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诺狼蛛c灯不亮:灵龟八法与穴位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16:26:34
   

靈龜八法

 靈龜八法,又稱奇經納甲法,其所採用的奇經八穴是和八卦相配屬,故又稱奇經納卦法。從八法的組成觀之,除八脈、八穴及八卦的配合外,尚有逐日干支代數和臨時干支代數(干支代數的由來是根據五行生成數和干支順序的陰陽決定的),這兩個代數是演算靈龜八法的基本數位。推出的八穴代數(八卦所分配的某穴的數字)對靈龜八法的推算和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即九宮數,屬於以時間為條件的配穴法。 

靈龜八法的日時干支,查詢同飛騰八法配以下表 八法逐日干支代數   八法臨時干支代數 代數 天干 地支   代數 天干 地支 10  己

辰丑 戍未

  9 甲 己 子 午乙  申 酉   8 乙 庚 丑 未丁  寅 卯   7 丙 辛 寅 申癸  巳午 亥子   6 丁 壬 卯 酉         5 戊 癸 辰 戍   以上粗字為陽     4   巳 亥

將日、時干支的四個代數相加,按陽日用9除,陰日用6除,除干支的和數,以餘數求得八穴代數,就是當時應開穴(主穴):
(日干+日支+時干+時支)÷9(陽)或6(陰)=商……餘數 〔如合數被除盡,則用除數本身〕 八法主穴 八穴代數 配穴 互相關係 八卦名稱 合自然界 交會八脈 合於部位 公孫 內關 父 乾 天 沖脈 心、胸、胃 內關 公孫 母 艮 山 陰維   後溪 申脈 夫 兌 澤 督脈 目內眥、頸項、耳、肩膀、小腸、膀胱 申脈 後溪 妻 坎 水 陽蹻   臨泣 外關 男 巽 風 帶脈 目銳眥、耳後、頰、頸、肩 外關 臨泣 女 震 雷 陽維   列缺 照海 主 離 火 任脈 肺系、咽喉、胸膈 照海 2,5 列缺 客 坤 地 陰蹻  

治病先取主穴,後取配穴病人可自我按摩;醫師可按摩、指壓、點穴、針灸時區以該地的自然時為准,即你所在地的地區時

取穴閱飛騰八法

例如:欲求現在所開穴位,在網上查得今日的日干支和時干支。

如是甲子日、甲子時。查八法逐日干支代數」表,甲為10,子為7;查八法臨時干支代數」表,甲為9,子亦為9。四數相加的總和為35,由於天干的甲屬陽,故用9除,所剩的餘數是8,8為內關穴所應,所以甲子日的甲子時開內關穴。交會穴是公孫,所以內關配公孫(先按摩內關,之後按摩公孫)。

如是甲子日、乙丑時。查八法逐日干支代數」表,甲為10,子為7;查八法臨時干支代數」表,乙為8,丑亦為8。四數相加的總和為33,由於天干的甲屬陽,故用9除,所剩的餘數是6,6為公孫穴的代數,所以甲子日的乙丑時開公孫穴。交會穴是內關,所以公孫配內關(先按摩公孫,之後按摩內關)。

如是乙丑日、丙子時。查八法逐日干支代數」表,乙為9,丑為10;查八法臨時干支代數」表,丙為7,子為9。四數相加的總合為35,由於乙日屬陰,所以用6除,所剩的餘數是5,5為照海穴的代數,所以乙丑日的丙子時開照海穴。交會穴是列缺,所以照海配列缺(先按摩照海,之後按摩列缺)。

遇到結果是除盡無餘,則陽日作9計算,應開的穴是列缺;陰日則作6計算,應開的穴是公孫。

 

靈龜八法。既是八卦要穴,靈龜八法的配穴法(1)內關穴配(2)公孫穴。(3)後谿穴配(4)申脈穴。(5)臨泣穴配(6)外關穴。 (7)列缺穴配(8)照海穴。

共有八卦要穴等詳解如下。


※靈龜長命百歲,重要四足勇健,人類要健康亦復如是,注重手足八卦配穴。

【一】靈龜八法的配穴法

(1)、內關穴 。配(2)公孫穴。

(1)、內關穴

  梅核氣生結喉間,【中藥】半夏厚朴處方添。內關穴
自覺咽中有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此皆內傷七情﹐外傷寒冷所致。

內關 Nei4 Kuan1 (p_6) 手厥陰心包經。
手厥陰心包經之絡脈,別走手少陽三焦經,與陰維脈相通。

【部位】
大陵穴上2寸,兩筋之間。

【主治】
1、心肌炎myocarditis。
2、心臟內外膜炎endopericarditis。
3、黃疸jaundice。
4、前臂神經痛antibrachial neuralgia。
5、產後眩暈postantal vertigo。
6、胸腔一切疾病。
【取穴】
手平伸,握拳,拳心向臉,拳後橫紋直上2寸,兩筋間取之。

【方法】
針5~8分,留針15~20分鐘。灸10~20分鐘,灸3壯。

【應用】
1、靈龜八法配穴法;內關配公孫。蓋內關通於陰維脈,公孫通於沖脈,而陰維及沖脈,是交會於心、胸、胃部,所以能治心腹中之疾病。
2、心臟衰弱;宜針刺內關1分深,微捻,用微啄術,1分鐘捻搗,3分鐘出針,切勿忽快忽慢,或間歇。進針前用爪甲切位法,以免傷筋脈。
3、強心定喘作用;當病重垂危,適用注射強心針,以延續生命時,宜用上示療法,針治亦有同等效力。
尤其對止喘有特效。心胸疾病,取治內關穴,是擔截法,中的截法。
4、心臟暴痛;為實症,針內關穴用瀉法。虛症;頭頸僵直,針治內關穴用補法。
5、清心胸鬱熱。骨蒸。盜汗。咳嗽。血崩(失血)。夢遺。

『治療』:針刺內關、配三陰交穴。
使從水道下行,滋陰養血,為治療癆怯之要法。因內關穴可清上,三陰交可滋下。
6、婦女妊娠惡阻;針內關。足三里。間使。三陰交。尺澤。膽俞。大陵。
7、胸膜炎pleurisy;針刺內關。四瀆。外關。
8、下死胎still birth;針刺內關穴、配三陰交。
9、下胞衣;針刺內關、配照海穴。
10、袪除胸悶;針刺內關、配建里穴。

(2)公孫穴

  梅核氣生結喉間,【中藥】半夏厚朴處方添。公孫穴
自覺喉中有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此皆內傷七情﹐外傷寒冷所致。

公孫 Kung1 Sun1 (Sp-4) 足太陰脾經。
足太陰脾經絡穴別走足陽明胃經。為八法交會穴之一。

【部位】
在大拇指本節後1寸,赤白肉際。

【主治】
1、下腹部痙攣m .spasm over hypogastrium。
2、腸出血enterorrhagia。
3、顏面浮腫facial edema。
4、癲癇epilepsy。
5、嘔吐vomiting。
6、食慾不振anorexia。
7、心內膜炎endocarditis。

【取穴】
1、正坐,在太白穴後1寸處。
2、按足背第一蹠骨,與第一揳狀骨接合之處。為足背最高點,按其高點,向內側滑下,當骨邊陷中取之,強壓時,足跖有痠麻處是穴位。

【解剖】
在第一蹠骨基底的前下緣,在外展姆肌中;有附內側動脈足背靜脈網;分佈有隱神經(小腿內側脾神經)。

【方法】
針尖向足掌心進針4分,留針15分鐘。灸10分鐘,灸3狀。

【應用】
1、脾冷。胃痛。胸。腹。臍下等疾病;用針刺公孫,是要穴。用強刺激及留針,以欄之(要閉氣)。是欄法之一,針感到病灶才有效。
2、腸。胃切痛為『實症』:宜瀉公孫穴。
腸。胃鼓脹為『虛症』:宜補公孫穴。
3、腹痛celialgia;針刺公孫、配內關穴。


【二】靈龜八法的配穴法

(3)後谿穴。配(4)申脈穴。

(3)後谿穴

  盜汗陰虛內熱歸,夜寢淋漓最損虧。
耳聳氣閉行似呆,聽而不聞語多猜。後谿穴。

後谿 Hou4 Tsih1 (si_3) 手太陽小腸經。
手太陽小腸經之所注,俞穴屬木。

【部位】
手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

【主治】
1、癲癇epilepsy。
2、衄血epistaxis。
3、耳聾deafness。
4、角膜炎keratitis。
5、白膜翳。
6、扁桃縣炎tonsilitis。
7、肘痺痙攣。
8、頸項痙攣neck m.spasm 。

【取穴】
手握拳,小指本節後橫紋頭,壓之有酸痛感處,陷中取之。

【解剖】
在小指尺側,第五掌骨小頭後方,當外展小指肌,起點外緣;有指背動脈,手背靜脈網及掌背神經(尺神經分支)。

【方法】
1、握拳,橫紋頭上1分處進針6~8分。灸15分鐘。
2、可用點刺放血。

【應用】
1、八脈八法中。後谿與督脈相通,另一支線與膀胱經相通,因而後谿穴,有下列功能。
2、清熱,袪風,醒腦,開鬱,鎮痛analgesic,腿痛painful leg
:a針刺後谿穴、配b環跳。

3、後頭痛post headache。風濕痛rheumatism。
肘。臂。頸項痙攣:後谿是特效穴。
4、癲癇epilepsy:1後谿、2大椎、3間使、4鳩尾、5百會、6豐隆,有卓效。
5、肺疾病lung disease。肺炎。流行性感冒influenza:後谿為名灸穴。
6、頭痛發熱headache pyrexa。脈浮急。身疼腰痛lumbago。無汗而喘:後谿名針穴。
7、黃疸laundice 消渴diabets:a後谿配b勞宮。
8、盜汗night sweat:a後谿配b陰郤。
9、胸頸痛painful chest and neck:後谿配列缺
10、頸。項。耳。肩。背。上肢痛:a後谿b申脈。

(4)申脈穴

  肩胛腿臂忽做痛,輾轉無寧不便動。
申脈 Shen1 Men4 (b_62) 足太陽膀胱經脈。

又名陽礄、鬼路。十三鬼穴之五。陽礄脈之所生。(不宜灸)

【部位】
在外踝骨下5分陷中,可容爪甲許,赤白肉際。
【主治】
1、頭痛headache。
2、眩暈dizziness。
3、腰部及下肢神經痛lower limb neuralgia。
4、脛骨神經麻痺tibial nerves paralysis。
5、中風apoplexy。
6、四肢麻痺acroparalysis。
7、腳氣beriberi。

【取穴】
正坐,外踝直下4分之處,空陷中兩筋間取之。

【解剖】
有外踝動脈網;正當腓腸肌分佈處。

【方法】
針3~5分。灸5~10分鐘,灸1~3壯。

【應用】
1、頭痛(時發時無);針刺申脈穴。是遠隔療法。
2、足腫;申脈穴配、太谿、配崑崙穴。
3、頭痛。頭風;申脈穴、配金門穴。


【三】靈龜八法的配穴法

(5)臨泣穴。配(6)外關穴。

 

眼臉下垂目難睜。足臨泣(g-41)。
足臨泣 Lin2 Chi4 (g_41) 足少陽膽經。

又名足臨泣,足少膽經之所注,俞穴屬木。

【部位】
在足第四趾與第五趾本節後,去俠谿穴1.5寸。

【主治】
1、間歇熱algd fever。
2、心內膜炎endocarditis。
3、眩暈vertigo。
4、月經不調irregular mestruation。
5、全身麻痺、疼痛general paralysis or pain。
6、乳腺炎masttitis。
7、瘰癘(脖子淋巴腺結核)sorofula。
8、胸痛pectoralgia。

【取穴】
1、正坐垂足,取4趾與5趾本節後蹠骨上踝之前陷中取 之。
2、第4趾與第5趾本節後,骨交點之前靠第4趾是穴位。

【解剖】
在第四蹠骨間隙後部;有足背動、靜脈網,第四蹠骨側動脈;第四蹠骨背側神經。

【方法】
針4~8分。灸15~20分鐘,灸3~5壯。

(6)外關穴

  盜汗陰虛內熱歸,夜寢淋漓最損虧。
偏頭疼痛苦難挨,耳鳴眼花相繼來。【中藥】:吳茉萸。

外關 Wai4 Kuan1 (t_5) 手少陽三焦經。

為手少陽脈絡,別走心主厥陰心包脈,陽維脈之所會。

【部位】
陽池後2寸,兩筋之間。

【主治】
1、半身不遂hemiplegia。
2、前臂神經痛antibrachial neuralgia。
3、上關節炎。
4、書痙writer's spasm。
5、耳聾deafness。
6、齒痛toothache。
7、一切目疾eyes disease。
8、腺病adenopathy。
9、熱病fever。

【取穴】
手平伸,掌心向下,陽池上2寸,兩骨縫際間取之。

【解剖】
在尺骨與橈骨之間;伸指總機和伸拇長肌之間,屈肘俯掌時,則在指總伸肌橈側;
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動脈,與前臂骨間掌側動脈本幹;分部有前臂背側神經,深層有前臂骨間背側神經。

【方法】
向內關方向直針,針4~6分,要針感,才有效,避開血管。

【應用】
1、外關為手少陽三焦的絡穴,手少陰心經相連擊。
對實症時;瀉之。虛症;不收之症,補之。
2、手臂扭傷brachial sprain:針刺外關、配陽池穴。採循經取穴法。
3、中指麻木;針刺外關穴,需留針30分鐘。
4、手指麻木;針刺外關、配合谷、中渚、後谿、用隔薑灸,各7~9壯。3~5次痊癒。5傷寒typhoid。頭痛headache;瀉外關以截之。
6肚子痛。便秘celialgia constipation;針刺外關、配大陵、支溝,捻針10分鐘,留針60分鐘。


【四】靈龜八法的配穴法

(7)列缺穴。配(8)照海穴。

(7)列缺穴

  喉中無物乾嚥沫,似癢非痛嗆咳多。列缺
列缺 Lieh4 Chueh1 (l_7) 手太陰肺經。

又名童玄、腕勞。是手太陰之絡穴,別走陽明大腸經,為四大總穴之 一。

【部位】
去腕側1.5寸,在前臂橈側之下端,橈骨莖狀突起之直上。

【主治】
1、三叉神經痛trigeminal neuralgia。
2、陰莖痛溺血phallalgia。
3、顏面神經痙攣及麻痺facial palsy。
4、感冒common cold
5、橈骨部肌炎radial myositis。
6、咳嗽cough。
7、哮喘asthma。
8、鼻炎。
9、頭痛headache。
10、齒痛dentagia。
11、衄血epistaxis。
12、指掌痛。
13、腦貧血cerebral anemia。
14、口不開。
15、手無力。
16、健忘。
17、驚悸。

【取穴】
1、兩手之拇指張開,兩虎口接成交叉形,右手食指壓在左手之橈骨莖狀突起之上部,食指尖到達處。
約去腕關節1.5寸,橈骨外緣是穴位。
2、以手側置,穴位向上,食指爪甲在莖狀突起部,之直上探取筋、骨陷中按定下針。

【解剖】
在肱橈肌腱與外展拇長肌腱之間,橈側身長肌腱的內側;有頭靜脈、橈動脈、靜脈分支。
佈有前臂外側皮神經,和橈神經淺支的混合支。

【方法】
針尖向肘方面臥刺進針,針身在皮下2分,留針10~15分鐘,列缺穴可用放血。灸10分鐘,灸1~3壯。

【應用】
1、列缺穴是手太陰之絡,別走陽明之絡,是四總穴之一。
主治頭頸之疾病。
2、八法交會穴中;是列缺穴、配照海穴。對任何熱病,有退燒之效用。
3、『診斷』:絡穴有助於辨症之虛、實。
『特點』:脈氣實時;列缺穴腫硬或隆起。脈氣虛時;列缺穴有陷下現象。
4、頭痛:用列缺穴是截法。從列缺穴下針,針尖直透太淵穴;這是一針兩穴的擔法;又名過樑法。
5、喘息asthma:針刺列缺穴、配足三里。
6、心煩坐臥不安:針刺列缺穴、配心俞穴。
7、頭痛、熱汗不出:針刺列缺、配太淵穴。

(8)照海穴

  子宮痙攣小腹疼,突然如絞痛難忍。
照海 Tsao4 Hai3 (k_6)足少陰腎經。

又名陰礄,陰礄脈所生。

【部位】
內踝骨尖下1寸。

【主治】
1、意病hysteria。
2、月經不順irregular menstruation。
3、子宮外出prolapse of uterus。
4、淋病。
5、陰莖異常勃起。
6、扁桃腺炎tonsilitis。
7、四肢倦怠lassitude。
9、咽喉乾燥laryngoxerosis。10、失眠insomnia。

【取穴】
坐定後,將兩足底相對合,從內踝骨尖直下1寸。距骨結節與內踝骨之間陷中取之。

【解剖】
在內踝骨下方,外展拇肌止點;後下方為脛後動脈靜脈;

分佈有小腿內側皮神經,深部正當脛神經本幹。

【方法】
針3~5分,可用三稜針點刺放血。灸10~15分鐘灸1~3壯。

【應用】
1、八法交會穴;照海配列缺穴。
『主治』:咽喉、胸膈疾病。
2、五更瀉(早上3時~5時),乃腎瀉。為慢性腹瀉chronic dirrhea之一。宜溫補腎臟調理脾胃。
『治療』:針、灸,以照海為主穴。配腎俞。命門。三陰交。脾俞。足三里。再取百會以振奮下陷之氣。

3、口緊不開。痰涎壅塞;先用針刺少商。商陽。少衝使其出血,再用三稜針刺照海穴,放出紫色瘀血,既癒。
4、通大便;照海。配支溝穴。
5、腹中硬塊;照海。配內關穴。
6、咽喉病;照海。百會。配太衝穴。
7、疝氣hernia;照海。陰交。關元。氣海穴。
8、腳氣;照海。陽交。陽陵泉。足三里。