够补肾填精、补肾固气的千古名方,不仅是治疗肾虚疾病的药物,如今已经成为延缓衰老和防治老年性疾病的重要武器。

在现实生活中,肾虚者不乏其人。平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补肾作用的食品经常食用,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食疗效果。补肾的食物有:动物肾脏、虾、海参、鸡蛋、动物骨髓、黑芝麻、核桃、桑椹、山药、枸杞子、黑豆等,需要根据不同时节和体质状况,选择适宜的种类,交替食用,不可一次品种太多,吃得过于混杂反而有害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面上治疗肾虚的药物及保健品种类繁多,肾虚患者自己不要盲目的应用,若是使用不当,不但不能治疗疾病,还可能会加重自身疾病而更加损害健康。通过太极拳、气功锻炼、健身操、自我按摩等方法进行强身健体,保腰护肾、养精益气,不失为良好而有效的最佳选择。

通过自我检测,有利于尽早发现肾虚的征兆和症状,使不健康或亚健康的状态得到及时而正确的调治,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实现维护健康,益寿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