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飞车甜蜜物语爱坐骑: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起点:案例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1:52:39
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起点:案例分析 [日期:04-07] 来源:  作者:熊新华 [字体:大 中 小]

  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新一轮课改深入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的高中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越来越辛苦,学生学得越来越痛苦,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改革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紧迫和现实的问题,而且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使课堂教学有效甚至高效呢?我们在不断思考,不断探索,许多教师平时也经常去观摩一些有经验老师的课,但疏于听后分析,收效并不大。笔者认为,教师教学研究的起点应放在听课后的案例分析上。

  案例分析是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诊断和评价,让教师上完课后,回过头来,反思自己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那些是成功的做法等问题,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和创新之处,寻找问题和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从而找到改进的切入口。教师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研究,可以观察自己和他人的实践,分享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从而明确有效的教学行为及其理论依据,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新课程总标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面对新课标的要求,我们要加强教学研究,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动探索规律、发现问题、提高能力、发展个性的场所,而案例分析则是天天发生在教师身边的研究。教师只有把别人的东西仔细研读,反复揣摩,方知其中真味,进而批判地加以吸收,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以下以我校有效教学竞赛评比中课堂教学片断为例,谈点个人看法。

  案例1

  课题:物质的量浓度(片断)

  教师在讲解一道例题:(苏教版必修1 P23)将53.0g Na2CO3溶解在水中,配成500mL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给出下列练习:

  (一)判断

  (1)将53.0g Na2CO3•10H2O溶解在水中,配成500m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mol/L。 (   )

  (2)将0.2mol HCl气体溶于100m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

  (二)填空

  (3)将17g NH3通入水中形成500ml溶液,则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4)标况下将22.4L HCl通入水形成500ml溶液,则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5)含NaCl 18g的1mol/L NaCl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

  (6)配制500ml 0.1mol/L的CuSO4溶液,需胆矾质量为__________。

  (三)填空

  (7)将标况下的22.4L HCl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cm3,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8)在标况下1体积水溶解336体积HCl,所得盐酸密度为1.18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

  分析:从上面的片断来看,教师这一段的教学任务是公式的应用,教学内容也是精心安排的,其中例题是公式的基本应用,为后面的拓展打下知识基础;后面的8个练习安排得既有数量又有质量,也能看出该授课教师平时习惯于进行大容量的训练教学方法,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段教学,那就是精讲多练。

  质疑:教师安排的8个练习,都是判断、填空练习,无疑会使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评判更加迅速和准确,然而这样的练习却看不到学生的思维过程,不利于教师对整个解题过程的正确审视,因而也就很难对学生学习的掌握程度作全面的信息反馈,同时,这些题形异理同,训练得再多也不能增强学生对公式的理性理解。事实上,只要选定两题(二)(6)和(三)(8),请学生在黑板上认真板演,并引导学生认真领会方法、审视过程、辨析正误,就可使大多数学生对公式应用产生本质的理解,这既减少了训练,又没有减少思考,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减轻了无效的学习负担。

  案例2

  课题:化学能转为电能(片断)(苏教版必修2)

  在形成原电池基本原理,向学生呈现原电池的典型装置后,通过分组实验,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教师投影,学生探究投影片上的实验内容:

  投影

  1、把Cu片换成另一Zn片,观察两电极表面现象以及检流计指针是否偏转
  2、把Zn片换成碳棒,观察两电极表面现象以及检流计指针是否偏转
  3、把Cu片换成铝片,观察两电极表面现象以及检流计指针是否偏转
  4、把稀H2SO4换成纯碱溶液,观察两电极表面现象以及检流计指针是否偏转
  5、把稀H2SO4换成橙子,观察检流计指针是否偏转
  6、把5中橙子分开,观察检流计指针是否偏转
  7、把稀H2SO4换成酒精,观察两电极表面现象以及检流计指针是否偏转
  8、把稀H2SO4换成蔗糖溶液,观察两电极表面现象以及检流计指针是否偏转

  分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基本上能反映一个教师的教学思想(或教学观点),就本片断而言,教师主要是想通过几个实验探究得出形成原电池的条件,通过投影指导学生操作,很好地引导学生朝教师设定的思维方向思考和探索,本节课结束,学生掌握原电池形成条件应该不成问题,而且通过动手探究,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了认知和体验,对学生建立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会产生一定的固化作用。

  质疑:学生据投影内容有条不紊的做探究,结论的得出当然在情理之中的,但认真审读教学过程不难发现,教师设计这种模式化探究,明显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具有指挥作用的投影片,将学生的思维引进了狭窄的羊肠小道。今后学生遇到实验探究问题该怎么办?是等教师指导一步做一步吗?这种形似探究,实则并未能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创新精神未得到充分展示,教学充其量是有效而非高效。因此在化学课堂的实验探究中教师不能按瓶抓药,当然也不能完全放开,如天马行空,处理好这一关系会使实验探究实现更大的价值。本部分内容教师完全可以不用投影,放手让学生分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师适当引导,效果会更佳。

  案例3

  课题: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片断)

  方案1:

  1.给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下定义;
  2.概念辩析:分析概念中的关键词(水溶液、熔融状态、导电化合物);
  3.巩固练习: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进行判断;
  4.归纳提炼:总结出哪些化合物通常为电解质或为非电解质;
  5.应用:解释导电的原因,形成电离和电离方程式的概念并加以应用。

  分析1:这节课看起来很有条理,思路清晰,也很流畅,有讲有练。

  质疑1:本节课教师其实是把知识硬塞给学生,翻阅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教学与教材所述一致,教师受教材影响太深,没有很好的理解“依据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这一教材编写者的衷告。学生被动获得知识效果大打折扣。

  方案2

  1.情境创设:演示NaCl(aq)、H2SO4(aq)、NaOH(aq)导电实验,引出NaCl(s),NaCl(熔融),Cu,乙醇的导电实验;

  2.质疑讨论:共同探究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抓住为什么能导电这个核心问题进行探讨;

  3.反馈纠正: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出导电的原因,影响导电的因素,自然建构电离、电离方程式、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知识;

  4.迁移创新:提炼出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实现知识向能力形成的跨越。

  分析2:通过对物质导电实验的探究,以导电引发出的问题为主线,通过质疑、讨论、反馈、纠正等环节较好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借助教师的提问、引导、点拨在问题讨论过程中学生自主的获取知识,形成结论,各种知识、技能、方法、能力像成熟的果实一样自然地从问题主线上落下,深深印入学生的大脑。此设计方案较好的落实了新课程的要求,可谓上乘之作。

  质疑2:本片断是以实验引发问题而进行探究,笔者认为如果把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学生的自我能动性会得到最大发挥,探究问题的热情会更加强烈,特别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开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此可谓有效教学之追求。

  总之,案例这个前几年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还不太为人所熟知的词语,最近已成为广大教师的通用语言,案例在越来越密切地与教师结成一体,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案例分析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教师将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思考、认识等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记录下来,这些内容具有真实情景,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案例积累多了,广大教师就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真切地感悟教学的规律,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思维方法,高效的工作方法,良好的工作习惯,从而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教学效益和实践能力。在这里,笔者挂一漏万地对所听一些课例片断作了带有浓郁个人观点的评说,旨在说明课堂案例分析大有余地,广大教师不妨在这方面多做一些探索,或许能在教海中拾到一枚美丽的贝壳。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2-53

  本文发表于《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年第8期。 文章编号:1002—2201(2010)08—0028—02    中图分类号:G632.42    文献标识: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