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生日会流程:从副教授把毛泽东误译为“昆仑”谈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5:37:38

从副教授把毛泽东误译为“昆仑”谈起  

                 花随月转阴晴收录于网易- 邓遂夫博客


 


      日前,据《北京晨报》报道:作家马伯庸发微博透露,他看到一位学者的文章从德文里翻译了毛泽东的《念奴娇·昆仑》诗句后,竟将此诗作者译为“昆仑”。马伯庸认为,此事之荒谬,堪比此前有人把蒋介石误译为“常凯申”。记者查询后发现,误译的作者名叫陆兴华,现任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严格地说,毛泽东的《念奴娇·昆仑》并不是诗,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词。全篇为:“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稍微有一点常识,或认真查一查,都会知道的。

    该副教授是在一篇分析德国现代学者施米特的政治理论的文章里,引用了这首词最末一段的德文之后分析道:“施米特引用了中国诗人昆仑的诗句来展望这种世界革命或战斗下的真正的政治的斗争和和平:把革命和战斗的火种当礼物,一把送给欧罗巴,一把送给美利坚,一把留给中国自己,这样和平才会来主宰世界。”段尾特意注明:“这是本人的翻译,未查到昆仑原诗。”

据记者报道,这位闹了大笑话的副教授,甚至还通过微博回复爆料的马伯庸说:“没错,但想怎么样?说我对毛泽东不够了解?你关闭了回帖,瞧你这心态!”而记者却发现,马伯庸的微博其实并未关闭回帖功能。后来记者希望通过微博采访陆兴华,但对方不予回应。

马伯庸的微博里,作为对比而提及的误译蒋介石为“常凯申”的事,也确实堪与上述这件事相“媲美”。据《新京报》等传媒报道,那是两年前一篇署名“高山衫”的网文披露的: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王奇,在一部学术专著中把蒋介石(ChiangKai-shek)翻译成了“常凯申”。这是继有人将吉登斯(AnthonyGiddens)名著《民族、国家与暴力》中的“孟子”翻译成“门修斯”之后,出现的又一人名翻译重大错误。

这个错误出自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的王奇所著《中俄国界东段学术史研究》一书。里面除了把蒋介石(ChiangKai-shek)译为“常凯申”,其他荒谬的人名误译尚有几十处。如将美国哈佛大学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JohnKingFairbank)教授翻译成费尔班德;将民国时期外交关系学者夏晋麟(HsiaChing-lin)翻译成林海青;将台湾大学原外文系主任、知名文学家夏济安(T.A.Hsia)翻译成赫萨;将海外近代史大家徐中约(HsüChung-yueh)翻译成苏春月,等等。

应该说,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学者及其学术著作中,都难免不出现一点这样那样的错误。但在当今的中国大陆,专家教授们的著作中所产生的错误竟如此荒唐,如此普遍,委实令人瞠目结舌。尤其在出现了错误被人指出之后,还不虚心听取及时改进、反思,反倒极为不屑地质问对方“想怎么样”、“瞧你这心态”,云云——这样的态度还怎么做学问?又如何去为人师长?

我现在还想要引申出来的一个话题则是,在当前国内的中外人名、尤其是名人的姓名翻译乱象丛生的现状下,为什么有关职能部门就不多组织一点力量编纂些综合性的,或分门别类、区别古今的人名或名人译名词典,以利于查阅和尽可能统一规范译名?还有,由新闻出版总署统一管辖的全国各级报刊及出版机构,难道就没有制定一些诸如“汉译人名规范细则”之类的文件么?或者说,编纂了,制定了,却并不具权威性、可行性,因而流于形式,或缺乏切实有效的检查督促?

    为什么我这个翻译的门外汉,会突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呢?因为,除了上述的译名乱象之外,这些年来,我对于内地报刊和各种图书(当然也包括如今的网络文字)在汉译人名方面史无前例的缺少规范,常常感叹不已。这里随便举一个留存了资料的例子,去年(2011)上海《东方早报》一篇题为《昂山素季肖像获得POYi大奖》的报道,其开头两段的内容如下:

在最近评选的美国新闻摄影顶级赛事全球年度图片奖(POYi)上,夺得肖像类大奖的、伦敦出生的摄影师Platon的作品——昂山素季的肖像引起了多方的关注。作品中,这位缅甸反对派领导者发间斜插着数朵鲜花的黑白侧影坚毅而纯净。

在今年颁布的POYi奖中,《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的Damon Winter获得年度报纸摄影师奖,自由摄影师Steve Winter获得全球视野奖。World Understanding Award则被授予了帕诺斯图片社的Fernando Moleres。

 

顺便让大家欣赏一下这幅优秀的肖像摄影作品,再来接着谈。

 

 

从上引的两段文字可以看出:除了首句的“美国新闻摄影顶级赛事全球年度图片奖(POYi)”和第二段的“《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是基本符合通常的译名规范化要求之外,其余所有的外国人名和奖项名,可以说都不符合——即把英文的人名和个别奖项名,不作任何翻译地直接撂在那儿。幸好这是英文,现在学过英文的人相对比较多些;如果是俄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甚至阿拉伯文、蒙古文、朝鲜文,那该怎么办?

事实上,在我所见的许多文化娱乐新闻报道或某些书刊中,直接用法文、德文等来标识人名和作品名(比如电影名称)的事例,亦并不鲜见。

此外还有个奇怪现象。一般电视台播放外语片,或转播外国人唱的外语歌、外语谈话,都忘不了打上中文字幕,偏偏中国人(包括港澳台人士)唱外语歌,大多只打外语字幕。这也是不可理解的。

像这样在中文出版物里,不作任何翻译地直接援用外语人名、奖项名或地名、作品名,不仅不合规范、有辱国格,而且给许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带来很大的不便。因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一般初级中学是不开外语课的;高中虽然要开,也多半开的是俄语课。现在把外文名特别是英文名(包括一些港台艺人的英文名)不作任何翻译地硬塞进书报中,既害苦了那些不大通外语的中老年人(包括相当一部分中老年知识分子),又使得那些未作翻译的外国或港台艺人的名气相对受损。

既然话说到这儿了,不妨再提一下如今内地特别盛行的外文缩写的职务称谓,如CEO、CTO之类。前者,我们在解释的时候,一般译作“首席执行官”;称呼时,则喜欢直呼CEO。据说在香港和东南亚的其他华语地区,多半直称“行政总裁”,这才是较为准确的汉译名称。港台也有称“大班”或干脆直呼“老板”的。日本同样不直呼英文缩写,而称“最高执行长”。

这种在内地直呼CEO的时尚,即使在业内,有时也会把人搞晕。不是有这样一个笑话吗?——开会时自我介绍,第一个说“我是CEO”;第二个说“我是CTO(首席技术官,或曰总工程师)”;第三个说“我是CIO(首席信息官);第四个本来要说“我是CFO(首席财政官,或曰财务总监)”,一下子晕了头说“我是UFO(不明飞行物,或曰飞碟)”,引得全场爆笑。

2012年1月7日凌晨 草于自贡释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