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侦探柯南远海的侦探:论魏晋风度与嬉皮士精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0:06:16

这篇是我这学期中外美术史的论文 虽然学校可安排的少  老师教的也潦潦草草  我懂得也不多也不深  但就我先有的知识  东拼西凑出了这么一篇东西  不知道说的对不对  肯定也没什么学术价值  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个论题(我自己找的)很有趣 

魏晋风度产生于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就是公元 220 年到 589 年。而嬉皮士运动则产生于西方国家的 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那么这两种不同时代不动文化背景的精神是怎样产生关联的呢。

虽然魏晋风度产生于新兴门阀士夫阶层之中,而嬉皮士通常都是普通的年轻人,但他们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其人格思想行为又极为自信风流萧散、不滞于物、不拘礼节。多独立特行,又颇喜雅集。”光看这一段,如果不说这是对士大夫们的描写,很难看出这一段是在描写魏晋名士还是在描写嬉皮士。仔细一想,可以发现两者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

 

1. 背景

魏晋时期与 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的西方国家一样,都是动荡不安的时期。而魏晋的食大夫们属于当时的上流社会,而很多嬉皮士来自白人富裕家庭,他们抛弃富裕,来感受并赞美贫穷,体验简单而随意的生活。

  正因为享受过主流的中产阶级的舒适生活,才有可能成为这种虽然舒适但扼杀人的创造力的生活的反叛者,也只有真正感受过主流文化的人,才有可能看到它的弊端,从而对它进行批判。

 

2. 崇尚自然

宗白华的《美学散步》种描写道:“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 陶渊明 、 谢灵运 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是由于他们对于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许多嬉皮士在他们的头发里带花或向行人分花,以表示他们崇尚自然崇尚爱与和平,所以 嬉皮士也有花童的美誉。

 

3. 追求自我重视精神世界

说实话魏晋时期的士大夫这么重视精神世界,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出于无奈。时代动乱,有才之士有才却无处可用。只得在家中郁郁不得志的思想人生真谛。思考不了大事就思考一下自我。而嬉皮士走出中产阶级框架就是为了找到自我,追求生命意义。

 

4. 服药

       这里的药特指一种叫做五石散的矿石药。五石散自汉代出现,至魏时因玄学宗师之一何晏的服食而大行于世,东汉时服食相当普遍,由魏晋至唐,经历五六百年之久。五石散对年迈体虚、阳气偏衰者,用的好的话,有一定的助阳强体作用,但是在养生求仙之风的影响下,许多人妄图借此虚幻的神仙梦,于是当时许多人都来服食。嬉皮士则有服食大麻及各种化学迷幻药来达到至幻效果,虽然不能简单的混为一谈,但这一点也可以说有一定的相似度。

 

   5. 反对主流文化

嬉皮士们认为,美国是一个被惯例和陈规所充斥的世界,它已经成为压制人的个性,迫害个人自由生活的陈规陋习的总和,只有逃离这个社会,摆脱与现实社会和现实文化模式的种种联系,才能使个人和美国社会免于走进死胡同。而魏晋的名士也钟情玄学,推崇老庄,与主流文化格格不入。

 

6. 对两性的认知通达

魏晋名士在男女关系上冲破了三纲五常的束缚,它通达而不荒乱,不同于南朝宋齐宗室的淫荒。有些性情中人,如阮籍之辈常常做出一些荒诞之事。至于嬉皮士,在 1967 年那个被称作 summer of love 的夏天里, “Make Love Not War” 成为了最有号召力的嬉皮口号。

 

7. 穿衣着装不修边幅

据传说“竹林七贤”之一的 刘伶 ,纵酒佯狂,经常是抬棺狂饮,且身上一丝不挂于屋中,人见均嗤之,他却反唇相讥:“我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衣裤,你们干吗要钻到我裤裆里来呢?这些名士们为求长生而炼丹服药,穿衣喜宽袍大袖且经久不洗,故而多虱,因而“扪虱而谈”,在当时是件很高雅的举动。嬉皮士则以长发,大胡子为标志。许多人觉得长发是一种冒犯,因为它代表不整洁或女性。 他们喜欢色彩鲜艳的衣着或不寻常的衣饰。尤其喜爱旧衣服。

 

虽然不能以偏概全的说两者是一样的,但着这种不同时空的两种人之前产生这样特殊的联系,这样多相似之处让人惊讶。

既然魏晋名士和嬉皮士都是这样的崇尚自由与人性。在这里,我们可以忘记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即刻的感受超乎一切,人们在这一分钟里颖悟,超脱,放纵,这一分钟里世界只剩下自己。一切都直逼本心,超然物外。令人叹服。这个时候的追求感观,心灵享受绝非堕落淫靡,而是一种自觉高尚情趣的体现。在 “ 爱与和平 ” 的思想下,用纯粹精神对抗社会既成的价值观念。怀念简单原始的群居生活,在乌托邦中寻找心灵的归属,在头上插上象征爱与和平的花朵,崇尚纯精神、热爱生命和大自然、与人为善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